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写作 ——一份永不“退休”的职业
作品名称:三湘奇才张月明 作者:刘浪流浪 发布时间:2014-06-29 11:14:40 字数:7635
一
退休,是人生一道关键的门槛。它像刚参加工作一样,是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干了几十年,把一生最宝贵的时间都耗费在了这里,而且整个生活都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习惯和定势。一旦弃之,改变成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无疑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不适,甚至是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所以,退休,是人生的又一次考验。
面对这种考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因为不能正确对待而驾驭不了自己,表现出失落感,甚至产生各种怨忿情绪。有的人则久久地徘徊,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怎样来打发人生的“余年”。特别是那些在机关坐了几十年办公室的人,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要是人终身都不退休那该多好啊!”有的人甚至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张月明也同样面临过这种考验。
张月明是1996年10月办理退休手续的。他当时的职务是:岳阳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正处级干部。在此以前的几年时间里,该委主任委员已去担任组建交通银行的工作,所以一直由他主持人大财经委的全面工作,那也是一个有权有位的职务呢。退休对他来说,显然会比一般人面临着更大的考验。然而,张月明却并没有感觉到那种难熬难耐的“阵痛”,也没有什么“失落感”。因为,他还有自己的“第二职业”,那就是著书立说—一份永不退休的“工作”!
因此,面对退休,张月明显得豁达而坦然。
张月明说,以前在工作岗位上,无论是建筑部门,还是建设银行;无论是纪委,还是人大财经委,时间对自己来说,绝对不是“私有财产”,不能任由自己支配。无论在机关上班,还是出差在外,你每时每刻都有一份责任。为了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不要说八小时之内,就是八小时之外,你都必须服从工作的需要。这是党政机关工作中的普遍现象。
那时候,为了“侍弄”自己的“自留地”——从事写作活动,张月明只好把有限的、属于个人自行支配的、十分宝贵的业余时间,拼成“压缩饼干”,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那完全是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做法,一种“拼老命”的做法。
现在呢,退休以后,他的时间可以说完全是他的“私有财产”了。他再也不用那样风急火燎地抢时间了,“生产力”得到了彻底“解放”。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不是孬事,而且还是一件大好事。因此,张月明说,自己无论如何也得珍惜这段难得的好时光,绝对不能让它虚度、荒芜。他要把自己有限的人生,投人到乐此不疲的写作中去,让自己平凡的生命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二
这几年来,张月明的确是著述颇丰。
退休后的第一年,也就是1997年,张月明的自传体著作——《从小学生到著作家》一书出版了。该书共写了十八章,十二、三万字。它比较全面地记叙了张月明1997年以前主要的人生经历,包括童年的苦难生活和不屈不挠的人生追求;包括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工作岗位,先后在建筑行业、建设银行、纪委、人大工作的几十年历程;包括经过顽强自学、勤奋写作,从编辑第一本内部资料开始,到成为一名饮誉全国的著名著作家的经过、著述成果,以及所获得的各种荣誉……
以张月明那谦虚稳重、不事张扬的性格,这本书他本来是不打算写的。但是,熟悉他的领导、朋友和同事们,多次游说他,认为他的事迹确实有“光可鉴人”的作用;如果不写出来,实在有负于时代,有负于后人。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厚望,他才挤出时间,将自己的成长历程“咀嚼”了一番,然后才“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吐出了一些真情。
该书的内容包括:
一、乡下走来的小学生;
二、挂上小铜牌,想当学问家;
三、走上神圣的讲坛;
四、写作启蒙——程教授的指引;
五、被汗水渗透的稿纸;
六、从编写内部资料到四千封读者来信;
七、第一本公开出版物的艰辛;
八、“难道你是清华毕业生”;
九、厚积薄发,笨鸟先飞;
十、为工作而学,为工作而写;
十一、小学生编书,谁来“拜读,’;
十二、参与《廉政?监察丛书》的编写;
十三、有一份热就要发一份光;
十四、经霜的腊梅,总会开放;
十五、永远珍视人生的价值;
十六、图书馆名人名库的收藏;
十七、说几句心里话;
十八、人生寄语。
这是张月明的一本自传体著作,是他六十年人生道路的一幅“解剖图”,是他孜孜不倦地不断攀登新的高峰的“编年史”。作为张月明第一本文学性的著作,它写得真切朴实而又深情感人。如果你能用心拜读,仔细品味,一定能从张月明的奋斗与拼搏中,汲取力量,增添勇气,更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三
《从小学生到著作家》的书稿一出来,很快便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北京燕山出版社很快将其列人“九歌文丛”系列予以出版;
时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刘夫生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伯华,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湘溶(现任湖南师大校长),湖南名人资料中心主任雷树德等同志为该书题了词。
周伯华的题词是:
勤奋拼搏,
竞成事业。
刘湘溶的题词是:
耕耘数十载,
著述终有成。
—为张月明先生而题
雷树德的题词是:
一肩素月巴陵灿
万卷奇书湘水惊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湖南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禹舜同志在百忙之中,为该书撰写了题为《业余编书展辉煌》的序言,共有5000多字,足见其刮目相看,分外重视。
文中这样写道:
我们文明古国有个非常好的传统:历朝历代,特别是实行科举取士以后,那些举人、进士、翰林出身的官吏,在官场上,或勤勉为政,或尸位素餐。但一旦告老还乡,又几乎都要运用自己一生所积累的学识、经验、见闻,潜心著述,为子孙后代留下几部著作,使文明得以绵绵万世,生生不息。
近代这种现象似乎逐步分离了:“专业作家”成了一种时尚。也就是说,著书立说的人很少做官,而做官的人“告老”以后很少有人再去著书立说。
张月明是这种“时尚”中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外。他不是“专业作家”,他是官场中人,但他又不是有大学文凭的所谓“金马门”科班出身的官员。只有小学毕业的文凭,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学生。
张月明令人着迷的童话,当然不是他在官场上的小小成功……怪的是张月明在他勤政为官,尚未“告老还家”的十多年间,在工作岗位上利用业余时间,竟然著书立说,编著出了22种862万字的煌煌大著……这对于一般“专业作家”都是难以企及的成果。
……
其评价之高,赞誉之盛,令人信服。
四
同时,不少社会名流也纷纷撰文给予高度评价。如:
苏晓东同志在《中国建设报》上发表的《从小学生到著作家》一文;
陈国荣同志在《湖南人大工作》上发表的《月到中天分外明——记张月明自学成才的事迹》一文;
禹舜同志在《工程造价》上发表的《昔日的普工,当今的著作家》一文;
李芳梅、李乐平同志在《中国老区报》上发表的《晚成的著作家》和在《岳阳晚报》上发表的《张月明的故事》;
曾君华同志在《岳阳作家》上发表的《他视时间为珍珠般的水滴——记市人大代表张月明》;
陈徐恩同志在《岳阳晚报》上发表的《岳阳的“高玉宝”》;
谢作文同志在《岳阳晚报》上发表的《成一之言,兴万家之业——试译张月明<工程造价常识与示例>的实用价值》;
徐婷同志在《工程造价》上发表的《长风破浪会有时——读张月明〈从小学生到著作家〉》
等等,等等。
这些文章,都以饱满的热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推介了张月明的事迹,讴歌了张月明几十年如一日,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孜孜求学,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和辉煌成就。
现在将有关文章的内容摘录如下:
……前不久,老先生忽然找上门来,托我为他的新作《从小学生到著作家》作序,看过书稿,我不禁咋舌不已。老先生确实不简单。几十年来,凭借着小学文化的功底,竟然完成了23本书共计880万字的编著工作。
小学生与著述家之间是很难划上等号的,于是,大家都觉得张月明是奇人。其实,张月明是个非常普通的、有着中等身材、身体略显肥硕壮实,精力极为充沛的老“小伙子”。如果真要给“奇士”张月明找到一个合理的诠释,道出他奇在哪里,怪在何处?那么,我们翻开他的新作《从小学生到著作家》,便可以找到答案。
——摘自禹舜《昔日的普工,当今的著作家》
张月明的著书一步一个脚印,决不马虎。他收集资料,务求全面,决不轻易放过每一次取材机会。他使用材料,务求准确。收集的每份材料,他都要认真阅读,反复对比,有时还要请教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人员,力求做到准确无误。他行文务求通俗、明快。他的书的读者,虽然许多是行家里手,但更多的则是实际操作者。因此,他在写作时,注意做到让行家能看出门道,让新手也能读得懂。他修改文章,务求细致。每本书,他至少要修改5次,每次修改后,都重新誊写一次,而且多数是自己抄写,一笔一画,从不潦草。900多万字的书,他在稿纸上抄了4500多万字,垒起来有一人多高。
……
张月明写书全部用的是业余时间。在工作上,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把工作干得漂漂亮亮的。他写作的时间,是节假日和每天的早晨、中午和晚上。早晨,他5点多钟起床,写到7点多钟。吃过早饭,赶去上班;中午,基本没有休息过;晚上,一直写到午夜12点多钟,有时写到凌晨。这样,除了上班,他平均每天能挤出7个多钟头的时间用于写作。这就是
1980年以来的张月明每天坚持写作的时间表。十几年来,他从自己的休息时间中,挤出了1685天的写作时间。
——摘自苏晓东《从小学生到著作家》
资料找来了,接着是消化。他第一次看不懂,看第二次;二次看不懂,看第三次。书读多遍,其义自见。他反反复复地看,揣摩,书中每一个疑难点,都被他攻破了,他才会拿起笔来。写作的辛苦,只有过来人知道。对于一个五口之家的他来说,仅靠微薄一点工资维持生计;他还要用一些钱来买书。八十年代他家仅有一台台扇,他让给了正在读书的子女们。夏日炎炎,他把毛巾或马粪纸垫在右手上,为的是莫让汗水弄湿了稿纸。他的手麻了,就甩甩手;腰弄酸了,就扭扭腰,再坐下来工工整整,一丝不苟地写。夜深了,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妻儿们们均匀的鼻息声伴陪他伏案疾书。此时,最扰得他不得安宁的是那令人讨厌的蚊子的叮咬。张月明只好盛满一捅水放在桌子底下,将双脚浸泡在水里,以避免蚊子的攻击。冬天,他家里没有暖气,又不敢烧煤炉。因为煤气能使人精神不振,甚至有中毒的危险。当手冻僵了,连笔也握不住的时候,他就使劲搓搓手,或放在温水中泡……
就这样寒来暑往抄抄写写,写写抄抄,几十万字,几百万字的大著便悄悄地、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摘自陈徐恩《岳阳的“高玉宝”》
有人说,理论+实践=成功。张月明,时代的骄子,已拥有生活的磨炼得到的实践,又拥有不停奋斗换来的理论,是腾飞的时刻了……
—摘自李芳梅、李乐平《张月明的故事》
张月明同志就是凭着“去日苦多,来日恨少”这样分秒必争的劲头,写下了一部部饱蘸心血和汗水的著作,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鸣奏出了一首首响亮的进行曲。
—摘自曾君华《他视时间为珍珠般的水滴》
一个人不管干什么,干哪一行,都有你所熟悉的专业和经验,都有你施展抱负与才华的“英雄用武之地”,……你什么也不缺少。缺少的只是一份对生活的真爱,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此外就是张月明那样的恒心、毅力和百折不挠的拼搏奋斗精神。
—摘自徐婷《长风破浪会有时》
捧着张月明先生的百万言巨著《工程造价常识与示例》,我的心是一阵阵地涌动。
张先生先前家道贫寒,故而“先天不足”,只拿到一张小学毕业文凭。可他好学勤奋,钻坚研微,博闻强识,实乃当世之少有。现如今,先生堪称一代饱学之士。先生退休前,曾在工程公司扛过泥捅、在建设银行点过现钞、在纪检部门查过大案、在人大机关办过公干,干一行,钻一行,样样工作都被他做出理论味儿来。几十年来先后出版各类著作达几十部之多。尤其是对建筑工程方面的研究,造诣甚深,先后编著达20部之多。特别是新近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工程造价常识与示例》,其社会影响、实用价值都达到了一流水平。
—摘自谢作文《成一家之言兴万家之业》
直到这时,“沉默”了多年的张月明,才像潜伏于大海中的冰川一样,慢慢地浮出水面,显现出了他人生精彩的千姿百态。
五
在退休后的几年里,张月明写作著述一次又一次捷报频传:
他主编的《建筑工程概预算及示例》一书,87万字,1998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他主编的《工程造价常识与示例》一书,100多万字,2001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他主编的《小城镇建设基础知识》(与人合著)一书,35万字,2001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00年,张月明撰写的一篇题为《试论造价工程师的素质修养》的文章,在冶金部主办的《冶金工程造价信息》等国内16家刊物上发表或转载。其中,《南京工程造价信息》杂志发表时,还加了几百字的“编者按”,对张月明同志和该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号召同志们向他学习。
2001年,他撰写的《浅谈建设工程索赔与反索赔》一文,被水利部、国家电力公司主办的《水利水电造价》、《上海工程造价》、《天津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等16家刊物发表或转载。
六
在这些图书和文章当中,最让张月明感到满意和自豪的,除那套《工程预算丛书》和《纪检办案基本知识》外,就是《工程造价常识与示例》一书的出版。
出版该书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是我国建筑行业档次最高的专业出版社。能在这里出书的,都是饮誉中外的知名教授、权威学者,所出版的书籍也绝对是国家建筑行业最权威的经典著作。而这家出版社对张月明的这部书稿的出版,予以高度重视,打破了许多常规。其出版速度之快、运作之顺利、质量之高,都是空前的。
张月明说,这本书的出版,至少有如下5个特点:
第一,列选快。
2000年6月25日至27日,张月明应邀去北京参加“2000年当代中国精神”座谈会。会议期间,他利用会议间隙去了中国计划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为他的这部书稿的出版“打探路子”。联系的结果是:3家出版社对书稿都很感兴趣。张月明权衡再三,最后决定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
7月2日,张月明写了一封信,连同书稿目录一并寄给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像这样的书稿的出版,通常须经过一系列的审批程序。比如,先要报出版社责任编辑审查确定,后经编辑室主任审查同意,再报社编审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才报请社长审批。经过一番“过五关,斩六将”的严格程序后,才能获准出版。而要完成这一系列过程,按该社的一般作法,至少也要半年时间。
而张月明的这本书的列选,仅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这简直是别无先例。
7月底,张月明接到该社向建国(副编审、高级经济师)同志打来的电话,说社领导已批准列人出版计划。9月3日。张月明再次去北京。9月5日,张月明与该社正式签订出版合同。其速度之快,简直是“闪电战”。
第二,审稿快。
张月明是2000年10月10日将书稿寄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他们收到书稿后,非常重视,专门安排了一位水平高、业务熟练的编审——李坚同志,集中时间和精力,专门审查此书稿。李坚同志经验丰富,文字功底深,责任心强,时间也抓得很紧,加班加点地审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便将100多万字的书稿全部审查完毕。审完稿后,他还特地从北京给张月明打了约几十分钟的长途电话,以一个专家的眼光,对书稿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评价和充分肯定。同时,也对书稿的个别地方提出了一些很好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张月明觉得李坚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很有道理,就十分高兴地采纳了。
于是,这部书稿就很快定稿了。
第三,出版速度快。
按张月明与出版社所签订的合同,该书的出版日期为2002年2月。但由于出版社的高度重视,把该书当作重点书目来对待,在人力、物力和时间上都给予了优先安排,因此,该书在2001年5月就正式出版了,比合同规定的时间提前了9个月!像这样一本没有上级特别指令的书,能提前9个月出版,这在该社是没有先例的。并且,出版社还为该书专门配发了作者张月明的简介和照片。
第四,质量优。
该书装帧设计精美,端庄高雅,纸质好,字迹清晰,套规准确。天蓝色的压膜封面,特别悦目。
第五,稿费最高。
在本书前面10多万字的叙述中,还一直未提及“稿费”二字。张月明写书、出书,其作品已有大约1200万字,发行量已近80万册。稿费,肯定是有一些的。但为什么只字未提?
原因有两点:
一是为了尊重张月明本人的意愿。张月明是位没长“钱眼睛”的人。尽管他曾有过因为没有几块钱的“光洋”而痛失求学机会的经历,也有过因经济拮据而使其爱女的结核病一拖就是5年之久的痛苦……可他还是把钱看得比“鸿毛”还要轻。他的写作,著书立说,绝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对社会有所贡献,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有一份热,就要发一份光”。因此,他最忌讳别人一提到出书的事,就问他“又赚了多少钱”。
二是张月明写书虽然赚了一些稿费,但是他的稿费有相当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了。作为一个文化底子薄的人,突然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要在那里搏击大风大浪,打造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惟一的办法,就只能拼命学习。所以,他购买的各种书籍,装满了好几书柜。这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得到的收获是让他成了一名博学多才的著名著作家。其次是用于自己出书的“运作费”。一本几十万、上百万的书稿写出来,到出版、发行(特别是那些自办发行的书),除了要绞尽脑汁外,还要有多少经费作为“垫底”资金呢!
所以说,稿费问题,一直是张月明讳莫如深的“秘密”。
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到该书的稿费问题呢?这并不是我们为了替张月明炫耀什么,而是为了说明该书的价值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对于这部书稿的重视和厚爱。
按照国家的标准版税制:湖南一般按定价(码洋)的5%一6%,北京一般按6%一8%向作者支付稿费。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却二话未说,十分慷慨地给了张月明10%,是国家的最高标准。出版社能给张月明这样高的稿酬,主要是认为该书质量高,适用性强,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为了开这盏“绿灯”,还是该社社长亲自拍的板呢!
当然,张月明也很清楚该书的价值。当时,在同出版社商谈此书的出版事宜时,他也提出了自办发行的要求,并想以5万元最高不超过8万元买下对方一个书号。但终因出版社正规,不买卖书号,而未得到出版社的同意。同时,张月明还多次提出要为出版社销售一些书,也被该社拒绝,并说:“我堂堂正正一个国家一级出版社,200多名知识分子,亏本是我们的事,与你无关!”
张月明说,他要真诚地感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老师们对他的厚爱,给了他如此之高的荣誉和待遇。这是对他的写作、编著的极大鼓励与鞭策……
七
一次,笔者打趣地问:
“张老,您还准备写到什么时候?’’
张月明似乎对这个问题非常敏感,立即瞪起疑惑的眼睛反问道:“什么意思?你是说我老了,再也没有写作能力了吗?”
“不……不是这个意思。”笔者忙解释说,“我是说,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不然,国家为什么要规定,人到了60岁必须退休呢?”
张月明一笑。“我知道你就是这么个意思。当然,这话有道理。古人说,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见百岁人。人,不能不服老。可是,我今年已66岁了,至于能否活过百岁,无法预料。但我想我在有生之年,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要写些与社会、人民群众、经济建设特别是与建设工程造价有关的文章的……”
听了他这番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的话,笔者油然而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