62.国瑞出师收猛将 伯仁带伤征军粮
作品名称:元明风烟 作者:关键 发布时间:2017-09-28 14:51:21 字数:4053
话说自李普胜被朱元璋部设计除掉,赵普胜率残部逃至江州,在天完军中屡立战功,深得陈友谅器重。赵普胜挥兵东进,直打到池州城下。
时陈友谅部提出“劫富济贫”的口号,每克一城,必将城中官吏、土豪悉数审问,若有贪污腐败、欺民霸市之为,则用大锅煮杀,因而百姓拥护,官吏惧怕。
池州总管陶其祖率兵坚守数月,眼看不支,跟万户程辉商议道,“今池州城旦夕将破,陈友谅待官吏苛刻,你我恐不得好死。
我等若以城降朱元璋,必受厚待。”
程辉想了一会儿,道,“总管所言有理。”遂遣人至铜陵,言说献城事宜。
铜陵元帅俞廷玉听后大喜,一面派人上报朱元璋,一面令廖永安将兵进城。
赵普胜再次督军攻城,却见城头遍插红巾军旗帜,不禁又惊又疑。
廖永安出现在城头上,拱手行礼道,“多谢赵头领相让,某已占了城池,今可速回。”
赵普胜道,“我等费钱粮兵马无数,眼看将下,却让你们捡了现成的。你两位哥哥皆在天完军中,今何不出城相投?免致骨肉相残。”
廖永安道,“我兄弟两个受朱平章厚恩,不敢相背。”
廖永清道,“两位兄弟过去为形势所迫,不得已而投,今念及兄弟之情,可速归。”
廖永忠道,“如今我们各事其主,不敢因私忘公。”
赵普胜怒道,“你们既不知好歹,将来城破,休要后悔。”言罢催兵攻打。
廖永安见天完军势大,令廖永忠带一军杀出重围,向朱元璋求援。
时宋军方刚攻占江阴州,朱元璋闻知得了池州,心中大喜,急遣大军去救。
常遇春领先锋军在前,到得池州城附近,恰遇赵普胜带军巡哨,近前一望,但见赵普胜虎背熊腰,整个人雄壮异常,背插两口大弯刀,恰似山头添翼猛虎,威风凛凛,不怒自威。
常遇春见了,不免心生三分怯,问左右道,“你们可知此人是谁?却似在哪里见过。”
杨璟道,“此人乃巢湖头领赵普胜,武艺甚高。”
赵普胜见了杨璟,怒从心中烧,并不言语,拔出双刀便将兵冲杀了过来。
常遇春、杨璟、王弼等人抵挡不住,宋军被杀得大乱,仓惶而退。
来日,徐达督大军到来,多次与赵普胜交兵,皆败退寨内。
时天完军将领祝宗、康泰率军攻打安庆路久不克,陈友谅遂令赵普胜撤军,合力攻打安庆路。
闻知赵普胜撤军,众将欲趁势进击,徐达不许,遣信使至金陵请令。
朱元璋见信,对众人道,“徐达果有大将之才,能分轻重缓急,众皆欲趁势攻天完军,唯徐达知先攻宁国路。”乃复信至军中。
徐达得令,遂统大军突袭宁国路,攻克数州县后,直逼宁国路治所宣城。
参政谢国玺带众将来敌,双方在城外各自排开阵势。
元军阵中有一民兵元帅,唤作朱亮祖,此人年近花甲,却威猛异常,赵德胜、杨璟、张温、王弼等将皆不是敌手。
常遇春在一边见了,岔怒道,“那老贼斗了半日,气力将竭,我必擒之。”言罢,挺长矛直奔朱亮祖而去。
两人在大战四十余合,常遇春一招不慎,肩头着了一枪,被朱亮祖挑下马去。
徐达见状,挥兵来救。谢国玺亦挥军冲杀。两相大战一场,宋军溃退,被掩杀一路。
宋军败退回寨,常遇春令军医察看了伤口,所幸只是受了点皮肉伤。
元军趁势进击,宋军出战,皆不利。两军相持数月。
朱元璋闻宋军屡败,士气萎靡,遂亲提大军两万来援。路上,朱元璋问冯国用道,“某闻宁国有猛虎,擒虎当用何计?”
冯国用道,“擒虎当用陷坑。”
朱元璋笑道,“某亦如此想。”
朱元璋统兵至大寨,徐达、常遇春、赵德胜、杨璟等将领列队相迎。朱元璋进帐,慰劳既定,亲带数十骑到附近查看地形。
不久,朱元璋回至军中,对众将道,“某闻宣城有一老将,有万夫不敌之勇,今要将其诱入阵中,谁可担此重任?”
赵德胜起身道,“莫将愿往。”
朱元璋道,“此去城西北十五里,有一坡唤作塘林,某已命军士在坡下掘一大坑,行至此处,见一木杆则向左转绕行,某在前方接应。将其引诱至此,便是大功。”
张德胜领命而去,朱元璋又吩咐张龙、孙虎道,“你二人各带一军伏于塘林两侧,听到连珠炮响,一并去坑中捉猛虎。”
二将领诺,整军而去。
参军陶安道,“此‘掘坑待虎’之计虽妙,若那猛虎并未入坑,却是白费劳力。”
朱元璋道,“某亦有此顾虑,参军可有弥补之策?”
陶安道,“沿途可广设伏兵,若见他回城,休与他大肆拼杀,只令伏兵截其一部军马,待到他将近回城,早已势孤力单,聚兵围之,必可擒拿。”
朱元璋听罢,当即令陈胜、陈兆先、花茂各引一军伏于沿途,并嘱托道,“你等恐不是老将敌手,休与他厮杀,见其撤军回城,只攻其队伍后方,截其小部兵力便可。”三将领命而去。
朱元璋又吩咐徐达、俞廷玉道,“你二人带军伏于宣城附近,务必绝其归路,彼若不入坑,逃至城外,你二人务必擒拿。”
陶安道,“当需另派一军,以绝城内之援。”
朱元璋道,“参军所言甚是。”遂又令杨璟领一军,伏于城外。
常遇春见诸将皆有分派,便道,“众将皆有任务,为何独剩末将?”
朱元璋道,“常将军有伤在身,当需好生休养。”
常遇春道,“皮外小伤,何足忧虑。”
朱元璋道,“你既安坐不住,可带部下去已占区征粮。此事干系重大,当用心处之。”
常遇春听后大喜,带部下驱马拉车而去。
话说赵德胜将兵到城下叫战,朱亮祖大开城门来迎。两相一阵交锋,赵德胜诈败而逃。
朱亮祖追了七八里,见追赶不上,便要勒马回城,刚拨马回头,赵德胜回军赶来,在后百般辱骂。朱亮祖遂又将兵向前,又追七八里,如此再三,却追到了塘林附近,但见赵德胜跟朱元璋合军而来。
部将陈龚道,“他们诱元帅至此,四周恐有伏兵。”
朱亮祖道,“即便有伏兵,何足惧怕!某所惧者,恐中调虎离山之计,诱我至此,却趁机去攻打宣城,当火速回兵。”言罢,将兵急回。
朱元璋见朱亮祖勒马而去,纳闷道,“两相未言半语,如何就引兵离去?莫不是陷坑设得不好,让他看出了破绽?”
陶安道,“即便如此,尚有数路大军等候,其必不能走脱。”
朱元璋遂将兵向前,忽然伏路军士从土堆中爬出,拦路道,“平章不可再向前,前面便是陷坑。”
朱元璋道,“那贼将为何到了近前便勒马而回,必是尔等所设陷阱不细致,却让贼将瞧出了破绽,某当亲自向前察看,再论尔等罪责。”言罢,独身策马向前,方行三五步,轰然一声,朱元璋连人带马翻下坑去。
众将急忙来救。朱元璋跌在陷坑里,落了一身尘土,灰头土脸让人辨不清模样,及至被众人扶起,朱元璋叹道,“此陷坑设得好,此陷坑设得好。”
再说朱亮祖勒马回军,正行间,猛然路边一阵呐喊,陈胜带一彪军马杀来,将元军队伍拦腰截断。
朱亮祖叫道,“果然中计。”正要拨马来战,陈龚道,“回援宣城是要事。”
朱亮祖遂舍弃后军,将兵向前,又行不远,再遭陈兆先带军伏击。朱亮祖不知伏兵有多少,只好策马往城中赶。正行间,又被花茂截杀一阵。
如此三番,朱亮祖到得宣城附近,身边仅剩二三百骑。朱亮祖见折了大部军马,心中正在恼恨,忽然前方又是一阵呐喊,只见徐达、俞廷玉将兵围来,兵士尽皆高声呼喊,“莫走了朱亮祖。欲活命者早降。”
谢国玺闻知朱亮祖被困,带军出城来救,却被杨璟带军阻住。
朱亮祖见前后皆无了去路,遂舞枪冲阵,宋军拦截不住。朱亮祖单骑杀透重围,往东北逃奔而去。
俞廷玉道,“前方有一大河,拦住去路,其必沿河而去,今某领军向北,将军向南。”
俞廷玉遂跟徐达分军追击。
朱亮祖策马狂奔,来到河边,见无舟楫,便沿河向南而行,不久听闻前方有异动,遂又拨马回头,向北而去。赶了三五里,见一渔翁在河边撒网打渔。
朱亮祖大喜,弃马上船道,“老兄速渡我过河,反贼追袭甚急。”
那渔翁头戴斗笠,也不答言,撑舟向前。朱亮祖见已脱了险境,放下心来,遂坐在船头休息。忽然渔翁将朱亮祖的长枪踢入水中。
朱亮祖大惊,问道,“老兄何故将我长枪弃于水中?”
渔翁道,“你既然想要长枪,何不去水中取?”
朱亮祖正在惊异,只见那渔翁向左一踏,小船立马向左倾斜。朱亮祖怕落入水中,慌忙向右扑去,那渔翁顺势向右踏去,小船又向右倾斜而去。朱亮祖急忙向左扑去。那船在水中动荡得越发厉害,不知兜转了几回合,朱亮祖一下子便栽到了河中。
河水冰冷刺骨,朱亮祖扑通着叫道,“老兄何故戏我?此时节不能游水。”
那渔夫摘了斗笠,笑道,“你当看仔细老兄是谁。”
朱亮祖看了一眼,才发现那人是俞廷玉,急忙向河岸游去,游不多远,便觉得如坠冰窖,身躯似是被寒冰所封,早已不听使唤。俞廷玉见时机正好,遂将渔网撒向朱亮祖,将其打捞到船上来。
宋军大胜回寨,各路兵将献出战俘,俱各领赏。刀斧手押朱亮祖到朱元璋跟前,朱亮祖颤抖不已。
朱元璋道,“老将军见某,何故如此惧怕?”
朱亮祖寒颤道,“老夫---老夫---何曾---惧怕---谁---”
朱元璋道,“既不惧怕,何故如此颤抖?”
朱亮祖道,“老夫---老夫---湿了身---故而---故而---抖---抖---”
朱元璋道,“老将军既失了身,何不归降?”言罢亲自给朱亮祖松了绑。
朱亮祖一时拿不定主意,并不言语。
朱元璋又道,“将军心中不愿,某绝不强留。你若能在某面前安稳站立,某便放将军回去。”
朱亮祖哪里能够安稳站立,浑身抖得越发厉害,只好下跪请降。
朱元璋大喜,令人给朱亮祖更换衣服,而后大摆宴席庆贺。
宴席上,朱元璋问朱亮祖道,“将军追至某近前,何故未等言语,便转身而去?”
朱亮祖道,“某追出甚远,想到恐中了调虎离山之计,故而策马回军。”
朱元璋笑道,“某得将军,胜得一城。某率众非为‘调虎离山’,实欲‘掘坑待虎’,不曾想最后却‘下网打渔’。
时常遇春征粮而回,面带疲惫之色。
朱元璋问道,“常将军今日征粮如何?”
常遇春垂头丧气道,“百姓好不晓事,我跟部众以民族大义言之,更举岳武穆抗金事迹,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怎奈百姓多不纳粮。几乎空车而归。”
朱元璋笑道,“奴才安识英雄,村氓岂知大义!你对他们讲那些话,怎会有用处。都道常将军是绿林出身,几时变得儒腐起来!”
常遇春道,“平章军法甚严,时常提醒众将莫要劫掠百姓。今百姓不听好言,末将又不敢违了法令。敢问平章,似此该如何征粮?”
朱元璋笑道,“当以利诱之,以势逼之。”
常遇春听罢,拜服不已。
朱亮祖既降,朱元璋遂令其为前部,攻打宣城。元军见朱亮祖已降,惮其勇武,兵士多出城归降,城池遂下,参政谢国玺带残兵逃出城去,附近州县闻风皆降。
且说朱元璋统兵攻下宁国路,一时地域广阔、人马甚众。回金陵城的路上,正值寒风凛冽,朱元璋却并未感到寒意,看着锦绣江山,不禁豪情万丈又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