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凤凰涅磐红军魂>第58章 红色壮举(1)

第58章 红色壮举(1)

作品名称:凤凰涅磐红军魂      作者:心有二用      发布时间:2017-07-01 20:45:44      字数:3288

  红军艰苦卓绝、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理想,终于达成了。革命先烈的尸山垒成了红色江山。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解放了!从此分为新中国、旧中国,俗称新社会、旧社会。
  然而,广大人民翻身得解放并不意味着幸福从天降,它只意味着政治上翻了身,人民当家作主人成为最大可能的现实。相反,新中国建立在残垣断壁的费墟上。逃往台湾的蒋介石能带走的带走,能炸的炸掉,能破坏的破坏掉。但红军长征精神在发扬光大,与旧中国不同的是,新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万众一心,团结就有了力量;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是红军的传统精神!
  许多人知道太行山,但不知道河南林县,它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南端;许多人知道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但不知道红旗渠就是成千上万当代愚公劈开太行山的壮举。
  林县流传着一首民谣:“咱林县,真可怜,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太行山上水贵油,谁知人间几多愁。”
  新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翻了身,迫切希望在经济上翻身。可是,缺水的问题却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得林县人喘不过气来。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连生存都难以为继,哪里还有发展的乐章,幸福的生活?绝大部分耕地要靠天吃饭,大旱绝收,小旱薄收,广大群众仍没有摆脱缺吃少穿的贫困境况。
  挖山泉、打水井、修水库、建水渠,林县人在旧社会也干过,但只能是小打小闹,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太行七分区司令员皮定钧领导军民一边打仗,一边开展大生产,在合涧乡河交沟淅河岸边修了一条小型引水渠,解决了几个村群众的人畜吃水问题,被群众称为“爱民渠”。
  1957年,任村区委发动群众,将1944年抗日战争中曾经从南谷洞引水未修成的26公里渠道建成通水,起名叫“抗日渠”。任村、桑耳庄村党支部为解决本村缺水问题,领导群众,引山泉入村,安了6个水龙头,吃上了自来水,成为轰动林县的特大新闻,不少村群众赶到那看“稀罕”,说:“共产党会牵着龙王的鼻子走!”
  河顺马家山村党支部率领群众修渠引山泉进村入池,解决了群众吃水,还有了几亩水浇地,能种萝卜、白菜,群众称赞共产党领导致富有办法,写成了《马家山巨变》的小册子。
  人民群众把推翻旧制度,赶走侵略者,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联在一起,是一种爱国主义觉悟的生动体现。县委抓住这些典型,在全县开展讨论:任村区、桑耳庄、马家山能办到的,其它区和社村能不能办得到?
  1955年,中共任村区委动员木家庄、卢家拐、盘阳、赵所等村,修了一条长17.7公里的天桥渠,能浇漳河南岸一部分耕地。群众就编出一首顺口溜:“想天渠,盼漳河,让咱林县人民解解渴。昼夜不停拼命干,漳河水过不了露水河,只要引来漳河水,谢天谢地把头磕”。充分反映了林县人民世世代代就有“欲引漳河而未遂,盼漳河入林而未达”的心愿。
  然而,从前的这些善举,解决不了整体问题。
  天公对林县似乎也过于苛刻,1958年一场大旱,泉干库竭渠无水,全县又陷入了焦渴的熬煎之中。天上无水蓄、地下无水汲。
  天降大任于斯人,杨贵,他从硝烟战场走出,当了林县的县委书记。面对林县因极端缺水而贫困交加的艰难境况,面对林县人民逃粮荒、逃水荒的血淋淋的现实,责任和道义驱使着他下定决心,要于绝境之中奋起,率领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
  经过反复的查勘论证,林县县委做出了引山西县平顺县境内的漳河水入林县,即“引漳入林”的决策,打一场改变世世代代受干旱缺水熬煎的翻身仗。
  时代变了, 老百姓集体化了,有了调动千军万马的基础,有了计划实现的可能,再不像旧社会个体一盘散沙。    
  杨贵及林县县委一班人面临着资金缺乏,物资、粮食紧张和险恶施工条件等重重困难,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误解、指责,甚至丢官罢职的严峻考验。不少人说,在这崇山峻岭中修渠,简直是异想天开。有人甚至对杨贵说:这个渠要是通不了水,你可就成了千古罪人。
  杨贵没有退缩,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大无畏气概,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困难,因为红旗渠上马的时候,又正值国家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困难时期。外有变色的苏联的掣肘与侵略、美蒋的军事骚扰……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张扬理想主义的年代,统一的理想使人变得无比的单纯,农民兄弟尤其如此。
  一声令下,万民响应。盼水心切的林县人热血沸腾,欲与天公试比高!上级分配给横水公社东下洹大队民工名额是250人,一下子就报了600多人。
  年过六旬的赵连生老人说:“我就是把这身子化了,也要变成一截渠道!”热烈悲壮的场面,酷似当年太行山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报名参军的场景。
  车辚辚,马萧萧,近4万修渠大军从15个公社的山庄村落中奔涌出来,他们自带干粮、行李,赶着牛车、马车,推着小推车,拉着粮食、炊具和锹、镢和铁锤、钢钎等劳动工具,浩浩荡荡地开向了位于漳河岸边的修渠第一线,拉开了“千军万马战太行”的序幕。这是一场大战役,只不过枪炮换成了铁锤、钢钎等劳动工具。这是一场人与恶劣自然环境的大战役,挑战者是林县人,同时也在挑战自己。
  建设大军打响了“引漳入林”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战役,开凿70.6公里长的引水总干渠。渠高4.3米,设计过水流量23秒立方米。渠底宽8米,这可不是小溪流了。大气!如此困难的时期如此落后的工具如此艰险的工程,够胆大包天的了!总干渠工程全部处在太行崇山峻岭的半山腰上。
  引水点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其海拔464.75米,比渠线要通过的林县境内的制高点坟头岭要高出14.7米,从理论上说,引水是可行的。从侯壁断到坟头岭的长度为70多公里,落差只有14.7米。如此,引水渠的坡度是八千分之一,修渠时从上游往下游修,每走8000米才允许降低1米。这对测量数据的精确度要求是非常高的。
  为了慎重,测量队反复测量4次,才向县委提交了测量报告。
  领导垂范,党员带头。第一天上渠3.7万人,其中共产党员2.7万多人。他们成为修渠队伍的中坚力量,为修渠立下了汗马功劳。
  干啦!最苦最累的活,最困难最危险的地方,全县党团员和干部始终冲在最前面。从县委书记、县长到各级干部,扛起工具与群众一起干。他们和民工一起上山采野菜、扒树叶做饭,一起下漳河捞河草充饥。指挥部和各分指挥部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领导干部先实验,再给群众定指标。”
  上级领导在给下级制定指标和任务时,一定要自己先实践,看看在实际的修建中能完成多少任务,才能客观地给大家定目标。而且不能超过自己的工作量。但只要在领取给养和物资的时候,下级却被排到了上级的前面。这里,到处都是雷锋式人物。
  人民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再苦再累也紧紧地跟在党员干部的身边,并提出了响亮的口号:“党员干部流汗水,我们就不怕流血水。党员干部搬石头,我们就有决心搬山头!”
  按照县委部署,总指挥部将渠首到分水岭70多公里的干渠任务打桩立界,全部分配到15个公社。
  3.7万名民工挤在峡谷、山村,缺少住房,道路不畅,天气寒冷,困难重重。山西省平顺县沿渠社队群众腾出230间房子,但队伍压境,房子远不够用。这种情况是必然的,谁也毫无怨言,自己动手,战胜困难。
  几个布蓬撑起来,就是指挥干军万马的总营帐;
  三个石头支起来,就是烧锅煮饭的伙房。
  有的住山洞,睡席棚,有的住在山崖下,白天到山上割草,夜里铺在石板上便是"床"。
  有的村庄优先照顾妇女,搭起席棚先让她们栖身。有人赋诗曰:“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做绒毡。高山为咱站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
  城北大队40多名妇女挤着坐在一个席棚里,被子潮湿,不能挨身,晴天到阳光下晒晒还好过,就怕阴天晒不成。民兵连长见有人擦眼泪,安慰说:“困难是暂时的,咱吃点苦把漳河水引回去,我们就回去了。”不说还不要紧,这一说哭声更多,惹得连长也揩泪水。“别哭了!”他大吼一声,全体妇女又笑了,笑得又流出了眼泪。不过这眼泪的性质就不同了。
  泽下公社几个村的民工住在山沟里,啃着冷窝头,喝着山泉水,两天没吃上热饭,谁都没发牢骚,大家心里想的是修渠。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为了后辈不受苦,我们就得先受苦!”这是县委提出的口号。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