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天上青藏>《天上青藏》——康巴魂魄

《天上青藏》——康巴魂魄

作品名称:天上青藏      作者:恋海如歌      发布时间:2014-09-25 16:44:47      字数:5252

题记:此文节选自本人《天上青藏》一书。

             一、康巴汉子
“额头上写满祖先的故事,云彩托起欢笑;胸膛是野心和爱的草原,任随女人恨我自由飞翔;血管里响着马蹄的声音,眼里是圣洁的太阳;世界就在手上……”这是歌中传唱的康巴汉子。
  说到藏族男人的豪爽与粗犷,人们就会想到康巴汉子。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所辖的康定、雅江、丹巴、理塘、稻城、巴塘等18个县一直到西藏的昌都地区,这一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历史上称为康巴、朵康或康区。这一地区大多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生活着数十万勤劳勇敢、善良乐观的藏族同胞。人们习惯把他们称作康巴人。而这一地区,正好就是川藏线穿插而过的中心地域。
  此刻,翻过海拔4412米的高尔寺山后,车行走在雅江谷底。雅江谷底位于高尔寺山和剪子弯山(海拔4659米)两大高山之间,这段谷底之路相对平缓,加之刚修完的油路,经过高尔寺山的颠簸后,突感异常舒坦。沿路植被也与高山不同,雅砻江汹涌澎湃,黑黑的水流真的犹如伏地游动的龙。沿江还能看到密布的原始森林,星罗棋布的康巴人家门前的田园上,青稞已经一片金黄,臧人们开始他们的秋收,忙碌的康巴人的身影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一带是典型的康巴人生活的区域。不像其他藏区的人们因为信仰藏传佛教,性情温厚、性格压抑,康巴人相对来说活得比较洒脱豪放。就像歌中传唱的那样,康巴汉子由于长年的游牧生活方式,使他们带有野性不驯的奔放气质,剽悍好斗。他们天性喜爱流浪式的生活,被人称为藏区的 “吉卜赛人”。他们更多地保留了古代武士的雄风,他们锐利的斗志和心雄天下的豪气至今依然。
  在康巴藏区,随处都能见到这样长相英武、肩宽步阔、目光深邃、头发里盘着“英雄结”、古铜的肤色健康而凝重的藏族人。他们那独特的气质常常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成了远道而来者眼神和镜头捕捉的对象。
  因为一直是下坡,车要停下来加水,刹车要降温。在一个村寨,我们稍作休整。我仔细打量来来回回走动的那些让人几分嫉妒的“野性男人”,他们的头饰,身上挂饰和腰刀。这些康巴汉子们大多留着长发,头发用黑色的丝缨盘成几根辫子成莲花状,辫子的套上还会串上各种辫饰,仔细瞅瞅,好像有金银,玛瑙,珊瑚,象牙等贵重物品。据说,康巴汉子的首饰佩饰都是世代相传的,价值一直飞涨。但那是绝对不能拿去卖的。
  一个黝黑的小伙子手持冲水龙头的在专心地为我们洗车。一看他的模样,毫无疑问,这是个康巴人的后代。我告诉他,把我座位边那个玻璃窗洗干净点,我可以在行车的时候拍风景照。就我这一句话,他拿来类似拖把一样的抹布,先对着玻璃抹,再用水冲,再抹,然后再用水冲。来回往复好几次,玻璃透澈锃亮,好像没有似的。然后,他对我笑了笑,“这样可以了吗?”我说,“可以了,谢谢”。“扎西德勒。”还是那样灿然的微笑。我从包里拿出一块随身带的鸡腿,递给他,他摇摇头没有接,依然微笑着。
  车启动离开的时候,他不停地朝我微笑挥手再见。黝黑绯红的面庞和洁白的牙齿,还有那一身叮当作响的康巴装饰,定格了一个久远的人物肖像,烙在我的心头。
  都说康巴汉子重信守义、敢于冒险。他们恩怨分明,即使是情同手足也不例外。他们解决问题最喜欢用的方式是决斗。你弱小无力,没关系,我先让你一刀,刀光剑影后,说不定缠着受伤的头裹着血肉模糊的手,两人仍然一起喝酒,论斤不论两,推杯换盏间一笑免恩仇。
  藏区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卫藏的佛爷,康巴的汉子,安多的马”。民间也认为康巴人种纯洁而优秀。最初见到康巴汉子是在拉萨。八廓街上,没走几步就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汉子,高高大大的个子,头上红红的英雄结,黑红黑红的脸孔,穿着厚厚的藏袍,靓丽的腰刀,脖子上、耳朵上、手腕上的各种饰品,非常有色彩有个性。他们用热切的眼神和拉萨的天空一样明朗的笑容招呼八方来客。这就是康巴汉子。他们高大骠悍骁勇善战,就像雪山雄鹰和草原骏马一样,游荡在蓝天白云下的雪域高原。
  “我飘泊无定浪迹天涯,蓝天下大地便是我家。” 康巴人这样放歌展示自己游牧民族的天性。
  关于康巴人的远祖溯源众多说法不一,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试图破译康巴人的身世之谜,但都因证据不足而难下定论。最有证据的说法是他们为欧洲亚利安人的后裔、马其顿远征军的孓遗。据史载,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马其顿大军东征在尼罗河三角洲建亚历山大城后,又挥鞭抵达恒河流域。由于不适应热带环境,加之土著的群起抵抗,他们士气低落,拒绝东进。传说马其顿大军西撤时,在印度的北部山区留下了一支纯种的雅利安骑兵,他们中间有一部分沿喜马拉雅山麓开始东徙,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脉一带定居下来,渐渐演变成现在的康巴藏人。
  传说真假如何,我们自不评说。但康巴汉子无论是体格面相,还是性格气质,均与众不同,这是被世人所公认的。在康区行走,看到康巴男人,你一定对他战神一般的形象赞叹不已。他们往往披金挂银,狐皮帽下露出卷曲的黑发,两眼如闪电,豪情万丈,英气逼人。走在你面前,像座山峰一样移过来,威武稳重目不斜视,表情冷峻不苟言笑。康巴汉子“只要会说话,就能唱歌;会走路,就能跳舞”,对远方来的朋友极其友善与温情。若是他们打马驰骋,跳起弦子与锅庄,蹦起踢踏与铃鼓,你一定会认为,他们就是雪域高原的风和水,是湛蓝天幕下和碧绿草地上最出色的精灵,是藏民族的风骨和魂魄。
  在康巴十多天的时间里,有幸与他们接触相处,深深感觉他们就是这里一座座嵯峨的雪峰,就是这里一道道涓涓细腻的河水。我后面还有故事会告诉你他们雄浑如天,温情似水的豪强与忠诚。他们穿云裂帛的歌声,雄霸天下的性格,温善如丝的风情,让我们这些久居现代都市成天在灯红酒绿中泡得虚浮了的大腹便便的男人们汗颜!
  康巴汉子,康区的骨骼,天下男人魂之所依。


               二、人在高原 心在高处


久居都市,我们好像有忙不完的工作,赴不完的应酬,理不清的红尘琐事。每天都市里轰轰隆隆的车流声不绝于耳,在拔地极天的水泥森林中穿梭,久了,人乏了。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一次净化灵魂的旅程。
  幸运的是,我的生命之舟有多次泊于雪域高原的青藏、滇藏、川藏地区这样的旅程,让我有机会深深呼吸这片世界之巅彩色大地上蔚蓝的空气。翻越大雪山,聆听诵经声,卧躺草原上,我的头顶是一弓弯弯的彩虹……
  每每来到青藏高原,我都觉得自己肺里积存许久的汽车尾气,一下子被清洗得干干净净。青海湖边仓央嘉措的踪影、日月山上文成公主回望长安的乡恋、金银滩草原那遥远的歌声、塔尔寺的菩提花、九寨沟的海子、可可西里飞奔的藏羚羊、茶马古道上拉市海的马、玉龙雪山的牦牛坪、虎跳峡隆隆而下的滔滔江水、香格里拉普达措的松萝、康定溜溜的情歌、川藏线上金色的贡嘎雪山、稻城亚丁月色下的雪峰、羌塘草原上水天一色的纳木错、大昭寺那些虔诚的酥油灯、蓝天白云下的布达拉宫……一曲曲无言的歌走进我的心脾,我看到了世界原来还有这么一片干净的圣地。心,也干净了许多。
  我彷佛感受到了格萨尔王策马扬鞭驰骋在草原上那雄浑的气魄,仓央嘉措还在那里吟诵他的情诗,牧羊姑娘依然在那遥远的地方一边放羊一边放歌……多少次,我想留下,可是,我清楚,我配不上这片圣洁的土地。
  我时常想起羌塘草原上放牧的大嫂纳吉央宗,西宁火车站不辞辛劳的“的哥”师傅、青海湖沙漠中帮我们推车的索洛和多吉兄弟,稻城捡拾垃圾的游客大姐和马夫,停下电瓶车跑下山为我拾起保温杯的藏族师傅,还有高原上那些匍匐在地,磕着长头去朝圣的人们。最让我不能忘记的是川藏线上那些藏族孩子们灿若星子的眼神,他们渴望远道而来的人们能给他们带来一点点欣喜。想起他们绯红的脸蛋和稚嫩的话语,我时不时还想拉上一帮朋友,带上一车文具,再去那里。因为那些孩子们,我多了一份向往和牵挂。想到他们上小学要爬几个小时的山路,上初中要离家百十公里,上高中要离家几百公里。我恨不得去那里办一所学校……
  每当走入这片土地,我感觉人们的神情和内心都有些微妙的变化。堵车九个小时,没有人发出蛮横的抱怨,甚至他们走到一起,拉起手围成一个圈,开始跳舞。天南海北来的各民族人们互不认识,在长长的车队前,一边跳舞一边等候堵车的时间。雪山下,草原上,光影婆娑间,看到那一幕,我真的心存感动,潸然而下的泪水一次又一次湿润了面颊。在那一刻,我也想到了都市里开车的“路怒族”,在那么好的道上开车,无故乱变道,造成人为的堵塞,还动不动就怒气冲天。其实人心都是可以调适和净化的,只是因为时空的不同而已。5000米海拔的山上,走路都困难,游人还边走边捡拾垃圾,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无论川藏、青藏,还是滇藏地区,路上不断遇见骑车而来的许多背包客,有的甚至年过七旬,陌生的人们相视而笑,互道问候,甚至还互相递送所剩不多的水和食品。人与人的距离在雪域高原这片大地上,突然拉近了。
  一样的风尘,一样的目的地。时代的喧嚣与势利抹掉了人之最初的禀赋与天性,我们忘记了生命的真谛和本源。我想,我们每个人应该带着一种敬畏和虔诚,展开一次发自心灵深处对大自然忠诚和膜拜的旅程,平静一下那颗浮躁不安的心,去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圣洁与安宁,感受真正的最静谧的世界,审视自己的人生,体味真实的自我。我们所处的世界,很多人觉得幸福在远处,遥不可及。那么,去体验一下牧歌悠扬、天光云影下的青藏高原,我想,你一定会对人生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既然未修来世,那就感悟今生。
  朋友,你,我都需要这样一段旅程。偶尔上路吧,要么身体,要么灵魂。


             三、极目苍穹上——《天上青藏》后记


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米兰·昆德拉

  我有幸多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大地。
  这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和“第三极”。这是一个占我国国土面积四分之一的高寒地区,东为横断山脉,西、南为喜马拉雅山脉,北为昆仑山脉,它涵盖我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全境以及四川省、云南省、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部分区域,一直延伸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的拉达克等地区。
  这就是青藏高原。
人的一生就是走在路上的一段行程,我们没有理由错过沿途的美丽风光。只有在这个时候,身体是自己的,心灵是自己的,天和地是自己的,整个世界也都是自己的。青藏高原便是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不容错过的这样一片圣洁的风景。面对亘古的大地,我们不过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但是每当踏上雪域高原这片净土,一股清香不禁弥漫在空气里和我的心中,人类那种天真、纯朴、执着和对信仰的矢志不渝,始终是我内心不泯的追寻与归宿。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给我的震慑几乎无法用言语来表述。
  来到青藏高原,每一位行者的身后都会留下艰难的脚印和美丽的故事,原来,是大地变迁的历史成就了这片沃野,也是这片沃野成就了人间传奇,神奇的不仅是朝拜者连绵的身影和坚定的脚步,更神圣的是带给一个个远道而来者心中那份不变的信念。走进这片雪域高原,思想从低处升高。心灵会迷失在人们的诵经声中,停止思维,停止冥想,停止哲学的推理。
  一个世界远去,另一个世界在冥冥中走来……
  在青藏高原行走,一种对生命的启示与感动,对大自然的忠诚与膜拜,让我心存敬畏,真的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祝愿世界上的每个角落,草能长绿,水能长清,人能长善。
  感怀一个地方,或许是那绝妙的风景,或许是那不期而遇的一个故事,或许是那里触碰心绪的一个传说,一行诗,一首歌,一个人……在蕴藏了所有的风景和故事的青藏高原,该用怎样的心境去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和那种天人合一的守望?
  在青藏高原行走,白天的格桑花,夜晚的星星,还有一座座寺庙里那千盏万盏的酥油灯,点燃我一片金黄的时空。我行色匆匆,但是阳光总在面前,一路追随太阳,直至满眼的金黄。于是,悄然而坐,静心聆听,看花海草原,观灿若繁星的酥油灯,听恍若隔世的祈愿声……
  西藏那么远,有多少人去过,人与高原的距离,一望千年。雪山,草地,神奇的喇嘛庙;西藏那么远,我去过了无数遍,在行者的目光里,在诗人的文字里,更是在我坚实的脚步中。穿行一座座山,涉过一面面水,经幡、玛尼堆、转经筒、朝圣者带血的叩首长头让我仰望,心在哪里,景就在哪里,佛就在哪里……
  以上只言片语是来自朋友们对我这几年青藏之行文字点评的浓缩。在此,衷心感谢你们的关心和关注。几年来,每当我的文字出现在QQ空间,出现在“榕树下雀之巢”网站,有那么多朋友跟随我赏山悦水,我到哪,他们的喝彩就到哪,彷佛我在青藏高原有很多“驴友”并肩同行,朋友们的关注给了我很多鼓励和鞭策。于是,在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朱移山先生的关心和帮助下,《天上青藏》这本书得以问世。谢谢移山先生为本书付出的辛勤汗水。
  林丽萍老师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不辞辛劳,一路跟随我的脚步,对我和我的文字关心备至,她的褒奖让我十分感激同时也让我踌躇满志。林老师还拔冗为本书写下了饱蘸深情的序言。在此,一并表示真挚的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此书肯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指正。

                   2013年10月 于合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