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剧本连载>女人的春天>第一章 王小然下岗回乡

第一章 王小然下岗回乡

作品名称:女人的春天      作者:冬子      发布时间:2014-05-13 20:47:05      字数:3158

   第一章 王小然下岗回乡
  
  “叮呤呤……”
  “妈,电话。”正在里屋看电视看得入迷的李方伟,听到堂屋的电话铃响,便大声喊着正在院里与邻居闲聊的母亲---张宝琴。
  “喂,谁呀?”张宝琴跑进堂屋拿起电话温和地问道。
  “妈,是我,您媳妇,方伟呢?”张宝琴的媳妇王小然亲切地问婆子道。
  “小然呀!找方伟,我帮你叫一声,正在里屋看电视呢!”张宝琴对媳妇说。
  “哎,妈,不用了,您告诉他,让他明天请一天假,把我和您的孙子接回去,有好多东西呢,都要带回去,县供销社解体了,发不下来工资,我干耗在这儿也没用呀!”小然亲切地对婆子说。
  “好,我知道了,那明天让方伟接您娘儿俩去,好不好?”张宝琴对媳妇说。
  “好!妈,别的没事我就挂了。”小然说。
  “挂吧,我这就跟方伟说去。”张宝琴说完把电话放下。
  她刚走进里屋,李方伟就扭过头来问道:“妈,谁的电话?”
  “你媳妇的。”张宝琴答道。
  “有事啊?”李方伟边看电视边问道。
  “她明天让你去县里接她和宝宝去,她单位解体了,发不下来一分钱的工资,还呆在那儿干啥?”
  “怎么又下岗了?”李方伟唠叨说。
  张宝琴接过话匣:“下岗就下岗呗,女人就是要男人养的,怎么?你还不乐意啊!”
  “不是不乐意,妈!我就是担心小然在家闷得慌,你想啊,一女知识分子,在家闲着她不难受吗?”
  “难受有啥法儿!赶不成你再给她找个工作去!”张宝琴说。
  “我给她找不着工作,七大爷、八大舅又没有在哪儿当官的,我去哪给她找工作啊?哎!命苦不能怨政府,点子背不能怪社会!明天,我还是把她们接回来吧!”李方伟伸着懒腰,打着哈欠笑着说。
  “这不就得了,”张宝琴说完带上房门又接着去院里跟邻居聊天去了。
  第二天,李方伟先给校领导请了假,然后就坐上了去县城的客车,到了县里李方伟径直去了小然租住的地方。
  “然,开门。”李方伟敲了敲房门。
  “谁啊?”里面的声音问。
  “您老公!”李方伟简捷地说。
  “啊!老公,你终于来救美女了,我差点快要饿死在这儿啦!”小然边说边搂住了李方伟的脖子。
  “哎!我说美女你不是不花老公的钱吗?今天怎么这么厚脸皮啊!”李方伟边亲着妻子边开玩笑说。
  “我现在不是一落难美女吗?本指望这个月发工资呢!结果等到月底主任一开会,本供销社解体,从今天开始散伙,工资一分钱也发不下来,现在可好,口袋里就只有三块四毛五。完了!这个月的房租还欠着呢!”小然一副气愤又无可奈何的模样。
  “咦!还要工资呢?你看你们一个个都干活了吗?每天一张报纸一杯水,那叫上班吗?骗谁呢!欺骗共产党啊!你不解体谁解体,您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得!得!得!不是让你来发牢骚的,知道是让你来做什么的吗?”
  “是!是!老婆大人!”
  “去,先把咱儿子接回来,东西我都已收拾好,等会儿出去叫个车就行了。”
  “哎!老婆,你说儿子接回家,去哪儿上幼儿园啊?上一年级年龄还早,就是上公立学校的学前班那人家也不收啊!”李方伟发愁地问老婆道。
  “先接回家再说吧!总不能我在这儿净吃净住交着房租专门陪他上完幼儿园再回去吧!你那点可怜巴叽的工资撑得住吗?”王小然帮他分析说。
  “是!是!你说得对,我去先接儿子去了。”李方伟接过老婆的话说,然后好像又发现什么似的扭过头来问:“你知道今天要回家,还送他去幼儿园干吗?”
  “学一点是一点呗!反正回去也没地方学了。”
  “嘻!你这人……”李方伟指着王小然笑笑,然后就出门去接儿子去了。
  “妈!看您的宝贝孙子回来了。”李方伟一到家就连忙从车里抱着儿子出来,进院就大声喊起来。
  听到车响的张宝琴,本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想出来看看是不是儿子接媳妇回来了。一听到方伟的喊声,她连忙大声:“唉!”了一声,就从堂屋里跑了出来。
  一看到孙子,她更是手舞足蹈起来,高兴得什么似的,一把从儿子手里接过孙子,抱在怀里,亲了又亲,小家伙好久没见她的奶奶,有一些陌生感,挣扎着想从奶奶怀里逃脱。
  这时,从单间房里出来一老太太李陈氏,虽手里柱着拐杖,弯着腰,裹着脚,但精神矍铄。穿一身儿浅灰色衣服,套在她那娇小而利落的身体上,显得身轻如燕。一脸的细纹,但肤色看起来很白净,老太太干净着呢!虽已八十多岁,但一点也不糊涂,她听到孙子方伟的喊叫,也凑热闹般地从她自己屋里出来。但她在逗小孩子这方面比媳妇张宝琴有经验得多,只见她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袋里装满了女儿、媳妇平时买给她的好吃的,她没舍得一下子吃完。这不,这当儿派上了用场,孙子看到这些东西,更加挣着从张宝琴怀里出来,要到老太太身边。
  老太太喜欢得合不拢嘴,孩子似地喊着重孙子的名字:“文朗!文朗!小文朗!快到太太这儿,太太有好多好吃的给你!”
  小家伙更加经不住诱惑了,挣脱了张宝琴,跑到老太太身边快乐地分享着老太太的食物。
  “妈!”这时媳妇小然也从车上下来了,走到院子里喊了一声张宝琴妈。
  “哎!”张宝琴答应了一声,连忙接过媳妇手里的东西,并催促方伟说:“伟,赶紧搬东西啊!别老站那儿看啊!”
  站在一旁的方伟,看老太太逗儿子看得出了神,母亲一叫,他才回过神来,连忙答应一声:“好,搬东西!”
  他们把衣物,当用的东西都搬到他们小俩口的卧室,而把不急着用的东西则都隔置在紧挨堂屋西边的一间房。
  这个院子一共六间房,堂屋坐北朝南共有四间,当初儿子刚结婚的时候,他们老俩口想把新房安排在现在搁东西的这间屋,而他们老俩口则住在堂屋的东间房,中间就隔一间堂屋,唉!太近了,孩子们会觉得别扭的,张宝琴就把和灶屋挨着的坐东朝西的那间房拾掇出来,他们老俩口住,先前那里面放的净是一些杂物和备下雨时用的柴禾,张宝琴的丈夫李福田是一个能干的老实人,就又在厕所旁边搭了一个类似小屋的棚子,专门放这些杂物和柴禾,而他们老俩口就住在坐东朝西与灶屋只有一堵墙之隔的东厢房里,把堂屋的东间腾给了儿子媳妇住,而自己八十多岁的老婆婆则住在了堂屋最西边的一间单间房,和盛放东西的那间屋子中间完完整整地隔了一座砖垒的夹山,每间房的四壁都用白灰刷得干干净净的,而每间屋子的地面都用红砖铺砌得整整齐齐,就包括张宝琴俩口子住的那间东屋也是如此,厨房里的锅台是用白瓷片砖贴的,干净漂亮,灶屋里收拾得井然有序,杂而不乱。
  院子里虽说只有每条必要的过道和通往厕所、大门的路上是用红砖砌的,但整个院子被李福田收拾得干净利落,地也被砸得平平整整,农忙时李福田回来帮妻子收割庄稼,农忙过去他也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外出打工。
  这个家虽说和有钱人家相比不算富裕,但和普通人家相比已是富裕的了,村里很多人还不及他们家,因为村里也没几家有钱的,有钱的是一家做钻头生意的,和几个在单位、企业上班的人家,其余的大多都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人家,因为除了种地就是外出打工又能挣到几个钱儿呢?
  王小然在家闲了一阵子,每天除了洗衣服、做饭,还有剩余的时间大部分都是看电视,文朗被奶奶带着每天在村子里闲转,嘴里学会了很多骂人的脏话,小然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这样大好的时光从一个孩子的脚下白白溜走了,这难道不跟我们的环境有关?不跟我们的教育的衔接有关吗?没有幼儿教育直接迈入学校的一年级,直接去吸收那高营养的东西,你说一个孩子他能完全吸收吗?他能消化得了吗?于是教师手里的教棍便成了孩子心灵的监狱,学不会就体罚,用了最原始、最野蛮、最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怪不得许多刚入学的孩子哭着闹着不愿去学校。所谓的严师出高徒,在这里“严”字生生被许多家长和老师理解为“打”字。在乡下,所谓的好老师也就是打学生出名的老师,哪一个老师把学生打着学会、敲着学会,体罚着学会,好啦!在家长眼里这就是一位所谓的德高望重的好老师。家长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把孩子教会,不管你老师采用什么样的管教方法,哪怕包括敲打、体罚等一些不科学的教育方法,他们心里也能接受,他们接受这种方法就像接受春天花开,秋天叶落这样的自然现象一样的自然,他们求的是结果,要的是分数,而不管一个老师采取什么样的过程,这就是“望子成龙”心切的缘故吧!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