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那神奇壮观的远方>【十】拜水都江堰(二)

【十】拜水都江堰(二)

作品名称:那神奇壮观的远方      作者:浅墨清语      发布时间:2017-01-15 14:22:51      字数:4294

  二、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风景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浅墨和她的孩子们终于来到心仪已久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景点。都江堰的清晨,天空阴沉,只见薄雾笼罩玉垒山,滔滔岷江水顺流东下,满山葱绿披上一层淡淡的轻纱,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走在通往古堰的路上,仿佛听到历史的足音正锵锵作响,似乎在告诉人们古代英雄为民造福的动人故事。那些有着极强生命力的古迹,正穿越时空的界限,向人们展示着古人的壮举和非凡才智。
  但凡中国人,只要一提到都江堰,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四川这个造福人类、颐养千年的肥沃土地上有座伟大的水利工程与李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来到都江堰门口,游人如织,络绎不绝,首先被右边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南桥吸引过去了。据说这是清光绪四年,四川总督丁宝桢用修筑都江堰完毕积余的银子建成的木桥。它沟通了内江两岸的文明,曾多次损毁,经修缮后,以雕梁画栋、民间彩塑、书画楹联溶为一体,保持了浓烈的古建筑韵味,成为诗书画合璧的艺术长廊,被誉为“水上画楼”、“雄居江源第一桥”。浅墨坐在桥头楼阁里品着特色川味小吃,欣赏着飞檐刺空的民间艺术,望着那桥墩下奔涌而出一江碧绿清澈的水潇洒地流向远方,心情有如浪花般跳跃、欢腾。
  走进都江堰景区入口离堆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棵巨大的银杏树。
  “这棵银杏树是拍摄在《西游记》电视剧里的那棵人参树原景,相传那株古银杏桩头,为东汉末年张松手植。至今仍亭亭玉立,枝繁叶茂,甚至还一如既往地开花结果。”在银杏树的周围,有三国时期将相的塑像。浅墨抓拍了两张诸葛亮的青铜像。
  其次便是虽然杆细瓣小、可却能用细长的茎举起一朵朵简单、向往着蓝天的格桑花。把红色粉色白色紫色搅拌在一起直向白云扑去。无奈,风雨阻挡柔弱的生长,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曝晒,它开得愈灿烂。古堰画乡的清晨,格桑花儿笑弯了腰。格桑花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这耐严寒、无谓水土都能生根开花的高原花卉,被藏族人民视为吉祥、幸福之花在四川盆地肥沃的土地上又见,而且以它特有的风骨和迷态摇曳在拜水之都,着实给来都江堰的人们增添了一大惊喜!径缘池转,廊引入随,漫步在川西风格的古拙园林里,是那么的神清气爽。
  在喷泉水池处,看见了四根卧铁的复制品。“其真品还埋在内江的河床下,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下逃难标准,也是每年要修缮清淘河床深浅度的标志。相传李冰在当年修建都江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用作逃难深浅的标准。后来替换为四根卧铁,分别为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你年,1994年埋下的。”王导讲解。
  走过流水潺潺布局精巧的青石板路,就被汨汨清流吸引过去,到了伏龙观的观景亭,这是纵观都江道渠首工程全貌的最佳位置。据说:当年李冰在这里制水时因于离堆之下降服了孽龙,并于北宋初年改祭为李冰,由此而得名“伏龙观”。保留至今的殿宇有三重,殿宇中心有李冰的石头雕像,据说是雕刻于东汉时期。
  当站在“离堆”之上,都江堰的主要工程——鱼嘴、分水堤、飞砂堰以及调节流量的水闸,都尽收眼底。据说当年李冰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放眼展望,古堰的水啊!你从千年不融的雪峰岷山而出,从嵩山峻岭的环抱中一路逶迤而来,颇具催枯拉朽、吞噬一切的气势,令众多游人瞠目结舌。领略过滚滚长江水的激情,目睹过滔滔黄河水的深邃,却从未见过你如此魅力十足的水!然而顷刻间,那来势汹涌的巨大洪流,早已被利剑般的“鱼嘴”劈砍成两半:一半流进分水的闸门,沿分水堤向外江流去,经乐山、宜宾汇入长江,流向大海;另一半则顺逆人意地向当年人工开凿的玉垒山——人称“宝瓶口”流去。
  在打通玉垒山时,为了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使滔滔江水流入东边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目的之一。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的方法堆筑,堰顶做到比较合适的高度,起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由于离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因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下令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在李冰的组织带领下,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一历史工程——都江堰。
  李冰遵循了“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真言,采取“分流导江、筑堰引水”的方法修建了都江堰。多次改进才不至于让泛滥成灾的洪水殃及百姓,才有了如今“长龙地上走,银河天际流;彩虹起深谷,高峡出平湖”的壮丽图景。
  后涌进“宝瓶口”的江水,通过下游比密如蛛网的农村灌溉水渠,变成了成千上万条涓涓细流,浇灌成都平原的万顷良田。两千余年来,都江堰的水就这样不分昼夜、奔腾不息地淌着,使成都平原十四个县近千万亩农田变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鱼米之乡。“天府之国”正是都江堰的杰作,没有都江堰的伟大工程,怎会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忽然想起余秋雨赞美都江堰的一段文字:“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谈及都江堰的水首先要追溯一段久远的历史,功归遥远得看不清面影的李冰。可以说四川遇上李冰是一种幸运!也可以说是四川的旱涝、自然灾害激起了李冰智慧的源泉,造就了一代宗师。
  都江堰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清流的灵动。
  “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都江堰却卑处一隅,象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晚辈。”——余秋雨。由此中国最激动人心的工程非都江堰莫属!
  都江堰的清流历经两千多年的历程,至今仍以款款深情滋养着这片热土,它永远是中国水利工程上读不完的巨著。
  都江堰风景区不仅是一条美丽的风景线,更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观。都江堰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万里长城在外观上是壮观的,但长城与都江堰有着质的不同。长城是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人类生存的星球留下了意志力的骄傲,长城的壮观,让人忘不了历史的厚重、岁月的惊悸、民族的苦难。四川平原上都江堰的完成是一个了不起的造福人类的工程。比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时间整整早了数十年,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李冰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人力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四川平原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中国苦难的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以母亲的博大和慈爱的胸怀提供庇护和濡养。都江堰的清流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余秋雨
  都江堰的建成充满了汉族人民的智慧,其规模浩大的修筑工程,同样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它鲜活的水却延续着每年灌溉千万亩良田的神圣使命,永久性地造福着人类,养育着一方人,滋润着整个中华民族。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诸多旅游风景区逐渐被越来越浓郁的商业化氛围所覆盖,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而被称之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历经千年沧桑的古堰却依然纯真古朴。遇见你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喜欢大海的波澜壮阔,喜欢那清澈见底的小溪的流水潺潺,更喜欢你乐此不疲的汩汩清流,你流经了秦时的明月,流经了宋时的花香,跌宕起伏流淌了两千二百年,依然浩浩荡荡,魅力不减!盈盈水间,伫立古堰,默默凝望,拜水都江堰,忽觉在你的脚下是如此渺小的一枚尘土。这一刻,在你的面前,所有的言语都是噪音。来都江堰拜水,带给浅墨的惊喜不仅仅是眼眸的惊艳,更有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升华!这一程与古堰万水千山的相遇是多么的幸运,多么的美好!虽然转身终是山高水长,而千年古堰却永在记忆深处。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