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五代梦华录>序:欧阳修与新五代史及第一章朱温皇帝梦

序:欧阳修与新五代史及第一章朱温皇帝梦

作品名称:五代梦华录      作者:花落五峰      发布时间:2016-08-03 19:14:57      字数:3742

  五代,作为一个由唐入宋的乱世时代,其历史经验教训值得反思。欧阳修,以其机敏的才智,深厚的学养,家传的仁厚,笔法的独到,写乱世众相,人生百态。生存挤压,带个人们选择的困惑,不择手段的吃饱饭,是活着的最高信仰。
  欧阳修带着小时生活的艰辛,和父辈的教诲,把自己宽容的心揉进了历史叙述中,没有偏见的实录,力求真实的再现为了生存,帝王的尊严被踩烂在大街上,一方将领拥兵自重、武装割据,称帝称王,获取生存利益最大化。
  盛极而衰的唐朝,得了三个重病:宦官专权、朋党之争、藩镇割据,带着这三个杂疑病症,行将就木。欧阳修作为后来者,冷眼旁观真实而又厚道写出了这个历史巨变的过程,再结合到宋朝当代,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问题被宋太祖清除得一干二净,但是朋党之争贯穿北宋一朝。北宋时代由于文人地位不断提高,文人在治国理政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宋朝的文人多文武双全,宋朝的武将也都可歌可泣,但是宋朝始终不能把契丹人赶到幽云十六州以外,屡屡被契丹人欺凌。
  欧阳修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鲠在喉。
  他认为了宋人之所以打不过契丹人,是因为后唐皇帝石敬唐把幽云十六州拱手相让于契丹,从军事战略上来看,欧阳修的看法是有道理的。大宋朝也看到了这一点,在宋朝立国之初,宋太宗就带人给契丹人干了一场,只是差点没有回来。到这个份上,只能靠那些文武双全的文人和外族干仗。
  宋朝有一个极其不好的现象,而且特别严重,就是你在前边和别人干仗,家里人却在皇帝耳边告你的状,说你想造反,于是,你很无奈,只好打歇歇,没事了出去转转,写两首边塞诗或边塞词,告诉皇帝,我只是个文人,读过圣贤书,只想帮助皇帝守住江山,其他的不敢多想。打仗的事也就不敢那么尽心。
  欧阳修洞若观火,写了《朋党论》,大致的意思是说君子以仁义道德相聚为朋,相结为党,以图尧舜治世;而小人以利或诱聚在一起,因利诱而或和、或散。得出结论君子结朋党,而小人无朋党,劝君王和大家结大朋成大党,团结一致,各司其职,不要没完没了的争了。于是欧阳修主动请修《五代史》。
  欧阳修通过对五代时期人们的生存状态、文化状态、情感状态、理想状态进行剖析,以春秋笔法实录人物,探究存乱之道。
  欧母经常给欧阳修讲他父亲的故事:欧阳修的父亲是当时的一个小吏,负责案件判定工作。每当有人要判死刑的时候,欧阳修的父亲都盯着犯人的案卷看到半夜,还时常叹气,欧母问其缘故,欧阳修的父亲答道,想使人活下来,但是却又不能,因此叹息,但也无憾了。
  这个故事对欧阳修影响很大,后来,欧阳修写文章还是从政,都会再三审慎,努力发掘别人的闪光点。出人头地的美丽传说,使苏轼脱颖而出,成了文学界的佳话。
  这种思想的贯穿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五代史》,为五代立史,为宋朝修鉴,为文臣武将戒。
  让我们带着对欧阳修的敬仰和对五代的困惑,一起走进五代梦华录吧。

  第一章:朱温皇帝梦
  (一)少年孤贫遭人恶
  朱温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朱温和两个哥哥生活的十分困苦。迫不得已,和母亲四人到萧县地主刘崇家做长工。朱温的大哥叫朱全昱,是一个忠厚诚实的人,有长者之风,二哥朱存,勇猛过人,只是少有谋略。
  朱温不一样,从小就要和两个哥哥抢食吃,因此变得异常强悍、颇有勇力,富有谋略。倒是哥哥吃了不少亏,总是照顾两个弟弟,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是能受到他人的尊敬,都夸赞他有乃父之风。
  朱温的父亲叫朱诚,在家乡以教授五经为生,颇有才华,为人正如其名,忠厚老实,人缘不错。后来虽然两个小儿子在家乡做些坏事,但乡亲们看朱诚的面子,并没有难为他二人,只是对他们厌恶至极。
  朱温这家伙仍是满不在乎,照样进行抢食乡里行动,反正我没吃的,不能饿死啊。还时常以刘季自诩,夸耀自己有项霸王之勇力,无所畏惧。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反而更激起朱温追求上等人生活的欲望,整天领着地痞流氓闲逛,惹是生非,主人家刘崇看不下去了,几次都想把他赶出萧县。只是这家主母,极力维护朱温,说朱温将来必是贵人,不能得罪,不然会惹火烧身。
  878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很得人心,如星火燎原之势,迅猛发展,并赋诗《菊花》多首,号召更多农民参加起义。其中一首写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的诗写的不错,充满杀气,富有号召力,起义队伍也是一天一个样,蓬勃发展,很快就攻入长安城了,唐朝皇帝唐僖宗仓皇逃窜。
  此时的朱温,耐不住寂寞了,认为机会来了,也大呼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二哥朱存一起毅然决然加入了为吃饱肚皮,而起义的黄巢农民军。朱存空有勇力,一场战争打下来,就死掉了。朱温因战功不断升迁,先是东面行营先锋使,接着又被任命为同州防御使,和河中的王钟嵘作战,多次失利,请求援兵,又有小人作梗而不能得。
  笔者私下认为朱温是有些文化的,虽然不精,但应该很通达,生于耕读世家,耳濡目染,对生人之道还是有些了解的,对中国饮食文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深度的了解。朱温重读了黄巢的《菊花》诗,发现黄巢这家伙是自己想当皇帝,有诗为证: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即使写黄巢自己的处境,也是写自己的野心,这样容易暴露野心的人,是难以共大事的。
  处于此种境况下的朱温,脑子迅速的转圈,老子是来吃饭的,在这里不仅没有饭吃,还可能被杀死,不干了,草莽之辈,不足与之为谋,还是早作打算。
  这时,朱温通过王钟嵘把青青橄榄枝伸向了大唐皇帝,大唐皇帝一看,这只鸽子如此雄壮,应该能保卫大唐王朝,挽救自己于四面悲歌之中。于是亲自赐名为朱全忠,心中窃喜的朱全忠,充分伪装自己,又把自己变成一只随时准备啄食的苍鹰,飞翔着,开始了与大唐皇帝抢食的新征程。
  (二)乘机做大封王爵
  投降唐朝皇帝的朱温受到了极高的礼遇,被唐僖宗下诏任命为河中行营招讨副使。率领所属部队和王重荣的士兵,一起打仗经历大小百十次战役,可谓连战皆捷。后来皇帝让他和河东李克用一起攻打黄巢,更是打了很多有名的战役。有长安之战、蓝田关之战、郾城之战、中牟王满之战,大败老领导黄巢,气急败坏的黄巢被追的东躲西藏,累累若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最终被时溥派出的追兵杀死于泰山虎狼谷附近。
  黄巢当日攻入长安时,长安民众夹道欢迎,希望这位农民起义军领袖,能善待他们这些贫苦百姓。黄巢也惺惺作态,表示自己要做一个明君,常以菊花为赋,以示自己清高廉洁的形象。
  只是这种形象没有维持多久,他的一个部下强抢了一个民女,迅速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些穷苦出身起义军都憋足了劲,抢东西,抢美女。一个没有用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部队,一旦发生这样的境况,无论杀多少士兵,都难以在保持原有的军纪。原本繁华的长安城千疮百孔,十里长安尽白骨,风月惨淡鬼神愁。
  谁说只有大人物可以影响历史走向,其实有时候,一个小人物的举动也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黄巢的江山持续不久了,他接着又做了一件令人发指的事情。不知道谁写了一首诗,讽刺黄巢不会写诗,黄巢又找不到人,那不好意思,就血流成河吧,3000多名士人的鲜血染红了长安城长长的街道。
  就这样,又是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彻底改变了黄巢的命运。此时,黄巢面临的局面只能是内外交困,焦头烂额了,面对唐朝各州军队的猛烈反攻,特别是自己的老部下朱温、朱全忠,这个家伙太了解自己了,有时候甚至比自己还要残忍暴力。
  黄巢一看形势不对,撤吧,率领残部撤出长安城,并吩咐部下说:“好东西不能留给别人,能带的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处理掉。还有我们的军粮不多了,那就吃人吧,捡那些年轻力壮的和姿色稍微差一点的年轻女人杀掉,带着做干粮吧。”
  不知道黄巢会有什么感想,自己攻打长安城时,唐朝皇帝象征性的抵抗了几下,就慌忙奔向蜀地了。留给自己是相当繁华的长安城,现在自己走了,四月的长安城一片沉寂,甚至没有哭声。笔者似乎看到了那朵在九月里没有凋零的菊花,闻到了染上了刺鼻的血腥味,变成了绚烂的红色。红色的菊花在春风中摇荡,羞涩的人面桃花遮遮掩掩的,不忍见了这血洗的长安城。
  后人张养浩赴长安救灾中,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往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攻入长安朱温等人,可不管这些,他们没有一丝的怜悯,第一件事情就是抓能干得动活的长安人修宫殿,建城墙,好迎回逃亡在四川的皇帝回长安城。
  唐僖宗对这么勇猛善战的朱全忠,心里不只是乐开了花,还是有隐隐的担忧。于是唐朝皇帝想动员更多的人加入战斗,以期望制衡朱全忠这个战神一般的人物。
  只是手握实权的节度使不听使唤了,刚回长安城的皇帝,也只是干瞪眼,瞎着急,那就封官吧,玉玺还在自己手里,盖上章,就能行使职权,只好这样笼络人心了。
  天子任命朱全忠为宰相(校检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沛郡侯,食邑千户。不到三年,晋封为沛郡王,食邑1500户。这年12月,又因战功被封为帝校检太傅,改凤吴兴郡王,食邑三千户。
  笔者曾探究朱全忠十几年的时间,从一个教书匠的儿子成长为一代王侯的原因,窃以为有三:
  一是审时度势,见风使舵;
  二是富有胆识,长于谋略;
  三是治军严明,首创跋队斩。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