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卷 谷大丰惧死求仙道③
作品名称:新警世通言 作者:梁景春 发布时间:2014-12-06 00:09:07 字数:3937
刘景达心说,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他不愿看,把本子还给谷大丰,说:“我不信这些鬼话,我劝你不要痴心妄想,嫂子昨天去找我,对我说你把她的生活都毁掉了。你赶快断了这个念头,以后好好和老婆过日子,听到没有,不然我就不认你做兄弟了。”谷大丰听了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他说:“景达,你这是强人所难,我没法答应你,俗话,人各有志,你做生意尽管去赚钱,我修我的道,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扰。”刘景达气得说不出话,心想他怎么这样呢?看来一个固执人要是铁了心做某件事,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他有些沮丧,说:“那你随便吧,我该说的都说了,你弄得家里不和睦,看你以后怎么收场。”说完起身走了,边走边摇头。正好李英莲从菜园子里回来,就对她说:“嫂子,我劝了半天,说得唾沫都干了,没有用,我看他真是鬼迷心窍了。”李英莲顿时愣住,心里的希望又落了空,没想到丈夫任谁劝都不听,她苦着脸道:“老天爷,这可是如何是好。”刘景达安慰道:“嫂子,这事急不得,大丰的心理有问题,以后可以多找些人去说服他,也许有一天他能回心转意。”
李英莲回到家,越想越悲伤,心中的怒气无法排泄,就摔东打西,把暖水瓶摔碎了,碗碟杯子也摔烂几个。后来忍不住痛哭起来,她哭自己的命苦。
话说谷大丰后来仍不听别人劝告,一意孤行,被请来的说客无不摇头叹气,再也不管这鸟事了。李英莲接着又忍了两年就再也无法忍受,于是她向法院起诉离婚。通过法庭调查,谷大丰因迷恋修道,长期不履行一个丈夫应尽的义务,根据《婚姻法》第32条规定,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经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谷大丰对此没有异议,但是他要求儿子留在身边,李英莲同意,并对为数不多的财产进行了分割。
李英莲离婚一年后就改嫁了,儿子谷雨初中没毕业就选择了去南方打工,父母的离婚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很重的创伤,加上对父亲向来没有什么感情,他不愿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后来谷大丰就开始独自生活,坚持修道。那时谷大丰四十二岁。
时光荏苒,一转眼二十五年过去了,谷大丰尽管长期修炼,但是阻挡不住衰老的步伐,他的两鬓也染了霜,脸上有了皱纹,仍然精瘦。此时儿子谷雨早已在外面结婚成家,很少回家,隔四五年才回来一次,没住几天又走了。在这些年里,谷大丰耳闻目睹了几个儿时同学伙伴的离世,包括他最好的朋友刘景达,刘景达在他六十三岁那年,患上肾衰竭不治而亡。这使谷大丰很是恐惧,感到世事无常,生命的脆弱,同时也使他产生很深的感悟: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刘景达虽然家财万贯,到头来还不是一切皆空。他庆幸自己当年选择了修道,但是到了老年的谷大丰自感身体不如从前,想到自己有一天也可能会死去,心里就非常害怕。他想,自己一个人独自修炼,没有师傅指导,肯定效果要差很多,突然想起当年那个道长,说是武当山的,于是决计去武当山去拜师,希望得到师傅的真传。
过了几天后,谷大丰用个布包装上换洗衣服,把儿子给的2000元钱都带在身上,前往武当山拜师。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又名太和山,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拳的发源地,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道教得到封建帝王的推崇,明朝达到鼎盛。永乐皇帝“北建故宫,南修武当”,明朝皇帝直接控制的武当道场,被称为“皇室家庙”。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武当武术成为中华武术一大流派。来武当山的人在这里能找一份远离尘嚣的清净,寻访一种道家的自在和洒脱。
却说谷大丰来到武当山,看到高峰林立,山势雄伟,树木参天,听到鸟儿在枝头啾啾,山涧溪水淙淙。他感叹不已,好一个世外桃源,但见:
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
楼台隐映金银气,林曲回环画镜中。
谷大丰走到一个道观前,见一道士走出来,忙打探海清道长在哪里。那道士四十多岁样子,五官端正,眉眼清秀,他看了谷大丰一眼道:“你怎么知道海清道长,是哪里来的,找他何事?”谷大丰就把三十年前相识海清道长的经过说一遍,最后说他是来拜海清道长为师的。那道士说:“海清道长正在内室修炼,不便打扰,先请屋里坐吧。进了屋,那道士给谷大丰沏了一杯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说:“你先喝茶,等一会儿,我去办点事。”说完走了出去。谷大丰为找到海清道长而高兴,心想,海清道长是不是还记得他呢,会不会收下他这个弟子呢。他喝着茶等了大约半个小时,只见从屋内小门走出一个人,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凭着三十年前的记忆,他认定就是海清道长,于是赶忙起身相迎道:“道长还记得我吗。”海清道长愣了片刻,也认出了他,说:“原来是你,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谷大丰报了自己的姓名,说是来拜他为师学习修道,务必收他为徒。说完跪下要拜,海清道长呵呵笑道:“不必多礼,请跟我来。”谷大丰跟着他走进一间房,海清道长让他先住下,吃过午饭好好休息一下,晚上再谈。
谷大丰知道海清道长已经接受了他,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心想,三十多年过去了,海清道长显然超过了百岁,仍然身体康健,现在他的道行一定更加深了,若能得到他的真传,乃大幸事也。吃过午饭,旅途的疲惫,使谷大丰躺在小屋的床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是傍晚。
用过晚餐,海清道长把他叫到自己修炼的小房内,对他讲了下面一番话:“大丰,我想要你知道,修道要开九窍,修道修的是”虚静“,要会”敛神“,静修的方法就是开窍。平常人活动讲话,气是通过意窍往外放,消耗能量,而修道是接收,是敛神的,经常接受就能返老还童。这就是“返观”的作用,只有修静才是修道,只有返观才能长生。《内径》上说,‘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生。’这就是我们修道的心胸气魄和追求目标,也是我们修道的方法。你听懂了吗?”谷大丰点点头。他接着又说:“道有三千六百门,七十二旁门,我们也不可能用一生学会那么多,那么多法,并不是说每个人必须全修炼一遍,‘法无定法,因人而异’,每个人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修道,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这叫‘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就是说你不是我,你有适合你的方法,我有适合我的方法,正所谓‘道行天下,众生平等’。我前面说过,真要修道,必先开窍,开窍有秘诀,一般人我是不传的,叫‘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古人说,‘给我十两金,不传一口意’,其实秘诀大多数只有几个字,非常简单,大道至简,非常容易,但上手容易坚持难。所以我要告诉你的是修道要全靠自己去感悟,我对你只能讲这么多了。”接着海清道长给了他几本书,分别是《通玄真经》、《龙门心法》,还有南怀瑾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要他去学习。
此后,谷大丰就在道观里看书修炼。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海清道长求教,转眼又过了五年,这时候谷大丰已经七十三岁了。 就在这一年,谷大丰感到自己的身体明显不如以前,精力锐减,尽管他学习修道,但还是和常人一样走向衰老,他意识到快接近人生的尽头了,又困惑又害怕,就去问海清道长,修道到底能不能成仙。海清道长说:“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愿望,但不一定都能实现。如果世界上真有神仙,那也是极少数而已,若是芸芸众生都想做神仙,那就没有凡人了,这是有违常理的。”谷大丰道;“我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死去,心里就觉得惶恐。”海清道长说:“人有生必有死,就像瓜熟蒂落,大树会落叶一样,这是自然规律。人的寿命有长有短,我们每个人无法掌控,你现在也活到了古稀之年,比起那些年纪轻轻就遇到疾病夭折和意外而死亡的人来说,按理应该要知足。要是世界上的人只生不死,麻烦可就大了。你不要老想这个,一切顺其自然。”谷大丰听了这番话,似有所悟,心情立刻平静下来。在这年春节前几天,谷大丰在打坐中溘然长逝。正是:
如若十分都使尽,远在儿孙近在身。
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话说人生在世,谁都喜欢生而怕死,一个人不到万不得已,都是不会轻易死去。民间谚语: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明证。人到了老年,就会被这个问题所困扰。曾看过一则寓言故事《老人与死神》:有一天,有个老人砍了不少柴,十分吃力地挑着走了很远的路。一路上他累极了,实在挑不动了,便将担子放下,叫喊起死神来。死神来后,问他为什么叫喊他,老人说:“尽管我已精疲力竭了,但还是请你把那担子放在我肩上。”这个小故事说明了大道理:生活再苦再累,但是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宝贵的生命!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还有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因为自然规律是谁也不能抗拒的,与其心怀恐惧,不如顺应自然。就像《清?陈确集》里说的:“苟吾心之天定,则贫贱患难,疾病死丧,皆安之若素矣。”
人的衰老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即使医学能给我们超强的心脏和大脑,也无法使寿命无限延长,因为身体的其他部件不配套。就像一台机器,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如果某一天有个零部件坏了无法换新的,那整台机器也就报废了。譬如汽车的引擎只能使用20年,即使轮胎的耐用程度超过100年,也无法使整台车子支撑到100年。人从年轻步入年老,最终走向死亡,就像植物从破土出芽,到抽枝长叶,到开花结果,到枯萎凋零,是一个任何人无法逃避的过程,这是一个虽然痛苦但却真实到残酷程度的事实。生与死是世间万物生存的法则,又像春夏秋冬,季节的交替。每个人都是要经历的,不管是地位显赫的高官,还是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均是如此。人生本来就是一条单行道,每个人只能活一次。人生又好像是一本书,不管怎么好看,总有翻完的那一天,不同的是书看完了还可以重头再看,可是生命却不可以重来。俗话说,人生不满百,我们每个人都要正确认识,勇敢面对。因为害怕也是无济于事,该来的都会来,该走的留不住,高高兴兴地活在当下,顺其自然才是明智的选择。诗曰:
宇宙万物有规律,生老病死难回避。
新陈代谢挡不住,人生尽头莫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