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拖刀逢鬼步 天下无绝招
作品名称:关公战长沙遗事 作者:黄沃若 发布时间:2015-01-12 11:03:16 字数:6977
第一节
关羽见黄忠追来,心里暗喜,想到自己在军师面前夸的海口,若不能顺顺当当收拾这老卒,岂不折了自己的威名?本来,他打算就在长沙城下使拖刀计,此时转念一想,那拖刀之法十有三分诈,像魏延之类的明眼人多少能看出点端倪,以自己之威却在众目睽睽之下诈胜老将,面子上说不过去。于是他放眼向西,纵马过湘江。可是,长沙至关山这条小路坑洼太多,有些地方稍平稍宽而黄忠的马又没跟上来,所以一路上,关羽这拖刀一直没找着机会施展。
黄忠也是艺高人胆大,虽说久战于己不利,但自己的百步穿杨还没有使上,于是紧追过河,两马一前一后箭一般快,把双方的人马甩得老远。
眼看将到关山,前面有一段平路,关羽放缓马步等黄忠靠近,心说对不住了,兵不厌诈,只怪我大哥要收你,不然不会有这么客气。耳听后面马蹄声至,估摸还有两息便可出手。何谓两息?关羽略通医理,医生把脉以鼻息一出一进为一息,一息之内脉至几次可大体断病,如四至为平和之则;三至为迟,迟则为寒;六至为数,数即热证之类。可是这时他万没想到,刚过一息,拖刀还未使力,忽听身后扑腾一声,他返头一看,原来是黄忠马失前蹄,连人带马倒在了地上。
关羽拨过马头,黄忠被马压着了大腿,一时不能动弹,口里放话:“来吧!捡个便宜。”
关羽岂是捡便宜的人,慷慨发话:“你马力不济,换马再战吧!”
黄忠站起来,眼珠一转问道:“无马再换,步战如何?”
关羽笑道:“步战?好哇!只怕你人力也会不济的。”
俗话说,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在刀法中单刀重手法,双刀重步法。现在步战,两人都是使的单刀、长刀,看来只能重手法了。
要说手法,两人仍是不相上下,关羽照样使出春秋八法,黄忠还是见招拆招。可是关羽不知黄忠步战有一绝招——鬼步刀法。此法系黄忠年轻时从一南洋刀者学来,其脚步看似拖拉,实为飘逸,看似杂乱,实为有序,时滑时跑,时跳时停,随心所欲,无法无不法,旁人如果要学,光凭看而不经口传心授是根本学不来的。所以当时华夏天下除了黄忠一人,再无习练此鬼步者,而且除了长沙魏延等少数几人,也再无人知有此鬼步者,关羽当然也不曾听说。
关羽不知就里,便与黄忠步战上了。三十六路春秋刀法过后,他发现黄忠那步法怪异,左右失衡,快慢无节,显得漏洞百出,却反而使那刀法百密不疏,奇招迭出。倚仗自己的春秋八法,有时眼见可以得手,却总被那怪步绕过,转瞬反落下风,差点把那“春秋法”乱得成了“夏冬法”,心里好不烦躁!
照这样打下去,关羽是占不了便宜的。黄忠呢,虽然独自一人在关羽寨前作战,对方助威声震得山响,己方孤单影只,寥落冷清,却是毫无惧色。他被关羽饶过一刀不斩,改以步战,平心而论,即使有时占了上风,也不会报以无义之刀。于是两刀胶着,互不下手又互不相让。
不过,黄忠毕竟年事偏高,已稍感气力不济,纵有鬼步无常,也玩不出多少花样来了。关羽自然心里明白,来个孙武插旗收刀立地,对黄忠说:“黄将军且罢手!今日时辰渐晚,腹内饥渴,明日再战如何?”
黄忠一听,正中下怀,收刀道:“好哩,关将军明天见!”说完上马便回。正开步,远见一溜人马驰来,原来是魏延率一队轻骑寻了过来。
“将军一人独战,不险么?”魏延望望关山寨子,问黄忠。
“不碍事。”黄忠笑笑,若有所思。
“就不怕人家以众欺寡?”
“嘿嘿,”黄忠又笑了笑,“他不像不义之人。”
“我看你们不像在打仗?”
黄忠没有笑了,也没有回话。魏延是很敬黄忠的,也便不再说下去。
望着黄忠、魏延远去的背影,关羽无言地捋着须髯。寨门前的巨樟纵然有风来去,却无声无息,直望着天空。龙潭边的山坡上,冬茅颤颤,蜡叶翩翩,松针瑟瑟。日头终日未现,却在落山的最后半刻,把天边的一抹冬云,染成了暖色。
第二节
长沙太守韩玄平素爱民,却优柔寡断。他从河内郡来,得知前任张仲景医术高明,怜爱百姓,常于大堂上坐诊,被百姓称为医圣,还著有《伤寒杂病论》传世保民,心里真想学一学这个前辈。可是他不通医理,便寻思着平时多做些恤民之事,因而也受老百姓爱戴。至于战伐,他平生不喜。
其时已是建安十三年隆冬,赤壁之战刚过,周瑜在取南郡,孙权去伐合肥,刘备直往长沙而来。前两天因黄忠的力主迎战,他是硬着头皮答应了,现在到了第三天,眼看关羽军队将到,他撑病唤过黄忠、魏延。
三人坐定,韩玄咳嗽了一阵,问黄忠:“将军今天把握如何?”
黄忠道:“力敌不行,打算智取。”
韩玄问:“如何智取?”
黄忠答道:“用箭。”
韩玄又咳嗽了几声,望望魏延,问:“关羽如何?”
魏延打拱问:“主公是问什么如何?”
韩玄似乎很不舒服,只顾闭上眼睛咳嗽去了。
魏延想了想,说:“关羽有春秋八法,黄将军有百步穿杨;关羽有赤兔马,黄将军有鬼步;关羽有••••••”
韩玄咳嗽加重,用力“咔”了几下。
黄忠起身帮韩玄抚了几下背,魏延的话题开杈了:“听说关羽重义。”说完他望了黄忠一眼。
韩玄眯睁着眼,趁着咳嗽的间隙道:“我也听说。”
黄忠望望二人,低头不语。
韩玄歇息一下,提上气说:“自献帝以来,并州董卓、冀州韩馥、徐州陶潜、荆州刘表、幽州公孙瓒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朝纲无序,百姓遭殃,我等空怀报国之心,却无能为力。今与刘备对垒,恐长沙百姓要生灵涂炭了。”说完一声叹息。
魏延问道:“主公的意思?”
黄忠这时抬起头来:“是他找上门来,未必不打?”
韩玄认真看了看两人,又断断续续说了起来:“如今天下三分已现雏形,均势大体已定。曹操新败北去,自顾不暇;孙权北伐也无暇南顾;刘备自从请出诸葛孔明每战必胜。现在大军压境,关羽挑战,赵云亦在赶赴途中,长沙城恐难固守。看他们来势,长沙、桂阳、武陵、零陵四郡早有必得之心。天下三分,荆州亦将三分。”
黄忠这时说话了:“主公是何意思?若战,我愿效命;若降••••••”
韩玄打断黄忠的话:“我不是找你们来商量么?”
黄忠想说什么,一时似乎“文”不起来,瞪大眼睛道:“他骂我老卒,我心不服。”
韩玄边咳边露出了笑容:“你是说关羽?不打不相识,你忠他义,合起来不是‘两全’么?昨晚我请一道士占卜,他给我出了个‘和’字呢!”
黄忠英气飞扬:“老夫还没打过瘾,再比比如何?昨天要不是尿急,也要打他个下马威!”
韩玄笑道:“好吧,老将军好自为之。”又偏过头来,“魏将军出城压阵。”
黄忠不让:“文长不必出城。我若西走,也不必跟来。”
韩玄知黄忠脾气,说道:“你马力不济,换我座骑吧。”
话分两头。且说关羽离开荆州后,孔明与刘备商议:“云长轻敌恐有失。黄忠智勇双全,刀箭过人,可不是什么老卒。为了速战速决,主公宜随后跟进,并着子龙将军从桂阳驰援。”
刘备自信关羽此去无忧,但军师既然这样说了,手足情深,还是告别孔明而去。临走,孔明又近前如此这般交代了几句。
刘备来到关山,关羽出营门接着。其时天色渐晚,吃过饭,两人步出营门徐行,周仓随后跟着。
北风渐吹渐紧,将营门前“关”字大旗吹得猎猎作响。按说大寒已至,该下雪了,可能是冬旱的缘故,那雪起过几回势,可老是落不下来。
远处传来虎啸声,有几分哀婉,刘备怔了一怔。周仓道:“这关山以前是虎龙窝,被我们杀的杀赶的赶,都走远了。”
刘备笑了笑,面对关羽:“将士伴虎龙,不怒自威风。不过赶走了也好,这地方开阔,好垦田。”
关羽接话:“山民见我们射龙杀虎,也高兴。”
“我来时见营寨后面一池塘,为什么水是红的?”刘备问。
“刘皇叔,这事我知道。”周仓抢着回答,“今天将军与黄忠在关前关后先马战后步战,总在二百回合以上。那黄忠粗鲁少礼喜欢骂人,将军因此红脸更红,收兵后到池塘洗抹,水就变红了。山民说这池塘正好无名,就叫颜塘。”
刘备感慨道:“二弟红云满面,连池塘也变色,真乃神人!”
这时前面传来叮噹响声,刘备问何故。关羽回答,此处芦苇甚多,取长沙后可作铸箭之处,现已着人准备。走近一看,一土墙上写着“箭楼”二字,有几个人正在忙碌着。
刘备知关羽一天未战下黄忠,到关山快一个时辰了还未见他提及此事,不知他有何想法,便道:“军师说黄忠为忠信之人,可收归我有,将军神威莫要尽使,须手下留情。”
关羽道:“只恐他效忠韩玄,不会归附。”
刘备莞尔一笑:“军师算及韩玄近罹怪疾,大限当在明日。”
关羽以手绰髯:“如此,明天我见机行事。”
第三节
次日辰时,关羽已到长沙城下。双方各领五百兵马在天心阁外摆开阵势。
黄忠策马出阵,打个拱手道:“关将军早,老卒黄忠已候多时。”
关羽仰天一笑:“黄将军心有不服么?”
黄忠道:“服不服,刀上见!”说完挥刀直奔关羽。
关羽哼笑一声,拉个霸王开弓架势举刀相迎。
按说,黄忠的斩马刀加工的大刀,比之关羽的金背大环刀改造的80斤关刀,轻了六斤半,首先就输在斤两上,再加上黄忠年长气有所衰,刀法也不胜过关羽的春秋八法,因此马战上不占优势,对此,两人都心知肚明。关羽盘算着战个几十回合仍向西走,以拖刀计生擒黄忠给他点颜色看看,黄忠则在先日关山途中发现一山林拐角处最好用箭,准备拿出手艺莫让他小瞧了自己。于是,两人为掩饰自己预谋,使对方上当,开打后都奋力在长沙城外搏杀,把前天战过的地方几乎又“复习”了一遍,直打得刀影翻飞、驰驱折冲,不但双方战士齐声喝彩,而且沿途看热闹的百姓也都看得目瞪口呆。那架势,既像厮杀,又像比武,既像战斗,又像表演。天心阁上,韩玄已病重不能观战,魏延未出城,仍在城楼上为黄忠擂鼓,鼓声中已无杀气。
巳时刚过,关、黄二人不约而同向关山方向纵马驶去。首先是黄忠在前,看看接近一山林拐角,便暗暗张弓搭箭,突然一个转身,便听那箭啸声破空而至。关羽听说过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可是前天长沙郊外鏖战未见他施展出来,以为不过名声而已,也就没怎么放在心上。这时忽听声到箭到,便大吃一惊,冷汗直冒,已知避让不及,悔之晚矣,却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个黑影从天而降,如电闪一般将箭撞开。关羽不知何物,以为神助,匆忙抱拳向天一叩。
那箭越过关羽头盔横落地面,关羽一看,却无箭矢。
黄忠眼快,见有黑影挡箭,驰目望去,竟是一只鵩鸟。黄忠本意不是要射人的,只想杀杀关羽的威风,他射的是头缨,用无矢箭射,这是要功力的,他有这把握。他早想好,今天若能再以“老卒”身份,与名震天下的关羽打个平手,自己就算“赢”了,这口气也就出了。可是,鵩鸟的出现却是他始料不及的。这鵩鸟状如猫头鹰,素称不祥之鸟,长沙郊外较多,当年贾谊贬长沙曾有《鵩鸟赋》抒悲愤之情,今天突然出现,是巧合还是天意?愣神之间,关羽人马已到,虽对无矢箭有领情之意,但一时上马容易下马难,双刀交过,关前黄后又向关山驰去。
黄忠虽然换过韩玄座骑,但是比不过那赤兔马神速,两马如箭,却又慢慢拉开了距离。关羽要使拖刀计只得稍稍放缓。经过先日一战,黄忠似乎知道了关羽有重耳拖刀之法,每待两马接近,他就跟着缓了下来,小心留意。
眼看又到关山,已有营门士兵报知刘备。刘备出得营门,见黄忠身后空荡荡,未带兵将,却是老当益壮,全无怯意,他与关羽,一银须,一美髯,两把长刀上下翻飞,直杀得人们眼花缭乱,关前喝彩声震山响。望望己方的士兵,都天真得忘了自己是来助威的,只顾着在那一湖碧水前,欣赏这精彩的表演。
刘备担心二虎相斗必有一失,举手止住四周的聒噪,高声道:“二位将军且住!”
关羽回过头问:“大哥何事?待我胜过黄将军再说吧!”
黄忠知是刘备,说道:“我只管打仗,有话你给我主公说去!”
刘备一语双关:“你主公恐怕不能跟我说了,就你来跟我说吧!”
黄忠读书不多,说话多少有点鲁莽:“少啰嗦,看刀!”这刀虽然举起,但并无杀意,劈空挥在刘、关之间,被关羽用刀架过。
“黄将军一人来战,不怕我们暗算你吗?”刘备故意问道。
“哈哈哈!”黄忠朗声一笑,“我想你们都是读了书的,不会有这么下作吧!”
关羽听黄忠提到读书,心想趁机会奚落他一下也好,便把刀一收,突然问道:“听说黄将军有个部属叫木棍,也是读了不少书的?”原来,黄忠在刘表帐下时,有一个叫林昆的武士仰慕黄忠神勇,曾持拜帖来投靠。那拜帖上“林昆”二字结构松散,两个木字隔了一点距离,第二个木字又往昆字那边靠。黄忠摆出架势会见林昆时,自然把他唤成了木棍。按说,这不能怪黄忠,是林昆自己写字有问题,但“木棍”二字确实出自黄忠之口,加上大家都知道他识字不多,于是顺理成章就成了黄忠的笑柄。这个笑话,关羽曾有所闻,当时一笑之余呼一声“老卒”而已。今天从长沙打到关山还没战下黄忠,心里有点郁闷,讲出来也是图个痛快。
黄忠早把这件事丢到脑后多年了,虽然他对自己的“文名”从不当回事,但今天在战场上当着这么多人被抖落出来,着实面子上挂不住,虽然知道关羽读过书,仍然暴句粗口怒道:“牛屎!我不认得字又如何?你个推车的不也是斗大的字不识一升!”
关羽见黄忠粗鲁,故意道:“你读过《左氏春秋》么?”原来,关羽祖上是文人世家,其祖父关审、父亲关毅冲穆好道,常以《春秋左氏传》训子。
黄忠不知何为左氏春秋,心想既然有左,肯定有右,便顺口答道:“你读的左氏春秋吗?我读的是右氏春秋。”
关羽大笑道:“你读过郑人买鞋吗?人到了市场不算数,说忘了带尺码。你何不学他回家去?”
黄忠倒是听过这个故事,知道关羽有奚落之意,故意回答:“你这都不懂?他不是忘了带尺码,他是忘了带钱!”
关羽笑得往后一仰,那红脸更加容光焕发:“你不读书,看来是失策了。”
“你这卖牛肉的,也不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脸!”见关羽老拿读书说事,黄忠一恼,怒从心头起,挺刀又战起来。而这边,刘备则不高兴地瞪了关羽一眼。
关羽虽傲,但毕竟知书懂礼重义,知道自己对年长的黄忠玩笑失礼,所以,对于刘备的一瞪眼还是知轻重的。不过既然黄忠挥刀砍来了,不如就借这个机会使拖刀计?于是,十个回合以后,关羽拨马回走了。
第四节
黄忠是很谨慎的,要是在平常,关羽这么快回走,他会警惕的。不过这次在火头上,他什么也没想,打马就追。眼看关前黄后两马正要接近,黄忠下意识目光一沉,那青龙偃月刀的冷艳锯齿突入眼帘一闪而过,这不到半秒钟的工夫使他心一紧知有凶险。善于刀战的黄忠,素知刀口在前这是常规,若对方出了刀背定有怪招,可是这时已经来不及了,只见座骑前腿高举,一声长啸将他掀下马来。
这时的关羽并没举刀,只说了一声“失礼”,飞快捂一下自己胸口,便翻身下马,待要去扶黄忠,却见刘备疾步过来,麻利地扶起了黄忠。
这边,一直在观战的周仓,见关羽下马时踉跄了一下,心里一惊,他感觉将军刚才受了内伤,立即上前接刀,待要去扶将军,被关羽推开了。他愣愣地看着将军和刘皇叔在抚慰黄忠并有劝降之意,自己却在反复地回想刚才那拖刀计,因为,他没看懂。
周仓跟随关羽已有时日,将军的春秋八法,他多少知道一些,这重耳拖刀便是其中最厉害的“第一必杀技”,因为他知道以前还没有从拖刀计下生还的人,而且关将军总是毫发无损。今天黄忠生还,他已知是刘皇叔和将军有意为之,但是,将军怎么会受伤呢?
原来,周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关羽自创三十六路春秋八法,均以春秋战国时期名君名将名相命名,每路刀法不仅套路怪异,而且中途多变,周仓大多看得似懂非懂。但是这个重耳拖刀之法,他自信是看懂了的,而且他也知道此法虽难使,却万无一失,因为重耳流浪19年以后还是即位了,便是晋文公。他知道,这是关将军命名重耳拖刀的深意。将军以前使拖刀计,都是一拖二点三起四翻身,那翻身的同时便是手起刀落,结果谁都能懂。但是,这次周仓确定是只看到一二三之后,将军使了翻身之力却没有翻身举刀,而那翻身之力对于将军来说却如千斤神力,不举刀就得自己受伤了。这一变招无异于自损之招,难怪周仓没看懂。
关羽为什么会这样变招呢?
周仓知道的那“一二三四”是一气呵成的,对手非死即伤。关羽有仁义之心,在重耳拖刀的后手设计了一着变招“武子拖刀”,若遇上像黄忠这样不应伤害之人,而同时又是武艺高强“非拖刀不能胜”之人,便会使出此招。以前关羽遇到的对手,要么武艺欠精,无须拖刀,要么是可诛之人,所以这武子拖刀还从未使过。至于那自损之法虽然伤己,但运力之后即能自愈,并无大碍。
那么,何谓武子、何谓武子拖刀呢?武子即随武子,也有称晋武子的,春秋时期晋国的将军。邲之战时,晋楚对垒,晋之中军、下军溃败,抢船渡河哭爹喊娘,楚军河中追杀“寸铁杀人”,史载“舟中之指可掬也”,即船仓中晋军将士被砍下的手指成堆可捧。晋国的三军之中惟有随武子率领的上军因指挥得当未败,且全身而退。但是,随武子却假装打了败仗一样,随着中军和下军一起逃回了晋都。当时有人问随武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回答是“生民”、“分谤”,用今人的话说,即如果国君知道上军胜了,中、下军败了,中、下军肯定会受到贬斥、责罚甚至杀头,但是,如果“都败了”,没有了对比效果,让更多的人分担失败的责任,国君罚人就不会那么重了。
随武子当年这一人性做法,在关羽看来就是“义”,他在自创春秋八法时,就想到了武子之义,并且因此落泪动心,曾仰天长问:“谁说春秋无义战?!”他立志要以义行天下,并在重耳拖刀中创了武子拖刀的变招。
黄忠不知关羽有武子拖刀,落马后虽然认为这是关羽使诈,心有不服,但他也知兵不厌诈,只怪自己疏忽了。眼前刘备、关羽竭尽全力安抚劝降,态度虽然诚恳有加,但他还是无动于衷,一将不事二主,这是他的信条,要杀要剐或者来日再战都行,就是不愿投降,除非自己的主公先降,那又另当别论。
于是,关山营门外出现了滑稽的一幕:黄忠要上马再战,或求一死;关羽满脸不高兴,差点又要骂黄忠老卒了;刘备则是生怕他们再打,同时又一边劝黄忠投降,一边劝关羽息气。
这真是:抹不下的脸,斗不完的气,劝不开的架,说不清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