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生命弦音>第十八章(6)、第十九章(1、2、3)

第十八章(6)、第十九章(1、2、3)

作品名称:生命弦音      作者:放情凌霄      发布时间:2015-06-10 20:38:42      字数:11996

  ﹙6﹚
  业绩辉煌,屡获奖项
  2000年评先,庆余被评为县、市先进工作者、优秀编辑,拿到奖金、奖品,看到红彤彤的获奖证书,他心火辣辣的激动万分。他想:只要无私付出,终会得到回报,现代流行歌声里有一句:“不在乎天长地久,而在于曾经拥有”庆余是多么的执着投入和潇洒走一回啊!是的,数十年来庆余一直热爱文学,他嗜书如命,无形中日积月累,无师自通,全是“热爱”之功,有哲人说:“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不无道理,学习能走出心灵的踌躇,看外面的世界多精彩,能重建一个新的自我,能重塑一个崭新的人格。人生路漫漫,符合时代要求为准则,为自已的生活重新造型是必要的。凡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非但是年青人,而是像庆余一样的年老人,是活得最高尚的人,也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各个人有不同的生命轨迹,对于凡夫俗子来说,命运不可改变,而对生活强者说来是这样回答的:“命由己作,相由心转。”世界上一切成功、快乐都是由自已亲手创造的,只要你觉得自已年轻,看上去就会真觉得年轻了。所似庆余就是这样在忘老中舒展着自已的心情。他说:一个人并不在乎天赋有多高,关键看自已的挖掘,展现自已生命价值的程度,一个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庆余认为一个人常会遇到不合情理的事或面受委屈时,还是像那尊永远微笑的乐山大佛一样,笑一笑也就过去了。让人并不是怕人,而是一种极好的风度和境界,宽容能使人性情和蔼,使心灵有转折退让的余地,能化干戈为玉帛,能简化复杂的人际关系;宽容不是软弱,而是理解人,有爱心的表现,表现了自已的胸怀的豁达,不应该把宽容看成是忍辱负重,而是要看成一种美德和幸福,能付出爱心是福,能消除烦恼是慧,“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用宁静的博爱心态,观大地众生相,听众生声,不恼怒,能容人。”人正邪不侵,是非烦恼自会远离。”即使对方气极,说了过分的话,做了过分的事,也要冷静。想到他既然气到如此,是因为此事对于他太重要了,而事情的挫败使他内心这么受苦,才致丧失理智,说了错话。
  要真正达到宽容和旷达,还需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即,不要单向思维,要多向思维;要跳出自己个人的着眼点,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一想;不但从正面想,还要从反面想;退一步想,进一步想;从大局去想,从结果来想,从人的好处去想……退后一步自然宽。庆余长期养成宁静心态,他想着:鸟类,因为飞翔才得以生存;海豹因为游泳才得以觅食;深海的鲨鱼与浅海的海豚,清楚地划分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是生物存在的各得其所。庆余更体味到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本领,可不是吗?在那些艰苦岁月里,不是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挣的一口饭吃的吗?劳动开发了财富,劳动创造了价值,劳动的最大贡献就是“重新发现”。如果人们死守家园,不与外面世界接触,就不会有自己的辉煌,也绝不会发现“好望角”,也绝对不会发现澳洲肥沃的土地,如果说,爱迪生不发明电灯、瓦特不发明蒸气机,那么,人类将生活在黑暗中徘徊。
  “好望角”的人生理论,就是鼓励人们去发现、去创造。没有发现就没有世界;没有创造,就只能是动物的生活。人还应该有精神的生活,就是说,人应有一点发现和创造,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于去干前人没干过的事。从大处看,一个不敢冒险,墨守陈规的民族,注定是没有前途的。“发现创造”是需要勇气、决心和意志的,这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前提。世界上最勇敢的人,就是笫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也是第一个敢吃毒蛇的人,如果没有人敢去冒险,那么螃蟹和毒蛇就不能成为美味佳肴。庆余又追忆起往事来了,他曾在走投无路中徘徊过,彷徨过,想起来,这也是生命旋律中的暂时喘息,是出现不协调的音符吧,也许这彷徨、徘徊,也算是一种历程中的一个逗号吧!总之,他人生是富于戏剧性的,其中有欢乐、有苦涩、有悲哀、最后转化为欢乐更大欢喜。这是生命长河在流动到最佳的境界,这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弦音!当年的窒息,是暂时的停止,迷惘的彷徨、凄苦的徘徊。也许是一种思索,一种领悟。所以懂得徘徊,实际上也是一种觉醒吧!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机遇。俗话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有地有,你有我有。那就看一个人的洞察力、分折力、预测力了。这些都在庆余的心中悟出的道理。
  一位作家徐先生是这样评价的,他对庆余的人生历程深有感慨,他说:李庆余同志是多才多艺的人,他走过的人生道路,为一般人所未曾走过的,他从艰难困苦中走来,实不容易啊!下面就是徐先生吐自肺腑的心语:
  庆余老人自离休之后,为了充实和丰富自已的老年生活,他与书画结缘,几年来由于他勤奋好学,他的书法作品荣获97年中国书画社举办的“迎香港回归”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奖。该作品已被香港东方文化中心收藏。他先后多次荣获书画铜奖、银奖、金奖等。他的名字被入编《世界艺术家名人录》,还入编《中国专家人才库》等。他是温州市老干部书画协会会员、市诗词学会会员、县老干部书画协会理事、县诗词学会会员、县美术协会会员、县科普协会会员等。
  他是个多才多艺的老人,他会医、会书、会画、会写、会摄影、会摄像、会篆刻、会象棋、会五金修理、会改水工程设计等。他创作的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文章,文笔清秀,文章流顺,经常被县、市等有关报刊选发,而且还多次获奖。尤其在各种征文大赛中屡屡得奖,曾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次。特别他被聘用于县驾驶员协会,负责主编工作之后,他如鱼得水,有了英雄用武之地。几年来在县交警大队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驾刊》越办越好。《驾刊》内容,中心主题突出,文章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多彩,不但受到了广大驾驶员的欢迎,同时还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认可与支持。真是谈何容易!一月一期三、四万字,数十篇文章,都由他自已组稿、校对、编排、分发等。如此大的工作量,均由其一人承担着,同时他还经常背着摄像机、摄影机到基层驾协分会进行采访,还要与广大通讯员搞好组联工作。
  该《驾刊》不但宣传了我县驾驶员队伍的精神风貌,而且还向全县宣传了交通法规,不但是县内驾驶员学习的好资料,还对省内外驾协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有些文章还被转载在全国交通管理及省、市公安报刊出,这对树立我县交通形象和宣传我县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他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总感到自已平生壮志未酬,想多做些工作,因此他勤奋学习,决心在有限的晚年时间里,为社会多做一点有益的事。李庆余老人虽年迈古稀,但至今仍是精力充沛,思路敏捷,干起事来还是虎虎生气,真不愧是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老人,但愿他健康长寿,青山依旧在,岁岁春满园。
  第十九章
  
  ﹙1﹚
  一颗童心,健康心态
  庆余自离休后,一直保持着好心情,那就是宁静,宁静是生活的朴素,是精神得以活泼和生动的空间,宁静是一种高雅的精神状态,是思想、审美之树长青和繁茂的土壤。使他的心理和思想更加放松、净化了。他在精神上感到很充实,生活上感到很幸福,他在宁静中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再干出一点成绩来。他现在保持着“五千万要”的精神财富。那就是千万要平安;千万要健康;千万要知足;千万要快乐;千万要珍惜。他老伴经常在祝福着这幸福美满的生活,那就是祝福加祝福是很多的祝福,祝福乘祝福是无限个祝福,他俩正共同牵手走向无限的情爱之中……
  他这样想着,矜洁为了他曾付出过太多太多了,他只有在夕阳红霞辉映中,以格外火热之情来献给她,来慰籍她一颗为女儿的失去而黯淡创伤忧郁的心。每当想起女儿时,她便热泪盈眶。庆余只好用百倍的安慰使她的心情转好,使她忘记过去,珍惜现在,保重身体。
  春天,庆余经常搀扶着她到公园散心,看公园里苍翠的柏树经过严冬的磨练,显得更加坚毅、挺拔、傲立。粗大的树身,茂密的枝叶,向地上投下了浓浓荫影婆娑,仿佛在吟唱着一曲生命之歌。在草坪上坐着一对对青年男女,在假山岩后那对恋人谈得如此的亲热,庆余从心底里祝福着他们,他真希望他们再不像自已一样遇到艰难狂热的年代,希望他们生活再不会像老一辈的艰难困苦与曲折颠沛流离。看那一个穿红袄的小女孩牵着爷爷的手,蹦蹦跳跳地走来,庆余目送她的身影那鲜艳的一点红,吸引着他:孩子啊!今天生活真幸福!想到他自己已经从寒冷的冬天走来的人,如今这样舒畅,应特别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啊!庆余曾到一个边远的山村里采访一位百岁老太婆,询问她长寿的经验,她裂着嘴笑呵呵地告诉他:“孩子,饭吃饱、觉睡好、早起上山打猪草,家庭和气不争吵,有说有笑活到老!”当时不觉得怎样,看看现在,能把老太婆的话做到,的确是太难了!真是太难做到!但为了多看看这个日益浮华的世界,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百年后的变化,人们何不善待你我他幸福地多活几年?!没有过不了的山,没有跨不过的坎,只要你身体健康,每一天都是一样。庆余一家五口,天伦之乐暧融融,孙子已茁壮成长,一身稚气、一股童趣,很逗人喜爱,全家欢乐的笑声就像浅浅的小溪的流水……孩子笑了。日日是好日,要把一天过得很实在,一天把一天过好,一月把一月过好,一年把一年过好,这样才会一生过得很好。庆余就是遵循这个理念过好每一个日子的。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
  夕阳是迟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
  夕阳是未了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
  多少情与爱,化作一片夕阳红。
  
  “劝君莫奏黄昏曲,老人应唱春之歌”。日历年龄并非是青春唯一的标志,精神支柱可以创造永恒的春天。庆余、矜洁现在的生活水平日趋提高了,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改革开放新时代,也不觉得自己老了,他俩双双进了“老年大学”,拿起书,扶起笔,生活在书画艺术的氛围中。他热爱文学、善于写作,他以精彩流畅之笔,挥写着自己曾坎坷苦难的人生,回首往事,更珍爱今天美好的生活,并创造着自已人生的笫二个春天。这“二春论”己为他俩幸福所共识。他俩越活越感到生活有滋有味。
  目前进入养老时光,如何安度晚年呢?庆余想着:物质、精神、科学,是养老的三大要素,物质是养生的基础,每月有养老金拿;精神是养老的支柱,尽量使自己的精神生活过得更加丰富多彩;科学是养老的法宝,就是以科学观点进行保健。有人说: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庆余矜洁唯求的是高寿、高兴,足矣!
  人只要有点精神,他的生命之光就永远不会熄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活着,就应该像天一样壮健地一样不息运行,自强自立;人活着,就应该像大地一样广博厚实,承载万物!是钢,丢在地上,宁碎不弯,这就是我!
  “古稀何不惜残年,漫步书林志未衰。莫道人生无再少,挥毫便觉入春来。”庆余这十多年来的感受的确这样,1986年,M县老年大学开办了。他首批报名参加学习书、画、文、医、园艺、电气、他后又学了电脑等。后来老年大学开设了中国书法函授大学分校,他又专门学习了书法。庆余兴趣也越来越浓,经常在自己的小书房里读帖、练字,一练就是大半天。有时家里人等他吃饭,菜都凉了,叫了他好几次才见他下楼来,还说他自己不饿,简直“忘食”了。国画及诗词带给了庆余的更大乐趣,他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他往往吟诗作画自娱自乐,感到精神更加充实了。他平时爱好写作,往往参加征文比赛中得奖。由于他以学为乐,与书本结缘,晚上睡梦中都与书本在一起,他在学习中偶得佳句与感怀皆即兴而起记录在本子中。他在这二十年来有夜间看书的习惯,每个夜里勤读,每个清静夜晚睡至二三点都醒过来,卧在床上,在床头灯下看起书来,看够二个小时后才又掩卷入眠。也许这也是叫做“废寝”吧!至翌日清晨五点照样起床,经过嗽洗一番后,即奔向门球场打门球去了。天长月久每天晨练,则已经习以为常了,他心态年青忘了自己的年龄,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青春时代。
  篆刻又是庆余的爱好,书法印章,有着“方寸之地,气象万千”之誉,具有“画龙点睛”提神的功能,而且顿使全幅作品添加生气和血气,产生“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缀美妙趣。所以说文、款、印是组成书法艺术的三大要素。平时庆余抽空乐于刻章,有时一整天蹲在楼上书间中,专心致志地刻着,他兴致及心情十分佳,人如入佳境,有时同道所嘱也乐意接受为他雕刻,乐此不疲。他说,自己刻自己印,意思特好,其乐融融。
  
  ﹙2﹚
  书画为乐,妙笔生辉
  庆余国画对山水及人物画也特别的爱好,在长期的耕耘中,体味多多。庆余深深感受到,悠悠中华,文明久远,庆余在为自己的8米长卷《江山娇艳画图中》写上:
  
  挥毫纸卷舞长空,独爱丹青描翠峰。
  一派春光东旭美,几多风物真情浓。
  鸿图大展知嘉业,振翅高飞上碧穹。
  奋笔耕耘诗句畅,江山娇丽画图中。
  
  庆余从小就喜欢白话诗,只是一时粗糙之作。后参加了工作,在革命生涯中,无暇顾及执笔写诗。1958年由于生活突变,陷入苦难,内心无尽的苦闷,无处诉说,只是在诗中二三言之语,诗与心灵对话。表态心迹流露于其中,有内心感受。那时的诗,没有诗的深层意境,只是信手涂鸦而已。正式投入写诗,还在离休之后,进入老年大学,学了系统的有关诗词格律,开始初涉诗路,诗与画配套,相得益彰。因而对古诗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他想道自己爱好丹青,如果画好一幅加上自己的诗作岂不更好,于是下决心一学,从中多得丰收,体味到诗、词的丰富多彩。其中韵味与意境,其乐融融,从中才知道中华诗词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奇葩啊!
  通过了系统学习,庆余知道了诗词艺术之美,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一首诗有没有韵,都能觉察得出来的。
  人到老年,在家的时间多了,静下来读一点书,这真是庆余习以为常、乐此不疲的事。他每天目睹了大量的报纸外,也抽空静心下来读书,他有这个习惯,看报喜于剪报,看书则善于作好笔记,尽将精华的记下来。也许可以作为自己写作的素材吧!正当晚年,夕阳红烂熳之时,能有很多的时间来学习,真是他的终身幸福了!宁可一日无鱼肉,不可一日无书读,真是他的大实话。
  年轻时在学校里读书,那是一种积累式的读书,读书的目的,就是在于把前人留下的知识拿到手,一位著名作家说:跳出来,成为自身的旁观者,能看清自己的得失;能使自已变得聪明些,少干蠢事。的确,纵观中国历史,许多人就是在干事之前没跳出来看自己,才留下千古笑柄。试想,掩耳盗铃者,如果在盗铃之前能“跳出来”看自己,中国还会有这个成语吗?跳出来看自己,用哲学的语言表述,就是用旁观者的眼光看自己。人们都知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只有多读书,领会书中精髓落实到行动中去,除读书外,庆余爱写散文,以经常“爬格子”为乐,他认为光读不写,等于无用。学来用出才是知识全面。他将写作成为自己练笔、练脑的方式。他感到写散文是非常灵便的事,抒情而又多情的文体,他重视自己个性的表现,抒写真情、倾泻胸臆,庆余往往将那些自然景物,一经他感情的过滤,都染了情,舒了怀。他感到散文只有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真正优秀文章都是有什么情就说什么话的,那激动、欢畅、悲伤、彷徨、卑劣、高尚、庄重、放荡如此等等,都如实写出。即使写出了自己的缺点,只要写得真诚,读者也会喜欢自己的文章,并且原谅你的过失或同情你的不幸际遇,因为读者能从中看到一颗纯朴、光洁、透明的心。你奉献给读者纯真的感情,读者会把你当作知心的朋友,喜欢倾听自己真诚的诉说,并关注你的命运,就能同你的心灵情绪共忧乐。庆余每写文章都是激情、奔放。他运用丰富的想像,生动的比喻和浓郁的抒精笔调,创造了一个清奇壮丽的意境,做到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明丽,韵味含蓄醇厚。
  长期的写作中,庆余深深体味到意境的形成,往往离不开赋、比、兴的表达手法。或铺陈、或比拟、或拟景兴情三者结合,得趣自然,越见成效。意境的形成往往是景中情、情中景、情与景会意与象征。情附丽于景而得显现,景为情所役而得神采。景是情的躯壳,情是景的灵魂。二者浑融交会韵致隽永。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通常是由触景生情和寓情于景两种方式而获得。意境的形成,往往带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当今盛世不时勾起了庆余的内心世界的共鸣,他经常写些有时代特色的景物诗文,抒发昂扬奋进的思想感情,表明了他的意境创造更具有时代性。
  庆余正值安度晚年之际,他思想没负担,生活无压力,有的是时间。在婉约中“水到渠成”就是了。庆余所以能写写,全是读书之功,读书,能让人睿智、清醒,让人去掉华而不实,从而拥有一份知其然而为,知其不然而不为的智慧。有的人总爱将希望看成结果,把自己这个人生的未知数,看成一个常量。常在未来的版子上过早地浇铸了自己的模子。只因为有了渺茫的追求,便朝朝暮暮地心念之、情系之,直到一切追求的东西倏忽而逝,就变得浮躁心狂。“知则明、明而安、安而康、康而乐、乐而寿。”这条顺乎自然规律的人生法则是庆余的座右铭。
  2001年庆余年届七秩,七十是人生古稀之年。县委组织部、县老干部局为全县七十、八十岁离休老干部,举行庆寿活动。给庆余送来了寿牌及拐杖。送拐杖表示了尊老的大礼,这也许是古来传统礼制的延续。古来传统礼制,有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的说法。古代大臣年老则赐杖,表示了年老还继续在朝,老有所为。这个礼制尊老、敬老、养老一直沿续至今,庆余打从心底中体味到了“夕阳无限好,红霞尚满天”的幸福年代。他写下了七律《七十抒怀》二首,另加一阕词:
  
  ﹙一﹚
  峥嵘岁月感匆匆,转瞬欣臻七秩翁。
  处世偏遭酸苦辣,谋生却历贾农工。
  回甘蔗境冰凌解,返老童情艺趣浓。
  壮健桑榆何畏晚,桂兰并茂映丹枫。
  
  ﹙二﹚
  默默耕耘历苦辛,乐于黎庶献吾身。
  宏图跨纪开新页,馀热增辉励后人。
  荣辱皆忘肝胆赤,糟糠长伴晚晴珍。
  而今笑度清平日,翰墨躬亲处处春。
  
  浪淘沙﹙双调小令﹚•七十感怀
  往事莫伤悲,对景情催。庭园丹桂菊芳菲,毫笔手挥书不倦,诗酒香醅。
  七十显风姿,馀热期追,夕阳映照晚霞辉,岁月如歌须独爱,尽享春晖。
  
  好事近•晚晴乐
  鬓皓白头翁,晚照赤阳姿艳,与岁月同辉灿,健康当经念。
  墨香书画卷宏篇,天伦乐心湛,竹劲酒吟诗赋,笔端怡恬澹。
  
  庆余将自己的七律,寄到各地亲朋、笔友、同道们,就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先后来自全国各地,纷纷递来了华翰、寄语、贺辞及缪和诗篇,达到了200多人。人家说:这样贺寿方式真好。庆余合家快乐,如何表达自己七十寿辰呢?!庆余早就有计划了。要在七十寿辰之前,出一集书来纪念才好。于是庆余由自已编写、设计,统筹部署下,用多栏目内容鲜明的编印成册《骊珠集》。上卷为庆余自己的作品,自序、一序二序,有县委书记题词是:老有所学诗笔健,心宽处事慰晚晴;县长题词是:寿居维祺征大德,文明有道享高年;组织部长题词是:晚景弥坚松柏节,好风常度桂兰香;宣传部长题词是:喜迎夕阳红,笔耕志未泯。皆表达了领导的关爱。《骊珠集》的栏目有:“岁月留痕”、“春华秋实”、“画中意趣”、“书海拾缘”、“刻意求真”、“悠悠追忆”、“文笔寻梦”、“师友名录”、“先辈卷页”、“丹青溢彩”、“砚笔留香”、“金石清音”、“诗华雅篇”等汇集了庆余的诗、词、书、画、文,代表系列及有关照片及亲朋、笔友的墨宝、诗词等,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颇有纪念价值并突出了地方文献的精华,该书也算是庆余的杰作了。
  ﹙3﹚
  健康第一,精神财富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庆余写下了这幅横幅,装裱之后挂在床头,多么朴素的字眼啊!它含着意义深长的底蕴,是啊!庆余的大半辈子的清苦生活,他身经酷寒,百战风霜。他从暴风骤雨中走来,实在不易啊!他所走过的路,无不印下了“健康向上”的痕迹呢?!他所经历过的人与事,都有若无限宝贵的轨迹。都是在举步维艰中吃力地描绘着自己苦涩色彩的画图故事,是常人很少有这样险恶人生之路的。他终于走过来了,现在雨过阳光更灿烂,实在太珍贵了。他将这些宝贵的“财富”深深地存入了记忆的屏幕中,他曾是航海中一只小舟,经一路拼搏,在惊涛骇浪中远航,才到达了现在理想的海岸。这苦尽甘来,这是常人所难以体味得到的。
  庆余想着自己碾过的年轮,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浪迹海角天涯,求学、谋生、亦或无所事事,过去无所谓家呵、故土呵!那时流离失所,孤苦伶仃,那有什么家呢?!如今不同了,有一个温暖幸福的美好家园,只要一临近过年,哪怕在什么地方,他就要停泊返航。中国有名古话,叫做鸿鹄不恋家,好汉走天下。庆余不然,他那时是被迫离家出走的,谁不恋家,只是情出无奈而已。是啊!庆余在既往苦难的岁月里,曾失去了家的温馨、温暖,失去的实在太多太多。屡屡叮咛着自已儿子珍惜幸福,过好每个春节,每次过年,所以他儿子最理解自已父母的一番期盼,儿子总与家人一起度过新年快乐的夜晚。儿子曾对故乡的家有过这样的描述:家是一个好地方!在我生命的旅途中,最使我留恋最使我动容最使我不敢妄为的是我的家,她虽栖居小镇僻壤,她虽然常常烟薰火烤也不热闹,但每每带着远行的风尘走进家门,我就有一种美丽、亲切而温馨的直感,吃着母亲亲手煮的夹着母亲温情和炽爱的饭菜,那种香甜什么山珍宴席也无法相比。
  真的,对于远行的游子,只有躺在生于斯养于斯的故土家园,才能真正感受人类至美的亲情和宇宙之中最圣洁的爱!风,悄悄地撩拨着窗前的嫩芽,把滴滴清凉的露珠拂到他的脸上,仿佛在对他悄语低吟:新年到了,别忘回家。是该回家了,也许母亲正倚门而望。
  特别是经过狂风恶浪后,阳光灿灿在高天,春风和畅中的美丽家图是如此的幸福、美满啊!值此盛世到处莺歌燕舞,怎不教人兴奋!庆余始终记住了自己那个悲凉苦难的岁月,这是人生不可多得特殊少有的历程,真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啊!!“送残尘芳身,含世间风雨,辟来生净处,不忍飘流去。迎猛飓狂飙,转世间鼷疽,谁会叹人生,还愿不长往。”一曲《生查子》,唱出人生的坎坎坷坷,道尽世间的风风雨雨。爱恨憧憬,尽显其中。正因为这样庆余写作素材特别丰富也激起了庆余极大的写作热情,特别在离休之后,益发不可收了。他与书画结缘,对新时代满怀激情,经常燃起了他的心灯亮堂,诗的灵感不时在其心中跃动,他心像一个向前滚动着奔赴目标的圆轮,擎着希望。他在体味着:“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清新,又去感受“好是风和日丽,输与莺莺燕燕”的动人心弦。像进入诗的意境一样,生活着真好!庆余对有奖征文活动,兴趣特浓。屡屡投稿连连中奖,不同奖项达数十篇。一、二、三等奖均有获得,真感到愉快与幸福,流露出欣获丰收后的喜悦。他在书画话动中也频频获得金奖、银奖、铜奖。这些按庆余的话说,都是生活的小插曲,主要给自已“夕阳红增光添彩,”使自已活得欢乐、活得舒畅,倒是真的。就是将它们权作美好的琴弦,其中所跳动着的美妙音符!他爱好读书,他每天都花上相当时间去阅读书,读书是一种事业,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道出了读书的三个层次;最初是大量涉猎,求的是广度;其次是坚持不懈,求的是深度;最后是灵感顿现,终有所悟,干事业也是如此。但现离休了也应该拿出现在时尚的话:“老马奋蹄不扬鞭,夕阳霞光无限好”以自励,尽管时间多了,可庆余总感到时间还是不够用,好像每天在忙碌中度过的。看书、看报、剪贴、绘画、作书、写诗、创作、养花、摄影、摄像、象棋,早上起来打门球等,真是个大忙人。如果没有那场大风暴,庆余以及广大有着同命运的一代人,也许将会是更加辉煌的一代!
  如今都在假设与否定中交替着很多也许。一个人的命运也就在这样一种交替中被注定。庆余的命运又岂能例外?他笑对人生,是个豁达之人,在乐观、热情、舒心、顺畅中安度晚年。从他的矍铄的精神风貌中,几乎找不到多少伤痕,在他执笔写的编辑部文章里,都是通篇洋溢着一种恢宏豪迈、热烈率真的神韵。他坚强的生命经受过多少大疯狂的折磨,始终未被“洪水猛兽”所摧毁,他顽强生命是极好的佐证。庆余担任编辑及主编的日子里,仍然以推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并将发现和扶植文学新人为已任。庆余有着丰富的编辑经验,而且有着用血泪换来的宝贵的人生经历和阅读积累。这就使庆余能够从较高的认识层面和审美角度,去把握作品。从历史的沉淀中和现实的蕴藏里去发规作品的价值,庆余十分注意在文学新人中发现好苗,并且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给投稿者挂去电话,热情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也提出要求与期望。庆余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注视和研讨着当代文学潮流的发展,在涛声四起、五光十色的时代大潮前,他又不轻易附和,他并非自己的固执,或者说自己不努力可能落后和保守吧。对于庆余来说,人生留给他的,惟有落日黄昏的灿烂时光,所以光阴对于他就显得格外的珍贵,他常有一种紧迫感,他不愿丢弃多年的笔,他写了大量的散文、杂感、诗词。他“愁苦而终穷”却从不“变心而从俗”,正可谓:“历尽磨难真情在”,他始终在肩负着历史的重轭,追赶着时代的脚步。他不倦的笔端下永远涌流着对祖国、对人民、对自己,为之奉献一生的文学事业的挚爱,展示了他传奇性的人生,丰富、苦难、恬淡的一生。
  他曾接到一个喜爱文学的女士王××。她从常熟寄来了热情洋谥的信,庆余颇有同感,她说:
  我认识了一位奇特的老人,他年近七十,还有一个浪漫的想法,在其七十大寿时出版自编的《骊珠集》。我也想过编印书藉,但假如我已经七十岁了,我相信我绝无这样的雅兴。人与人比,要是比浪漫,我怎能跟这位老人比呢?!这样老人稀少。他老当益壮,执着雄心,仍保持着旺盛的青春活力。而我却未老先衰。如今我亲眼看见一个老人把浪漫之美带到了七十大寿。我惊叹老人的毅力,这个刚毅的老人名叫李庆余。人有五种年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知识年龄。李先生他自然要比我老,可是他的心比我年轻。他的心像朝阳、像早春、像花蕾。我仿佛认识了一个朝气勃勃的年轻人。
  就是对文学的爱好,使我们的相识、相知、相帮的友谊三部曲开始了。我们的友谊没有复杂的过程,在不相知的情况下就能做到不相疑,如同一见如故,而我们从未见过面,应该说“未见如故”,他是一个不摆架子、不拿权位压人的平易近人的人,他只字不提他的能力、权位,仅仅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给我写信,在我眼里,一开始,他只是一个老人,是一个应该享受老来乐的老人,他没有可能再奉献什么出来。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写信给他才算得上动机纯正。假如一开始我就知道他能带给我的机会﹙发表作品的机会﹚,那么我写信给他就是“另有所图”。他第二次写信给我,才告诉我他是主编。我十分意外的发现,一个我原本想带给他老来乐的人,反而带给了我更多的乐趣,我的文学之梦却是依靠这个老人来实现。李先生写信叫我试着给他编印的刊物投稿。从此,在他的关照之下,我的作品十有八九地发表。这真是“相见恨时晚,一谈见情深”。我想感谢李先生,但不知用什么方法谢他,才能使他满意。我知道,是真情就不用谢,君子的美德,君子以成人之美为乐。真正的友谊可以构成一体,不能分割的一体。“君子之交交心,小人之交交利”,我想用诗与画作为见证:
  我们相识相知,
  在20世纪最后年头。
  你带着我,走上新世纪的旅途。
  路上有你,我不担忧,
  手中的笔有你的点化,
  将写出情感的风采!心中的志,有你的净化,
  将展望理想的宏图。
  我们的友谊,完全用文明造就,
  没有面对面的表达,只有心与心的交流。
  相逢在信息的路口,对话在艺术的殿堂,
  在神游梦幻中祝福远方的亲人。
  另外我还给李先生画了肖像,李先生来电说画得很像。我已经十多年没画了,偶尔有人用钱请我作画,我还不情愿呢,我不只推辞了多少绘画的活汁……写作这是我的兴趣与爱好,从写作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乐趣。我为李先生画相,想得到他的欢乐与我同乐,他本人的乐趣即是我的快乐,只要他快乐就是我舒心。这是一种心态,一种善良的心态,人与人的交往如果没有这种善良的心态,就不会有真情实意。一首诗、一幅画,其本身的价值不值一提,但当人们用善意作诗,用真情作画,这诗外之意,画外之情,不是满街却可找到的。经过了几封信的交往,我了解到李先生,曾被错划右派,有二十一年生活在极端的苦难中,他是怎样被划为右派的?那二十一年他是怎么过的?我认为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特别李先生的书,是增强人们意志的书,是启迪人生的智慧的书。好书里有成功、有失败、有经验、有教训,最重要的是真善美。我相信李先生的这本里,有许多我所要的东西,我好想写一写他,觉得不写写他是我的损失,也是他的损失,更是读者们的损失。人生应该如何度过,如何度过会更美好,我相信这样的问题在李先生的书里应该有特别的答案,没有人会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了,李先生自己写自己,这是最佳的方案。我热望李先生会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巨大的精神财富的。
  是啊!庆余看过这位女士吐自肺腑的真言,他内心中涌动着真情的波澜,的确,人们人生的经历,何尝不是一本书呢!拿庆余来说,实在是一本曲折离奇的书呀!人们人生经历就是一笔宝贵财富。庆余的经历,他尝尽人间喜、怒、哀、乐、辛、辣、酸、甜,岂不是一笔巨大宝贵的精神财富吗?!穿过岁月斑驳的门扉,诉不尽的悲欢故事,飘过万水千山,在梦里梦外追寻,芳草深埋的小径,踏歌而来,往事的心事,终能展开一生的柔情。也许多少年以后,他会在镜前一下一下梳理他的白发时,想想这世,你曾回来,曾陷在深处,现开着多么美丽的花朵,向往如此的奢华。
  踏夜色,抚花影,阑珊处,流传着千载的唐朝诗韵,把往事镌刻在旧时门扉?守望了一生的憧憬,依旧追忆在旧时的桂花树下。门里门外,唯有提笔的素手,唯有夕阳的红烂熳,万念升腾,品味读懂了那草长莺飞的情怀时光,沿着思念流淌滴答成的诗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