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峰回路转(下)
作品名称:人精 (酸梅) 作者:酸梅 发布时间:2015-09-19 21:48:28 字数:4277
何涛家是一座新建的占地最少也有一百方的三层楼房,红瓦白墙,瓷片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门口一个大院子,门上还贴着过年时的春联。院子里两边种着花花草草,哎,那还有几株小白菜呢,旁边还种有一些葱呀蒜呀什么的。左边那棵小树旁有几只小鸡跟着老母鸡在玩耍还是在觅食。哗!真是土豪家庭哦!真的,跟城里的别墅不差上下。
“哇!小何,你家提前奔大康了!”郑菊叫道。
“呵呵,我爸的功劳我爸的功劳。”何涛自豪感满满地说。
那边屋里走出几个人,想必年纪大的那两位就是何涛的父母了。那个拉着一个小女孩的纯朴的少妇肯定是何涛老婆啦。
“欢迎欢迎。”他们一同说着,微笑着,热情洋溢。
“叔叔阿姨,来打搅你们罗。”黄影跟郑局夫人说着同样的话,呵呵,还异口同声地。
“阿公阿婆好!小妹妹好!大家好!”哈哈,俊杰毫无陌生感,问候完也不进门而是朝着小鸡群跑去。小妹妹站在门口怯怯地看着。
“晓君,跟小哥哥玩。”何涛嘱咐。
可是小妹妹不说话也不动,在注视着俊杰的一举一动。
“来,君君,请叔叔阿姨喝茶。”何涛父母忙着倒茶,那君君妈妈嘱咐女儿并带头端茶让座。郑局夫人和文轩都赶紧起身接过茶杯。
“自己来自己来,不客气。”郑菊上前接过杯子,并递了一个杯子给黄影。他们观察着屋里的一切并绝口赞赏着。
这个说好宽敞,那个说真气派。
“这房子要五六十万吧。”郑菊在自言自语。
“不够三十万,建筑、装修、门窗全部也就二十六七万。”何涛父亲答。
“哇!那么便宜!”郑菊惊讶地说。
“农村建房子不用买地皮。也可能吧。”文轩说道,“很多人就只是买材料钱,自己挖地基自己砌墙的,不会的才请师傅做。”
“噢。”郑局夫人点着头。
何涛从厨房出来,一手端着水果篮一手拿着一个装满糍粑之类的点心的盘子“大家吃点东西,歇一歇就准备去果场罗。”
大家吃着,赞着主人的手艺,主客都乐呵呵,多么善良的心啊,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功利之争,没有你疑我诈,没有互相的利用那该多好啊。大家以诚相待,能够肝胆相照,各自做着自己的喜欢的事情,以自己为荣,宠辱不惊,不管什么职业做的就是自己的最爱自己的所需,那该多好啊!黄影在心里想着,自己的家乡也是这样的醇朴的民风。其实,在农村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好,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多么逍遥自在啊。我们这些在城市里苦苦挣扎的工薪人士,为在城市里的居所——立身之地,却负债累累,夫妻俩都工作十多年了,算算供楼款房子还得四五年才能完供。夫妻俩还被分居着,唉,这跟何涛家的房子比简直就是鸽子笼的竟然要六十多万。要是在农村,这六十万可以建大庄园了。唉,为了大城市的优越性,这代价也真是大啊。
“出发罗,出发罗。”何涛拿着几顶新草帽说,“谁怕晒黑呀?”
“我们有雨伞呢。”郑局夫人说着走出了门口。
文轩接过一顶戴上。
黄影看着何涛手上还剩一顶,对递过来的草帽朝正在拿着几个小竹篮的何涛父亲说:“给大叔吧。”
“我不用不用。我们农村人是不怕晒黑的。”何涛父摆摆手自顾往前走着。
何涛父六十岁左右,古铜色的皮肤可以跟健美赛上的肌肉男媲美,脸色黧黑,双手粗糙,却是健健康康的,壮壮实实的。黄影看着,想起自己的慈祥的老父亲跟何涛爸是多么的相似啊。
“俊俊,你跟小妹妹坐车好不好?”何涛拉着宝贝女儿对黄影儿子说。
“你还开车去吗?”黄影问。
“不是。是坐我爸的农用三摩,安全可靠的。喏,那个——”何涛指向他父亲。
何涛父亲坐在他的宝座上,招呼大家上车。
“很远吗?”郑局夫人朝何涛说,“我们走路去吧。锻炼锻炼也好。”
“不远的,三四百米。我们走路,小孩坐车。”何涛答。
走着说着欣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享受着大自然和农民伯伯辛勤耕耘出来的芳香。一会儿功夫就看到了一大片果园。哗!大家惊呼!眼前是一片比人高一个人头的青绿色的桔子树,树上挂满了金黄色的小灯笼!
“都是你家的吗?”郑菊问何涛。
“这边一片都是。过了那条小路那边是别人家的。”何涛指划着。
“种了几年了?”黄影问。
“六年了,今年第三年收获。刚好这几年价位都比较高。”
“哇,一年有三十来万吧。你爸一个人打理?”文轩问。
“也就大概这个数。平常就我爸管理,摘果的时候要请工人,一人一天一百二十元。”
“哗,文校,下星期组织我们全校老师来给何涛打工算了。”黄影说。
“是呀是呀,肯定很多人来。我们工作一天也只是这么多呢。”郑菊答道。
“你们能来,我给一百三十一天,还包吃一餐。不过,很辛苦的啦。”
“哇!这么好!可以考虑考虑。”文轩开心地笑着。刚才是黄影今天里第二次主动跟自己说话,他能不开心吗,他看着黄影,“你和郑老师肯定做不到的。白皮嫩肉的,晒一天怎么受得了!”
“说笑啦。我们来帮忙也不能收何涛钱的。看,又吃又拿的,怎么好意思。”郑菊说着跨过田埂伸手摘她看中的那个大桔子。
“老师,这里有剪刀。”何涛父亲拿着几把剪刀走过来,“剪果子的时候这样剪最好。”他站在桔树旁示范,述说着哪种桔子最好吃,并挑选着剪下来递给大家吃。大家专注地盯着,品尝着清甜的桔子赞不绝口。
看懂了,也吃饱了,大家这才各自提了篮子站在桔树旁挥剪扫货。
何涛这里挑几个,那儿挑几个,剪下来就随手放到就近的篮子里。两个小朋友这会儿也熟悉了,围着果树在嬉戏,追来跑去的好开心。
“哎,黄影,跟何涛对亲家了。”郑菊朝对面的黄影说着。黄影正想说好时,何涛马上就回了话:“可以哦可以哦,定娃娃亲了。”
“真的吗?好哦好哦。”黄影笑答,接着又朝儿子喊,“俊儿,快过来,拿这个大桔子敬奉你岳父大人。”
“谁是岳父大人喔?”俊杰跑过来问。
“他呀。”郑菊指着何涛笑答。
俊杰一手拿一个大桔子,看到晓君也跑过来便递一个给她说“给岳父大人”,完了他跑到何涛跟前:“大哥哥,给你。怎么你又叫岳父大人呀?”
这时,大家笑得合不拢嘴,晓君也跟着说:“哈哈,我爸爸有两个名字的。”
何涛止住笑,递一个大桔子给女儿说:“来,这个,拿给你婆婆。”
“外婆家那么远,我怎么拿呀?爸爸你是不是喝醉了?”
“不是外婆,是婆婆。喏,那个。”何涛指向黄影。
晓君指着何涛对俊杰笑:“哈哈哈,她还没老呢。我爸爸喝醉了。”
“我妈妈……应该叫阿姨或者叫姐姐。”俊杰一本正经地说,“像奶奶这么老的才叫婆婆。”
大家更是笑弯了腰。
“看看,你们把孩子都给说蒙了。”郑局夫人笑道,“两个小朋友到那边玩去。别理他们。”
“哈哈哈哈,真是小天真,两个小朋友好可爱。”郑菊停了笑又说,“小屁孩,什么还不懂。”
“唉,不过,时间真的很快过。忙着忙着,孩子就长大了。我儿子五岁大时还一本正经的对他爷爷奶奶说‘我长大了要跟我妈妈结婚’呢。老郑听了说‘不行,你妈妈已经嫁给我啦,不能再跟其他人结婚的啦’,我儿子怎么答,他说‘结婚了,我们还是一家人呀,又没有跟其他人结婚。那我跟聪聪妹妹结婚,我喜欢她到我们家住’真是笑死我们了。”郑局夫人边说边笑,“看,转眼就真到了结婚年龄了。”
“是呀。过年那次看到他,好高哦,比郑局还高吧?”何涛说,“快结婚了吧?”
郑局夫人点点头说:“现在的年轻人,总说不急的。”
“嗨,高富帅,屁股后面美女排成队呢。”何涛说。
“哦,我听聪聪说‘表哥有女朋友了’是他同学来的。”郑菊说。
“谁知道。总叫我们放心放心的。”郑局夫人乐呵呵地答。
“唉,回过头看,时间真的跑得快。想想,我们当时出来教书,一个月才几十元的。”郑菊说。
黄影终于跟着开了口:“记得我们小时候读书报名才几块或者十多块钱的。现在你看,上个幼儿园一个学期都要好几千的。幸好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不然,都不知道这一个月几千元工资怎么撕开呢。”
“我们当年拿几十元觉得也够花,现在拿几千也还是紧紧凑凑的。”郑菊说。
“那当然,你看物价。没法比。”何涛停了停又说,“以前,城市居民户口多优越,农村人羡慕死了。八十年代末,你们拿工资也就两、三百吧,农村收入更少。可是那时买一个城市自理粮户口就要五千多。还很多人想尽办法去买。现在,当年买城市户口的想回农村的好多人回不了。看,我爸的年收入比我高多少倍。我要工作七年才顶得上他一年的收入。”
“你爸辛苦呢,农村没有退休金呢。”黄影说。
“一年也就三四个月辛苦一点啦。平常也是自由清闲着的。我爸还帮忙种田呢。算起来,我要干八年了。忙几年退休金早有了,怕啥!”
“你爸身体好,看起来不像六十岁的人。”
“就是,劳动人民身体好。”
“唉,我们没有田地,不然也回农村种果树了。”郑菊说。
“你们不行,你们天生是大城市的。不过我们的工资也确实太少了。”何涛说道。
“别急,认真工作,以后工资会提高的。”郑局夫人说。
“哈哈,就是盼着这个。不然早跳槽了。”何涛答。
“你们还在剪呀,看篮子装不下罗。”文轩走过来,对大家说着。
“哇,是呀。篮子装太多,我们拿不了啦。”黄影看看自己的篮子虽然没装满但还是说,“不剪了不剪了。”
郑菊走过来看了看说:“我和我嫂的装不下罗,你的还没满呢。哎哟,你的都是小个的。”
“小个的好吃呢。”黄影说。
“我吃到大个的好吃啊。我尝尝。”郑菊从黄影剪的篮子里拿一个剥开皮送进嘴里,“小个的也好吃哦。”
“剪到那些中膛果,都好吃。”何涛说着来回看了看剪过的果树。郑菊姑嫂是挑着剪,剪过的树上还挂着星星点点的大大小小的桔子。黄影呢,根本没有挑,只对着一棵树,她站过的那面留下的是一片翠绿。何涛顿时想:她做事尽善尽美,真是个受欢迎的人。于是随手在另一棵树上挑了几个最好的剪下来放到黄影的篮子里。
“够了够了,提不动了啊。”黄影说着弯腰去搬篮子,哪里搬得动。
“别动,力气活哪里是你们做的呢。你们到大路去吧。”何涛说着双手抱起篮子,紧走几步放到路边。然后绕回来想搬郑菊的篮子,有点沉。他抬头之时,黄影走到跟前说:“两个人抬,没那么重。一个人拿闪到腰就不好了。”
“抬,也是我跟文校啦。你到那边去吧。”何涛拦着她,然后朝文轩示意。文轩三步两步跨过来,弯腰说声:“一二三……”两人抬起就走。
她们看着他俩来回走着,男人就是男人,力气大,在这方面,女人没法比。
“走,我们到那边看看去。”郑局夫人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