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父亲的故事>父亲的故事(09)

父亲的故事(09)

作品名称:父亲的故事      作者:邬海波      发布时间:2008-11-30 02:03:01      字数:6608

第十一章 刘麻子说的回书

小街的风物不是很特别,没有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与古老园林的交相辉映,也没有名山大川古老寺庙的文化积淀,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跟世代生存在这里的父老乡亲们一样,不管是从古到今还是从今到古,都只是用其本然的样子,来印证天地神灵的存在。他们没有任何人为的虚伪的语言上的雕饰,喜怒哀乐也全是发自于内在的真实感受。
譬如,我们小时候的娱乐,除了与小伙伴们在田边地头的追逐打闹,就是一年中看几场十分难得的电影了,其余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喜欢跟随大人到茶饭听说回书(意思跟北方的讲传奇故事的评书差不多),我的父亲也会说一些回书,譬如包青天少年时期的传奇故事、武松打虎的故事、岳飞出生前后的传奇故事,都是我的父亲给我讲述的,但我觉得父亲的故事,没有茶馆里面的那个四川人刘麻子讲得好听。
这个四川人刘麻子,既然已经称他是麻子,肯定就是一脸的大麻子了,他不但脸是麻的,而且满脸都是些光亮的点点,就让人觉得这个刘麻子的脸形很是独特,非一般的麻子可比。我们这儿的人有这样一种说法:凡是麻子、癞头,都是一些头脑狡滑灵光的人。人们当面叫他刘麻子,他不但不生气,还高高兴兴地答应着呢,他说书的时候也会从中间插入“我刘麻子要是说的不好又如何”这句话,可见这个麻子的称号是他说书的一大品牌。
刘麻子是长年戴着一顶油腻腻的蓝帽儿,这顶帽子皱皱巴巴破破烂烂的,不知戴了多少年。正因为他长年累月老是戴着这顶油腻腻的蓝帽儿,人们初次见到他的时候,还以为他是一个癞头,但是在他说书说到紧要的时刻,也就是在两位英雄豪杰的这场恶斗斗到了某个回合,“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呀的一声,某位英雄豪杰将长矛剌进了另一位英雄豪杰的咽喉,这其中不知是哪个英雄豪杰被剌中倒下,另一位英雄豪杰的命运又如何呢?欲知后事如何,请各位朋友给在下送几角茶钱来。”于是就将他的这顶油腻腻的蓝帽儿从脑壳上取下来,用一只手抬着,这时帽儿已经变成了放钱的容器,而他的脑壳呢,是一片光,并不见有癞疮疤,只是头发稀疏而已,发际很高,也就知道这刘麻子之所以有这么好的记性说这么好的回书,都是因为他有一颗光亮的聪明绝顶的脑壳,他的这一颗光亮的聪明绝顶的脑壳在茶馆昏暗的光线中,越发地闪闪发光了。
刘麻子在茶馆的说书,道具很简单,只有一样,就是摆放在面前的桌子上的那一块三指来厚的长方形木板,这木板看起来怕是有相当大的年纪的哟,通体是发黑的油光,正规的说法是叫作醒木,大概是他的师爷爷传给他的师傅再由他的师傅传给他的吧,如果是炎热的夏天,他时不时握在手中的那把纸扇也可以作个临时的道具。譬如他说到某位落难的英雄从外面进到豪华酒楼,模仿他走路的情境,就要用这块木板或急或缓地敲击着面前的桌子,这时而急时而缓的跨跨跨跨的声音,表示着这人走路时脚步的快慢以及这人此时的心情,同时他的那张巧嘴,一会儿模仿店小二哒哒哒哒的脚步声音,一会儿模仿桌椅经人碰撞发出来的乒乒乓乓的声音,一会儿又模仿路过的猫狗的滑稽的叫春的声音。他的醒木在跨跨跨跨地响着,嘴巴里面的各种声音,在给我们描述出若干年前,在某一个豪华的酒楼的一个英雄的一次奇遇。我们听着听着都好像进到了这座豪华的酒楼,还闻到了里面各种美食的香气呢,口水都流了出来。
接着又描述这位落难英雄的形象,语言非常地滑稽搞笑,说这家伙是头戴一顶破毡帽,脚上穿的是一双口子大开的破烂鞋,这双破烂的鞋子,在这人走路的时候,还踏踏踏踏地响着呢,那身衣服更是破烂得不成个样子,是东一块西一块地飞飘飘地敞开着他里面黑巴那秋(很黑的意思)的枯瘦如柴的身体,整个是蓬头垢面的一个乞丐形象。可他一点也没有畏缩的味道,竟然旁若无人地直往酒楼的中心地带走来。这里的店小二一见如此一个乞丐,竟然胆大包天地要来这达官贵人们进出的地方,口里大声叫道:“哇哇哇哇,哪里来的乞丐,敢进入这达官贵人才有资格来的地方,还不快快地给我滚出去,看我不打断了你的狗腿!”但这人竟然全不理会,直接往一位文弱儒雅的青年公子的座位走去,将桌子上面的丰盛的美食用他那双脏兮兮的大手,抓起来就塞进嘴巴大吃起来,边吃还将面前的美酒一杯又一杯地喝着呢,而那位文弱儒雅的青年公子居然没有面露不悦之色,还很客气地给他让座呢。
刘麻子讲到这儿,又一个关子来了。人啦,是不要光看外表的哟,这青年公子可不是等闲之辈的嘞。青年公子见这人吃得很欢喜,面前的酒菜已是所剩无几了。于是朗声叫道:“小二,有什么好酒好菜,给我尽量拿来!”于是小二哒哒哒哒地去了,接下来又是更为丰盛的酒菜的招待。
这个刘麻子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可以说是悬念百出,而且模仿的各种声音以及人物的各种情貌也十分地到位,让听的人都感觉到自己正在同那位儒雅的青年公子同席吃喝着呢。最后,也就是第二天了,刘麻子才将原因告诉我们,原来那位乞丐形象的人,是一位行走于江湖的大大的英雄,是用了如此的样子来考验青年公子的,而青年公子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呀,他是大宋朝专门来民间物色各路英雄豪杰的钦差大臣。
刘麻子说的回书,那个时候成了全街大人细娃模仿的对象。特别是关于青年公子巧遇大英雄的故事,让我当时觉得好有意思,我的父亲也讲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还说:“人是三节草,不知哪节好。”关于人的落难时的衣着的破烂,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只是一种假相,其实真正有大志向的人,是不会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的,在特殊的环境中,人是需要拥有一双识别真伪的慧眼的,要不然,很多的人生机遇就会擦肩而过,让人后悔莫及。
“人是三节草,不知哪节好”的说法,也给当时的我很多的启发,我就想,我现在还很小,现在很穷,穿得也很破烂,这都是不要紧的,意思是说我的人生的第一节草是不好的,这并不意味着我的人生的第二节草是不好的,如果第二节草跟第一节草一样是不好的,还有最后的第三节草在等着呢。
关于人生是三节草的问题,我问过我的父亲,还问过其他的有见识的老年人,问的意思是:人生的三节草,是不是有节节草都好的人呢?如果人的一生中只能有一节草是好的,那最好是哪一节草好才算是真正的好呢?关于第一个问题,他们都一致认为,没有哪个有这个福份,能够完全拥有人生的三节好草,即使是那些帝王将相的人生的三节草,也是有好有坏的。对于第二个问题,大人们都说:娃啦,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生是先苦后甜才好呀,你一生出来就享福,只怕福份来得太早,会折损你以后那两节草的福气的。大家都认为,还是人生的最后一节草好的好,才是真正的好。
越是到后来,父亲的故事就越是没有别人特别是像说书艺人刘麻子讲的好听了,我记得那些夜晚的茶馆,是我最喜欢待的地方,因为在那里,可以听到一些异样的故事,让我间接的体味了一些异样的人生。茶馆是相当简陋的,是由一些长条凳作茶桌,后面是一些竹躺椅,茶碗是我们这儿称作土巴碗的有盖的东西。人们来这儿除了喝茶外,就是为了一些生意或儿女婚姻的要事,需要来此作一些协商,其余的就是每到夜晚来这儿听说回书。日子虽然过得很苦,但就是有了这些场合的穷作乐,父辈们的生存才变得有些滋味,他们随口哼出来的山歌的调调还有点爱情的浪漫色彩呢。

第十二章 时光的碎片

我是越来越大了,父亲也是越来越老了,当我才十来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了,他的那些曾经在我六七岁的时候喜欢听的讲过了无数遍的故事,对于我,也是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其他人对于我父亲的那几句英国话已经不觉得新鲜了,因为现在的中学生都会说几句英国话了,而且有几个喜欢说英国话的中学生说我父亲说的英国话是不标准的,没有他们的英语老师说得标准,其他的原来喜欢听我父亲说这几句英国话的大人也没有兴趣来听了,就连我们街上原来最善于搞笑的幽默大师周全的口技表演出来的各个国家的人说的话,都没有谁还有兴趣听了,大家都觉得这些东西已经过失了。
后来呢,刘麻子的说书也没有人再有先前那么大的热情来听了,因为收音机、电视机、电影已经在开始普及了,大家都觉得那个收音机里面的声音要比刘麻子的公鸭嗓子好听多了,人家那些说书的都是些全国著名的家呢,刘麻子算个什么鸟呀。电影、电视里面的人啦,山啦,树啦,还有人们的那个动作啦,是我们亲眼看得见的,也比刘麻子说的故事有意思得多。刘麻子到最后,是回去了,回到四川后,大概是不会再干这个行当了,没有了听众,也就没有了以此为生的市场。
于是,父亲的性格就变得越来越古怪了,整天从嘴里冒出一些含混不清的叽哩咕噜的话语,母亲一听心里就不愉快,于是对着就是一顿臭骂,见还不见效,他仍然还是喜欢整天的叽哩咕噜念叨着一些让人莫名其妙的事情,我心里也是很烦躁,也对着他就是一顿大吼。父亲的故事还是天天要讲述的,但已经没有一个听众了,因为大家都已经感到厌烦了,也只是他一个人的自言自语。我觉得他特别地罗嗦,而且说话总是文不对题,照我们当地的说法:是上不沾天,下不沾地。
他的故事是没有任何人听了,孤独寂寞的他,对于别人的言谈举止也开始产生了疑心,整天总是提心掉胆的,生怕有人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更怕别人想要检举揭发他的什么莫名其妙的历史问题。他的眼神变得越来越黯淡了,看人的样子总是浮着一层愤世嫉俗的怨气,还喜欢站在屋子里从门窗的缝隙窥视别人在外面的行动,他的这些举止让我越来越讨厌,对他也越加地淡漠了。于是,父亲只有一个人整天的自言自语了,他的那些怨愤的态度及言语是不再有人理会了。
善于搞笑的幽默大师周全也老了,他的滑稽的各国语言的表演早就没有人喜欢了,他也从原来的开朗活泼的性格变得越来越脾气古怪了。他没有了围观的听众,一天喝了一两杯酒,与几位老头一起哀叹人心的不古、儿女的不孝。不过,他偶尔还是会弄出一段大家都觉得有趣的笑谈,也就是模仿说书艺人刘麻子的一些回书的段子。
他经常说的是这样一段话:“龙凤英小姐,手拿龙头蛇尾棍,站在城墙上,四看无人。只见她把龙头蛇尾棍,往城墙上只顾戳只顾戳……”他的描述,当然是没有当年的刘麻子的精彩,不过也还是颇能传达出那个叫龙风英的小姐当时站在城墙上的感觉,特别是四看无人的时候,她只顾将龙头蛇尾棍往城墙上只顾戳只顾戳的情境,是让我至今都回味无穷的。我想,那个貌若天仙的皮肤嫩汤汤的龙凤英小姐,居然敢一个人站在城墙上,而且还非常英武地用她的那双美目四下里扫视,可见得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大的女英雄,又还是个大美人呢,她只顾将龙头蛇尾棍往城墙上只顾戳只顾戳的情境,恰恰证明美女英雄的凶狠残忍到了极点,明明四下里人都没有一个,她本来是想找一个具体的人来只顾戳只顾戳的,可是扑了个空,于是就只能对着空荡荡的城墙只顾戳只顾戳了,如果有哪个男人在场,恐怕是要遭她戳得个稀烂的哟!
我的父亲一听这周全的关于龙凤英小姐站在城墙上的细节描述,回想一下就哈哈大笑了起来,我现在一想起这样的描述,心里面就会暗自发笑得很厉害。我现在估计,这个嫩汤汤的龙凤英小姐的那根龙头蛇尾棍,一定是个“银样蜡枪头”,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就跟现在那些武侠片中的女侠客一样。如果是这样的话,能够让她的这一根龙头蛇尾棍往我的身上只顾戳只顾戳的话,肯定是一件不会令自己吃亏的事情。
父亲是越来越老了,我也出远门求学去了,后来又参加工作了,成家了,有娃儿了,已经变成了现在的一个已步入不惑之年的人了,父亲的故事已经变成了只是别人讲述着的故事了,关于他的好、他的不好也任凭别人来评说了,他的普通平凡的一生已经定格成了那座由黄色的土壤垒成的圆形坟墓,他的一切的唠叨都化成了坟头茂盛的青青的野草。
父亲已经变成了一座坟墓,他已经将一切的恩怨都托付给了沉默不语的黄土地,那些故乡人以及故乡事,好像也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是那么的遥远。
我们这条处于群山重重包围之中的小街,曾经在过去的农耕时代,是让方圆百里的人羡慕的富庶之地,也是方圆百里的商贸中心场镇,现在已经衰败得让人无法面对了,那些有劳力的壮汉及那些有才干的人,都搬迁到另外交通条件好的地方了,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残者守护着空荡荡的住房。
故乡的那条小河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美丽,河水不再是清澈的了,看到的只是一股昏黄的浊水流过垃圾成堆的河岸。过去的那些歪歪斜斜的老朽的木房是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些两三层楼的砖房,街道也比过去宽敞多了,但给人的印象是无法面对的感伤。时光的流转,亲切的老房子已经化成了梦中的故事的背景了,那些深浓的乡情也已经变成了记忆库中的发黄的黑白照片。
我感谢这里曾经的一切,那些或悲或喜的事件都给了我精神上的巨大动力,我借以此文祭奠那些曾经在这块土地上活着的如我父亲一样的男人们,并祝愿他们的灵魂永远安宁。

第十三章 历史的回声

昨夜的星辰昨夜的风,那些昨日的记忆,在步入不惑之年的我的梦中,恰似那飞星传恨纤云弄巧,丝丝缕缕的缠绕着我的梦魂。梦魂中的山山水水,那些故乡的人及故乡的事,如水的春愁,飘流的片片白云,孤帆远影去何处,无语的长江水也还是一如既往地无语着,浩瀚的星空也还是一如既往地浩瀚着;我们渺小的人类社会以及我们渺小的具体个人,又凭什么能对着苍天称王称霸呢?
日子是照样要过的,不管是经历着怎样的风风雨雨,那些如烟如雾的往事,也不过就如同烟与雾的不长久,山河大地也是不长久的,大宇宙的时空也不是长久地固定在某一种状态的,更何况我们渺小的人类社会以及具体的个人呢?
如果因为我们的渺小及无知,就断然否定了我们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的尊严及存在的价值,这只能是那些狂妄自大的所谓伟大人物的心行。那些所谓的伟大人物的伟大,如果没有其他人的认为他的伟大,任何一个具有夺天本事的人都是不会成其为伟大的。伟大也只是针对着一群庸众才得以成立的;反之,在一个具有高度尊重他人人格的平等和谐的社会中,是不需要也不可能出现那些横行一时的所谓的伟大人物的。
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不是靠大物们的个人意志才得以实现的,如果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想要凭着某些人物的意志来进行着这样那样的事业,其结果只能带来无穷无尽的天灾与人祸。
不过,我们中国人已经长久地习惯了这种对大人物的心理依赖,从三皇五帝到秦皇汉武乃至唐宗宋祖,我们中国的小老百姓,总是一如既往地盼望上天派下来一位能拯救自己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好皇帝。中国人常常把人间的掌管小老百姓生死的大人物,比喻成天上的星宿下凡;或者把那些超越常人智慧和意志的人,当成了是某位神明或菩萨的乘愿再来。这些都是培育大量奴才顺民的肥沃土壤,在这样肥沃的土壤中生活的你我,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奴性的基因。
我们这条很不起眼的小街,虽然是僻处于群山的包围之中,也不可能避免历史前进大潮的冲击,譬如文化大革命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猜疑与相互残害,都是决定于某些能够决定某段历史时期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人物的心行。像我的父亲这样普通的绝大多数的人,也只能随着历史的沉浮而沉浮着自己的喜乐与祸福。
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具奴才意识的老百姓,也是最善良最讲和平的老百姓,他们的生存能力之强,是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比得上的;他们在最为困难、最为危险的时刻,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的心态,大概也是其他任何一个民族无法完全具备的。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打打杀杀,有几多人头落地,有几多青楼的丝竹吟唱,曾几度青山隐隐、江河滔滔,直到如今,太阳、月亮照样还是按照他们固有的运行规律东起西落着。
中国最优良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应该是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只有对天地神灵产生了敬畏的心理,人的心行才能够维持在一个正常的状态。如果有哪一个狂妄自大的家伙,想要否定这种优良的民族品性,从而树立起他个人的绝对威权,那么,在他尸体还没有完全腐朽的将来,这种妄想,定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得个粉碎。
在我们父老乡亲的口头历史故事中,给我们幼小时候的心灵的滋养是巨大的,他们让我们明白了作为一个人是需要讲天地良心的,如果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信奉天地良心,就活得比一只狗、一头猪都还不如呢。我们的老一辈的那些从更老一辈传下来的因果报应的故事,其实已经在我们幼小的心房里面种下了善因,在我们以后的行事中,自然会按照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良知来对待他人。可是,随着时代的前进步伐,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已经由过去对大人物的信奉转化成了对金钱的信奉,盲目的开发已经造成了人类居住环境的急剧恶化,真是让有良知的人担忧哇!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三十日星期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