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连载四十二)
作品名称:攀枝花 作者:啊睿 发布时间:2017-06-26 10:07:37 字数:4069
6
周浩一头大汗回到办公室,端起桌上的水杯刚喝一口,桌上电话响了,他拿起电话,电话里传来急切的声音:“周书记,107工地发生了火灾。”他心里咯噔一下,昨天才开会强调要加强火灾预防,今天就接到火灾报告,他急忙问道:“情况如何?”
“已经扑灭了。”
听到火灾扑灭,他松了口气:“你们要仔细检查,彻底消灭火源,防止死灰复燃,我这就赶过来。”
“咕隆,咕隆”他将杯里的水一饮而尽,便赶往火灾现场。
火灾现场一片狼藉,5间房屋烧毁,一些机电设备也受到损失。他问工地负责人:“什么原因引发的火灾?”
这位负责人怕周浩责备,谨慎说道:“还在调查,但我认为气候干燥是引发这次火灾的主要原因。”
周浩听出他话里的潜台词,看着他,面露愠色:“先不要说客观原因。我们一再强调,天干物燥,要加强火灾防范,那些挂在墙上的制度,以及按照要求应该采取的防范措施,到底落实得怎么样?”
见工地负责人哑口无言,心想安全员应该了解情况,他问负责人:“这的安全员是谁?”
一位小青年站出来:“我是。”
周浩问他:“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小青年回答得到干脆:“我说不清楚,要等公司来调查。”
周浩一愣,反问道:“哪你干什么?”
小青年委屈道:“我刚来几天,情况还不熟悉。”
周浩一听,觉得荒唐,安全员居然说不熟悉情况,看着小青年一脸无辜的表情,周浩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这二年,公司进了大批青工,又遇到闹得风生水起的派性斗争,批反动技术权威,批走白专道路,思想荒芜了,那还有心思和精力学文化、学技术,公司里,不了解岗位职责、不具备岗位技能的人,应该不止几个,他意识到,这个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否则,要出大问题。
晚上,十九冶王主任从工地回来,口渴得厉害,见周浩房间灯亮着,他走了进去。
周浩单独住了一间蓆棚,里面简简单单,一张单人床,一张写字桌,一把木制椅子,两把小方凳。
“老伙计,我来要杯水喝,凉的最好。”
周浩从地上提起热水瓶给他倒了杯开水:“我这水瓶不保温,温乎乎的水,正和你意。”周浩与王主任因工作而结识,王主任去年从武汉调来渡口,相似的经历,相仿的年龄,让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王主任一口气喝了大半杯:“你们东风钢铁公司改名为攀枝花钢铁厂了?”
“嗯,但对外仍称四0公司。”,
见周浩桌上摆着一堆资料,他问道:“你又在忙啥?”
“今天公司开会,说到技能培训的事,魏书记让拿个意见。”
“这可是个烫手的山芋啊。”
周浩明白他的意思,他往王主任杯里加了些水:“再难,也要抓呀。这二年,我们招了大批青工,不少还是初小水平,进来后,又遇到闹派性、闹武斗,有的连基本的岗位技能都没达标就上岗,这样下去怎么行?”
王主任深有同感,他点头道:“是啊,这两年,想法不同了,干什么都浮躁,那还静得下心来学习,更别说着磨技术这样的枯燥活了。身边的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不是批为反动技术权威,就是指责走白专道路,这样的环境,谁还愿意学?”
周浩一脸严肃:“可我们是建设现代化的大型企业呀,暂且不说技术和管理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起码要求,作为生产操作人员,不掌握操作技能,不懂生产技术,是要出事故、出人命的。说到这,让我想起老厂里那些技高一筹、技术精湛的老技工,他们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技能,多让人佩服。”
王主任点头道:“你说对了,要是多几个那样的老技工,这活干起来也省心多了,就说我们赶制一号高炉炉壳这事吧,老技工起了不小的作用。”
听到王主任说老技工在一号高炉大会战起到作用,这正是他关注的,他饶有兴趣问道:“老技工如何发挥作用,你说详细点?”
“一是经验,二是过硬的技能,三是吃苦的精神。这次,我们赶制的一号高炉炉壳,要用32mm16锰钢板,这种钢板比普通碳素钢板硬度高,既不能用高温烤,也不能冲击,用这种钢板制造高炉炉壳在我们冶金系统还是首次,原计划找武汉锅炉厂或德阳重型机械厂制作,考虑到时间和运输等原因,指挥部要求我们来完成。当制作炉壳的钢板运到结构厂,问题出来了:厂房小,摆不开,仅有的一台小辊床只能卷30mm的普通碳素钢板,没有大的刨边机和大行车,你说怎么办?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们的几位老技工,开动脑筋,反复琢磨,没有大辊床,就把钢板改小,采取压少多辊的办法,解决了炉壳成形问题。没有刨边机,钢板放样切割后,用铆枪铲,用电焊补,用沙轮磨。找圆时,他们反复试验,硬是打破了16锰钢不能用高温烤、不能冲击的禁令,用火焰校正,用铁锤敲打。没有行车,我们的‘宋八级’宋师傅,真是不简单啊,他土法上马,立个木杆,安上滑轮,用绳子拉,解决了问题。室外骄阳似火,作业面上温度高达四、五十度,烧电焊、抡二锤、铲钢板,那都少不了宋师傅。不仅这些,宋师傅还是工地上出了名的多面手,机床手艺高,打磨技术棒。找不到电焊工,宋师傅便见缝插针,割钢板、焊底盘,你说,如果大家都有他那样的手艺、经验和责任,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听了王主任如数家珍的介绍,周浩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站起来拉住王主任,一边送他出门,一边笑道:“谢谢你的介绍,改天再聊,我得赶紧梳理梳理思路。”
道泽在办公室赶写周书记要的材料,大罗兴冲冲进来:“道泽。”
“嘿,出差回来啦。”
“中午到的,丁畅让我请你,下班到家里吃饭。”
“你们小别胜新婚,我就不来打扰了。”
大罗朝他笑道:“我带了一只风干鸡回来,还有点香肠。”
“哦,全是好东西啊。”
“来不来?”
听到风干鸡和香肠,道泽肚子里的馋虫搅得他直咽口水,自嘲道:“哎,肚子里没油水,一听到好吃的,就流口水。”
“那说定了。”
道泽点点头。
想到材料明天下午周书记就要用,他一直坐在办公室赶材料,下班时间过去了半个多小时,才将手中的材料赶出来,他拿着写好的材料准备晚上给周书记送去,走出办公室,发现周书记的办公室门开着,他拿着材料进去,一进办公室,便见周书记皱着眉头坐在椅子上,左手撑着胃部,很难受的样子,他忙问:“周书记,您是不是病了?”
周书记点点头:“胃不舒服。”
“我陪您到医务室看看?”
“不用,老毛病了,过一阵就好,你把材料给我吧。”
道泽把材料递给周书记:“您先看看,我再按您的意见补充修改。”
“嗯,我把手上这份急件处理完就看。”他看了看表:“哦,下班了,你先回去吧,如果需要修改,我晚上再来找你。”
看到废寝忘食的周书记,道泽忍不住提醒道:“周书记,您胃不好,更要按时吃饭,您看,吃饭时间早到了。”
周书记笑道:“晚一点去,不用排队。”
从办公室出来,道泽直接来到大罗家。大罗和丁畅仍然住在他们结婚时的那间蓆棚。蓆棚被隔成一大一小两居室,里面小的一间做卧室,外面的客厅兼饭厅里,摆了一个柜子,柜子上放了些热水瓶、茶杯等,一张方桌,四把椅子;王凯给他们照的黑白照片,挂在了客厅,贴在墙上的两个大红喜字仍然十分醒目。
客厅的地上,放着煤油炉,上面煮着一锅紫菜绿豆汤,大罗正在切风干鸡和香肠,见道泽过来,他指着桌上一瓶红烧肉罐头:“麻烦帮我打开,倒那汤里。”
看大罗一副居家男人的模样,道泽开玩笑道:“呵,在丁医生调教下进步大啊。”
大罗自嘲道:“那是,领导这样关心,咱还不进步,就该有问题了。”
道泽打开红烧肉罐头,倒进汤里:“感觉味道不错。”
“在我们家算是不错了,可比起你岳母做的,那还是差远了。”大罗对一旁收拾碗筷的丁畅介绍道:“在西昌的时候,我去道泽家吃过一次饭,他岳母做的石磨豆花、粉蒸肉、回锅肉,哎,想着都让人流口水。”
饭菜准备完毕,丁畅招呼道泽坐下:“我们平时都吃食堂,也弄不出什么。”
道泽指着桌上的菜:“够丰盛了。”
丁畅一边给道泽和大罗斟酒,一边说道:“先吃点菜,垫个底。”
道泽夹了块风干鸡送进嘴里,又夹了片香肠:“味道不错,家乡的风味菜就是好吃。”
大罗笑道:“还有呢?”
道泽会意的笑了:“丁医生,我这个同学也不错吧,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大罗笑道:“有你这样形容的吗?”
道泽继续挖苦道:“看来大罗还有进步的空间,是不是,丁医生?”
丁畅没吭声,边斟酒,边笑。
大罗装出一脸无奈:“道泽兄,你可别在火上浇油了,现在谁不说我是典型的‘耙耳朵’。”
丁畅笑道:“你信吗,就他这油嘴滑舌的样子,还‘耙耳朵’呢?”
“这说明你管教有方啊。”
“那从明天起,我下放家务管理权。”
“别,夫人,你大人不记小人过,还请高抬贵手。道泽,你可要帮我呀!”
看他们俩你一句我一句的热乎劲,道泽打趣道:“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你们俩口子的事,我就不做评判了。来,言归正传,这杯酒我代希垚,一起祝你们幸福美满、比翼双飞!”喝完,大罗叫丁畅为他和道泽斟满:“老婆,你端茶,我们一起敬道泽,祝我这位好同学、好哥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三杯酒下肚,丁畅给道泽和大罗各盛了一碗汤:“先喝点汤。”
大罗又给道泽倒酒,道泽忙摆手:“不喝了,我怕一会有事。”
大罗问:“还要加班?”
“今天给周书记赶的材料,如果他提出意见,我还要修改。”
听道泽这样说,大罗放下酒杯:“那好,酒就不喝了,多吃菜。”他给道泽碗里夹了些风干鸡和香肠,继续说道:“这次出差回来,感觉变化好大,一号高炉基础部分已完工大半,接下来,就该进行高炉本体结构和高炉斜桥安装了。”
道泽点头道:“前期欠帐太多,就拿一号高炉来说,原定两年,也就是24个月,结果18个月过去了,却只完成工程总量的30%,剩余70%的工程量,要赶在6个月内完成,一环紧扣一环,那个环节都不能再出一点问题。现在,大批设备马上就要进来了,你们也忙的够呛吧。”
“唉,这阵大家忙得是前脚贴后脚,不瞒你说,我们处就留了几个内勤人员,其余的,都在外面跑。”
“听说你们还要帮着协调?”
“嗯,虽说设备制造厂家都已落实,但还需要协调交货时间以及设备原材料等后续方面的问题。我们手里都有一个记录本,如果发现可能出现拖延设备交货的厂家,就必须一家一家去落实,做工作。有的厂,遇到原材料问题,我们也会一起帮着跑,没办法,时间紧啊。设备造好了,运输又是个头痛问题,东路从安顺这边的崇山峻岭中穿过,弯急、坡陡,北路从成都到攀枝花,800多公里的公路,要穿过大渡河、翻越泥巴山,山高路险。这不,我在成都还碰到十九冶的老潘,他正赶往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富拉尔基,去催促高炉的料斗和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