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说走就走>第二章 成都印象

第二章 成都印象

作品名称:说走就走      作者:祁河仪水      发布时间:2017-04-24 09:13:32      字数:12708

  四、寻找万福桥
  下了火车,还不到十一点半。
  同学说他中午有事,顾不上陪我。我也就不急着往宾馆赶,刚好可以随意溜达溜达。
  从火车站出来,我沿着人民北路往前走,过了万达地产以后,我萌生了向左转,到前面的胡同里吃饭的想法。就信步左拐到了梁家巷。随便挑了一家小吃点,点了一份杂酱面,趁着食欲正盛,一口气吃完,顿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成都小吃,果然厉害!
  吃完饭再去问路时,倒有些傻眼了。同学说他帮我定的是万福桥附近的汉庭快捷,可万福桥在哪里呢?
  问了小吃店老板,居然不知道!
  找“百度”,居然只说万福桥的由来,不说位置。
  那就瞎撞吧。
  走到公交站牌时,刚好来了辆32路公交车,就坐上去了。坐了几站,感觉又回到火车站一带了。
  只好下车再问,被问到的人居然都不知道万福桥在哪里。
  正询问间,忽然看见前面的汉庭快捷,原来在这里啊!
  进去一报预定,更傻眼了,原来不是这家。
  那么万福桥分店在哪里呢?这里的店长也懵了——哪有万福桥店?我们这里没有万福桥分店!
  从酒店里出来,接着寻找吧。看到前面路口处有一位正在执勤的协警大姐,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上去询问。
  大姐爽快地告诉我:万福桥啊?看见75路了吧?坐上去,到万福桥下车就行了。
  好家伙,总算遇个明白人!
  等我来到75路站牌着查看站点名称时,又懵圈了!哪有什么万福桥啊!管他呢,上去再说吧!
  上了车,我对司机说我要到万福桥下车,但不知道公交站名叫什么,麻烦你到时提醒我下。司机说:你到“大安西路”下车就行了。
  原来万福桥在“大安西路”站啊!
  下了车往前走不远,果然看到一座桥;跑到跟前一看,就是万福桥!桥栏精工细作,画云带水;上面所雕的“福”字也变化各异,万般喜气!
  最妙的是桥头栏杆柱上雕的神兽,像狮子又似貔貅,但都看起来那么温和可亲,福态万千!为万福桥又平添许多神韵!
  
  五、参观文殊院
  同学说下午有事不能陪我,让我有空到附近的文殊院看看。
  向酒店服务人员问清了道路,就信步走来。也就过一个红绿灯口的距离,远远看见路对面有一个大牌坊,我估计那就是文殊院了。果不其然,走近前一看牌坊上写着:文殊坊。
  这个牌坊,雕樑画栋,气势不凡——
  除两侧的小门框上有挑脊外,在外侧两个门柱上亦有挑脊,所以,整个看起来,仅仅挑脊就有三层结构;
  柱子都是漆了红漆的方形木柱,中间的两个柱子上刻有一副对联:吉祥福地,智慧禅林。
  牌坊左前方是一个大型雕塑:只见有几匹马驮着货物,一人在前面拉着头马脖子下的僵绳,另一个人一只手在后面推着头马驮的货物,另只手牵着后面马匹的僵绳。马和人都是奋力前行的样子。
  雕塑的底座上雕有一篇文章,题目叫:丝路南源赋。
  如此,该雕塑的意思就明明白白的:成都是丝绸之路南路的源头!
  牌坊的右后方是一个三四米高的石塔:
  基座是八面形的须弥山座,除正南正北两面雕有花朵陪衬,其余六面均是浮雕罗汉,每面三个共十八罗汉;
  再往上是方形饰花基础,基础上面是一个圆形莲花坐,上面是方形的中空结构,每面镂空出罗汉打坐样;
  再往上又是一方形饰以各种蔬菜图案的基础,基础上面是一个圆形莲花坐,上面也是方形结构,四面浮雕出四大天王;
  再往上依然是方形饰以花卉图案的基础,基础上面有一圆形莲花坐,坐上面以内陷方式浮雕出四位菩萨打坐像;
  再往上又有一方形底座,上面有一只威武的驮着莲花的鎏金雄狮。
  整个石塔似一整块灰白色石头所做,浑然一体,巧夺天工。
  我感觉整个画面自下而上体现的是修行得道的过程。
  但罗汉上面为什么采用没有具体形象的轮廓式空相呢?我想不出来。也许这是一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漫长的参悟过程吧;也许这种空相就是《金刚经》里说的: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吧。
  回头再看文殊牌坊,背面的匾额是:德慧门。两侧的柱子上依然有幅对联,上联书:诚意修身开慧眼;下联配:正心行善结禅缘。
  如此,甚好甚好!
  信步往里走,就到了文殊院的正门。
  正对着正门的照壁上有幅对联:睿泽深天地,宗风越古今。
  对文殊菩萨的评价而言,还有什么语言能盖过这幅对联、超越这十个字呢?唯有缄口不言。
  里面的建筑格局不必言表。真的是让人赞赏不已、叹为观止。所有的建筑都高大宏伟,古香古色,既让我回味无穷,也让我心生疑惑:成都人民是怎么把这座建筑保存得如此完好?难道这里没经历过战乱?没经历过文革?
  出了主院,绕过东侧围墙就到了后面的文殊阁。
  文殊阁高三层,仅一楼大殿就让人流连忘返,以为到此一游应尽虔诚肃穆之心。
  离开文殊院时,我忽然记起:这里竟然没收门票?
  他们怎么能不收门票呢?这么能提升GDP的地方,为什么不收门票!成都人是怎么搞的嘛?——挂几个A上去,稳稳地赚游客一把,谁还能说啥,大家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转念一想,也许是成都人太悠闲了吧,还没有人能想起这种生财妙计呢!
  
  六、在香园喝茶
  紧挨着文殊院的东侧有一个茶园,名叫香园。
  下午四点左右的样子,里面已略显喧哗。
  透过篱笆墙向里面看去,数十张茶桌旁都坐满了人。
  我也要凑这份热闹,就从篱笆墙尽头的一个亭子旁绕了进去。经过一番打听才搞明白整个流程:到大门口收银处购买茶叶。茶叶有每包十元、二十五元不等;一包茶叶就是一个人头。我选了份十元的素茶。何谓素茶?一看包装才知道,就是毛峰绿茶。
  然后到院子最里面西侧一角,找服务人员领取茶具和茶壶。茶具就是一套“三才碗”,茶壶就是目前常用的长形不锈钢水壶。
  喝茶的“家私”领齐,恰有人离场,腾出一个地方,我就稳稳当当地坐了下来。
  坐稳之后,我将茶叶倒出一部分,沏上小半碗热水洗了茶;再将水沏上,端起茶托,用茶盖荡了荡茶面,又微微吹了吹,小心地含了一点,润在口中,顿觉满口留香,再慢慢将茶咽下去,又觉阳气瞬间走满全身。
  真的是“舒坦”啊!
  第一口尝过以后,美得我禁不住把茶盖仰面斜插在茶碗和茶托间。感谢啊!
  待第二口品过以后,我才细细打量周边的一切。
  这一切既生机勃勃,又是寻常生活。什么叫接地气?这就是。
  但看周围宾客,有三四个人一起,自带了水果和瓜子,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的;也有两个人窃窃私语的;还有和我一样独坐一角,怡然自得的;……最羡煞人的是,坐过来的那一对小情侣悄声秀着恩爱,美女还要为帅哥沏茶,展现茶艺。
  正当艳羡之时,有一中年男人挑着挑子,同时,一手拿着一个小铁锤去敲击另一只手拿着的弯头铁片,发出“叮宗”之声。
  正是这“叮宗”之声,让我想起儿时的“货郎”,那时货郎挑的尽是好吃的,一般还不卖,需要用家里的废品来换。
  这个“货郎”挑的也是吃的,不过我不知道所挑何物,只见一头是黄色的食品,一头是白色的食品。
  他转了一圈,见无人购买,也不叫卖,就径直走了。过了一会儿再来,还是不叫卖,只是“叮宗”作响。
  在这里喝茶,男女服务员的着装也很是一道风景——一个个都是灰色粗布衣,不同的是:男孩子是对襟盘扣,紧裤口;女孩子是带大襟半大上衣,紧裤口。走起路来,像一朵朵莲花在漂移,给人一种清幽淳朴的美感。
  再审视一下这个院子:三面阁楼,独留一面空着,对着文殊院的庭院;院子里有很多银杏树,多数叶子还是绿色的,另有几棵叶子泛黄的,美美地显现在宾客眼中;如此安逸之处,真的在城市少有……
  正在遐想之时,忽有口琴声悄然升起,让我不禁循声望去:只见正前方那几位喝茶的人当中,有一人正在用口琴吹奏着《友谊地久天长》。
  琴声悠扬,丝丝入耳,久久回荡。一曲奏完,那几人竟起身而去。
  难道这是他们约定的信号?能如此这般有几个闲淡好友默契地来默契地走,也确是人生乐事……
  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宾馆了。
  这倒底让我记起我还只是一名游客。
  
  七、同学情深
  晚上六点,薛同学到宾馆时,我正打着电话,处理单位的杂事。
  虽未顾上说话,但我的眼睛已把他和学生时代做了对比:比学生时代稍胖一些,但还是那种帅哥型的;发型由学生时代潇洒的偏分理成了平头;面部皮肤很好,比学生时代更白净了。而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那时我们的脸上都特招青春痘的喜欢,青春痘一茬又一茬地在脸上逗留着,让人不胜其烦。如今终于没有青春痘了,青春其实也几乎耗尽了。
  挂了电话,开始我们的行动。已经到这个点儿了,那就找地方边吃边聊吧。
  临出门时,薛同学说他有时还会长青春痘。我本来想调侃说“青春痘还在,可青春已不在了”。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我忽然感觉这是青春痘在逗我们,要是青春真的还在该多好啊!他问我,想说啥?我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拍拍他的肩,和他一起往外走。
  我们选了文殊坊旁边的陈府麻婆豆腐,点了两套周新华三大炮(包括:赖汤圆、师友面和钟水饺);然后点了一荤一素和一个汤;我还特地点了道“夫妻肺片”。我想尝尝成都的“夫妻肺片”是什么样的感觉。
  饭店的环境很好,浅浅的灯光下还有潺潺的流水声。这样的情景下怎能没酒?我们点了四两白酒,刚好一人一杯,边喝边聊,
  我们大约有26年未曾谋面了。这些年都为工作、为家庭不断地努力。
  我曾经在国企上班,后来离开国企去创业,创业折戟后再回国企。终于在几经折腾后沉寂下来,不再有什么奢想了。
  他也是几经周折,原有国有煤企不景气,离开后到医药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然后在北京、西安、成都工作,一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目前,已在成都五、六年了。日子也逐渐安稳下来。尽管还是两地分居,不过,比以前好一点儿的是,孩子在重庆读大学,离得比较近些,有种家的感觉了。
  我问他:你离开平顶山那么久了,还回去吗?他说:早些年想到过回去,一家人一起过日子多好啊!可自己想想,回去该怎么办呢?能找份相对好点我的工作吗?也曾试过几次,但感觉都不是很好,所以就一直在外面漂着。现在也习惯了,既习惯了漂泊,也快把漂泊的时光熬完了。前不久在成都买了房,老婆退休后就过来一起住了。平顶山是回不去了,不过,成都也真的不错啊!
  其实,我们都清楚,从我们上班以来,“单位”这个词的内涵和外延一直在变化着:国有企业改革、压锭减产、医疗改革、住房改革、国有企业改制、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无尽机遇和挑战都写在这些名词里,但对于我们这些从学校出来就要面对这些的时间点的人来说,确实是有更多的无耐和辛酸啊!当我们的羽翼尚未丰满,当我们还想传承父母们的生活方式时,生活一直在改变我们——原本应该是“干一行钻一行”的理念被改革大潮立冲刷成“干一行爱一行”!原本应该平静的生活就此没有平静过!好在,生活终于教会了我们生存!
  我们的青春就学习生存、改善生活的过程中没了。如今,连不惑之年也开始很久了。我们没有时间悲伤,也没有时间后悔,我们是在摸爬滚打中成熟的,所以,我们的内心更强大,我们的肩膀更有力!社会发展的潮流没有停下来,所以我们也停不下来;未来是什么样的,我们不知道。尽管我们对未来还存有惶恐,但我们已经学会坦然面对。该来的就让它来吧,我们已经有足够的生存能力了!
  ……
  待我们起身欲走时,酒店已准备打烊了。
  薛同学告诉我,成都的饭店一般很早就打烊的。这会儿,他们其实在等我俩的。我忽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急急地和薛同学走了出来。
  然后,我们从文殊院东边走出去,顺着府河,走到宾馆附近就告别了。告别时他说,他就在这附近住,这条路他经常走;还说,要不是刚好家里有客人,我就不必在外面住了。我说,我们到这个年龄才见面,最好的相聚就是不打扰。你忙你的,我看我的,能有今晚的相聚已经足够了。
  我知道薛同学很忙,没时间陪我,再者,我也不希望他来陪我。正因为这样,我们在饭店时,我就让他给我列了个可以代表成都的清单。他一下子给我列了近十个去处:天府广场、人民公园、宽窄巷子、琴台路、百花潭公园、青羊宫、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和锦里。
  呵呵,可真丰富,待我慢慢品味吧。
  
  八、偶遇成都博物馆
  第二天一早,我顺着人民路往天府广场走,感觉快到时,却见道路分岔了,就问旁边赶路的一位阿姨。
  阿姨一张嘴,就把成都人的热情带出来了。很细心地跟我讲路如何走,这个地方原来是什么,现在是什么。最后还祝我在成都玩儿得开心。
  好感动啊!
  天府广场到了。很大的广场,还有两个沉降广场,巨型雕塑,等等。
  看着广场我笑了,这么大一个广场怎么没象南阳那样划出几块整成收费的停车场,也没有搞出几个收费的游乐场,太没经济头脑了。
  看过天府广场,待我要去人民公园时,我看到了成都博物馆。于是,就刷身份证进去参观了。
  这次参观,我看到了吕不韦戈。很惊叹!因为我知道秦朝兵器一方面是标准化制造的开端,另一方面也是产品责任制的萌芽。秦朝的兵器在制造时不但有统一的模具,而且还要求把生产者的名字刻在产品上,出了问题可以追究到人。这就是著名的“物勒工名”。大秦帝国就是凭借这种手段,成就了军事强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任。
  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标准化,比如手机,家里到处都是充电器、耳机、电池,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商家把这些部件的标准都统一了,那该多好啊!
  在产品责任制方面,我们对问题产品的打击力度太轻,不足以震慑黑心厂家和奸商;同时,我们在打击正规厂家时办法很多,但在打击黑生产商时,往往被动,这就造成了假货满天飞,不出问题无人管的局面。
  窃以为,在保证人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上,矫枉必须过正。
  博物馆里展出的汉代漆器同样具有震憾力。那些光泽饱满圆润的盘子,直到现在都那么地鲜亮有型。
  从战国时代起,由于四川盛产生产漆器的生漆和朱砂,因而开始成为著名的漆器制作基地,其中尤以成都的漆艺水平遥遥领先于全国,故而成都成为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漆器制作中心之一,并且享有"中国漆艺之都"的美誉。直到现代,这一传统工艺依然造福于成都人民。只是不知道现代漆艺是否还如古代一样,还是纯天然的?
  在博物馆内的众多文物中,还有一尊高约14厘米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别看它小,这可是成都博物馆的镇馆宝物之一啊。这尊人像的身体上用白色或红色描绘出的经络线条和穴点清晰可见,五官、肢体刻画准确,在不同部位还阴刻了“心”“肺”“肾”“盆”等线刻小字。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
  在博物馆内还有一段关于汉代五大都的简介。汉代五大都包括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城市,这“宛”便是现在的南阳,可见在汉代,南阳是与成都齐名的。如今的南阳是掉队了,也许你会说这掉队从三国、从唐代就开始了,因为在三国、唐代时期,南阳已被挤出五大都了。但南阳真的是落后了,我在成都感觉到的是“悠闲”,在规整中透露出的舒适;在南阳感觉是的“松散”,在利益中隐忍出的淡漠。
  还没把成都博物馆看完,我就急着找地铁去成都新区了。晓光老兄听说我在成都,昨天半夜里,发微信约我今天一起吃午饭。
  要抓紧时间去赴约了,再晚就不合适了。
  
  九、友谊长存
  见到晓光老兄后,他说要开车带我去吃火锅。
  我说不开车就近找个地方吧,咱俩还能喝两杯。
  他说,你也看到了,我们这里属于新区,社区环境还不算成熟。听说你来,我家姑娘说我们门口的火锅店不行,还特意给我们推荐了一个好地方。走吧,我们这就过去。可惜家里正装修呢,孩子需要在家招呼装修师傅,不能脱身。要是孩子出来开车就好了,那样咱俩就能一起喝酒了。不过,也不要紧,咱俩老朋友了,你喝酒我喝茶也是一样的。
  说话间,车子就停在了一个火锅店门前。我们走进去一看,果不出其然,真的是一个整洁干净、环境雅致的地方。
  一个人喝酒是无趣的,两个人一起喝茶也是不错的选择。所以我也没喝酒,以茶代酒,贵在聊天。
  席间,我们谈了一些熟知的朋友,我也讲述了公司目前的一些情况。晓光老兄一一记下,同时,他又让我向以前熟知的同事捎去一大堆问候。
  而后,我也问了些他在成都生活的情况。感觉都很不错的,也说了许多祝福的话。
  归根结底,人生于世,要有平静心、平常心,才能笑对生活。尤其象晓光老兄这样,转眼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老有所乐,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晓光老兄年长我近二十岁,五十岁到我们单位,一起共事将近十年。他有两个方面的作为让我最为佩服:一个是,他到我们单位以后才学会用电脑办公的,而且他也很上心,所以上手很快,没过多久,什么办公软件都能熟练使用了;另一个是,他是五十多岁学开车的,不怕吃苦流汗,没多久就拿到本本了,并且技术娴熟。这次带着我在成都市区穿行自如,真的让我更加佩服。
  吃过饭,我们又去看看他的新家,很不错的楼中楼,一个可以静心安度晚年的地方。
  然后,他又把我送到地铁口才离开。
  晚上,我给我的薛同学和晓光老兄各写了一首顺口溜,也一起放在这里,权当纪念吧。
  与薛同学在成都文殊坊——
  昨晚见薛源,相约文殊坊。
  两套特色餐,举杯话当年。
  与晓光老兄在成都新区——
  千里相逢一杯水,成都新区无限美。
  人生旅途奏琴瑟,前路遥遼殊途归。
  
  十、宽窄巷子(上)
  与晓光老兄在地铁口话别以后,我又回到天府广场,然后向西到人民公园转悠。
  一进大门,只见路的两边都是挂满金黄树叶的银杏树。在这个金黄色的世界里,我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暖的。我就是在这暖暖的心态中信步前行。
  再往里边,非常热闹,有跳交谊舞的,有乐队弹唱的,有排练集体舞的,总之,都把欢快的情绪融入到生活中去。
  最妙的要数挖耳朵了——放把椅子,带上家伙,随时都可以开工。来挖耳朵的客户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性别;挖耳朵的师傅也是有男有女,有年长的也有年轻的。
  听薛同学说公园里的价格很便宜的,但我看环境嘈杂,再者有的挖耳朵的为了招揽生意,直接把摊子摆在路上,感觉也不安全,就没有尝试。
  然后就在公园的多处地方看到喝茶的地方。场面有大有小,桌椅有新有旧,但来喝茶的人都不少。
  忽见一处招牌上写着“鹤鸣茶社”。这个厉害了,我的亲。这个茶社占地30多亩,有90多年历史,使用成都传统的竹椅木桌,并且至今采用传统的烧水方式和铜茶壶。
  难得这么偶遇。但我却是不敢再坐下喝茶了,搞不好再往下的精力都得放在找卫生间上。
  出了公园门,我就四下寻找宽窄巷子。
  终于在车水马龙中看到马路对面有两条长长的青砖方柱,在方柱的顶端是一个弧形,好像是一个人握着拳头竖起的双臂。其中一个面朝我的拳头面上显现出一个红色标识,隐约看见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是个乍字。中间会是什么呢?中间会不会是……
  我忽然意识到这就是宽窄巷子。
  走近了细看,果然是宽窄二字,只不过写的时候,故意把宽字里面的“草见”写得窄些,把窄字里面的“乍”字写得宽些,而且还把见字下面的两笔简化成人字形,像伸出的两只脚,直接插入窄字里面,将两个字形成一个整体。
  顺着这个“手臂门”往里走,紧相邻的是一家餐馆和报馆。
  先去这个报馆看看吧。报馆院子里的广告上尽是些泛黄的旧报纸。报馆的服务生告诉我,我们这里存有很多报社的老报纸,我们可以为您提供您出生当天的报纸。奥,我明白他们是把什么作为卖点了,我也不需要。就走出报馆进了餐馆。
  虽说还不到下午五点,但已感觉有些饿了。
  要说中午吃的火锅不应该饿的,但是一来走路多了,二来成都的火锅是不提供面条的,对于南阳人来说,不吃面条又怎么算吃饭了呢?
  晓光老兄曾恳请服务员,哪怕上点儿方便面也行啊。可服务员说方便面也没有。
  只好每人将就了份米饭。但吃米饭配什么菜呢?服务员直接给送来一碟泡菜。哈哈,米饭就泡菜,也算地道吧。
  我在这家餐馆点了个锅魁和一小份肠粉面。
  这里的锅魁可不是咱南阳的锅盔,咱那里是把白面饼子做成锅那么大,这里的却是巴掌大点儿的圆形油旋馍一般。加餐以后又来了精气神,接着向里转悠吧。
  再向里,对面是各色商店,花花绿绿,我无暇顾及,因为我走的这面却是一段文化墙,让我不能把视线移开的文化墙。
  为什么呢?请你看看下面这几段文化内容就相信了:有一家店铺的大门关着,门上贴着两幅年画,画面人物分别是秦琼与尉迟恭,曾经的“三鞭换两锏”的故事已忘记了,但这两位人物名字却是很熟悉的。
  大门门柱上面有两个桶状造型,分别写了个茶字和酒字,倘若在酒茶之间做个取舍,我想对于男人而言,年轻时会舍茶,中年以后会舍酒。但不知成都人是如何想的。
  有一个区间的墙面里展露出一些真实的“往事”——街头邮筒、地锅灶台、缝纫机、大衣柜等。一下子让我记起小时候的生活情景,很亲切、也很有些感伤。
  另有一个区间的墙面是一幅中年男子骑自行车的画面,那是老式的“二八自行车”,很熟悉的车子很熟悉的身影。设计者又偏偏别具匠心,在车子后座旁挂了个带轮子的自行车座,这下子,整个画面就不仅是画面了,很多游人走到这里都忍不住坐上去拍照留影、感受一番。
  再有就是从墙里走出一匹马,仅仅走出马头和前腿,大家就能看得出那是一匹驰骋疆场的战马,战马的旁边还有一个头盔。顿时,战马嘶鸣如雷贯耳。这里再现的是清朝八旗在这里驻守的情景。
  还有几口井也出现在文化墙上,惹得小孩子们走到这里就要把手伸进井口,可刚伸出去就到底了。里面是什么呢?我也好奇地看看,原来是镜子做底面了。镜子把井口倒映出来,就像小时候在井口看到的一样。
  再往前走,街面忽然开阔,并且设有音乐演唱平台。而不远处就是车水马龙的城区道路了,那么这宽窄巷子就看完了吗?
  
  十一、宽窄巷子(下)
  走着走着,就见前面街道到了尽头,一个大宅院立在面前。往右拐的有一个较开阔的空场,空场处靠右拐的地方摆着几个用来弹唱的架子,旁边墙上还贴着宵夜演出的招贴画。再远一点的地方,就是马路了,车来车往、行人熙攘,好不热闹。
  但我感觉我是出了宽窄巷子,可是我没发现宽窄巷子的不同啊。
  正在疑惑时,忽见一个脖子上挂着吊牌很像导游做派的姑娘走过来,就向她询问情况。
  姑娘倒很热情,侃侃而谈:您走的这条街道不是宽窄巷。您后面与这条巷子垂直的是宽巷子,再往回走,与之平行的分别是窄巷子和井巷子;井巷子更窄一些。那这些巷子的宽窄不同,是什么意思呢?巷子的宽窄不同代表着这里住户的身份和地位不同。宽巷子里住的是达官贵人,窄巷子里住的是富豪显贵,井巷子里住的是普通百姓。
  噢!原来如此!
  于是,我又折回头来把宽窄巷子细细看了一遍。
  井巷子尚在改造期间就不必说了。
  这宽窄巷子嘛,总的说来已大致相同,都是在窗明几净中等待着客人的光临,宽巷子的灯光似乎比窄巷子更亮一些。都有茶社、戏院子,路边都有挖耳朵、卖CD的,都有卖蜀绣、手工艺品的;现炒现卖小零食的、卖抄手汤圆特色饮食的、酒吧咖啡等西洋产物也一并存在着,热闹着。不管做什么的,都把店面收拾得恰到好处,让人认为那店铺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品。
  宽巷子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两个店铺的屋顶上面,有两个白色的半圆形的带有异域风情的门头,门头上分别写着“吉祥”“如意”。
  窄巷子里的三家饭店也很有趣,分别叫“尽膳”“大妙”“三砖头”;那个“大妙”很吸引我,我还跑进去看看到底是做什么的,原来是保留着传统特色的火锅店。据说前美国第一夫人还在此用过餐。三砖头饭店上有幅对联是这样写的:三砖司起灶,一鼎乃行炊。将人间饮食浓缩成这十个字,真的相当了得。
  说到文化,不得不佩服成都人对文字的娴熟运用,个个店名都起得言简意赅、意味悠选、精致妙致,难怪历史上曾有这样的评说:蜀学比肩齐鲁。
  游览完宽窄巷,我不禁感慨:沧海桑田,多少往事已成烟;风云变幻,最终莫过一炊烟。而宽窄巷子里有幅对联也深深的表达了这一愿景:闹市结庐文作脊,窄府宽宴色为缘。
  看完了宽窄巷子,天色已晚,原本还要去看锦里夜市的,此时却忽然改变了主意。
  
  十二、窄巷子听戏
  路过宽巷子的戏院子时,从门口望进去,看到里面正是“变脸”高潮,精彩纷呈。
  路过窄巷子中间的戏院子时,浓妆艳抹的演员也在门口帮忙揽客,还不时地与游客合影;窄巷子尽头的戏院子却是在楼上的,什么也看不到。
  井巷子正在扩建。现有的一小段,只印象了一个小吃店和一个咖啡馆,冷冷清清的,不足挂齿。
  转了这一通下来,已是夜色阑珊,处处灯火通明。再去锦里的话,怕是难寻其处,难赏其景。倒不如在这里看场戏吧,既能静心养神,又能品磨川剧之趣。想到这里,就在脑子里对所见戏院子做了一番对比,感觉窄巷子中间那家不错。索性就寻了那家进去。
  座位是分近、中、远三等的。就要了最远处的位置,价格便宜不说,还可以看全景。
  坐下来后,服务人员让点一份茶水或是点心,以便于观赏捧场为名,其实是必须的。推辞不掉,就点了份盖碗茶。
  茶水上来后,揭盖细闻,虽幽香扑鼻,但已没有在香园的那份感觉了。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包括此时此刻的心情吧。
  这个戏院子的观影台分楼上楼下两层。
  楼上部分作为戏剧艺术摄影区域,仅供有摄影需求的客户使用。
  楼下里面居中部分是一个舞台,舞台两侧平齐,中间呈弧形外凸;舞台后面是一个巨幅布景,布景后估计有演员的候场区域;左面是戏剧艺术摄影的化妆区,由里向外分三个区位,已有赶来摄影的客户正在被细心服务着;右面靠里也有演员候场区域,再向外,便是几间办公用房。舞台的正前面是观影区,有一些茶桌就环绕舞台摆放着,每个茶桌又配了三四把椅子,最里面的三层是收费最高的;接着向外又有两层次之,这两层之外有一圈护栏;护栏外还有两层,一层靠着护栏,一层靠着后面的墙壁,中间留出一个过道。
  我就是在右侧墙壁处的一个茶桌旁坐着的。
  服务人员的话是不可信的。距离他们承诺开演的时间很久了,还没见人登台报幕。
  终于,在茶续到第三道时,有两个女演员端坐舞台上,一人吹笛,一人抚古琴。那笛声清脆,那琴声悠扬;既声声激昂,又丝丝入扣,沁入心脾,惹人心醉。这般演绎,又最伤游子心,让人想家、想家。
  曲终人走,上来一报幕的,言说《白蛇传》开演。
  《白蛇传》我是看过的。只记得那是一部电影,什么戏种却不记得了。里面的台词却还记得一句,就是白娘子在断桥旁问许仙——“这桥未断,为何叫断桥?”除此之外,就是个别场景还有一些模糊印象。先是小青说她们的住址后,白娘子水袖一甩,一座古香古色的楼宇出现;还有就是白娘子喝了熊黄酒现原形时的镜头闪现,很是吓人的样子;再有就是水漫金山,互相斗法。
  岁月终于要把儿时的印记涂抹干净时,又学习了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就在思想上打下了“白娘子追求爱情之举可贵、老法海阻挠自由婚姻可恶”的烙印。
  不惑之年再看此剧,倒要看他们说些什么。
  戏剧大约都离不开“唱、念、坐、打”,川剧也如此。只是川剧中有样乐器听着不怎么爽气,感觉像破锣一般。这个乐器声一响,便是上句的终结下句的开始。
  且待有那么一声响起时,船家老汉成了旁白者,用四川话说来,自带乐趣。
  川剧是有帮唱之说的,台上没演员时帮唱演员的所思所想,台上有演员时帮唱和声部分,有点像广播剧里的“画外音”。
  舞台不大,但足以容纳千军万马;区域较小,足以让人走遍天下。所谓“三两步走遍天下,四五人千军万马”,就说的是戏剧舞台的表象。
  这家戏院子不但有三两步、四五人之妙,更有演员直接在我前面的走道里接唱,与观众互动之感。还有变脸的插入,直接走入观众席中,让你定睛观瞧变脸的奥秘。
  川剧如此喜闻乐见,今天算是开眼界了。
  出了戏院子,看看时间不早了,我便急着回宾馆了。
  在乘地铁的途中,我却在想,今晚的《白蛇传》把人物背景交待的太清楚了:戏中言表,许仙前世是桂枝罗汉,在对待白蛇这一得道妖孽的态度上,与法海发生分歧,遂被佛祖打入凡间。然后是白蛇为报恩而来,法海是以护法为名寻仇而来。莫非这法海高僧真的是小肚鸡肠?
  这又让我想起一个明星的离婚事件来。因这明星曾在某寺院练习过武功,在其离婚事端乍起时,寺内一和尚却不淡定起来,忍耐不住,托徒弟转发了这样一条微信:“祸兮福所倚。照顾好自己身体,照顾好父母心情,能经历风雨才是真英雄。遇到困难,别忘了还有某某寺,有我在,不怕;经济上若有急用,告诉我,我让你的师兄弟们帮你;自己一定坚强点,佛菩萨会保佑你。”
  若非一般人,写这样有情有义的短信倒也罢了。怎奈写信之人,非同一般,却也这般说道,这到底让我生出三点困惑:
  一、观点是否正确。福祸相倚是道家还是佛家,佛家应该说因果观吧?
  二、是否符合戒律。佛家怎么可以有钱?一个身价上亿的明星,如果遇到困难决非如我这般的老百姓所需数额,不沾金钱的佛家如何能够支出;
  三、是否误入红尘。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案”,你这和尚不去念经,念叨这些作甚?是尘缘未了吗?退一步讲,这等家务事,你怎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到了宾馆,又记起“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俗语来。芸芸众生,纷繁多变,孰是孰非唯有日后观。
  且不管它,早些洗洗睡吧。
  
  十三、穷游成都
  许是在戏院子喝茶多的缘故,这夜却难入眠。
  在成都的所见所闻像过电影一样,将睡意驱赶的无影无踪。
  夜里两三点时,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但在早上六点多,又被早起的旅客吵醒了。就听得他们在走廊里吆东喝西地,我就在他们的吆喝声中又睡着了。
  再醒来时,已经八点半了。
  洗漱之后,又在文殊坊的蜀风商业街吃了碗面,然后就在这里的各家商店转悠了一阵子,推算起来,倒是看了很多民间工艺,有蜀绣、竹胎、银饰、漆器、木雕,等等。这里竟然还有这么多手工艺品艺人,真的不得了。
  而后,问清了去武侯祠的公交路线,就乘车到了武侯祠。
  站在武侯祠大门口感觉一番,却并未进去。
  成都武侯祠最大的亮点就是君臣同祠。不过,确切地说应该是“陵祠紧邻、君臣同眠”。想那刘皇叔求贤若渴,三顾茅庐得卧龙先生;而诸葛孔明也是知恩图报,鞠躬尽瘁,正所谓“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待至白帝城托孤、五丈原尽忠后,君臣又同在成都这方宝地安眠,不能不说是封建王朝制度下的奇迹。
  几千年来,世人又偏爱忠义之为,所以才使得现在很多人只知成都有武侯祠,而不知有惠陵。此等“功高盖主”的事实,并非孔明先生本意,实属后人所为。
  武侯祠可以不去,但锦里还是要看看的。
  看过宽窄巷子,再看锦里,便觉在繁华喧闹处都显现着雷同,就出了锦里,乘车去金沙遗址博物馆。
  金沙遗址博物馆在成都市西北方向。它和三星堆一样,都是因发掘出大量文物而名骚天下。金沙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太阳神鸟”金饰。
  “太阳神鸟”金饰即“四鸟绕日金饰”。这是一件圆环形金箔: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仅0.02厘米,重量却有20克。内层为12条弧形齿状芒饰,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好似一个顺时针旋转的漩涡;外层由4只等距分布相同的首尾相接的逆向飞行的飞鸟构成,鸟均作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的状态,飞行方向与内层图案的旋转方向相反。这里的数字4和12并不是巧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们表示着特定的含义: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内层圆圈周围的12道等距离分布的象牙状的弧形旋转芒纹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每只鸟对应3个月牙(或者说是火苗,或者说是象牙),恰好说明每只鸟代表一个季节(3个月)。
  中国文化遗产纪念雕塑的造型就源于“太阳神鸟”金饰,而蜀绣“太阳神鸟”曾搭载神舟六号遨游太空。
  金沙遗址博物馆是收费的。那就放弃吧。以我对历史的了解,还达不到有效参观的水平。
  然后去青羊宫。
  青羊宫是西周时期已有的,按照道家的风水建造的。
  两千多年过去了,青羊宫尽管曾遭受不同程度的毁坏,但也是屡毁屡修。
  留给后人的还有一些明清时的建筑和文物。比如,三清殿前有两只铜铸青羊,它们是青羊宫的镇馆之宝,左侧为单角青羊,右侧为双角青羊。
  单角青羊包含了十二生肖的特征,有鼠耳、牛身、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胡、猴头、鸡眼、狗肚、猪臀。单角青羊为雍正元年,清朝大学士张鹏翮捐赠。双角青羊是成都信徒张柯氏延于道光九年捐赠。
  底座铭刻记其事,铭文云:“京师市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落款为“信阳子题”,信阳子乃张鹏翮之号。
  看完青羊宫出来不远就到了杜甫草堂。
  杜甫一生不得志,安史之乱又让他饱尝痛苦。先是小儿子在奉节被饿死,他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而后辗转到了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浣花溪旁盖了草堂作为栖息地。寄人篱下的少陵先生,依然穷困潦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是此时生活的写照。
  这草堂嘛不看也罢,且省了银子也省了许多心酸,看看浣花溪公园,在内心深处凭吊一下杜工部也就可以了。
  如此,除却公交路费和饭钱,省下了武侯祠、金沙博物馆、杜甫草堂的门票共计220元,仅在青羊宫花了10元门票钱。
  这算是穷游了吧。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