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娄山石>三十七、文化搭台 茗乡生辉

三十七、文化搭台 茗乡生辉

作品名称:娄山石      作者:风也悄悄      发布时间:2017-09-17 15:47:19      字数:4407

  翻过黑桐坝再往前走七八公里有一个地方叫钱家沟,在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中发展迅猛,一曲“十谢共产党”的花灯戏硬是将钱家沟一个久居深山、人未识的穷乡僻壤推上了中央电视台。之前,根据钱家沟的变迁改编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青山绿水红日子》,已经让梅乡市民人尽皆知。因此,与黑桐坝近在咫尺的钱家沟,靠文化牌在全国享有盛名。这也正好给金筱“一村一品”的定位找到了最好的实例。这天市旅游局联合宣传部组织起一批企业家前往钱家沟实地考察学习,让金筱有了一次亲临其景的机会。
  金筱一大早他便带茶庄的谭薇和茶艺表演的叶上芸驱车前往。金筱是作为特邀嘉宾进入钱家沟的。去了她才知道,那天是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栏目》在钱家沟现场拍摄节目,通过节目录制反应钱家沟的风土人情与勤劳务实的纯朴民风。
  钱家沟所在的地方,在大青山下,那高高的大青山可谓厚重敦实,绵延的山脉沿大娄山主峰一直往东北方向游走,在那丫池河与湄江相交的地方突然来一个猛回头,向南延伸出一列支脉,往乌江方向匆匆而去。
  黑桐坝往钱家沟的道路十分平坦,那白油铺成的路面在青晨的阳光下冷静而安详,车轮从上面辗过也几乎一点声音都没有。顺着公路两边的靠山之处,一幢幢白墙青瓦红柱花窗的民居建筑,保持着统一的格调与款式,一色的坡屋顶,一色的转角楼,在那青山绿水之间那样的清新而抢眼,心里油然升起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谭薇与叶上芸被路边的景色迷住了,把头手伸出窗外,让清晨的风恣意的在脸上猛撞,感受着那阵从未有过的大山的清凉。
  金筱也算是去过了一些地方,可她从来没有发现有一个地方能够把民居建筑规划得如此的步调一致,静静的横陈于大青山脚本下的那些沟渠或公路边,成为大自然的人文点缀。金筱在广东的那个时候也曾感慨过那些岭南民居建筑的华丽,可那里的人们一味的追逐着攀比与超越,一幢幢的楼房总是新奇与标新立异,而钱家沟,通过统一的格调梳理与搭配,硬是把具有苗乡底蕴的梅乡文化淋离尽致的体现了出来。
  沿途的人们都很休闲,农家的老人与孩童们三三两两静坐在自己的院子里嬉戏或打闹,把那天伦之乐的画面陈现给来来往往的游客。开车的师傅小陈驾车的技术可谓精湛,可金筱一再嘱咐他往慢里开,她要好好的欣赏这绝妙的景致。坐在后排的谭薇和叶上芸早已经掏出手机开始拍照了,她们相互配合着摆出各种姿势留下青春的倩影与美好的瞬间。
  车很快到了钱家沟村外的堤坝。一位交警很有礼貌地前来指挥车辆,还不停地向驾驶员行礼,把一个原本落后的村落扮演得如同北京的王府井一样的庄严。金筱与谭薇他们下了车,顺着那从各个方向前来参加节目的嘉宾们一起往钱家沟的农民文化广场涌去。就在通往广场的路边,一泓平湖的荷塘池水清澈,高高的大青山与山间那些成行成垅的茶园连同那白墙青瓦的村寨一同倒影在那平静的湖面之上,蓝天白云之间,几只喜燕从空中叽喳掠过,给钱家沟频添了若许的喜色。在河塘的靠山一边,用石柱石条彻成的石拱桥在那如镜的湖面倒影成江南水乡的绚丽色彩,更是让人觉得自己就是进入了一处世外桃源的仙居。
  通往文化广场的路是用防腐木头精心构建而成的栈道,在栈道的两边,用木头做成的十谢共产党的牌匾惹得无数行人注足而立。金筱情不自禁的掏出手机将那一块块书法家们精心撰写的牌匾一一的拍摄下来:
  一谢共产党,翻身把你想,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
  二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温饱奔小康;
  三谢共产党,穿衣把你想,以前穿的蓑草衣,现在毛料新时装;
  四谢共产党,住房把你想,以前住的茅草屋,现在砖瓦新楼房;
  五谢共产党,走路把你想,以前走的羊肠道,现在道路宽又广;
  六谢共产党,照明把你想,以前照的桐油灯,现在电灯亮堂堂;
  七谢共产党,上学把你想,以前一堆大老粗,现在两基一扫光;
  八谢共产党,看病把你想,以前有病无钱医,现在医药能报账;
  九谢共产党,致富把你想,以前种粮要上税,现在免税还补偿;
  十谢共产党,养老把你想,以前抚儿来防老,现在丢心政府养。
  党的恩情永不忘,誓把忠心献给党,紧紧跟着党中央,幸福日子万年长!
  金筱一边拍摄一边读着领悟着这些文字,那些朴实的文字简直让她热泪盈眶了,在她的内心深处,“一村一品”的定位算是有了实实在在的参照。
  《乡村大世界》的节目开始了。毕铭鑫的主持可谓别具特色,在这样的场景里,金筱看到了之前那些只能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歌星、影星们。“旭日阳刚”中的王旭来了,还与钱家沟当地的歌词手们飚起歌来;一群由当地选送的幼儿节目在现场博得大家的一致赞许。而让金筱真正入迷的是钱家沟的农耕文化走秀,那些从未登过大雅之堂的农民,勿需刻意的装束,保持生活的原态,扛上家中的任何一种农具,锄头、钉跅、箩筐、棃铧、加单、晒谷……等等,把平时人们农活演绎的淋漓尽致,也引起了当地人们一阵阵欢快的笑声。担任现场摄影的除中央电视台的摄影师外,还是省、市电视台的艺术家们,大家一丝不苟的把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完整的记录了下来……
  
  金筱从钱家沟回返黑桐坝的路上,她想了许多,也想了很远,其实她心里一直想表达的就是今天钱家沟人所表达的内容。她知道在她的脑子里,一种可以代表黑桐坝人本土文化的东西,在她的心中正在慢慢成形。
  从钱家沟回来的第二天,金筱与谭薇硬拉上董事长去县文联。文联的吕主席知道他们的来意之后,对他们的创想非常认同,说作为文联也应该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吕主席当场就表态,说周末将带领艺术家们前往黑桐坝现场采风,为黑桐坝村的文化定位与生态旅游出谋划策,金筱听了之后自然是喜出望外。
  周末到了,金筱组织起公司员工穿戴整齐列成两列,凛然于茗乡茶业的大门口,对从县城来的文艺家们形成夹道欢迎的阵势。吕主席率领二十多人的专家队伍进入茗乡大院,并把随行的每一位作家、艺术家都向老支书和金总做了介绍。金总今天显得格外的精神,平时不爱打扮的她今天也换上了一套职业的套装,那常年素颜的她也抹上了淡淡的口红,把她那种天生丽质与高贵气质显露了出来。
  二十多位艺术家被招呼进了茶庄,在茶庄二百多平米的大厅里,茶艺表演队已经整装待发,当艺术家们落座在茶庄的各个位置,茶艺员们身着白色蓝边的汉服款款步入各个事先安排好的茶几之前,只见她们面带笑容,端庄而又典雅的打开事先准备好的茶盒、点燃酒精灯,把那透明的玻璃壶架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将煮沸后的开水浸泡在盛有翠芽的茶碗里,并让那玻璃壶在空中轻轻扬抑三下,那一张张樱桃小嘴在那动作之间轻轻地吟唱着“凤凰三点头”以表达对客人的敬意与欢迎……
  表演队的姑娘们,动作惊人的整齐,让在座的艺术家们看得入神,有的甚至忘记去抬自己面前的茶碗,整个情绪都沉浸在古朴雅致的表演之中。作协的赵主席说只见过茶吧茶道里的茶艺师表演过功夫茶的泡制,对于翠芽的茶艺表演还是第一次。几位青春亮丽的女孩子们却能够把表演的出神入化,真正表达了问茶山水的主题。赵主席与几个老作家一边品着茶艺师冲泡的香茗,一边在啧啧赞叹。有人说其实茗乡茶业的茶文化已经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了。
  金总走过来与大家一一的打招呼,让茶艺师们打开茶庄不同的茶品,用不同的器具泡制出不同口感的茶韵,让文艺家们大饱眼福又大饱口福。随行的《多彩贵州》栏目记者与本市电视记者把适才茶艺表演的全过程记录了下来。金总说这些表演既有专业的茶艺表演,也有她们对湄江翠芽这独特的茶品深刻理解后的灵性的发挥。
  金总让茶艺师全程陪同艺术家们进入的茶园,说要带领大家体验和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与沁人心脾的茶园的清新。茶艺表演队的姑娘们早已换上了采茶姑娘的蓝底白花的装束,每人斜挎一个小竹篓,头顶一方蓝色的方巾。姑娘们从那茶垅之中缓缓走过,把一路歌声、一路芳香遗留在茶园之中。艺术家们纷纷操起相机或手机,对准从青山绿水间穿行而来的采茶姑娘不停的掀动着快门。
  姑娘们每走一处茶园,便将茶叶的品种和特性向客人做介绍,应客人们的邀请与他们合影留念。几位调皮的年轻诗人干脆从姑娘们手里借来茶篓,穿行在齐腰深的茶行之中,弯腰下去,装扮着采茶的样子,把采茶的动作演绎的虚张声势,自然给一行的队伍带来若许的欢声笑语。
  金总始终跟在吕主席身边不离左右,一边与吕主席说着什么,一边也在为自己所带出的团队出色的表现而欣慰。吕主席说:“你们的表演已经很有创意,你们的企业也极富文化内涵了,如果再作一些必要的包装,让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姿多彩那就更完美了。”
  作协的赵主席站在茗乡茶业后面的山头,俯瞰湄江湖区的山水田园,看茗乡茶业的地理位置,见金总远远地朝自己这边看,忙招手示意金总过来。金总很诚恳地来到赵主席身边,赵主席说:“金总,你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如果把这里再好好的策划一下,将成为全市生态旅游不可或缺的一个亮点,让远道而来的人们在茗乡通过品茶、看茶、采茶、制茶形成一站式的生态体验。大家可以在茶园之中采摘自己钟爱的茶芽,带回工厂让制茶师傅现场指导制茶,最终每位客人都可以带走亲手制作的梅乡翠芽,那将是不一样的感受哟。”
  金总听了之后很是认同。随后跟过来的吕主席补充说:“当客户拿走的是自己亲手制作的茶品,那什么样的价格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有了一次亲身的体验。这不仅可以带动生态旅游的发展,真正实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良好效益。金总越听越兴奋,她感觉到专家、学者们的到来对自己的确帮助不小。
  一帮文化人在黑桐坝村的山山岭岭转了一天,几乎把黑桐村翻了个过,追朔到四百多年前的历史,一个割股救母的大孝之子的坟墓成为关注。老支书当年在人民大会堂接受毛主席接见的照片和纪念章之类的东西更是让大家如获至宝。赵主席说这也是黑桐坝厚重文化底蕴的具体表现嘛,老支书简直就是黑桐坝村的精神领袖。
  吕主席说:“回去之后,作家、诗人们要再创作与再加工,将收集到的素材通过艺术加工,编写出一本最能反应黑桐坝历史人文又能与当今产业紧紧相连的书籍,让黑桐坝地域文化更加厚重,让黑桐坝成为全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又一闪光点。
  晚上,金总设宴答谢大家。茶艺表演队的姑娘们此时又摇身一变转换成陪客,彬彬有礼的招呼着各位专家,各位颇具颜值的美女们频频向专家们敬酒,把那宴会的气氛渲染的高潮迭起。几位书法家乘着酒兴要拉开架式挥毫泼墨,金总忙让谭微安排人在餐厅一角支起了案台。书法大师与作家诗人们自由组合,把一天来的感受用文字与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
  吕主席说自己为茗乡茶业拟了一个广告词,说这正好应了茗乡茶业的环境:
  绿色污染着茗乡,唯一的噪音是鸟呜。
  
  吕主席点名让书画协会的付主席来书写。付主席七十有余,银发飘逸,只见他潇洒的走上前去,挥舞着那如同农民轮锄头一样熟练的狼毫,在那事先准备好的宣纸上留下了吕主席的赞喻。
  赵主席自然也不甘落后,他顺着吕主席的思路自己挥毫写下了自一联:
  闻着茶香入睡
  听着鸟鸣起床
  随着大家借着几分酒兴诗兴大增。很快,二百平米的餐厅,摆了一地的墨宝。那其中自然不乏佳作妙联,其中一首七言这样写道:
  
  群贤随风赞翠茗不仅泼墨还闻声
  江清月明成湖景留作佳句后人吟
  
  这无疑是对梅乡文人来茗乡采活动最本真的写照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