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水倒流(十六)
作品名称:汶水倒流 作者:淡水 发布时间:2015-06-22 20:39:47 字数:3202
白镇长看出了水主任的心思,他不想给镇建筑公司让步,他在村民面前没法交代。
白镇长只好以守为攻。
“水书记,我说出我的观点,你看行不行?”白镇长谦虚的口气:“不如咱取中,你半价出售给建筑公司。”
“这…这…”水主任没有思想准备,没有预料到镇长这一招。
白镇长微笑着面对水主任,水主任一时不知如何应对为好。
黑云遮阳,风向突变。
一直“不关心”这边风景的两位老书记转过头来,哈哈大笑。
“孙儿,我看这事行。”水书记和蔼可亲,起立,走过来,拍着水主任的肩膀:“我知道,这是你上任以来干的第一件事,总是想完美无缺,好在村民面前证明一下自己;又对村民许过诺,不达到目不罢休。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我们是出售给建筑公司,又不是白送,买卖本身就是双方讨价还价,就像集市上买卖粮食,都需要中间有个经纪人。至于在村民面前如何交代,还有我呢,孙儿,我去向他们说明,就说是我的主意,与你无关。”
“哈哈,哈哈……吃姜还是老的辣。”黄水记也站起来:“小水啊,你的政治生涯才刚刚开始,以后遇到不顺利的问题还有的是,处理问题都讲究个弹性,用以前的话说就是政治挂帅。当然,现在改革了,讲民主了,但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你还需要向你爷爷好好学习。”
“好的!黄水记,白镇长,我服从上级领导决定。”水主任还是从政时间短,还没有从学校那套教条的规章戒律解脱出来。
“错了,错了。”黄水记马上纠正:“我们这是来和你商量,没有下指示。正像你爷爷说的,买卖都需要一个经纪人,今天,我和白镇长就扮演了这个角色。”
黄水记、白镇长、水书记三人哈哈大笑,只有水主任红着脸呆滞站在那里。
黄书记拍了拍小水的肩膀,示意坐下。
“小水啊,其实来之前,我们也去过建筑公司,他们也是振振有词,白镇长没少费口舌,双方都让让步,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如果都抱住自己的理不放,我们镇委镇政府就不好当了。现在,又不行文化大革命那套了。”
场面又时一阵爽朗的笑声。水文章悟出了点从政的道理。
“好的,我一定向两位老前辈虚心学习,我也向白镇长好好学习经济理论知识。”水文章像是表态一般。
“我们可不是让你表决心,后生可畏,后生可畏,我们那点东西早就过时了。”黄书记收回面容可掬的表情,煞有严肃:“你可以向大学生白镇长好好学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可以相互弥补,共同进步。”白镇长异常冷静自信:“对你们的砂厂,我想提一下建议,供你们参考,你们经商办企业的思路是对的,但在具体操作上还要注意市场营销。汶河上下游村庄都开发砂厂,光靠当地需求,肯定商品过剩,所以,你们村要带头走出去,把砂石推销到城市建设等更大的舞台,价格会更好一些……”
白镇长意犹未尽,隔壁来人让白镇长接个电话。
接完电话,白镇长和黄水记就急匆匆离开了,县委来人有重要事情。
白镇长骑着一辆崭新的“凤凰”自行车在前面飞奔,黄书记紧跟后面,还是骑着那辆跟随他20多年的“大金鹿”。
送走镇委两位领导,水主任回味着白镇长的“建议”,好多词语还是第一次听说,什么“市场营销”、“商品过剩”、“推销”。水文章在高中时也发过一本书,叫《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里面讲述是社会主义国家是计划经济,都是国家有组织有目的生产,按照当地实际需求,开工建厂,保证生产的产品满足社会总需求。也就是说,工厂只管生产,政府负责批发零售。书中称这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无组织、无计划,盲目生产,生产到一定规模,必然出现产品过剩,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社会混乱,民不聊生。因此,资本主义正在走向下坡路,社会主义走在康庄大道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最后掘墓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就是学习效仿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当下推行的乡镇企业就是靠市场自行调节,不在国家计划之列,乡镇企业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的有效补充。那岂不矛盾了,在社会主义的土壤里种下了资本主义的种子,等这个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如何定义?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在哪?最后的结果是不是产品过剩,走向衰败?砂厂的产品过剩是不是恰好说明这一点。
水主任越想越想不通,越想越糊涂,乡镇企业的发展路在何方?报纸上说,乡镇企业从诞生那天起就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靠社会供给和需求自行调节。以前,他看到这些,没多想,也没去思索,总觉得那是学术界理论探讨,离我们非常遥远。但是真正做起砂厂遇到困难,从今天的谈话中才开始体会到这不仅仅是理论,而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砂石价格砍半,不是我方自主定价;即使价格原价,就像白镇长说的产品消化不了,形成过剩。这不是让村民白忙活吗?水文章越想越后怕,越想越觉得砂厂砂石有过剩的危机,导致村民……
水主任不敢在继续想下去。
第二天吃过早饭,水文章顾不上砂厂的事情,心揣疑虑和不惑,匆匆来到镇政府大院,坐在白镇长办公室“守株待兔”。他要当面聆听白镇长昨天没有讲完的话,当面让他指教砂厂的出路。
当公务员小张——水文章的学生——来告知白镇长一早坐公共汽车进城参加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全县“万元户”表彰大会去了,他才从低头沉思中抬头开始扫描镇长办公室。
白镇长办公室后面书橱里,摆放着许多书籍。其中不少经济管理类的,他从书橱里抽出两本,一本是《市场经济学》,一本是《市场营销学》。得到小张的同意,他带上这两本书返回。
水文章如饥似渴,白天晚上他都在认真肯学这两本书。对书中的新观点、新名词他都做了笔记,对一些不明白的问题也重点做了记录。
经过三天三夜的废寝忘食,水文章体会颇深。
当今世界,存在两种政治制度,一种是社会主义,一种是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是市场经济模式。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解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既相互联系又有质的区别。在资本主义国家市场调解为主,计划为辅;在社会主义国家以计划经济为主,也不应该抛弃市场调节。但是,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大阵营政治上的冷战思维,军事上的明争暗战,经济上的相互排斥,导致人为的两大阵营相互对立。特别是社会主义阵营坚决排斥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成了资本主义的代名词。相反,资本主义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摸索到,仅靠市场不行,政府还必须采取适当的计划调控,经济的发展才有条不紊,螺旋上升。我国长期以来独立自主封闭发展的模式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才被打破。以邓小平为主的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放眼世界,高屋建瓴,大胆借鉴西方发展模式,引起西方先进的技术、学习西方的管理理念、吸引外资来华搞“三资企业”,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现如今又大张旗鼓发展乡镇企业。种种迹象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采取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来发展经济。但为什么不提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共存。这一疑问在后来对白镇长的询问中,得到了白镇长严肃批评,上面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对一些问题不要过于敏感,这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营销。以销定产,企业要在市场中自寻销路,而不是等政府下生产指标。乡镇企业就是权责明晰、政企分开、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说白了,就是脱离政府的怀抱,自谋出路。水文章终于明白了白镇长未说完话的含义。不等不靠,走出去,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就像农民在承包田里有自主权。
水文章改变了再去找白镇长取经的打算。找市场而不是找镇长,他终于在知识的海洋里取得了“真经”。
如何跳出汶上镇,去寻更大的市场呢?最好有个跳板,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跳板又在哪里呢?
他脑海中出现了一个人的面孔。
对,就去找他,他就是最好的跳板,他肯定有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