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 狐黄洞口
作品名称:大碱沟 作者:李百合 发布时间:2015-09-26 20:23:28 字数:3181
沈承志听到父亲讲了这些,心中也不免发起了感慨,愣怔着好大一会儿才把目光仔细地向着眼前的坟地上望去。可不是吗,真像父亲所说的那样,有的大坟上面的洞口竟有尺把粗,这一定是老爹所说的狐狸洞了,而那些细一点的洞穴,不用说就是黄皮子或是大眼贼的洞了。
走着走着,沈清良脸色一沈,只见眼前几个相邻的洞都被人下了竹闸(一种用竹板制成的捕猎工具)。沈清良说:“这一定又是大瞎猫下的闸,断子绝孙的玩意儿。不论是狐狸,还是黄皮子,这些动物都是有灵性的。这么多年来,你爷爷从打不想报仇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们从来都是不碰这类东西的。”大瞎猫是大户村看屋的。大户村离沈承志的老家胡家岗屯毗临,在猎户和猎户中间,村与村或屯与屯是没有什么界限的。到了大碱沟的腹部,不论哪个村或是哪个屯子的都是一家人。
沈清良从腰间摘下烟口袋,用那管长烟袋挖了一袋关东烟:“说早些年间,有一个猎户到大碱沟打猎。他打猎的时候从来不打狐狸和黄皮子的。他家很穷,光生的孩子就七、八个,这中老伴常年卧病在床,是全村有名的病秧子。那年的腊月二十九,眼瞅着明天就过来了,可这里连过年包饺子的肉都没有。猎人就扛上枪到碱沟深处去獾子或狍子,可他在大草原上走了一天,别说是獾子和狍子,就是连一只野兔和野鸡的毛都没碰上。天擦黑的时候,他往家里返。在将要到村子里的时候,他就突然发现了一只通体鲜红的火狐狸出现在离村子不远的小杨树里。猎人感觉到很奇怪的是,为什么这只狐狸见到自己后不惊不跑。他心里疑惑着,便慢慢地来到了狐狸跟前。可狐狸还是没有跑。他就更加觉得奇怪,自己虽然从来不打狐狸,但这种送上门的狐狸还是少有的。狐狸有了一丝惊恐,但同时猎人也看出了狐狸好像很痛苦的样子,便有些不明白了。唉,还是别惹这些有灵气的东西了,这大过年了,家里还没有过年用的肉呢,愁人,怎么自己跑了一天竟然连一只野兔或野鸡的毛都没打到呢?他苦苦地摇了摇头。没有再理会这只火狐狸。回到家里,老伴见他什么也没打到,也没有瞒怨什么。一家人便围在一起吃饭。吃着吃着,忽见用窗户纸糊成的窗户上传出了敲打的声音。猎人就问,谁呀?没有人回答,一家人也就没在理会,他们怀疑也许是风扬起了雪沙击打在窗户纸上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时就忽然从外面透过窗户纸伸进来一只动物的腿。猎人赶紧一个高就下了地,操起了猎枪就要打去。孩子他爹,你先别打,好像不是狼什么的。他老伴仔细一瞅这动物的爪子不像是狼爪就制止住了丈夫。几个孩子也吓得跑下了炕。老伴就颤颤微微地把油灯对着这只动物的爪子照去,见伸进来的动物爪子肿胀老高,便一下子明白了,这是这种动物在向他家求救啊。这个老婆子本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平时若是见了一只野兔的腿折了或是小鸡的腿折了什么的,都会把它们治好的。她仔细地看了看这只动物的爪子。是狐仙的,上面扎了一根很粗很长的刺深深地扎刺进皮肉里。猎人仔细一看,可不是一只狐狸咋地,通体火红,正是自己回家时在村头发现的那只。老婆子从针线笸箩里拿出来一个上鞋用的大马蹄针,把油灯放在窗台上,就着灯光把狐狸爪子上面的刺剥了出来,然后找了一块布把爪子包扎了一下,口里还念道,过年了,全家人要靠狐仙保佑的,狐仙走好。狐狸这才把伸进来的扑子拿走,无声无息地走了。猎人趴在被狐狸弄坏的窗口向外望去,见那只受伤的狐狸,在许多狐狸的保护下在黑暗的夜里踽踽行走。便找了个一团棉花把窗户上的这个洞堵上。一家人没有再说什么,继续吃饭。吃完饭为了节省一些灯油就都早早地睡去了。刚睡到半夜时分,就听到院子里‘咣’地发出了很大的一声。猎人从梦中惊醒,点上油灯,拿起了猎枪就来到了院子里。漆黑的夜里,院落寂寂,什么都没有。他壮着胆子又往院外走了走,一下子差点儿没被什么东西给绊倒,蹲下身子用手一摸,地上一个麻袋,里面装着硬硬的东西,他招呼着老伴,从屋子里拿出火柴借着微弱的灯光照去,好大的一个袋子,里面好像装着什么。猎人就把袋子搬到了屋中,打开袋口发现里面是一角很重的猪肉拌子,这就奇怪了,难道是谁家发了善心,见自己家没肉过年,就偷偷地运来一角猪肉,但不可能啊,谁家做好事能不留名啊?一家人见事情诡异,正大眼瞪小眼地互想看着的时候,忽然又传来了敲打窗户的声音。猎人提着猎枪就一个箭步窜了出去,到外面一看,见窗下蹲着的还是那只火狐狸,便放下了枪。见这只火狐独突然直立着站起来,两只前爪向着猎人营营拜去,样子和人差不多,猎人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屋里的那角猪肉是不是狐狸送来的。就说,狐仙谢谢你了,全家人正愁没肉过年呢,谢谢你送来的猪肉。狐狸营营地又拜了三拜之后这才离开。”沈清良讲到这里把脚抬起,把烟袋锅对准了鞋底磕掉里面的烟灰又装上了一袋关东烟。
“呵呵,老爸,讲得真好,就好像你见到过似的。狐狸通灵是通灵,但也没你说的这么神奇吧。”沈承志笑着对父亲说道。
“唉,你还别不信,一些事儿,在你们看来,说是什么封建啊,迷信啊,什么的,但实际上还有,就是那么邪门气,不得不让你不信。”沈清良又继续说道:“原先你小的时候,你望没望咱家的邻居老汪家?”
沈承志:“不就汪思齐家吗?咋啦?”
“这你是亲眼看到的吧?思齐的姐姐思英,那年老师领着你们一些学生到生产队支农,不是被黄皮子给迷住了吗?这事是你亲眼看到的吧?”沈清良是想用发生在儿子身边的事证明自己所说有道理。
“我看是看到了,可现代科学已对黄皮子能迷人有了科学的解释啊。”沈承志说道。
“黄皮子不止会迷人,它们的灵气大着呢。停,咱们在人家胡黄的家门口可不准说这些大不敬的话了,赶紧的帮下胡黄二仙们吧,把这些竹闸起出。”在沈清良看来,用竹闸打黄皮子或是狐狸是一种败家子的行为。狐狸或黄皮子从洞口钻出,触动竹闸的销销儿,竹闸就会夹住狐狸或黄皮子的脖子,或者是夹住身子和头。竹闸很有劲,往往一下子就会把黄皮子的脖子夹断,一副好皮毛也就报废了。夹住身子和夹住脑袋的更是如此。听说狐黄的毛皮是用来做空军制服的,价格非常昂贵。其实猎获黄皮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下套。下套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下绳套。黄皮子通人性,下绳套有可能被它跑脱。而最好的办法是“下皮套”。下皮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用皮制的绳套,而是一种皮口袋,老辈人都叫这种套为“皮馄饨”。目前制作皮馄饨这门手艺已然失传。皮馄饨就是一种皮制的口袋,分为里外两层皮子。里面的皮子是用鸡(鸭、鹅也可)汤煨过,用其味道吸引过往的黄皮子。外面一层是坚硬如铁的牛皮,这种牛皮制作是要用上好的醋泡上个“七七四十九”天才拿出来晾干,这样才能把其上面的牛皮味全泡掉。皮馄饨的口制作起来就更为精妙了,呈六棱形。黄皮子、狐狸之类的只能进不能出,外口呈圆形,伸缩性极好,狐狸等一旦钻进,皮袋口子带暗扣,就会立即收缩起来。待猎物发现不妙想原路返回的时候,越是拚了命似地往外钻,皮袋口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小。这种原理类似渔民打鱼用的“鱼须篓”,鱼儿钻进去容易,想钻出来,到处是倒呛着的刺儿似的柳条,怎么也出不来。黄皮子和狐狸被这种口子卡住,越用力向外钻,口子收得就越紧,想把头从口子里脱出,口子又与皮袋本身相连,怎么也挣脱不开。猎人都管这种套称为“绝户套”。如此猎获的狐狸或黄皮子毛皮完好,能卖上一笔好价钱。
沈承志见老爹将每个坟上洞口的竹闸都起了出来,扔在一起,划拉点干羊草就将这些竹闸烧掉了。他发现在烧毁这些个竹闸期间,远一点儿的坟包上,都立着几个黄皮子,像人一样直立着,样子很像一个身着黄色大氅的贵妇人,既文雅又高贵般地向着火堆拜望着。
沈承志知道父亲最恨的就是这种灭绝人性的捕杀。
两个人走一路破坏一路,沈清良尤觉不过瘾,还要时不时地骂上几句,好像这方圆百里的大草原就是他家的一样。太阳渐渐偏西,两个人顺着原路返回,道路仍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待至返回到能骑马的地方,太阳已经落山了。那红彤彤的霞光与大碱沟草原的雪光融合连接,不断地跳跃着金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