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锏(连载十二)
作品名称:阴阳锏(小说) 作者:王国强 发布时间:2017-02-07 10:52:05 字数:4058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半学期过去了,城关二中举行了期中考试,范伟贤依旧夺魁,取得了初一年级组第一名的好成绩,陈佩瑶位居第二。试后,学校对各年级的前三名进行了表彰奖励,校长齐和平亲自颁奖,还举行了颁奖仪式,这使范伟贤再次名声大作。要说半年前小升初考试范伟贤夺魁,造就了北山县天才神童的传闻,那只是听人说罢了,可这次“天才神童”就站在了全校近两千名师生的面前。当范伟贤走上主席台从校长齐和平手中接过奖状和奖品,转身向全校师生深鞠一躬之时,会场上竟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从那以后,课间休息时间,常有外班同学跑到初一(2)教室外面交头接耳、叽叽喳喳围观,特别是那些犯花痴的小女生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嘻嘻哈哈、指指点点,扬言要一睹“天才神童”的风采。这次考试,也彻底提升了范伟贤在全班同学中的形象和威望,许多同学都主动向他请教作业,愿意和他做朋友,也使他的心里感到说不出的满足和快慰。过去放学、上学,范伟贤基本上都是独来独往的,虽然有好几次放学陈佩瑶都约范伟贤一起回家,范伟贤心里也很高兴,但一到这个时候,张利军和李群都会不期而至,硬拽着陈佩瑶走了。
“张利军,咱们和范伟贤一块走吧!”
“不和他走,他是河南侉子。”
陈佩瑶被拽走了。看着陈佩瑶回头遥望,恋恋不舍的神情,范伟贤的内心深处生出一股 浓浓的厌恶和憎恨之情,这种憎恨之情是针对张利军和李群的,也许是与生俱来,也许是从开学第一天放学时,他们一伙追打他,致使他在龙泉旅社门口跌倒摔伤时渐埋下的。从表面上看,范伟贤是阳光的,是快乐的,待人以微笑,以友好,其实在他的心里却早埋下两颗截然不同的情感种子:仇恨和感恩。
他是坐在装满破烂的架子车上,耳听着养父一声声沙哑的“收破烂喽!收破烂喽!”的吆喝声中长大的。他憎恨仗势欺人的势利小人;同情善良敦厚的弱势群体;憎恨自己的亲生父母抛弃了自己;同时又感恩养父的养育之恩。他的内心充满了太多的迷茫、困惑和矛盾。七岁那年,村子里和他一般大小的孩子都去上学,唯独他没有,养父告诉他,这是因为他没有报上户口,所以便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到教育。后来,养父带回了书本、文具,还自制了一个小黑板。养父乐呵呵的告诉他:
“我堂堂一个大学讲师,教你一个小学生应该绰绰有余吧!”
养父还告诉他,所有这些书都是从一位名叫王世英的伯伯那里借来的。于是他又对那位素未谋面的伯伯心怀感恩。他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内心充满仇恨和感恩且心思缜密、情感丰富的人。
他虽没有在正规的学校里学习,却拥有充足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帮养父推车,整理废品,一有时间就看书学习,看不不懂的地方就请教养父。家里回收废品,拥有大量的废旧书籍可供阅读,胜似一个天然图书馆。每天沉浸于如此浓厚的文化氛围当中,使他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他立志: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生存环境。养父知识渊博,五年时间给他教完了小学阶段的全部课程,还将部分中学课程渗透了进去。最后,又是在那位名叫王世英的伯伯帮助之下,他参加了今年的小升初 考试,结果一举夺魁。
这次期中试后,陈佩瑶对张利军和李群的关系明显疏远多了,几乎不怎么理睬;对范伟贤的友好程度却是有增无减,一下课总是找他讨论问题。陈佩瑶说:
“范伟贤同学,我们展看学习上的竞争好吗?你追我赶,相互共赢!”
范伟贤开心地笑了,说:
“对,你追我赶,相互共赢!”
这一幕恰被躲在角落的张利军看了个正着,此时此刻他如同吃着了苍蝇,恶心至极,痛苦难忍。
张利军是为肤色白净,身形清瘦的男孩,是时任北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志兵之子。说起这位张志兵来也是一名教师出身,只因过去常在广播站发表一些歌功颂德、吹捧领导的小稿子而在北山县渐渐有了名气,后调到县委办担任文秘,在担任文秘期间又深受领导赏识被提拔为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两年前升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一职。
三年前的一天,张利军放学回到了家中。张志兵笑容可掬、神秘兮兮地对儿子说:
“利军呀,新调的县委书记到任了,你可要给爸爸帮忙呀!”
“爸,县委书记到任了,与我有啥关系?”
“怎么能与你没有关系?新县委书记是带着家属到任的,而且我已打听到,他有两个宝贝女儿,大女儿名叫陈佩瑶和你同级,我已托人联系了学校准备把她和你放在一班。”
“放一班又能怎么样?我们都是学生,与你当官有关系吗?”
“联系大得很,只要你和陈佩瑶交上朋友,经常带她到咱家玩,你爸我也就能和县委书记走得近了,到时候爸爸也就有出头之日了。”
“好吧,既然你这么说,我一定就要和陈佩瑶交朋友。”
第二天上第一堂课时,班主任老师果然领着一位扎着羊角辫的女孩走进了教室,告诉大家这是从渭城市转来的新同学,名叫陈佩瑶。张利军心中暗暗兴奋不已:一是觉得自己老爸真是神通,连自己学校的校长、教务主任都敬畏三分;二是觉得这位新转来的同学陈佩瑶,竟然是如此的漂亮,和这样的女孩交朋友一定不会错。
下课之后,张利军 主动和陈佩瑶搭讪,说:
“这位新同学,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张利军,家住县委家属院,你呢?”
“我叫陈佩瑶,也住县委家属院。”
“是嘛,原来我们住在同一座大院呀!哪我们可以做朋友吗?”
“当然可以了,我昨天才到的北山县城,现在连东南西北都没搞清楚,能交上一位新朋友然是非常开心呦!”
陈佩笑容满面,开心地笑了,笑得很甜,显然她对这位阳光帅气的男孩充满了好感。
放学了,他俩结伴一起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张利军邀请陈佩瑶到他家做客,一起温习功课。陈佩瑶答应了,说吃过晚饭便来。
张利军很高兴,一回到家便把这好消息告诉了爸爸。张志兵听说后也是高兴得要命,连忙指示妻子李婷做好饭好菜。李婷原来是县百货公司的一名营业员,自从丈夫升任县委办公室主任后,她自己也一跃从营业员转为百货公司财务科的会计。
李婷被丈夫指使着为一个十来岁的黄毛丫头专门准备饭菜,心中有些不悦,说:
“人家不是说吃过晚饭才来吗?你让我做那么多菜,给谁吃呀?不就是一个孩子吗,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吗?”
“孩子?你要看是谁家的孩子,我让你做就做,哪来那么多废话。”
张志兵将门一摔出去了,李婷没再言语,低头张罗起了饭菜。不大一会儿,张志兵提了两大袋食回来了,一带是牛奶糖、巧克力、芝麻糖,糕点等,一袋是香蕉和芒果。李婷见丈夫买回来着那们多贵重的食品,一下心疼得要死,说:
“张志兵,你这日子是过还是不过呀?平时你把钱看得比命还贵,我要称半斤肉吃顿饺子你都不行,如今你为一个非亲非故的孩子把家里钱浪花、乱花,要知道这可顶得上我大半个月工资呀!”
“妇人之见,这叫投资,有投资必有回报!”张志兵气咻咻的没有理睬妻子。
这时,门外传来“笃!笃!”的敲门声,同时传来一句清脆悦耳的女童声:
“请问这是张利军同学的家吗?”
“爸,妈,别吵了,我同学已经到家了!”张利军喜出望外,抢先一步赶紧去开门,屋子里的争吵声戛然而止。
门打开了,两个一高一矮,花朵一样的女孩拘谨地站在门外。
“这位是——”张利军地惊讶地说。
“哦,这位是我的妹妹梦瑶,比我小两岁,才上一年级。”陈佩瑶向张利军介绍比自己矮过半头的妹妹。
“佩瑶,梦瑶,快进屋呀!”张志兵和李婷热情地招呼着两位小客人。
两女孩手拉着手走进了屋子。客人进屋,主人则格外的紧张和忙碌,四凉四热、五荤三素八个菜,外加糖果、糕点、水果,顷刻之间摆了满满一大桌。
“佩瑶,梦瑶,来,坐下吃饭!”李婷以女主人的身份热情地招呼着两位贵客。
陈佩瑶脸色酡红,难为情地说:
“叔叔,阿姨,我们已经吃过饭了!你们自个吃吧!”
张志兵笑呵呵地说:
“孩子们,就不要客气了,家常便饭,就坐下车吧!也不要拘谨,在叔叔家就和在自己家一样。”
陈梦瑶瞪着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惊讶地说:
“啊,这哪是家常便饭,比我们家的年夜饭都丰盛多了,我们家的家常饭可是馒头、稀饭、土豆丝呀!”
陈佩瑶则猛然像记起了什么,向张志兵和李婷鞠了一躬,说:
“叔叔,阿姨,从小爸爸就教导我们,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更不能随便在别人家吃饭,既然你们家还没吃饭,我们就不打扰了,待会等你们吃过饭再到家里来玩。”
陈佩瑶拉开门,拽起妹妹眨眼间便跑得无影无踪。
事后,张利军一直嘲笑父亲那次为陈佩瑶摆家宴是弄巧成拙,李婷则连连叫苦花了家里那么多钱,好在那一桌丰盛宴席全没浪费,三天之内被他们一家三口风卷残云吃了个干净,权当过了次年。张志兵则摸摸下巴,微微一笑说:
“肤浅,肤浅!你们娘俩看待问题还是肤浅,什么叫透过现象看本质?什么叫外延与内涵间的反变关系?表面上看咱们是花了些钱,请人家县委书记的女儿到咱家吃饭,人家没赏脸,一口没吃转身走了,这从哲学上讲叫作‘现象’,从逻辑学上称‘外延’,可‘本质’和‘内涵’又是什么呢?是县委书记的女儿回到家后将咱们家盛情款待她的经过讲给了书记,书记虽然没有表示什么,但却对咱一家人有了好感,特别是对他的下属——我,这个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有好感。试想一下,县委书记一旦对我有好感,日后也将一定会重用我,提拔我,我张某人也一定会官运亨通的。”
张志兵是教师出身,期初就是站在三尺讲台 上靠卖嘴混饭吃,后来因玩笔杆子玩出了点小成绩,且深谙了官场的门道与学问,鲤鱼跃龙门,纵身一跳,从辛勤园丁华丽转身为政府官员。此时此刻,他说的是头头是道、唾沫星乱沾。李婷听丈夫这么一说,倒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一时也想通了,说:
“其实也没啥,钱这个东西天生就是人身上的垢甲,搓一层长一层,钱花了就花了吧,今天花了咱明天再挣么!”
张志兵一抱拳,学着古戏上的强调说:
“夫人所言极是呀!”
张利军对父母这种阴阳怪气的争论听不懂也不感兴趣,他还是一再坚持父亲是弄巧成拙,同时担心陈佩瑶为此事会冷落他,不再理他,与其他同学交成好朋友。结果,他的这一切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陈佩瑶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每天继续和他一起上学、放学,在一起温习功课。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直到有一天这个该死的范伟贤的出现,打乱了他的生活,破坏了他与陈佩瑶纯洁无比的同学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