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秀水明山(记录)>第6章从九溪十八洞起义到大溪乡起义

第6章从九溪十八洞起义到大溪乡起义

作品名称:秀水明山(记录)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17-09-25 15:39:23      字数:9615

  自土家族、苗族先民先后定居五溪地区(含武陵山区)之后,受到了历代反动统治的压迫与剥削,其中尤以政治压迫与军事镇压为最。
  在历史上,重庆武陵土家苗乡民族反抗压迫的斗争此起彼伏,雷声不断。
  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开始,战争的灾难即降临苗族先民的头上。在夏禹时代。三苗反抗禹的统治,禹出兵征讨。打败了三苗。在三苗被禹打败后,一部分被迫迁徙逃避,一部份仍然在洞庭湖边定居下来。
  春秋战国时期,楚王以把苗民及其他少数民族(统称“蛮夷”)逼得西迁南移,以西迁为主。秦汉时代,土家族、苗族定居五溪。及至东汉建立,刘秀又对五溪大兴镇压之师。
  在东汉,光武帝刘秀中兴,见武陵蛮人旺物盛,视为隐患,四次派兵攻武陵五溪蛮,均遭失败。其中一次,武威将军刘尚率兵一万余人,兵船入溯沅水,攻入五溪,轻敌涉险,被蛮兵包围歼灭,相单程反攻入临沅(今常德)。光武帝刘秀第五次派伏波将军马援进攻澧水五溪,马援首先在沅南(今桃源县东)击败五溪蛮、斩获两千,蛮人被迫退走。马援志在歼灭充县(今湖南桑植)蛮人,进而攻入酉溪(今龙山县和秀山县酉水沿岸),但途中即死;在石堤人则以为此是马援好生之行德,设伏波祠(俗名湖广庙)以祀之。
  伏波将军虽死,但他生前把五溪打败后,逼得五溪蛮大量西迁南移,由澧水流域的五溪地,移至沅江上游,直到乌江沿岸,故南北朝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所称五溪为:雄、满、元、酉、辰。酉溪(含今石堤)已降为第四位,这是澧水五溪蛮西迁所致,其实,在酉水五溪存在的同时,已经有了沅水五溪蛮。
  从西晋王朝建立到隋朝统一全国(265—281)这三百年间,由于战乱连年,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五溪少数民族虽然享有二百五十多年的自治权,但却备受战祸之苦。
  据《晋书》记载,晋朝统治者曾派荆州刺吏陶两次进攻五溪地区,残酷镇压五溪人民,南朝宋、齐统治者继续对五溪人民,特别严重的是对苗民进行各各野蛮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迫使苗族先民从沅江聚居地区的辰溪一带,向黔东北和川东南一带迁移。
  历代统治者均蔑视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在将他们称为“蛮夷”的同时,地域标准划小,分为黔中蛮——武陵蛮——五溪蛮;又以习俗为标准,把“蛮夷”划小为:土家族被称为“廪君蛮”,苗族被称为“盘瓠蛮”。
  隋唐五代时,五溪地区战祸相对减少,但是到了宋朝,特别是南宋小朝廷,对五溪地区人民的压迫又变得残酷起来。
  石堤处于酉水流域的核心地带,由于该地工人民不满历代封建王朝的苛政而多次爆发少数民族起义。
  宋淳熙四年(1177)年,“蛮酋”杨泗将军曾经发动过大规模的少数民族起义,在宋未元初,以石堤为中心的九溪十八洞蛮民起义是五溪少数民族历次起义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次,书写了辉煌的历史一页。
  石堤土家族、苗族人民与周边人民联合一致,在整个明朝先后发动过十多次武装起义,起义时间为:洪武五年(1372年),永乐二年(1440年),弘治十二年(1499年),崇祯九年(1636年)。崇祯九年的少数民族起义是为响应李自成起义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两个历史时期,土家族、苗族先民长期被统治者称作蛮夷,予以鄙视,甚至大动刀兵,逼迫土家族、苗族先民西迁南移,苗族所受的灾难尤其深重。土家族、苗族先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共同开发了石堤。他们的辛勤劳动至今在石堤这片古老的热土上还留存着历史痕迹。
  元初至元二十年(1283),以石堤为中心的酉水流域,以土家族(彭、白、李、马、蔡、田、杨、向、冉、谭十姓)为首,苗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参加的九溪十八洞农民起义爆发。
  九溪十八洞农民起义,在配合合川钓鱼城,南川龙崖城,彭水绍庆府等地的抗元斗争,声势浩大,涉及今渝鄂湘黔边区九溪十八洞范围(宋朝均属酉阳县),而参加者主要是土家族、苗族乡民,而这些乡民古时被蔑称为“蛮民”,故史称“九溪十八洞蛮民起义”。
  酉阳宣慰司所管辖之地有九溪十八洞。“九溪”即清溪(今酉阳清泉、后兴,后坪、龚滩、沿岩等地),佑溪(今酉酬、李溪、南腰界、南龙、天山等地)、庙溪(今酉阳庙溪、浪坪、南溪、双泉等地)、土溪(今秀山地)、哨溪(今秀山地)、叠溪(今湖南花垣县之地)、后溪(今酉阳后溪、新溪等地北河沿岸地区)、溶溪(今秀山溶溪及酉阳苦竹乡地)、樵溪(今贵州省松桃县地)。“十八洞”即酉酬洞(酉阳县酉酬地区)、息宁洞(今酉阳五福、老寨、沙滩、可大等)、宋农洞(今秀山宋农)、晚森洞(今秀山洪安地区)、鲁碧潭洞(又称鲁波洞,今湖南保靖县地)、打妖家洞(又名打绕寨,今酉阳沙田、柏溪等地)、寅王洞(今酉阳渤海、石营、亮垭、白竹、龙东、龙潭、木桶等地)、溶坪洞(今秀山溶溪、玉屏等地)、上际洞(今酉阳大涵、黑水等地)、治西洞(今酉阳丁市、天馆、董河等地)、感坪洞(又名感坪妈洞,今酉阳李溪、蚂蟥、小河、铺子、小岗等地)、九江洞(今贵州省松桃县九江乡)、云罗洞(今天贵州省松桃县地)、地隆阡洞(今秀山县地)、南溪洞(今秀山县地)、九灵洞(今湖北来凤县地)、地寅洞(秀山县地)。
  宋未,元军南下,灭亡了南宋之后,迅速征服了江东,复遣大军,远征西南“诸夷”。
  为了反抗元军的南侵,石堤土家族十大姓联合起来,“书立合同盟誓,同立洞府,留客为官”,“修内外罗城、隘门口”,重修卷洞门9座,设伏险要,以木弩竹尖抗击元军。
  同时,在打妖赛(今打捞寨)和上下宋农“修花街,造衙署,石堤取名石支洲,打妖寨取名湾支洲,上下宋农取名为直支洲”,“三支洲,六长官,十二旗长坐镇把水”,以石堤为起义指挥中心。
  起义爆发,土家族、苗族“蛮民”应者万人,迅速占领了川黔湘颚四省边区大片地区,震惊元廷。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一年(1284),忽必烈命令四川省参政奇尔济苏、宣慰李呼哩济率四川军和湖南、湖北的土司兵联合起来镇压了这次起义。义军坚持两年后失败,于是元军大肆屠杀土家族、苗族人民,焚烧支洲衙门,捣毁“十字花街”,拆掉石堤城墙,结果仅剩下了下码头一处城门(卷洞门),因十分坚固、险要而得以幸存下来。事后,土家族人民把这次起义的历史编入祭祖的《梯玛神歌》。从此,神歌里就有“石花九洞门”、“石支洲,湾支洲,直支洲”的唱词,在每年的土家族祭祖时(即四月八)都要诵唱一遍,表示纪念,使之一代代往下传。后来,秀山人把石堤称为重庆的“钓鱼城第二”。钓鱼城是抗元名城,声誉在石堤之上。
  石堤文昌宫和青石卷洞门遗址,是土家族、苗族人民反抗元军南侵的历史见证,这个遗址于1984年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溪古地道战遗址是重庆武陵土家苗乡民族在反抗压迫的斗争中,曾采用过地道战的战术。
  清溪场镇望乐村位于秀山城西14千米处。我国地道战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古代秀山苗族人在反抗压迫的斗争中,曾采用过地道战的战术,清溪古地道战遗址,为此提供了佐证。1976年,当地人发现了一纵横交错、蜿蜒曲折、东西走向约1000米、高1.5米、宽0.5米、每距10米左右有容一人藏身的掩体,壁上有放置照光用具的土墩的地道。地道底平,顶部为"人"字形拱架结构,可容一人弓身而行,壁上经油烟熏过的痕迹隐约可辨。考察中,还发现有铁制兵器和挖掘工具,经初步考证,该地道为明代苗民的防卫工事。
  清溪乡望乐村古地道战遗址是黔江民族风情旅游区的景点之一。黔江县距重庆市区400多公里,距涪陵区300多公里。可从重庆乘长途汽车至黔江,或乘船由涪陵至彭水,再乘汽车至景点,没有直达景区的公交车,可乘坐出租车或人力车等前往景区。
  考察中,还发现有铁制兵器和挖掘工具,经初步考证,该地道为明代苗民的防卫工事。这里的清溪古地道战遗址点评最经典,这里的清溪古地道战遗址门票最优惠,这里的清溪古地道战遗址交通路线最简洁,这里的清溪古地道战遗址攻略最丰富。到到网是您清溪古地道战遗址旅游的风向标。
  清乾隆元年间(1735),四川总督黄廷桂上书,要求在酉阳驻兵,兵部讨论上送皇上,同年八月二十日,经皇帝批准,则立即实行。上送皇上的报告中,说明在酉阳,三合场、邑梅司、晚森里的洪安,小江里的滥泥湾驻兵的意图,是防御苗族疆域前来骚扰进犯。
  报告中对邑梅、洪安两地非常重视,说石堤滥泥湾也非常重要,报告说小江里中滥泥湾地处石堤下游,可以直通湖南辰洲、常德等地,与通邑梅司、晚森里的洪安都是军事上的要塞,建议从游击营里分拨把总二人,各带兵40人驻防邑梅、洪安,另拨外委二人,各带兵20人驻防滥泥湾,在石堤亦有一汛。报告还建议所有驻酉阳兵员,一来从黔彭营抽拨,二则同酉阳营一起招募补充。
  土司时期,秀山无专门军事机构,土司首领以民为兵,平时由土司专管军训的土官教练,有战事时按籍调遣为兵,无战事时散伍归田。
  清廷视秀山为苗疆边防要地,便采纳黄廷桂的建议,开始在三合场设立兵营,由游击刘应标统领800名制绿营兵镇守,另有守备1人、千总1人带兵分驻酉阳及秀山县内邑梅、洪安、石堤、滥泥湾4汛,各置防兵,驻营兵378人。
  乾隆二年(1736)秀山县城迁至原邑梅长官司辖区烟麻坪(今县政府旧址),知县夏景馥令筑土城墙。是年,改三合场营为绥宁营,撤销游击,新置参将,城内建营房293间。城南建演武厅(较场坝),城西建副将衙门,城东建火药军器局,增设平茶、巴家屯二汛,滥泥湾并入石堤汛。
  因调拨换防平茶、巴家屯二汛,故石堤营兵大大减少,后来虽有所增加,但始终没有达到原来的人数。
  乾隆六十年(1795年),永绥(今湖南花垣县)人石三保,与贵州松桃石柳邓先后起事,率苗民起义,并联合作战。清廷令云贵、湖广、四川几个省督抚会讨,穆克登阿进驻牛角山,总兵袁国璜进军石堤,袁国璜在川河盖击退苗族造反兵,此后即逐渐将苗民起义军镇压下去,县内用兵之多,历史上是第一次,因战祸豁免全县田粮(次年亦如此)。
  清嘉庆二年(1797),将绥宁营升设为绥宁协,下设左营、右营、邑梅营、酉阳营及原设的黔彭营共五个营,其中右营驻迓驾场,辖洪安、石耶、石堤、中寨五汛,石堤、中寨二汛最小,石堤汛领哨外委千总一员驻石堤,统兵22名(原额30名),中寨汛也只统兵22名。
  绥宁协建立以后,千里之内,碉楼遍布,大小军营互相照应,一百年内都没有变化。
  清朝设置塘兵,是为了缉捕盗贼。塘是清军编制的最小单位,而塘兵则专指维特地方治安的部队。
  咸丰时,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事费用太大,朝廷商议,准备将全国各地的塘兵全部裁减,但秀山县塘兵,四川没有减,左营有11塘,右营有16塘,邑梅营有4塘。
  右营11塘中,有二塘在石堤及栏河寺、滥泥湾;整个小江里有7塘,除了上述二塘外,尚有大溪、龙图坝(今龙潭坝)、庙(妙)泉、宋农、罗蛮屯5塘,每塘不过一两个兵,后来塘兵改为步兵,职责改为传送营汛的文书、信件。
  清廷加紧压迫,激起人民反抗。
  猫山农民起义,就是川黔边苗汉农民起义,是在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年间贵州松桃人包茅仙起义抗清的影响下,甘龙猫山农民郎官、朗宦、朗宣、郎敏、吕名扬等,于咸丰九年(1859)六月,发起的一场反清起义。附近农民纷纷响应。数日内,义军拥有五、六千人,从猫山到寨地、坝木、麻阳、大树湾、大面坡、南腰界、唐家溪、坝场一带,纵横数十里,顿时成了义军的天下。义军所到之处,克营汛、杀贪官,惩土豪,民心大快,声势日增。川黔两省官府急调兵遣将,前往镇压。
  郎官(?~1860),松桃厅麻兔司猫山(今麻阳村)人。家境贫寒,为人刚正,与邻居吕名扬及四川省酉阳唐家溪的染匠陈显发友好,三人交游甚笃,友谊日深,一起参加了反清的白莲教组织,并广交朋友,发展教徒,造购兵器,研制火药,制订联络暗号和行动纲领,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六月,在猫山率五、六千人举旗起义。占领猫山、寨地、坝木、麻阳、大树湾、大石坡、南腰界、唐家溪、坝场等地,扎营数十座,纵横几十里。所到之处,克营汛,杀贪官,民心大快,声势日增。这次猫山起义,史称“新白号”起义。
  六月二十四日,秀山知县刘钟瑾调集清兵在陈家坟、坝芒一线设防。二十七曰酉阳知州余隆廷统率官兵、屯兵,仓促到岭岭坡、云台寺布阵。松桃厅、思南府官兵和屯兵也匆匆集聚,大摆围剿阵势。但见义军势众,不敢冒然进击。义军乘其不备,出奇制胜,松桃厅许都司与思南府领兵官杨祥光被击毙,清兵死伤甚众。清廷又增调援兵,派绵州知府毛震寿总办酉、秀军务。
  八月十七日,义军先发制人,突袭驻南腰界、白杨坳清兵,击毙数十人,把总杨忠山、军功何荣身负重伤。义军乘胜又消灭了浑泉、天生桥等处屯兵。
  
  九月中旬,义军又于长丹土诱擒清军守备杨登阶官兵200余名。
  义军节节胜利,军威大振。酉秀军务总办毛震寿、贵州副将郭启元屡遭失利,损兵折奖,急向上求援。十四,四川总督有凤又调省标川北各营兵丁万余增援,同时知会黔省清兵夹击。贵州提督田兴恕即增派知府衔候选知县“骁勇”干将汪应涛率乌旗兵3000人驰援松桃。川、黔两路清军合力进剿起义军,义军将士奋勇抗击清军,苦战数月,将清兵击溃,汪应涛亦死于义军刀下。
  郎官利用猫山一带岗峦陡峻、偏僻险要地带,指挥义军多次打退川黔两省十多个府县调来进攻的清兵,先后攻占甘龙口、白扬坝等地,消灭了浑泉、天生桥等处的屯兵,还在长丹土设下酒肉计,使清兵俯首就擒,悉数被歼,守备杨登阶和余姓千总也被俘获。
  义军节节获胜,清兵不得不改用诱降招抚的手段。咸丰十年(1860)正月,酉阳军攻何荣同、唐家溪营兵把总罗廷芳等人,到马脑山义军大营劝降,郎官将计就计,对来者摆酒接谈,弄清清兵的意图和部署后,将何荣同等七人斩首,仅放罗廷芳回去复命。清廷恼羞成怒,调集数万兵力,从四面八方向义军扑来。在强敌面前,义军指挥者陈万立叛变投敌,郎官即命杀掉陈妻,将陈的女儿强行配给义军一个头领为妻,义军内部的几百名陈姓族人心怀不满,一边同投靠清营的陈万立暗中勾结,一边在军中秘密串联,加紧策划叛变,充当清兵内应。
  
  咸丰十年(1860)六月,清廷又增调川、黔、湘三省清兵二万余人,围攻义军根据地,并采取剿抚兼施政策,诱降义军将士。在重兵压境形势下,义军内部出现了动摇分子,暗自通敌乞降。郎官、郎宦等义军首领,一面坚持抗清,一面进行反投降斗争,处境十分不利,加之由于对叛徒处置失当,内部裂痕扩大,力量大为削弱,最后苦战三个多月,根据地相继失陷,义军将士大部分壮烈牺牲。
  
  九月中旬,清兵发动总攻,贵州总兵刘义方坐阵指挥,副将郭启元等各领数千官兵和屯兵,先后围攻和占领了义军的大据点张家湾、马脑咀、狮子岩、马脑山等处。九月二十二日,清军集中兵力猛攻义军大营猫山据点,进抵猫山,把猫山围得水泄不通。叛徒内奸从内部接应,猫山陷落敌手,义军将士大都坚持战斗在最后一息。
  郎官亲自上阵,与敌人决一死战。因潜伏的叛徒、内奸王朝现等在义军营中砍倒帅旗、放起火来。义军腹背受敌,清兵乘势攻入。义军虽处境艰危,但将士们斗志不减,英勇奋战,非死即伤。
  郎官、郎宦、郎敏、陈显发、杨黑四等义军头领受伤被俘。
  后在清兵押送途中,郎官乘机踢倒郭启元,乘敌混乱之机,飞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杨黑四亦同时跳崖,其余被俘将领坚贞不屈,在南腰界惨遭杀害。
  押至九龙坳时,敌副将郭启元走上前来,想看看郎官是什么模样。郎官虽身受重伤,又被五花大绑,但仍气宇轩昂、横眉冷对。郭见后不禁倒抽一口冷气,但很快又强作镇静,色厉内荏地狞笑起来,正当他得意忘形之时,郎官飞起一脚,踢中郭启元的正身,郭一声嚎叫,倒在地上,清兵上前救护;不久,郭启元身死。
  
  清咸丰九年(1859),松桃猫山苗民朗官兄弟造反,锦州的毛锦寿到秀山来总办军务。四川总督下命令就地筹饷,毛锦寿感到很难办,石堤巡检杜维松建议征收厘金(在水陆交通要道设关卡征收货物过道税或过境税)。由于商人反对,几作罢,后经杜维松向商人委曲劝说,才成功了。征收的办法是听任商人自报缴纳,有些隐藏少报少拿的也无法审核,起初说战争结束,就停止征收;后来时间一久成了习俗,似乎大家都忘记了,无人提起停征之事;监司(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司及首员等官职的通称)也常苦于经费不足,所以也就照例征收。自太平天国起义以来,主管军事的大臣都倡议征收厘金,各地设置的厘金局以千百计,也都一直沿例征收,秀山已久未发生战争了,每年收取的厘金,给绥宁协左、右、邑梅三营,抵兵饷银,拨款藩司库,后来在光绪年间,总督丁宝桢用三年征收的总数来平均,作为每年征收金额,超收者奖,短收者罚,石堤每年厘金征银万两。
  咸丰年间,为防太平天国革命势力经过,秀山县各里普建寨堡,小江里的香炉岩、茅尖洞、傅家湾、庙嘴,后山都各建有寨堡,不过这些地方因久未受战祸影响,所以对此事不很重视,所修寨堡皆不坚固,时间一长则残破倒塌。
  自雍正年间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石堤汛外委(军官名)表如下:
  雍正十三年设置。雍正、乾隆、嘉庆时一人:向廷贵,任职到嘉庆年间自动离职。
  道光时9人:高魁,道光绪四年任职;李占魁,八年署(代任);张俸,九年任职;董兴禄,十八年署;邱士超,十九年任职;黄志顺,二十四年署;徐耀龙,二十七年署;张应祥,二十八年任职;周玉书;三十年署。
  咸丰时七人:孙良才,咸丰元年署;王定章,三年任职;黄玉琛,六年署;高维垣,七年署;陈应标,八年署;向元升,十年署;周廷栋,十一年署。
  同治时一人,任万春,巴县人,六年任职。
  光绪时七人:王用章,彭县人,世袭恩骑尉,光绪十年署;陈恩,华阳人,世袭云骑尉,十一年署;董宗任,成都人、世袭世骑尉,十二年署;李寿昌,成都人,世袭云骑尉,十二年署;邓成科,秀山人,十五年署;孙鸣臣,秀山人,十二年补授,十五年到任。
  1911年农历十月,秀山县大溪乡赴省读书学生、保路同志会会员彭藻,回乡联络另两个保路同志会会员白锦祯、彭灿(酉阳人),策划反清武装起义,以当地哥老会和民团武装为基础,很快组成成千人武装队伍。这支队伍全是当地的农民团和哥老会会员为基本力量。
  白锦祯,酉阳酉酬人,前清秀才,很有号召力,清朝末年,他一直在秀山大溪、酉阳后溪一带秘密活动,已为反清起义积聚了相当力量。
  义军组建后,公推白锦祯为统领(相当于后来的旅长),彭藻、彭灿为副统领,在大溪乡集中起义。起义军的口号是:“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保路安民”等。
  11月初,起义军从大溪乡出发,分两路进攻秀山、酉阳。一路由白锦祯、彭藻、邹杰等率领,经石堤进攻秀山;另一路由彭灿、李伯诚等率领,经后溪、龙潭攻取酉阳。白锦祯、彭藻即麾兵向石堤挺进。
  石堤当时是秀山分县,设有巡检署,常备两棚(相当于两个班)巡防军防守。11月4日,白锦祯、彭藻义军300多人打到石堤,巡检徐学曾急令管带罗胜荣防阻,但很快被义军打死了几人,夺去四支枪,清军败退。徐学曾、罗胜荣便拖队前往龙潭巡防营告急。
  占据石堤后,由白锦祯、邹杰驻防石堤,率一部分义军留守,彭藻迅速率领进军宋农,并在宋农宿营。
  宋农大地主袁三安假装拥护起义,杀猪宰羊,设酒席“慰劳”轮流劝酒,彭藻等缺乏警惕,竟被灌醉。袁三安暗地派人进秀山城向清廷县官(知县)宾凤阳报告,宾凤阳立即派安边营管带(相当于后来的营长)何铁根率领营兵三哨(相当于后来的三个连)星夜赶赴宋农,将义军包围。义军猝不及防,兼以酒醉,无法突围,除彭藻及少数义军突围外,其余逃散,有部分义军被擒。宾凤阳随后赶到宋农审讯,有十五人被其判处死刑,就地杀害。
  龙潭清政府巡防营管带高玉林,得知石堤被义军攻占消息后,立即带领巡防军两哨到石堤向白锦祯部反击。巡防军的武器全部为前档枪,在当时是比较精良的武器,而义军的武器多数是火炝、刀、矛。义军多数是农民群众,未经训练。交战后,由于力量悬殊,起义军失败,白锦祯亦于1911年11月杀害,同时被杀的还有16人。白锦祯本人还被高玉林割头剜心,其状惨不忍睹。他们起义虽然失败,却激发了秀山人民奋起反抗的精神,为后来光复秀山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彭灿率领的另一支起义军,奋力突围,与义军邹杰相遇,当机立断,合兵开赴龙潭,同在攻打龙潭的彭灿所部两路夹击敌人,大破清政府驻守龙潭的巡防军,直逼酉阳县城,得到城内居民的响应,逼迫清县官谢鸹交出县印,宣布酉阳独立。同时,黔江方面,已由彭铸臣、谭国才率领义军攻占黔江县城,宣布独立。冲入县府,清县官宾奉阳迫于群众威力,只得跪地投降,交出县印。
  宣布酉阳独立后,赓即回兵攻打秀山。当酉阳、黔江独立的消息传到秀山,秀山的人民群众革命热情高涨,人心振奋,城乡民团和哥老会纷纷组织义勇军敢死队,臂缠白布为起义标志,紧密配合与支持彭灿率领的起义军,于11月29日迫使知县宾凤阳交出县印,宣布秀山独立,接受重庆蜀军政府领导,蜀军政府委李益之为秀山县军政司令,从此结束了清王朝在秀山的封建专制统治。
  彭藻(1888——1952)字心建,秀山县大溪乡人,祖籍湖南龙山县岩冲乡甲湖村(今里耶镇树木村)。
  彭藻幼读私塾,清宣统二年(1909)在成都实才学校读书期间,加入同盟会。他为人大方坦诚,颇有敏才,凡事言出必行,深入川东四县(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甚得同盟会主王勃山的器重。同年7月他加入保路同志会,结识了酉阳保路同志会会长刘相,往来甚密。
  宣统末年(1911)9月,四川总督赵尔丰制造了成都血案,激起了四川各县人士的愤怒;“抽刀断水水更流”,保路运动立即趋向高潮,辛亥革命又在同一时期爆发,彭藻奉王勃山之命,回到家乡大溪,协助刘相组织酉秀同志军策应孙中山发起的国民革命。11月初,他同刘相在大溪联络会员白锦祯、彭灿、彭安国、邹杰、康玉清、彭继武、杜香皋等人,约集各地民团、哥老会、灯花会以及酉秀的李伯诚部,组成一支千多人的武装队伍,在大溪集中起义。
  义军攻下石堤后,向宋农进发的彭藻与驻防石堤的白锦祯部先后遭到清军袭击而受较大损失。
  龙潭巡防营管带刚打败白锦祯部义军,得报留守龙潭的新军黄古柏与彭灿部义军战斗激烈,立即回救龙潭。
  彭藻部义军突围时仅15人,在突围后又收集被冲散的十多人,共三十多人,与从石堤突围出来的邹杰部义军会合时尚不足百人,无力进攻秀山城,便率部到龙潭与彭灿、刘相合军先攻龙潭,后攻酉阳。
  11月11日,彭灿部义军在龙潭与高玉林、黄古柏所部激战,互有伤亡,一时难分胜负。彭藻、邹杰部义军一抵龙潭,就加入战斗,加大了攻击力量。打败了龙潭清军后,两路义军直逼酉阳县城,得城内居民纷纷响应。绅士陈燕士逼知州谢洪交出大印,并开城迎接义军。
  11月21日,酉阳县宣布独立。紧接着,彭藻、彭灿、刘相、邹杰四军进攻秀山。秀山百姓纷纷响应。城厢哥老会、民团头目龚子璜、李益之等组织义勇军、敢死队,冲进县衙,逼迫知县宾凤阳“下发交印”,跪地投降。11月29日,秀山独立,结束了清王朝对秀山的专制统治。
  1915年,彭藻任酉阳保商队长。是年末,在全国各地纷纷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浪潮中,彭藻、李善波、周屏三等与酉阳、秀山一带的讨袁军密切配合,同袁世凯的北洋军及地方政府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彭藻率保商队竭力保护了从龙潭至常德一线的水运安全。由川东、湘西运往常德的桐油、橘子、生漆、牛皮及各种名贵药材和从常德运来川湘边区的棉纱、布匹、陶瓷等人民生活用品的往返船只畅通无阻,来去安全,使川湘边境的龙潭、石堤、里耶、内溪、毛沟等地均一派繁荣,深得当地人民的爱戴,皆称他为“彭都督”。其实,他只是一个身着土布便衣、头缠丝帕、脚穿草鞋、办事公正严明的保商队长。
  在军阀割据相互争夺时期,川湘黔边区匪患迭起,保商队势力单薄,名存实亡。彭藻为避匪祸,去职就里,两袖清风,只身还乡。尔后,到龙潭投奔曾任过四川省副都督的陈赞廷,得陈帮助,创办一所学馆。教书三年后,又经陈赞廷介绍,到酉师范学校任教。因彭藻本有秀才学识,所以他为川湘边区培养了一批人才。
  这期间,川东各股土匪相继邀约彭藻出山,想利用他的名气扩大自己的势力,被他一概拒绝。1930年迫于股匪所逼,他隐居到湖南龙山县里耶街上。1946年建立秀山参议会时,被选为参议员(未到任)。1949年11月秀山建国后,彭藻回秀山龙池定居。1952年病逝。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