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一个女人的情史>第一章 少女怀春(2)

第一章 少女怀春(2)

作品名称:一个女人的情史      作者:李浚文      发布时间:2014-12-04 19:53:56      字数:3562

  由于陈浩长得眉清目秀且成绩优秀,因此很受女孩儿的喜欢。陈浩不是一个专情的人,对其他漂亮的女孩儿同样具有好感,渐渐地一个叫小月的女生引起了他的注意。在他向陈志霞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被拒绝之后,陈浩决定一边和陈志霞保持着原有关系,一边寻找着下一个恋爱的目标。小月是二二班的语文课代表,不仅容颜秀丽,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对隔壁班的陈浩,小月也是颇有好感,只是听说他已经有了女朋友,再加上出于女生的矜持,她没有向陈浩表白过。但两个班共用一个语文老师,两个人经常在办公室抱作业时相遇,相同的职务使他们有了很好的接触机会,从小月的眼神中,陈浩看到了他渴望的温情,他也开始对她频施秋波。
这亲呢的关系在一个傍晚被陈志霞看了出来,她醋意大发,伤心地哭了起来,然后质问陈浩:“你不是说好了只爱我一个人的嘛,怎么和别的女生走那么近?”
陈浩把她抱到怀里,拍着她的后背说:“你误会啦,我和她只是普通朋友,都是语文老师的课代表,在一起共事的机会多才显得关系近。宝贝儿,别哭了,我只爱你一个。”
陈志霞相信了他的解释,但一个星期之后,她意外地看到陈浩居然把小月抱到怀里亲吻,这使她由爱生恨,大哭一场之后决定与陈浩断绝关系。面对陈志霞提出的分手,陈浩虽然恋恋不舍,但只好接受这个现实。
  初恋就这样结束了,快得出乎人的预料。尽管分手了,而且是她主动提出的,但陈志霞心里还是喜欢着陈浩,要忘掉一个人特别是自己的初恋,是需要一些时间的。不过对陈志霞来说,使她淡忘陈浩的不仅仅是时间的流逝,更重要的是另一个男人的出现——一位风度翩翩的语文老师。
  就在她刚刚分手没几天,班里来了位新老师。“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名叫王启星,今年即将大学毕业,这次来到母校实习一个多月。我本人喜欢文学,喜欢运动,如果同学们想看书了可以管我借,我愿意为大家效劳,希望能和大家成为朋友。”
陈志霞见原来的语文老师鼓掌,于是与其他同学跟着一块儿鼓掌,这节课是原来的语文老师在上面讲课,王启星坐在后面听课。
在以后的一个多月里,王启星先是在另一个班听老师讲课学习经验,然后来到陈志霞这个班为学生讲解语文课文。原来的老师大多是“文革”之前的高中生,或者是中师毕业的年轻一代,虽然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知识积累较少,而王启星则是师专中文系的高材生,嗜书如命的他不仅经常泡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博览群书,而且喜欢关注社会上的新闻事件并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再加上他本人年轻英俊,热情大方,很快就和学生打成一片,深受学生的喜欢。
  陈志霞身为语文课代表,很快受到王启星的重点关照。当他发现陈志霞这一个月成绩有所下降,就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她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烦心事才导致成绩下降的。陈志霞说没什么,她会调整自己状态的。王启星大概猜出了怎么回事,毕竟他是从那个年龄过来的人,于是在一节课讲到比喻的修辞手法时问大家:“青苹果和红苹果,哪个更好吃?”学生都说,是红苹果更好吃。王启星又问道,“为什么青苹果不好吃呢,青苹果是什么味道呢?”
一个学生说:“青苹果是涩的,还不成熟,应该等到苹果熟了再摘来吃。”
王启星夸奖他说得非常对,并接着讲到:“青苹果通常用来比喻早恋,还没到成熟的季节就去采摘爱情的青苹果,其味道必然是有点青涩的。在爱情上,要有点耐心,你们这个年龄还小,应该专心学习知识,不要去想其他的事情,太影响学习了。等到你们长大了,属于你们的爱情自然会来到,那时候品尝到的将是甜美的红苹果。”
这一番话犹如一股清新的雨水滋润了学生们的心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之前的老师只会干巴巴地说教:“你们才多大!整天就知道谈恋爱,谁再谈恋爱,干脆回家结婚抱孩子去吧”,这类话只会让学生反感。
  春意渐渐地浓了,柳树、杨树、榆树、槐树都已是满身绿衣,桃花、梨花、杏花在春风中绽放,陈志霞在这迷人的春光中和老师边散步边聊天。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演说能力以及对语文的兴趣,王启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陈志霞,准备每节语文课之前花上两到三分钟时间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演说一段文字,可以是诗,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个小故事。王启星的意思是,让陈志霞这个语文课代表先来做个示范。陈志霞有点害羞地说:“让我先来啊,感觉自己不行。”
王启星鼓励她说:“相信自己,你可以的,你要是不行,咱班就没人能行了。”随后他让陈志霞准备一个题目,并事先演练几遍直到到熟悉为止。
  “同学们,语文的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要求,为了提高大家的言谈举止,我决定在以后的语文课之前由一位学生上台演说一个题目,大家轮流着来,每个人都有份每个人都少不了,本节课,有请我们的语文课代表第一个上台演说。
在同学们热烈地掌声中,陈志霞自然大方地走上讲台,用她那甜美文雅的声音演说了她练习多遍的题目《我喜欢读书》。在这次演说中,她尽情地表述了对书籍的热爱之情,紧紧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最后获得全班同学的掌声。
“陈志霞同学演说的非常好,大家以后要向她多多学习,下节语文课该谁演说了,提前准备一下,希望下节语文课前的演说同样精彩。”王启星说完这句话之后开始正式讲课。陈志霞最喜欢听王启星上课了,喜欢他那文雅的声音,喜欢他旁征博引的丰富学识,以及他那成熟的绅士气质。
  花开花谢,春天很快地就要过去了,夏天正一步步的到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很快地就成为过去了,王启星实习期结束了。离开前,他送给陈志霞一支钢笔留做纪念,并鼓励她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王启星走了之后,陈志霞突然感觉像是少了点什么。那是一种特别的感觉,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说是伤心吧,也没有具体的伤心事,说是郁闷吧,也不太准确。总之这种感觉是由于王启星的离去引起的,多年之后陈志霞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当时的她身在局中看不清,只是每天晚上都在想念王启星,回忆着王启星在这一个多月里的详情末节,记忆的镜头在她的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重新浮现,最使她难忘的是关于借书的片段。
  陈志霞同样是个嗜书如命的人,然而在这封闭落后的偏僻农村,书籍少得可怜,除了课本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课外读物。听老人说,原来村子里曾经出过读书人,藏书很多,后来在“文革”的时候书籍都被燃烧了。一代年轻人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权利,导致文化的倒退与断层。乡镇上虽然有几家书店,但经验的多是教辅与作文书之类的,很少有像样的名著。王启星的到来为陈志霞打开了一扇阅读的窗户,还记得在一次作文课上,王启星对学生们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入有神。如果想要写出好的文章,离不开大量的阅读与背诵,我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几年学上下来收藏了一些书,谁想看的可以向我来借,我愿意帮助大家。”然后从办公室搬来一摞书发给学生。这些书籍就偈一场春雨一样滋润着这些渴望知识的心田,陈志霞经常和老师探讨书里人物的命运,有次聊着聊着就聊到个人的事情,陈志霞告诉老师自己的名字与天上的晚霞有关,也从王启星那里得知他的名字与启明星有关,原来他出生在黎明时分,出生时天上启明星璀璨闪亮。想起这些温馨的往事,陈志霞发出会心的微笑。
  有个邻居在南方一个叫深圳的城市工作了半年之后回来了,在那个年代对于敢外出闯荡的人,村民多少都有点佩服。陈志霞和其他人一起听邻居讲诉着南方的社会,诸如南方人喜欢吃米很少吃面,南方冬天不冷,南方的大街上是一些奇异的树木,北方人初到南方时吃饭上会不习惯等。这些情况尽管在地理书上学过,但从邻居的嘴里说出来感觉是很不一样的。陈志霞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人对一种食物的喜欢与长期的饮食习惯有关,当人的身体习惯性的享受了某种食物,一旦离开了这种食物就会出现不适应的症状。她进而联想到“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思乡情也是这个道理。她突然想到了王启星,他就像一种特殊的食品进入了她的胃口里,让她感觉新鲜可口,她喜欢上了这种味道,还没来得及尽情享用这美味佳肴,他就匆匆的离开了,给她留下无限的思恋与想念。这是爱情吗?她问自己,不清楚,可能是吧,她从来没有对一个男人产生过这种感觉,尽管她喜欢过陈浩,但对王启星的感觉与对陈浩的喜欢又是大不相同的两种感觉,她也说不清楚这是什么状态,总之对王启星的思念已经取代了与陈浩分手带来的悲伤。每天晚上她都回味着王启星讲课时的言谈举止,有时憧憬着与他再次重逢的画面。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天晚上王启星成了她春梦里的男主角,醒来后陈志霞是又羞又喜,像做了件见不得人的美事。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陈志霞一天天地长大,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她的个头就长高了十厘米,站在人群中已是婷婷玉立的大姑娘了。初二开学的时候,她意外地看到了王启星,原来他已经被分配到学校当老师了,担任初一的语文老师。陈志霞热情地向他摆手,并走向前去:“老师,好久不见你了,同学们都很想你。如果是你教我们语文,该多好啊!”王启星呵呵一笑,对她说虽然我没担你们的课,但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来问我,想借课外书了还可以向我来借。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