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池畔侠士隐
作品名称:塞上风月剑 作者:潏川戴月行 发布时间:2017-04-05 06:34:48 字数:3644
昆明池,位于长安城西南,临近丰镐故地,相接巍巍终南,为关中少有的人工水域。此湖相传是汉武帝演练水军之处。当年武帝征发民夫于平地掘湖,将挖出的土方沿岸积作连绵山峦,又在湖心小丘置石鲸一条,于南北土岗上立织女、牛郎石像,遂引沣潏之水汇成一片浩瀚烟波。以后数年,汉室又在其间广植树木,遍置奇石,觅得佳处建楼馆,筑亭台,并围养飞禽异兽,此地始成为长安一大盛景,亦为历代帝王,勋贵游玩射猎之地。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宋室之末。此时国运衰微,夷狄入侵,华夏大地战火连天,放眼一观,但见市井荒废,村落破败,田园寂寂,百姓流离。这昆明盛地也萧条于漠野之中,少有人至了。
现如今国破了,家亡了,失却了锦绣山河,倒有些文人义士到此凄凉之地长歌抒怀,对景垂泪。登高一望,所观之处,湖水干涸,泥沼成片,白玉巨鲸独卧蔓草之中,织女石像孤立风烟之所。四下里野草连绵,荆棘丛生,稍远处横林笼翠,望之生寒。行走其间,鸟雀扑飞,雉兔惊窜,阵阵凉风吹来,真个是愁生故国,恨起清秋。
不知何时,一所茅屋悄然立于疏林之中,却是个衣衫褴褛的驼背老者流浪至此。这老翁在荒野中开了片田地,种了点豆麦,青蔬,空闲下来,便在左近打猎、樵采,去河汊里垂钓、张网,日子也就这么苦挨下来。
这老者虽看上去邋遢、落魄,但却透着些古怪。他的手中总拎着一只硕大的酒葫芦,腰间挎把锈迹斑斑的弯刀,在加之头发蓬乱,眼光孤寂,那淡漠忧戚的样倒像是一位看透世情的隐逸高人,但他成日嗜酒,言语颠狂,行为痴傻,再配上那套污秽不堪的破烂军服更似是战场上逃亡的败军老卒。这潦倒之人时常携带打着的野物去附近的集市上换些日用物品,更多时则到街角的荣昌酒家打上浊酒畅饮一番。饮到伤情处便扯住临座客人讲起当年大军赴边血战胡番,最终将士阵亡,家国不存。说着,说着,他涕泪纵横,舞起弯刀嚎哭道“兄弟们都战死了,为什么我还活着?”而后他醉卧在小街上紧握着手里的刀,口中喃喃自语道:“这国在哪里?这家在何方?我好恨!我好恨……”处得熟了,大伙也就习以为常了。每逢他酒醉时便借机取笑一番然后一哄而散。想来也是。身逢乱世度日艰难,心肠不硬又如何偷生呢?只因这老者早已忘却了自己的姓名且举止怪异,以酒为命,众人便叫他老鬼,即老酒鬼之意。
寒夜寂寥,孤月在天,茅屋中灯光如豆。老鬼坐在灯下呆呆地看着手中磨得雪亮的钢刀。就是这把刀杀了自己十八年未曾相见的独子。在每一个深夜他都会梦见自己的爱子倒在漫天大雪中,他的身上就插着这把刀。每次从恶梦中惊醒,他便痛似狂颠。他想大醉一场,但酒壶早已空了,这恨又如何能消?有时他想还活着做什么?不如早点死了也好和家人团聚,与兄弟们为伍。但他不能死,他还有大事要做。为了妻儿,为了兄弟们,更为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
他还记得那个春日,金兵南侵,家国不保,自己同村上几个青壮毅然从军抗击胡番至此再也未能见的亲人。这些年来他征战四方,被打散了便加入义军,战败了再归投宋营。当初一道离乡的同伴或战死,或逃亡,而他一直在坚持着。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免于战火,为了大宋每一个子民都能过得幸福安康。这不止他的心愿,更是教授他武艺的韩老伯的心愿。当年,老人家的家乡遭西夏人屠掠,他为了给乡亲们复仇,为了保卫边陲,便入伍西征,后因伤病不得不留在自己的家乡梅花坪。老伯时常传授庄里少年功夫,并告诫他们要好好习武,将来听从征召永保我华夏平安。后来老伯去世了,临终前还叮嘱大家务必要帮他达成心愿。老人家说‘长久以来,我泱泱华夏饱受欺凌,身为华夏子民,你们一定要驱除夷狄,强我汉家。记着,你们身上流淌着炎黄的血脉,无论何时都要挺起胸膛’!有一次队伍被金人打散了他回到了家乡但村镇已毁于战火,眼前尽是残垣断壁,乡亲们死的死,逃的逃,妻儿也不知所踪,他痛苦万分,茫然地在旷野上奔走着,后来他遇上了太行义军就留了下来,就为了复那不共戴天的深仇,偿还那永生难忘的血债。
天佑是个孤儿,三岁那年父亲从军离乡,不久金兵杀至,官府为阻番人掘开河堤,洪水淹没了村庄,冲毁了田园,死了很多乡亲,后来土匪又趁机抢劫财物,掳掠妇女,母亲誓死不从投井而亡,邻居吴大爷带着他躲藏在草垛中躲过了一劫。没有了安身之地,他们只得随着难民流落到了东京汴梁以乞讨为生。两年后年迈的吴老伯病死了,至此他便跟着一群乞儿苦捱时日。他曾听娘说过自己小时候生了场大病,父母带着他去庙里拜菩萨并为他起了天佑这个名字以祈求上天护佑自个平安康泰。可他不明白自己的命运为什么如此不幸,父亲离家再无音讯,母亲死了,吴大爷也死了,就丢下自己孤苦一人饥寒度日。
去年冬天连降大雪冻死了许多乞讨之人,而他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隐隐觉得上天还是护佑他的,于是他来到庙里求菩萨保佑父亲平安,保佑有一日能够父子相逢,同归故乡。他相信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会满足自己的心愿,娘不是说过么,菩萨悲悯世人,念念利益众生,必会救助万千群萌的。前些日子街上传言金兵突入了内地,宋军大败,死了好几万人。他很为父亲担心就常向菩萨祷告,他已无家可归,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再也不能失去唯一的父亲,他相信老天一定会护佑好人的。
几天后,金兵渡过了黄河,包围了开封府,朝廷一面征集壮丁,一面遣使臣与番人议和,天佑就在此时加入了宋军。很快地议和的事定了下来,皇上委派赵王殿下去金营做人质,只要两国达成盟约,金人就会退兵。当朝廷为赵王殿下征召亲军时,天佑主动要求充当赵王殿下的掌旗手,他要为大宋朝廷尽一份力;更是为了千千万万同胞早日脱离苦海;为了无数流落的孤儿尽早重回父母的怀抱、
临行前,他向赵王殿下讨了几个馒头去庙里祭拜死去的母亲,还有吴老爹、以及无数枉死的可怜乞儿。他用黄土堆起几个坟头摆上馒头痛哭一场,又包了一个馒头供在菩萨座前,恭恭敬敬地跪拜祷告,他祈求菩萨保佑赵王殿下顺利签订盟约,他祈求菩萨保佑大宋国运昌盛,更祈求菩萨保佑父子重逢。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八日,再降暴雪,天地一片苍茫。赵王殿下出了开封府前往金营,天佑举着大旗走在最前面。到了胡儿营盘,金人要他降下旗子,脱去军服屈膝跪行。天佑不肯。他说我们汉人不怕死,我们大宋的子民是不会向敌人低头的。就因他激怒了金人所以被残忍地砍死了。当他倒下时还紧紧抱着大宋的战旗,因为他是汉人,他誓死也不会向胡虏低头的。
当太行义军赶至开封城下时金人已饱掠而归。义军们听说赵王殿下的掌旗兵士因不愿降旗而惨遭杀害,他的名字叫天佑。义军们找到了天佑的尸体,带队的统制一眼就看到天佑脖颈上挂着的平安吊坠,上面还刻着二个字‘天佑’。他认的这个吊坠,这是自己在庙里开过光,亲手带在儿子身上的。这就是他的儿子,自己一直苦苦思念,魂牵梦绕的苦命孩儿。他从儿子身上拔下那把弯刀,他要用这把刀去讨还血债,为这普天之下惨死的怨魂,为这风烟乱世上流离受苦的百姓,为这日日思念亲人的断肠人讨还血债。
转瞬间,数十年过去了,他已成了垂暮之人,但他一刻也不会忘记自己所发下的誓言。这么多年的忍耐,这么多年的所闻所见更使得他心坚似铁,自己之所以隐遁在这里是为了办一件大事。下午在酒馆已经密议好了,就在子时行动,太行山的弟兄们会在竹林寺接应。如果大事办成,饷银有了着落,义军就会迅速壮大,国家就会复兴。那些弟兄们不会白死,自己的爱子不会白死。
荒野平滩,寒风昏月,四下里一片沉寂。约莫二更时分,一条黑影掠出茅屋,在蒿草中疾驰。只见这夜行人格外的谨慎,他(她)往往行不了多远便至住身形,在确定周遭无甚异常后方安心前行。如此这人连着转换了好几个方位,兜兜转转良久之后最终才在湖心石鲸旁停了下来。此人再次窥伺一番,然后来至鲸尾细细摸索起来,而后他刨开虚土,自怀里取出一件器物斜插入一个隐秘的孔洞转动数下,待鲸体内传出一阵闷响,此人方攀上鲸头,往巨鲸突出的右目用力按了下去。随着那眼珠缓缓凹陷,石鲸嘴部一块尺许见方的青石缓缓退入了鲸体。待那人钻入鲸体,这方石板又慢慢抬升堵住了入口,而那凹陷的眼目亦复原如初。大约过了一顿饭功夫,东南方向的织女像悄无声息地移开了,一条黑影一闪而出飞掠向远方的树林。这神秘人刚自离去,数条黑影便自齐腰深的蒿草中跃出迅捷无比地追了上去。
第二天早上,一个打柴的樵夫在树林里发现了大片的血污。他壮着胆子走进林莽深处,结果看到了荣昌酒馆掌柜的老潘头的尸体。樵夫奔至集镇上向大伙转告了这个惊人的消息。待乡邻们赶至酒馆,内中的伙计们已然不知所踪。此地处于宋金对峙区域,所居住的大多数是逃荒的外来户,流亡的兵痞子,自然没有什么长史官吏。再兼之经常遭到胡虏劫掠,土匪袭扰,死人的事是再正常不过了。
大约夜半时分,镇子里的狗突然狂吠起来,紧接着远方便传来如雷般的马蹄震响,看这阵仗必是金兵闯入。惊醒的居民俱都顶死了房门,躲在角落里缩成一团。大难临头,他们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能怎么办?还不是听天由命。不久外面火光冲天,哭喊交杂,不知谁家的房子燃了起来。天亮后,大家发现荣昌酒馆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还殃及两侧几户商铺。想这老潘头是出了名的老实人,竟不知怎会惹怒金人?这世道险恶,让百姓们如何安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