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灯火阑珊处>

作品名称:灯火阑珊处      作者:岠苍      发布时间:2017-01-01 10:46:17      字数:3952

  靖一民先生的那篇回忆录《一树花影》,是远方在凌晨三点时在阿新站长微信空间里读的最后一篇文章。因为之前远方已经在晓峰老师文章里对一民先生有了一个很深的印象,所以在读一民先生的文章时,那一刻的远方格外用心。
  那是一篇一民先生为一位已故多年的女作家王梅芳写的回忆录,字里行间中倾注着一民先生那份真挚依依不舍的深情:王梅芳自幼生长在莒南县坪上镇的一户贫苦的农民家中,母亲在生下了两个女儿之后,又生下了她。因为是女儿身,所以王梅芳在家中极不受重视,父母甚至把她的生日都忘记了。由于营养不良,王梅芳的身体一直羸弱不堪,谁见了都说养不活。可就是这个谁都没瞧得起的女孩子,竟然在读高一时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歌。同学们都说王梅芳是才女,将来一定会成为诗人。
  可是考大学时,王梅芳却吃了写诗的亏,因为偏科,王梅芳成为落榜生。风雪封住了王梅芳前进的路口,但王梅芳却不愿向命运低头。20岁那年,王梅芳毅然告别了家乡,独自来到临城给人家当保姆,后来又到了一家书店当营业员。也就是在那家书店工作期间,一民先生认识了喜欢写诗的王梅芳。那时的一民先生正担任《沂河文艺》报的副主编,于是便向她约稿。这之后不久,一民先生便开始编发王梅芳的诗歌。
  再后来,随着王梅芳投稿的增多,一民先生对王梅芳她有了更多地了解。王梅芳身材瘦弱,性格十分敏感,说话总是轻声细气,言语之间若动了情,王梅芳便会立时流下眼泪。王梅芳的那个样子,总让一民先生想起《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再后来,王梅芳去了一家书画报做编辑。可那家报社经济状况不好,王梅芳干了几年,也没领到工钱。没有办法,王梅芳就去找一民先生,想到一民先生管辖的一家书刊发行公司上班。当时的一民先生也很想帮助王梅芳,可公司里的确没有适合王梅芳的岗位。最后犹豫再三,还是没有聘用王梅芳。王梅芳当时很伤心,当着一民先生的面流了眼泪。为了这眼泪,一民先生曾自责了许久。好在王梅芳并没有因此而怨怪一民先生,仍然投稿给他。
  一年夏季的一天上午,王梅芳又来到一民先生家。刚刚坐稳,王梅芳便开始谈她这些年的漂泊经历,谈各色人等对她的欺侮,谈她的孤独与寂寞。最后,王梅芳话锋一转,突然流着眼泪告诉一民先生说:“现在好了,我要结婚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一民先生便向王梅芳表示祝贺。没想到,王梅芳却擦去眼角的泪水苦笑着说:“没啥值得祝贺的,那男的是个煤矿工人,大我13岁,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可是我漂泊的太久了,身心都已很疲惫,我必须给自己找个避风港。”听了王梅芳的话,一民先生的心情很沉重。这是怎样的一种婚姻呀,这样的婚姻能幸福吗?一民先生当时心里暗暗道。
  自从王梅芳结婚之后,一民先生就很少见到王梅芳了,但一民先生仍能时常在报刊上读到王梅芳的诗作。一次,一民先生去罗庄采访,忽然想起王梅芳就住在那里,于是便买了一些水果,让另一位文当向导,来到了王梅芳的家。这时的王梅芳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面容憔悴,比过去衰老了许多。交谈中,王梅芳流着眼泪告诉一民先生,她婚后的日子十分清贫,一家四口人只能依靠丈夫的那点工资维持生活,有时连喂孩子的奶粉都买不起,只能做面糊糊给孩子喝。因为贫穷,王梅芳的丈夫脾气也变得十分暴躁,喝醉了酒就会打王梅芳。那时的王梅芳似乎是被打怕了,每次见丈夫喝醉了酒,不等打她,王梅芳就已被吓得浑身直打颤……即便是生活如此艰难,王梅芳仍没放弃写诗。一和一民先生谈起文学,王梅芳就会破涕为笑,滔滔不绝。
  走出王梅芳的家门时,一民先生的心情很沉重,那一刻的一民先生忽然想起了著名女作家萧红。萧红曾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作家,却被冷酷的现实生活击垮了,如一朵鲜艳的花朵过早凋谢了。王梅芳也是一位灵性十足的诗人,她能承受住生活的重压吗?那一刻的一民先生想到这里后,隐隐感到王梅芳未来的灰色。
  这之后,虽然一民先生与王梅芳见面不多,但一直保持着联系。王梅芳依然会把新作寄给一民先生看,偶尔还会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一民先生,而且每一年元旦之前,一民先生都能收到王梅芳寄来的贺卡,贺卡上面总会写着一首很美的短诗。这友情虽然平淡,却很真挚。其实,一民先生一直想帮助王梅芳改变生活现状,可作为一个“百无一用”的文人,面对着的窘境,一民先生实在是无能为力。一民先生所能做的,只是尽量满足王梅芳的小小心愿。
  再后来,伴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王梅芳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丈夫不再打她,她也有了稳定的工作,成为《海城电力报》的编辑。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仅仅是曙光一闪。2006年清明前夕,王梅芳来到一民先生的办公室,笑着告诉一民先生说,她现在能按时领到工资了,有钱了,想请一民先生吃顿饭。当时王梅芳的神情,就像一个刚刚得了奖状的孩子。一民先生不忍心花她的钱,就推说当天中午还有别的安排,婉拒了王梅芳的约请。接着,一民先生又谈起了给他当向导的萍,此时的萍已病逝很久了。一民先生告诉王梅芳说,他想去萍的坟前看看,给萍献上一束鲜花,可一民先生却不知萍被埋在哪里,找不到萍的坟墓。王梅芳说她知道埋葬萍的地方,愿意带一民先生去祭奠这位共同的朋友。于是,一民先生便和王梅芳约好,清明节时一同去为萍扫墓。
  然而,直到清明节过后,王梅芳也没联系过一民先生。那一刻的一民先生就很奇怪。难道是王梅芳忘记了她和一民先生的约定吗?不会的,因为王梅芳是一位很心细的女子,不会忘记那么重要的约定的。如果不是,那为什么王梅芳不联系一民先生呢?
  五月里的一天上午,一民先生意外地接到了莉的电话。莉是临城人民医院的护士长,她与萍是好朋友,因为也喜欢文学,也就认识了一民先生和王梅芳。莉告诉一民先生说,王梅芳已不幸患上了恶性脑瘤,正在她们的医院接受治疗,但由于发现的太晚,治愈的希望已经不大,主治医师判断,王梅芳的生命期不会超过三个月。这如晴天霹雳的消息,一下子把一民先生“炸”懵了!那一刻的一民先生呆呆地坐在办公桌前。那一瞬间,一民先生一下子明白了王梅芳为什么会失约,为什么没在清明节时与他一同去看萍。在流了几滴眼泪之后,一民先生立即决定去去医院看王梅芳!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一民先生与一位同事带着一束鲜花,走进了王梅芳居住的病房。当时陪护王梅芳的只有莉,王梅芳接过一民先生的鲜花之后,就招呼一民先生在床前的一把凳子上坐下。这时,王梅芳也从病床上坐起来,虽然身体很虚弱,精神却很好。那一刻的王梅芳微微笑着,与一民先生攀谈起来。王梅芳告诉一民先生说,她过去总感到人生的路还很长,还有许多事情都没来得及做,但没想到身体说不行就不行了。一民先生听了后,鼓励王梅芳不要气馁,要坚强地与病魔作斗争。那一刻的王梅芳听了先生的话后,表情茫然,似乎已经预感到自己的生命之灯就要熄灭了。
  临走时,一民先生和他的同事都留下了一笔钱,但王梅芳坚决不收,最后还是一直为先生拍照的莉代收的。离开病房时,莉送一民先生至电梯口,而且告诉一民先生让他放心,她和其他朋友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帮助王梅芳。莉的话绝不是敷衍一民先生的。此后不久,莉便通过网络,动员了许多热心人士来为王梅芳捐款,并吸引了海城的主要媒体都开始关注王梅芳的病情。
  当临城人民医院的领导听说王梅芳一直想去南方看看,因无钱没能成行时,他们破例派出专车和医务人员,载着王梅芳去了南京、无锡、苏州、扬州、杭州等地观光。与此同时,还有些文友在帮着王梅芳整理她的作品,希望能赶在王梅芳病故前为她出版一本诗集、一本散文集。这一段时间,是王梅芳生命中最艰难的日子,但也是王梅芳最幸福的时光。或许王梅芳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个世界上会有这么多人关心她。所以,王梅芳马上在她的《雪落梅园》的后记里感慨道:“我只有一滴水,怎么回报这海一样辽阔的恩情?我只有一片叶,怎么回报这整片森林的绿色?”
  然而,不论文朋诗友们怎样挽留,还是没能挽留住王梅芳的生命。2006年8月30日,农历的七月初七。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39岁的王梅芳却迈着飘逸的脚步,缓缓向天国走去,只把微笑留给了最爱她的人。那一刻的作者,像一个老朋友一样与远方倾诉着衷肠,那作品中的文字,犹如一个个穿越着时空跳动着的小精灵,轻轻地敲打着远方的那颗脆弱的心。
  一民先生在文章的结尾写到:“王梅芳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仿佛知道世人会忘记她,所以王梅芳在《雪落梅园》的后记里说:‘多年以后,让我们依然彼此记取,好么?’‘记住,你的世界我曾来过/那一地月光/那一树花影/那春去秋回的脚步声/是我刻在你世界上的痕迹……’是的,王梅芳,我们的世界你曾来过,这个世界就不会把你忘记!你虽然已经走了八年之久,但每每忆起你时,我仍感到你是月光照出的一树花影,朦胧而又凄迷,是一首永远也读不完的诗!”读到结尾时,黑暗中的远方已经泪流满面了,因为那一刻的远方,一是为王梅芳的离去而感到心痛,二是也读懂了一民先生的那颗悲伤难过的怀念之心。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在模糊的泪水中,在一民先生那篇回忆录的下面,远方引用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武陵春》里的一句给一民先生留了一句言。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再次醒来的时,黑暗中的远方突然想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那一刻的远方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有作品中的文字都是有生命力的,阿新站长转载的文章中的那些人和事,已经给了迷茫中的远方足够的勇气,那一刻的远方又有了再次写作的动力!《暗算》中所要写的内容,那一刻的远方也已经构思好了,虽然有些文不对题,但是那一刻的远方已经毅然决定,到了单位后就报名参加那个他过去不敢参加的青藤小说训练营,因为那一刻的远方就像一直游离在即将干涸的沟渠中的那条小鱼突然间游进了大海,更像一个孤独漂泊在外迷失了方向的浪子,忽然找到了回家的路!——或许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