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古道遗风>第一章 婚嫁喜庆(仪规1)

第一章 婚嫁喜庆(仪规1)

作品名称:古道遗风      作者:湖北武戈      发布时间:2016-09-22 18:20:57      字数:6727

  【本章导读】婚嫁习俗是景阳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其它习俗一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继承性。通过对景阳婚嫁习俗的全面考察,笔者发现,景阳婚嫁习俗中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讲究”。这些与众不同的“讲究”,便构成了景阳乡独特的婚嫁文化。
  从婚嫁过程上看,景阳川的婚嫁习俗始终沿袭着请媒人、相亲、开叫、定亲、送报期、迎娶等五个特定的过程;从内容上看,便有着许多五花八门的“讲究”。例如,请的媒人要分主媒和陪媒,相亲要讲究男方先去相看女方,双方都没意见后,女方再去男方家履行相亲仪式;又例如迎娶:男方首先要请动媒人、再请迎娘、人主、运抬师;迎亲队伍到女方家里后,还要对对联、讲礼、参厨、请嫁妆、请送亲;回到男方家里时,要履行跨火盆、洗手脸、喝交杯茶、为送亲摆接风酒、新人拜华堂、参赞厨、斟双盅、请钥匙、闹房、圆房、摆团圆酒、送客、新人回门等等复杂而又隆重的仪式。
  景阳民俗又分为古俗和改良习俗两大类。但是,古代风俗因其繁琐和不合时宜,已经被景阳人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淘汰,现在沿袭下来的习俗都是经过改良的风俗。举个例子加以说明:古时候,男女在相亲之后,还要请算命先生按照十二生肖来为双方当事人计算生辰八字,看双方是否有相互犯冲之相。如果犯冲的话,无论如何也不能结成夫妻。十二生肖的推算有一定规律,民间普遍流传有顺口溜,仅举几例,如:
  送亲人属相忌讳歌
  辰子申忌蛇鸡牛,
  巳酉丑忌虎马狗,
  寅午戌忌猪兔羊,
  亥卯未忌龙鼠猴。
  属相相冲歌
  自古白马犯青牛
  羊鼠相逢一旦休。
  猛虎见蛇如刀斩,
  青龙遇兔不到头。
  鸡犬不能成婚配,
  猪儿生来怕猿猴。
  另外一些歌诀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如:
  看男命犯不犯再娶,女命犯不犯再嫁。
  男犯羊刃必再娶,女犯伤官必再嫁。
  劫财伤官与羊刃,夫妻半路必离分。
  除了按照属相进行推算以外,还要按照五行掐算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这也是古代阴阳五行说流传到民间社会以后发生的变异情况。但推断的原则与古代社会典籍中的原则没有什么不同。五行中相生相克的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金、金生土;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如果双方的“命中八字”不相犯的话,说明双方合得来,即可选择吉日办理相亲事宜。现在基本上不再“讲究”什么八字合不合的问题了,主要是看男女双方是否般配、是否两情相悦。又例如:古代婚俗中讲究在迎亲时用猪头拱开女方家的门,现在只要是双方定好了迎亲的日子,女方家看到男方迎亲的队伍来了,老早还会派专人将迎亲队伍接进府内。
  编者在收录编辑景阳婚嫁习俗的过程中,原则上只保留现在仍在传承和沿袭的风俗习惯,一般不再追溯某一习俗的渊源,也不再收录早已被淘汰的陈规陋俗。
  例如:古代婚嫁习俗中的“童养媳”,又称为“待年媳”,这是一种具有领养关系,带有极大的剥削性质和强制性质的婚姻形式。通常是,一家生有子嗣以后,将别家的幼女抱回自家来作为养女。等到合适的结婚年龄之后,再让她和自己的儿子结婚,于是养女就转化成为儿媳妇。也有的是,暂时没儿子,先抱养一个养女,等到自己有了子嗣以后再将养女转化成童养媳。现在,“童养媳”这种旧的婚嫁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与之相沿的习俗自然也就被人们忘记或淘汰。
  又如: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冥婚。冥婚又被称为“阴婚”,即幽冥世界的婚姻,在古代典籍中,冥婚往往以“迁葬”、“嫁殇”(殇即“死者”)、“会葬”等名目出现,其意义为“生非夫妇,而葬相从”,后世则普遍称为“冥婚”,其名目也相当繁多,有“冥配”、“配骨”、“幽婚”、“迎茅娘”、“圆坟”、“守望门寡”、“鬼婚”、“冥契”等等之类。旧时的“冥婚”包括“神人冥婚”、“人鬼冥婚”、“鬼鬼冥婚”三种类型。这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婚姻形式,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开化而被景阳人所淘汰。
  现在所辑录的这些婚嫁习俗,都是景阳川仍在传承和沿袭的婚嫁风俗。当然,这些婚嫁习俗,也可能在以后的婚嫁活动中,被另一种新潮的良好的婚嫁习俗所改良,甚至被另外一种更有意义的婚嫁形式所替代,这都是有可能的。
  
  请媒人
  在景阳川的婚嫁习俗中,男女双方始终恪守“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的求婚规矩,即使男女双方是自由恋爱,也必须履行请媒人“过话”这个铁定的仪式。
  在旧社会,由于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和父母包办婚姻的习俗存在,青年男女是不能够自由恋爱的。男女相婚配,必得有媒人。《诗经•豳风•破斧》云:“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礼记•曲礼》云:“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媒人,又称“月老”、“月下老人”、“伐柯人”、“大冰”、“冰人”、“红娘”、“介绍人”等。景阳旧时男女恋爱忌无媒人。有婚姻成时,总会问及:“谁的大媒?”没有媒妁之言,婚姻尝不被人所承认。所谓“男不亲求,女不亲许”。双方必须通过中间人——媒人的转达才能商议婚事。媒人在双方家庭中传递双方各自的姓名、年龄、品貌、身世等基本情况以及对此事的态度,因而成为议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甚至,习俗成礼,认为只有通过媒人的婚姻才是正规的、合法的婚姻。现在一般倡导自由恋爱,媒人只是帮助男女相识,或有或无,均可。
  在景阳,请媒人还得请两个媒人,一个为主媒,一个为陪媒。主媒负责过话,陪媒负责跟女方家长商量婚嫁的日期、礼数、女方家来几辈送亲、男方家得以什么样的礼数待客等等。如果男女双方素不相识,媒人首先要向女方介绍男方的家势情况,男方的长相、能耐等等,得到女方家里同意后,媒人才能带着男方到女方家里去相亲。
  景阳人在请媒人做媒时,讲究四色水礼,既烟、茶、糖、酒四样,其中酒要送足三瓶,意思是“成不成,酒三瓶”。媒人收下水礼后,就得全力以赴,为男方家里说好话,极力促成这桩婚事。
  相亲
  相亲,也是景阳川婚嫁习俗中的重要环节。
  当媒人的介绍打动了女方家长的心思后,女方家长便同媒人商定好日期,让男方来女方家里相亲。女方家届时会邀请一些知己亲属到场,名义上是把关,实际上是“三堂会审”,向男方核实媒人所介绍的情况。无论女方是否看好男方,女方家都会用酒宴的形式,含蓄地表达出他们的态度。怎么个表达方式呢?男方和媒人都得注意女方家摆在席面上的菜盘数,如果是二夹三的菜式,说明女方家已初步同意这桩婚事。如果是三夹二的菜式,那就说明女方家没有相中男方,求亲的话也就没有必要再往下说了。这就是在景阳川流传了几百年的允亲方式,现在的说法是“七成八不成”。
  男方及媒人如果看到女方家摆出了二夹三的菜式,便可以入席饮酒。酒罢饭后,再跟女方家商定女方到男方家相亲的日子。女方到男方家里相亲,也是由媒人陪同前往,女方家最少会派出一名代表陪着女子相亲。届时,男方家也会请几个非常出堂的亲友来当陪客。但是,男方家无论对女方是否满意,备办的相亲酒宴都必须是十大碗的席面,要表达出男方对女方是实心实意的意思。如果女方相中了男方,就会很乐意地收下男方送上的见面礼。见面礼多半是现金、袜子、毛巾、衣料之类的东西。
  在男方去女方家相亲时,如果看到桌上摆出了三夹二的八个菜,识相一点的,赶紧起身告辞。不识相的,也可以吃了饭再走,女方家倒也不会当面说个什么,大不了背后笑话男方几句。
  换帖
  即“问名”,是将男女双方名字,生辰和五服内男性祖辈、父辈名字,用红纸制作的贴子写好,经媒人之手让双方交换。
  开叫
  男女双方都相中了对方后,由媒人同双方家长商定,择一个好日子,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让男孩、女孩随着对方的习惯称呼对方爹娘,这就是景阳川婚嫁习俗中的“开叫”仪式。
  景阳川的“开叫”仪式也跟相亲的过程一样,先由媒人陪同男方带着彩礼到女方家履行“开叫”礼仪。开叫礼至少要备足外婆礼、本房礼、叔伯礼。届时,女方家的所有直系亲属都会到场接受男方的改口叫。男方会在女方家长的介绍和引导下,随着女方叫外婆、舅舅、爹、娘、叔伯和哥嫂、姐妹,叫过之后,便视同为门婿,也就跟女方是一家人了。
  女方到男方家履行“开叫”礼仪时,不仅不用准备礼物,而且被叫到的男方亲属还得给女方红包礼。然而,同辈中除了哥嫂和姐姐应当给女方红包礼以外,弟弟、妹妹和晚辈是不用给女方红包礼的。
  送柬
  即“纳吉”和“纳征”的合并。由男方近亲长辈同媒人,选吉日带着写好的婚约及彩礼,到女方家去交换婚约。婚约均以家长之名,上写“同意其子女结为百年之好”字样,女方婚约由媒人带回,并以鞋、袜、毛巾作为回礼,视为正式确定婚姻关系。
  上头
  即“请期”,俗称“送日子”,在迎娶前1个月进行。
  男方请卜者根据双方命相查定婚期,用红纸写好婚呈,婚呈要写明:迎娶日期及新娘坐帐、开面、梳妆、上下轿的面向与送迎女客所忌等等,一式两份,一份留给男家,另一份连同蒸好的80个大馍馍、8个花馍馍(盖红纸花)、彩礼、钱,用食盒抬着一并送给女方,女方只回4个花馍馍,其余全部留下,并以大糕为回礼。
  定亲
  景阳川古时的定亲习俗有诸多很麻烦的“讲究”,头一个讲究是“合八字”,相亲以后,还有一道必要的程序必须慎重进行,这就是清算命先生按照十二生肖来为双方当事人掐算生辰八字,看双方是否相互犯冲。如果犯冲的话,无论如何也不能结成夫妻。
  男女双方商定好定亲日子之后,还要正式而又庄重地给媒人和女方送请帖,请对方届时到男方家中赴宴,请帖的格式如下:
  会亲家帖式
  后
  有
  余
  庆 右
  启
  大姻望×翁×老亲家大人台下 寅占×月×日洁治几筵恭迓
  
  台驾敬会
  良姻届期
  光临是荷 正
  请媒人帖式
  余
  庆 右
  启
  大姻望×翁老先生大人台下 占×洁治豆觞恭迓
  祗聆
  台驾届期
  冰训曷月胜之荣幸日
  光临寅是荷 正
  当接到男方家庭的请帖以后,女方家长即携不定期“庚帖”——民间俗称“八字帖”和一双新鞋、一条束腰带(长命带)到男方家中赴宴。男方也写好庚帖,并且准备好一些首饰、衣物等聘礼。男方设盛宴招待亲家和媒人。宴会结束后,双方在媒人的见证下交换庚帖,互相赠送礼品,互致谦辞,尽欢而归。双方家庭的婚姻关系从此正式确立,如果一方没有什么特别站得住脚的理由而随便退亲,不但会招致社会的指责,甚至有可能会遭到对方家族的报复。
  不过,现在已不再时兴交换庚帖了,但却仍然保留着互赠礼品的习俗。
  送报期
  男女双方如果到了合适的结婚年龄,男方家就委托媒人到女方家中协商。若双方意见达成一致,男方就选择良辰吉日,准备迎娶新娘,民间俗称“看好日”。一般都是请人选大利月、选农历双日,或者三、六、九日(帝国时代的登殿日)。嫁娶的月份(称“行嫁月”)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则,要和男女双方的生肖等不能冲突,下面是选择结婚日期时应该注意的属相相配规律:
  行嫁月
  正、七迎鸡兔,
  二、八虎与猴,
  三、九蛇共猪,
  四、十龙和狗,
  牛羊五、十一,
  鼠、马六、十二。
  吉日选定以后,就写报期,报期,又称作“期报”,一般都是用红纸制作的。期报的内容无非是:“兹定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备礼迎娶令媛某某与小儿某某完成合卺大礼。”然后备上四色彩礼,提前一个月由准新郎亲自或委托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将结婚日期正式通知女方。
  景阳川旧时婚嫁风俗中,讲究在结婚前的一个月之内,还要行纳币礼,俗称“行礼不过月”。这一仪式比较隆重,但根据双方家庭经济条件状况又有“大行礼”和“小行礼”之分。大行礼的全副仪仗为:食箩五架,好酒一坛。食箩内装蒸馍(大馍或小花馍)、炉(糕点名,形如月饼但稍小,俗称饼子)、油(油炸扇形食品、条极细,俗称馓子或果子)、树(树上结的四种干、鲜果品,如核桃、枣、柿饼、苹果)每种四大盘,共计十六盘,分别装进四个大食箩,另上个食箩里面装着衣料和金银首饰。这个旧俗虽然不再沿袭了,但却仍然流传着“五架食箩一坛酒,打发闺女上轿走”的说法。食箩和酒坛,都由两人合抬一件,另外由男方父亲或长辈领队前往,名为“押礼”。
  送房
  在结婚前一天或前两天,女家往男家送意房,一般有桌、椅、箱、柜、铺盖、衣服、化妆用品等,属女家赔送,殷实之家用马车载送。穷苦人家用小车推、扁担抬。车辆扁担上都贴有红纸,带有喜庆色彩。
  男家在女方家来送意房这天,大门前檐下,横挂一长条红绸,门枋上贴对联。亲朋来送礼,礼物一般有猪肉、藕、粉皮、喜帐等,个别有活鸡鲜鱼,喜家设“礼柜”专记亲朋送礼及现金收支,并设宴招待送礼者,划拳行令,喧嚣邻里,日暮而去。
  嫁妆
  送嫁妆是景阳的传统婚俗之一,古人都认为生女孩就是要送给别人,重男轻女也是原因之一。不过现如今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生女孩,因为男孩要娶媳妇,远比置办嫁妆难得多,没有房子车子票子,怎一个难字了得!
  “嫁妆”,是娘家为出嫁的女儿送的物件。这是女家嫁姑娘办喜事的开始。按礼仪程序,有条件的要治筵招待亲友一至五天不等。讲究的富户有“前三后二五”的安排。即第一天“添箱”,第二天“送妆”,第三天为嫁女,第四、五两天为庆祝。但一般人家只安排嫁女正日这一天,至于贫户之家,也就没有了治筵庆贺的各种举动了。
  有钱人家预备妆奁嫁妆要够“抬”(由十六抬至一百二十抬不等。六十四抬为全份,三十二抬为半份),抬多在吉期前一天送往男家,抬少可以当日送去。嫁妆的多寡一般是根据女方家庭经济状况决定的,中等之家大多为二十四抬、三十二抬、四十八抬;贫者则为十六抬、十二抬、甚至八抬、六抬。有的则是根据男家过礼的抬数决定的,有相应还礼之意。如果男家过礼为八抬,女家则陪奁十六抬,原则上以增一倍之数还礼。
  抬的样式是长方桌似的,有如过去的茶桌、油桌,四面用红围子挡上,上面四边有荷花栏杆,红漆雕花,也是两人一抬。这与过礼时用的食盒不同,嫁妆有如小轿,两边各有两根抬竿,双手或双肩抬着。通常是些樟木箱子(内放四季衣服、鞋、帽)、“子孙箱”(内放平日喜爱的物件和储蓄钱)、八仙桌、梳妆台之类的家具摆设。但必须有座钟一架,盆景一对,帽镜一座,掸瓶一个(内插毛掸),烛台一对。此外,脸盆、脚盆、尿盆、“子孙盆”(洗月经布的),是必须要有的。那时称女人出嫁有三宗宝,即“夜净儿”、“子孙盆”、“长合灯”。如系富户可多至百八十抬,鼓乐前导,充溢于街巷,多引人注目围观。所送妆奁,除循例不陪送剪刀外,余者必求周全。首先是花梨、紫檀、硬木螺钿镶嵌的家具,例如:顶箱立柜、架几案、方桌、圆桌、琴桌、炕桌、炕几、太师椅、方凳、绣墩,以及西式沙发、靠椅之类。其次是古玩、字画、挂屏、座钟、挂表、金银首饰,各种化妆、生活用品,无不应有尽有。甚至将陪送姑娘的买卖商号(只抬一块商号匾额),房产(只抬一块瓦),土地(只抬一块土坯,上压红贴,写着亩数、顷数)也排进嫁妆行列。正如当年景阳童谣所唱:“月亮月亮照东窗,张家姑娘好嫁妆,金皮柜,银皮箱,虎皮椅子象牙床。锭儿粉,棒儿香,棉花胭脂二百张……”
  嫁妆送至男方家门口时,男方照例出来四人至八人迎妆,势派大的还要有鼓乐吹奏。
  大宅府第,妆奁到后,当即由媒妁二人挈同新婿前往女家“谢妆”。这个礼节很简单,新婿进至上房中间,循例向上三叩首,即礼成,也不必客套寒暄,即可走出来,登车而返。女家虽由其父母或尊长在旁立候,然而并不接送,也不招待烟茶。
  小户人家嫁女,嫁妆自然较少,若再少不够时,可雇“窝脖”扛往男家。景阳人谓扛肩的为“窝脖”,他们在肩、脖之间放一根木棒,上面放着内盛嫁妆的箱子,一路不停,一直送到男家。“窝脖”的“窝”法是:先将物品摆在一块长二尺五寸、宽一尺七八,用软线绳捆好的长方木板上,然后请两人抬起,放在“窝脖”的肩上。窝脖人蹲身低头将物件“窝”起。行走时,他一手扶住木板边,一手前后甩动,二目向前平视,迈大步急行。到目的地后,下肩时也由两人抬下。据说,这个行业干久了,窝脖人都留下残疾,脖上有个大包。当时有这样的顺口溜:“天下事,有谁当?千斤万两我来扛。埋头负重,都为人忙。扛上去,血汗淋淋;放下来,明月一肩。”这段顺口溜如实地反映了窝脖这种艰苦的劳动。窝脖“窝”去的嫁妆不管多少,必须在前一天送到。送妆的娘家人必须是近亲,方能按照新娘的习惯安妆。
  添箱
  亲友邻居们获悉某府在某月某日嫁女的消息后,都会将早已备办好的添箱礼送到女方家中,添进陪嫁的嫁妆里,这就叫做添箱。添箱礼多以银钱为主,也有送锦被、床单、枕巾、面料之类的物品,新娘的外婆、舅舅、姑父、姨父和叔伯还会送一些贵重的嫁妆给新娘。
  景阳川旧时婚嫁风俗,讲究的富户有“前三后二五”的安排。即第一天“添箱”,第二天“送妆”,第三天为嫁女,第四、五两天为庆祝。但一般人家只安排嫁女正日这一天,至于贫户之家,也就没有了治筵庆贺的各种举动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