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凤凰女的蜕变——让爱永恒>第一篇 农家女

第一篇 农家女

作品名称:凤凰女的蜕变——让爱永恒      作者:安宁      发布时间:2014-08-05 20:45:47      字数:3389

  
  第一篇农家女
  安宁出身于贫寒的农民家庭,此贫有物质上的,亦有精神上的苦难折磨。每一个不幸福的家庭,都是有原因的。
  第一章 爷爷奶奶
  追根溯源,悲剧在爷爷一辈已经埋下伏笔。由于爷爷奶奶受教育水平、性格、家庭背景等一系列条件的限制,他们二人感情不和。两位老人生活在一起几十年了,孙儿们却从来没有见过他们说话,且分居于同一个庭院,就连过年二老也难以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这样的生活无形中给家庭内部上了一个紧箍咒,人人同时见到爷爷奶奶二人时都觉得尴尬;邻居、村里所有的老老小小都知道安宁的爷爷奶奶是怪人,尤其爷爷。
  爷爷从来不给家里干活,但他会到处给别人家帮忙,家里的油瓶倒了也不管。脾气非常差,常常和村里人吵架,管了无数的闲事。问题是越管不好的他越要管,越管不好越与人吵架,恶性循环持续了一辈子。奶奶一把手将三个儿子养大,大儿子早早成为家庭顶梁柱。这样的家庭,太奇葩了,方圆几十里,凡是认得安宁家的人都知道。且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安宁的爷爷奶奶的怪毛病传遍了几乎所有的周围村子。别人知道一是二老不和气,二是爷爷脾气倔爱吵架。
  邻居常常欺负爷爷,有一次爷爷管了村里的水,是他给村长帮忙。利益问题是复杂的,可是一向心直口快的爷爷做事情是不怎么用脑筋的,结果,邻居那个和爸爸一辈的人飞扬跋扈惯了,当着众人的面打了爷爷一巴掌。这一巴掌打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家族的脸。
  家庭不和是一切悲剧的根源。从小看着家人内外吵架长大,那种感觉除了难过,还有无奈与深深的自卑,觉得自己的家人是最蠢最不团结的,一点地位都没有,常常和人吵架丢人。现在如果再发生那样的事,安宁一定会力挽狂澜。“家庭不和邻居欺,邻里不和外人欺;家和万事兴。”这是泪水换来的深刻教诲。
  家庭,给了安宁生命中最深刻最原始的爱,亦给了安宁心灵无形的深深伤害;家庭,是安宁内心深处的最痛,也是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更是安宁不懈努力的源泉。
  安宁的爱源于家庭,还原于家庭,放射并含纳了这个世界。
  第二章 爸爸妈妈
  妈妈是村里公认的“傻子”,可是在安宁的眼里,她是世界上最善良最美的人。天才亦或伟人,常常是被庸人所排斥的。
  善良勤劳、心直口快。是典型的的农村妇女形象。她的身上看不到任何雕饰、虚伪的东西,朴实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勤劳到什么活都能干,家里的粪从来都是妈妈挑的,脏活累活样样不落;爱操心,一辈子就奉献给了家庭,典型的“三转妇女”,围着锅台、丈夫、孩子转;多愁善感,很小的事情都能无限放大,情绪易波动;心直口快,爱讲关于自己的十分乏味的悲观话题,且得理不饶人。
  妈妈的性格与林黛玉还真有那么几分相似,与世俗总显得格格不入。她从不对任何人奉承,也不会看不起任何人。有时候会感觉她不是地球人,脱俗与我行我素到极致。
  不奉承任何人到了公婆都不喊爸妈的地步,这是她受苦的根源。据说妈妈刚嫁入安宁家时,见到爷爷奶奶不喊爸妈,爷爷奶奶急得不行,心想:难不成这大媳妇看不起咱家?咱家是穷,可是穷得有骨气呀。而妈妈则每次想喊爸妈,到嘴边又咽下去了,怎么也喊不出来。原本无任何恶意,却在他人看来高傲不可侵犯。因此,公婆对她敬而远之,且从未帮她抱过一天孩子。安宁小时候,奶奶妈妈常常吵架,且相互在背地里说对方坏话,安宁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安宁多么希望妈妈不要再说家里的坏话了,可是妈妈几乎逢人就说咱家哪里不好哪里不好,婆婆多坏多坏。她们两个都一样不懂事,遭尽了村里人笑话。安宁小时候每次见到妈妈和别人说话,都很担心,常常插嘴或用眼神示意不要妈妈乱说话。安宁的内心充满了对妈妈的无奈,因为妈妈比祥林嫂还爱诉说自己的悲观事情。
  妈妈嫁入安宁家是家庭不和的一个牺牲品,爸爸生性温和,替妈妈挡不了外界的吵闹,而妈妈则偏偏得理不饶人,眼里容不下沙子。自从嫁入安宁家,妈妈掉过无数次眼泪,和村里很多人吵过架,也被人打过。在妈妈五六岁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又不愿跟着继父,所以早早就跟着出家了的姐姐过,还要拉扯精神病的舅舅。妈妈从小只会干活,缺乏必要的关爱与教育。妈妈受尽了苦头。当有一天妈妈哭着告诉安宁这些时,安宁一边给妈妈擦泪,一边深深地感觉到无助与伤心。这是安宁心里的最痛。
  现在,妈妈刚过四十,头发已经花白,她的棱角已被世俗所磨平。她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一对考入大学的儿女是她一生的骄傲与安慰。是血与泪让她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性格温和的人。
  从此你到安宁家,再也听不到妈妈的吵声了,倒是爸爸到了更年期却一反年轻时的常态,爱唠叨。
  爸爸是坚强、沉默、稳重、乐观的。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行动者,嘴上从来不说哪怕一丁点的与爱有关的话题,行动里却随时随地都能发现对家庭的深沉的爱。小到家里偶尔买的水果零食,爸爸从来不吃,总是骗安宁说不爱吃;大到外边的累活以及所有“外交事宜”,都由爸爸处理。爸爸是安宁家的顶梁柱。爸爸永远温和,他的好脾气是人人称道的,所以他人缘特别好。爸爸就是干苦力的命,十三四岁就开始挑水砍柴,十六七岁犁地拉车,人到中年除了种几十亩地以外,还要扛包子打工。爸爸一辈子都是将感情隐藏起来的,就算生病了也不告诉儿女。因为在他年轻时,也是一位有梦想的热血青年,曾经快要到手的机会却被即将破碎的家庭给毁掉。他把梦想寄托在了儿女身上,同时深深地知道,不能再犯父母曾经犯的错,将儿女的梦想打破。再苦再累,他也不会在儿女面前表现,不会向儿女诉说,只是鼓励孩子们。他的精神上唯一的释放点是酒,似乎只有酒能读懂他。
  承受了太多,无处释放,他会用酒拼命将自己灌醉。醉后像一个小孩子一样,笑着闹着,或是躺床上休息一天,偶尔有一两次嚎啕大哭。印象是安宁高考升学宴客人走后,爸爸喝醉了,一个人坐在凳子上痛哭,后来躺在床上。安宁十分心疼爸爸,却又恨他不听劝,嗜酒如命。安宁直接去房屋后边的地里割草喂牛了,也不管他,想气一气他。以前每次他醉了,躺在床上要么一声不吭,要么不停地哼着不舒服,安宁则乖乖地将他吐的东西打扫干净,给他倒水。这一次,却怎么也不想做这些了,很难过很心疼他又生气,希望“治一治”他,更希望他能改正。
  在安宁抱着一堆草朝家里走时,却听到“安宁,安宁…….”的声音,是爸爸在喊安宁的名字。安宁顿时呆住了,原来爸爸对自己的爱如此深沉而含蓄,他是希望安宁去安慰照顾一下他的。安宁立刻放下手中的草,跑进去,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发现地上呕吐的东西里边有血,顿时吓傻了,出去找人。刚好爹爹来了,他见状要安宁看着爸爸,他去买葡萄糖了。爸爸每次喝醉难受,都舍不得买葡萄糖。爹爹回来后一边看着爸爸喝,一边说“酒又不是什么好东西,喝一点就行了,每次都不改”。安宁则偷偷抹眼泪。
  “爸爸是山,妈妈是海,载着小小的家庭之船,将我和弟弟驶向梦想的彼岸。”这是安宁儿时的一篇文章中的内容。安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虽从未说出口,但行动上却从未停止过。
  第三章 弟弟和安宁
  熟悉而又陌生。安宁的弟弟十分善良,但学识、经历不够,需要安宁的指引。看得出他对安宁的依恋。家贫,儿时安宁和弟弟只有一张在安宁三岁弟弟一岁时的照片。他坐在凳子上,胖嘟嘟一只小裤腿尿湿了,好奇地望向前方。而安宁,扶着弟弟站在他旁边,笑得憨厚而纯真。弟弟没有穿鞋,安宁则上身穿一件粉红毛衣,脚下是一双掉色了的绿色凉鞋,一只鞋带也掉了。身后是泥土墙,以及远处的几头牛和葱郁的大树。这就是安宁的生活环境与状态,虽然贫穷,但很快乐。记得那天有人来村里照相,到安宁家时软磨硬泡,跟妈妈讲照相的好处,妈妈才拿出一块钱给安宁姐弟俩照了一张。妈妈本来是十分爱浪漫的人,却因为经济拮据,怕爸爸回来吵,才迟迟下定决心给安宁照。妈妈拿到照片时高兴得眼泪都掉出来了,喃喃着“看把孩子的湿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下来….”
  有一次,同村里的一个比安宁都大的孩子打了弟弟,安宁得知后找对方理论,没想到不等安宁开口,她竟拿着棍子“刷刷刷”几下使劲打下去,安宁没有哭,也没有还手,看着她跑掉了,因为安宁和弟弟从小没打过人,也不会打人。妈妈回来听弟弟讲后,将安宁的衣服翻开,看到一条条红印,差点哭出声。拉着安宁找他家评理,谁知他家本来就是村里最穷的解放前地主家庭身份,也不怎么讲理,不了了之,妈妈对安宁是心疼有加。但安宁觉得为弟弟受委屈值得。弟弟在学校参加各种活动,安宁也一直鼓励他,似乎他就是安宁命中注定的保护对象。
  安宁,土生土长的农家女。身上有着浓厚的农家气息,生活在一个爱意浓浓的核心家庭,但是整个大家庭却面临内忧外患。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