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个新四军伤员》第一章 跟新四军送食品
作品名称:36个新四军伤员 作者:清贫 发布时间:2015-07-01 11:07:33 字数:3953
1939年5月,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江浙太仓。
“二根,等会你把娘送到芦苇荡去。”
“娘,你不要去。等我把这点破渔网补完了,就划船把这些东西给新四军送去。”
“不,我还是要去。”
“娘,你还是等一下嘛。”
“等你把这点渔网补好,天都要黑了。”
“娘一一”二根说了一句,就没有说话了。他知道:自己娘为了早点把食品跟在芦苇荡里的新四军伤员送回去,已经等不得了。
家住阳澄湖边65岁的周大娘,把红油漆脱了不少的桌上盆里煮熟还冒热气的红薯一个个捡在一个大口袋里,把口袋系紧,放进一个大背兜里,然后,把煮熟的咸鸭蛋用大口袋包好也放进背篼,对她唯一的23岁儿子说。
她儿子在破旧发黄的门边坐着,穿着一件土布粗衣服,身子健壮有1米7,人憨厚老实,沉默话少,只是个性有些倔,长得俊逸的儿子周二根。
孝顺而壮实的二根坐在发旧灰门槛旁的一根矮凳上,他卷起的衣袖,两只粗壮晒得黑红的胳膊,左手拿着堆放在他曲起双腿上有些烂的渔网,右手在补渔网。敞开的土布衣服露出他丰满的胸肌和光滑的肚皮。
做娘的明白:儿子是担心这船在河里太颠晃了,对她身体有影响。可是,给新四军送东西,周大娘就很想去,也想看看。在四天前,也就是1939年5月6日,因在一个多月前,新四军第五旅六团团长凌飞根据支队司令孙毅的命令,带着部队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的名义,从苏南茅山根据地出发向东前进。在随后的一个月行军中,这支新四军大部队经过常熟太仓附近,对日本鬼子的沿途据点,比如火车站、鬼子营房、据点,铁路等进行袭击,还伏击鬼子的运输车队等。由于新四军不断与日本鬼子作战有不少新四军战士、指挥官伤亡。而部队还要继续前进,由于天气热,向东进时,留下了36个新四军伤员。不得不做出安排让两个班、医护人员留下并和太仓地下党联系,在太仓县委帮助下悄悄地在四天前的一个傍晚到了阳澄湖,在离湖有两公里的杨家村,经由太仓县委联系并派人把20个新四军伤员送到湖畔乡民的14条小船上,划船到有十多公里长的芦苇荡,隐蔽在一大片绿色青青的密集芦苇荡里。周大娘的儿子和多个乡民都积极地用船运送这20个有不同程度伤势的伤员和随他们来的新四军六团二连一排排长26岁的叶振民、30岁的陈杰指导员,他们带来了一个班12个战士负责保卫这批新四军伤员;还有另外16个新四军伤员和跟随来的医护人员到了杨家村,专门由新四军六团七连连长鲁大海带来的一个班负责保卫。为了更好地表现当时的历史情势,我们将以陈杰指导员、叶排长和鲁大海连长为两条主线,描写新四军养伤和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以后,还请亲爱的读者关注:反映中国新四军的小说《新四军连长王东》、《新四军排长黄刚》。这两部小说将集中反映新四军有名的战斗故事,比如:皖南事变、韦岗战斗、句容战斗、东山战斗等。
听了儿子的话,周大娘知道儿子心疼自己,她还是要坚持去。因为,一看到那些正直勇敢的新四军伤员和叶排长他们,周大娘就觉得他们是好人,是可靠的,所以,就喜欢新四军。四天过去了,没有看到新四军,周大娘就想他们,非常想!这时,周大娘看到儿子左手里拿着渔网,跟自己娘说了后,又低头专心补起渔网来了。
“不,我要去。四天了,我都没有看见新四军了。”周大娘说。
儿子听了妈的话,他觉得自己的妈非常想见新四军,觉得以后有的是机会,就不想让他妈去。于是,他停止补渔网,抬起脸对妈说:“娘,你就别去了。你想,在船上来回都要一个多小时,我担心船太颠簸对你身子不好。”在他说最后一句时,口气也加重了。
而周大娘不这样想,她说:“儿啊,你想多了。娘从小在这湖边长大,船坐得少了吗?我跟你爹结婚后怀着你,有时也上渔船,跟你爹一起打鱼,他打鱼,我做饭。”
“娘,你这样说,我又想我爹了。他为了我们母子,常年下湖打鱼,我记得每次爹晚上回来,他都要抱着我满脸的笑。”
听儿子说起他爹,大娘又怀念起自己的丈夫,话更多了。
“后来,你爹看我身子大了,就让我呆在家里,再也不让我上船了。再后来,娘生了你,你爹是那样高兴!每天早晨下湖边打鱼,出去前就要抱你一次,晚上打鱼回来一进家门,首先抱你,亲你的脸,他稀罕你!我做好鱼,他说先让二根吃。”周大娘又跟自己唯一儿子唠叨起他爸的事了。
二根时常想自己的爸爸,可惜,他在20岁时,爸爸就死于日本鬼子的手里了。不巧的是二根去他乡下叔叔家了,没有看到爹的死。
“娘,想起我爹,我就恨日本人。”二根气愤地说。
“我记得那天下午,你爹打鱼,碰见了在湖里开来的鬼子船。鬼子要把你爹打上来的鱼缴了,你爹牢牢护着鱼;一个鬼子一刀刺进了你爹的肚皮里,然后,鬼子强行把一大桶鱼拿走了。过了一会,你爹倒在船头上死了。后被划船经过的小春他爹看见,把你爹带回来,人都死硬了(尸体都僵硬)。我哭得昏死过去,醒过来又哭。第二天,乡亲们就来把你的爹抬出去埋了,就在东湖的小山下。哎,可惜,你当时不在家,在你叔父那里……”说到这里,周大娘眼里又流下眼泪。她就把右手抬起来,擦了擦被晶莹的泪水浸湿的眼杂毛。
“娘,你放心!我会为爹报仇的!”二根紧紧地咬着牙齿,气咻咻地大声说。周大娘就这个儿子,是她的命,可家里的实际情况,令她无法做为自己丈夫报仇的事。丈夫没有了,她不能在失去儿子。她明白:现在日本鬼子到处杀人,自己一旦让儿子去报仇,说不定,很快就见不着儿子,可自己丈夫的死令她无法忘记,在这种两难的情势下,周大娘更是无可奈何。
“嗯。”周大娘含糊回答。这个时候,她主要是想马上去芦苇荡,看望新四军伤员。她觉得:新四军是打鬼子的,也许,自己死去丈夫的仇就有希望了。就马上说:“走吧,二根。不然,天要黑了。”
二根嘴里咂了下,抬起脸来,回答自己的娘:“娘,我还有一会。”
“我看你一时也补不完,晚上回来,娘为你补。”周大娘等不得了,干脆就这样吩咐自己儿子。
二根看到妈妈等不得了,就只好顺从自己的娘。他放下手里的渔网说:“好吧。”
然后,二根走到放在桌边的一个木台上的背篼旁,弯下腰,把装满红薯和鸭蛋的背篼背在背上。“娘,咱们走吧。”
“嗯。”周大娘高兴回答。母子俩就走出门,周大娘把门锁上,又检查门锁好没有,她的儿子背着背篼扶着自己年迈的妈,就朝一条门外两边都是密集呈针形般的芦苇绿叶中间的
过道走下湖边。看到自己儿子跟他爸爸一样心肠好,马上伸出自己肌肉硕壮的左臂扶住自己娘,周大娘感道:儿子是这样孝顺自己,心里感到非常满足和舒畅!一会,他俩下到湖边。
“娘,小心点!”二根用粗壮的左手牢牢地搀扶着自己母亲的右胳臂,慢慢地把他穿着灰布鞋的脚先踏上容易摇晃的小木船上,等船稳定了,然后才对妈说:“娘,你上来吧!”
“嗯。”周大娘看到:先上船头的儿子就回身来伸出肌肉粗壮经脉鼓露的胳膊扶稳她的手,让她小心地上了船,之后,把她扶在船篷外的船舱里,他才对母亲说:“娘,你就在船舱里吧。”
“嗯。”周大娘说。想到过不了多久,就能看到新四军,心里是那样高兴。就催着自己儿子:“儿啊,咱们开船吧。”
“嗯,娘,马上就开。”二根回答。他站在船头上,自己母亲在他身后的船舱里坐着,然后,周二根开始把小木船调过头,向湖心划去……
这是中国江浙一带阳澄湖夏日暮色。
周二根站在船头上,敞开粗土布衣服,露出他丰满嗮黑的胸肌和强健而光滑的肚皮。他手里拿着一根船杆划船,周大娘就非常惬意地坐在儿子身后的船舱里,看着船下清清的湖水于是,小木船就沿着湖面缓缓地前进。
这时,小船沿着长在岸边清清湖水里的、一半叶子伸出水面上的、一横长碧绿色尖形般叶子的湖中心前进。从坐有母子小船两边的河岸看去:尖细的芦苇叶相互交叉、生得紧密,远处看去:一横片青青绿绿的,十分诱人而令人愉悦!就像一道绿墙一样。然后,茂盛的在那一片苍翠欲滴在他们前边一动不动的芦苇叶,随着小船在一片清亮亮的湖面上缓缓地前进,就慢慢无声地往坐有母子俩的船头后面退去。过了近40分钟,船头在开始拐弯,进入一条很宽的仍就是两边延伸开去到远远的地平线的芦苇叶。在纯净蔚蓝色的晚空中,静静地飘动着一些大小不一的片云,就像一缕缕的薄纱,散布在落日耀眼的天上。金黄色的落日光辉庄严、肃穆地洒在坐有母子往芦苇荡深处去的船上和像玻璃般柔滑的水面上,还有芦苇叶上。一成片、一横片向他们划过船的后面那一抹平展的芦苇和湖面至远远的地平线上和蔚蓝色温情的晚空浑然相交。
二根带着他妈划了很久的船,终于进入一片紧挨在坐有母子船旁的叶子相依而绿青青的芦苇叶在往迎面是密如叶墙的、往里面在打到他俩灰色的船头上,一丛丛般的同样是竖立眼前的叶杆划进去,好似进入芦苇荡的内部。到了芦苇深处,看到:在四周是被厚实芦苇包住般,有多只停泊在枝叶纷繁芦苇丛里并排一起的小木船。
正和叶排长坐在船头上的是清瘦较高的陈指导员,还有站在他俩过来些的船边上是一个壮实、中等身材的张勇胜副排长。在他们身后略暗些的船篷里,有两个新四军伤员。一个叫何昭武,27岁,肚皮上伤势较重;一个叫李东,大腿、胸部上都有伤,都用布包着,还显出发干的血迹。他们所呆船的四面都是开始显得黛绿色芦苇,就像他们封闭在四周的绿墙里一样,还有照在他们身边略暗些的一动不动的芦苇叶上的淡红色落日光辉。芦苇丛的四周,此时,一片宁静。而簇拥在他们四周的芦苇,就像一道厚厚的绿墙,两人感到安然和踏实,仿佛把远在岸上的不平静的世道隔开来一样。这时,站在叶排长和陈指导员过来些的船边上的张副排长看到,在自己的侧前面,有缓缓运动的船头把生在水里的打到上面的密密匝匝芦苇叶分开,开进来,并伴有簌簌的声响;还看到了站在船头上拿起船杆划船的二根,以及坐在船舱里的打到周大娘胸前的船板的视角,还有周大娘那因为跟新四军送东西的欣喜被一些芦苇叶遮住些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