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流逝的岁月>第十一章 咱这就成农村人了 1

第十一章 咱这就成农村人了 1

作品名称:流逝的岁月      作者:冰凌      发布时间:2013-12-24 16:54:03      字数:3189

   一九七六年七月十五日清晨,一抹淡淡的云霞把天边染成了粉色,淡紫色,深紫色。在通往县体育场的路上,人们手拿彩旗,三五成群的向体育场走去。体育场内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县政府将要在这里举行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会。主席台正中悬挂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主席台上方的横幅上写着“热烈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左边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满怀一腔热血”右边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谱写革命青春”
台下人已经来了不少,熙熙攘攘,叽叽喳喳,犹如赶街一般。婉玉背着行李,挎着包,左手提着网兜静静的站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看着来来往往人群。
这时,大喇叭里喊着:“台下的观众,请就位,大会就要开始了。”会场里的嘈杂声暂时安静下来。知青已经来的差不多了,婉玉赶紧走到队伍里。带队的人见婉玉来了,递给她一朵纸做的红花:“婉玉同学,把花儿戴在胸前。”婉玉接过花儿戴上,默默地站在队伍里等待着。
欢送会开始了,主持人宣布:“第一项,热烈欢迎知识青年进场。”听见这话,带队的赶紧整理队伍。知青们在体育进行曲的音乐声中向会场走去。他们并没有领导们所期望的那样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相反的有些无精打采。胸前的红花在风中沙沙作响,脸盆与缸子的碰撞声使得队伍显得有些凌乱。
主持人说:“知识青年们,打起精神来,坚定不移的走毛主席上山下乡的革命路线。”喇叭里的声音虽然很大,但并没起到什么作用。主持人有些着急,借着扩音器喊:“知识青年们,挺胸抬头,精神抖擞得迈开大步。”知青们还是没有提起精神。
知青进场完毕,县长开始致欢送词,那慷慨激昻的话语通过话筒在体育场的上空回荡着,把人们的视线暂时吸引过去。过了一会儿,会场起了些骚动,人们的目光一下子又聚到了知青队伍里。这时,人们看见一个中年男人端着一大盘面包从门口走到了知青队伍,把面包直往一个男孩的包里塞,那男孩推着不要,可那男人不由分说,把那盘面包全塞进了男孩的包里。塞完之后把面包盘放在地上,把那男孩紧紧的地抱住,两行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他哽咽着说:“儿子,到了农村要好好注意身体,那里的生活艰苦,苦又重。爸不在跟前,不能照顾你,你要自己保重。爸知道,那里的吃喝差,不比家里,饿的话,就吃面包,知道了吗?”
男孩点点头:“知道了,爸,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中年男人站在男孩跟前依依不舍的神情使在场的观众一个个唏嘘不已。有的看着这一幕,眼睛湿润了。有的后悔自己怎么没给孩子买点什么东西带上,有的干脆从看台上下来走到知青队伍里拿出钱来塞到孩子手里,会场秩序顿时乱了起来。
主持会议的人赶紧走到话筒跟前大声说:“台下的观众同志们,请你们遵守会场秩序,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尽管主持人着急得大喊,可看台上的人依旧从看台上走下来,大概他们想到孩子就要奔赴农村了,自己应该和孩子告个别吧。主持会场的人没办法,只好继续开会。
  大会开了一个小时就结束了,知青们被带队的领着从会场出来。体育场门口排了二十多两卡车,每辆卡车的前挡风玻璃上都用红纸帖着公社的名字。知青们依照名字走到自己公社的车辆旁。有的上了车,有的站在车下张望,大概是等待自己的亲人吧。婉玉来到车前把行李放上去,她知道自己是不会有人来送行的,就默默地上了车。想到自己马上就是农村人了,心里涌上了一股悲哀。
汽车快要开动了,婉玉看见云儿向卡车走来,她眼睛红红的,脸上还留有擦拭过的泪痕。婉玉刚想叫,发现云儿的父母提着行李也跟了过来。她们把云儿送上卡车,然后站在车下不住的叮嘱着,云儿也不答话,只是低着头。
汽车开动了,车轮扬起的尘埃渐渐挡住了知青们的视线,他们把挥着的手收了回来。云儿的眼泪又一次涌出了眼眶,婉玉拿出手绢递给她:“云儿,别哭了,人总是要面对现实,坚强些吧。”云儿没说话。“你还好,你的父母都来送你,说明你父母是很爱你。我呢,孤孤单单,平时没有人疼,今天没有人送,该哭的人是我。可我的眼泪就是溢不出来。”
云儿抬眼看了一下婉玉,发现她确实没有人送,就把眼眶里的泪擦试了一下。
婉玉继续说:“我想,只要坚强,再苦再难,也能挺过去的。如果让眼泪总挂在脸上,软弱就写在脸上了,你说是不是”云儿闻听转过头来朝婉玉勉强的笑笑就又转过头去。
汽车驶出县城,眼前呈现出的是一座座山和一片片庄稼地,庄稼的叶子在风的吹拂下如波浪一般起伏不定。云儿的情绪好了些,她转过头来拉着婉玉的手问:“婉玉,你说咱这就成农村人了吗?”
“是啊,从咱们的户口落户到农村那天起,咱们就成农村人了,想改也改不回来了。”
“唉,你说咱们的命怎么那么苦。”说着,眼睛有又一次湿润了。
“是啊,是苦。可你换一种思考,向前看,不如人,向后看,比人强。这样想的话就不觉得苦了。”
云儿点点头:“你说的也对,听说有些北京知青很惨,来到这儿真的是受苦来了,他们自己不会生活,不知道怎么做饭,玉米面吃完了都不知道去加工,就吃炒玉米豆儿。和他们相比,咱们的命就不算苦,好歹咱们家离得不远,想了就能回去。”
“是啊,你要是这样想就对了。”
她们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了云儿所在的生产队。云儿要下车了,她对婉玉说:“我要下了,以后咱们常联系。”
婉玉说:“放心吧,会的。”,云儿下车了,向婉玉挥了挥手就跟着公社知青办主任向生产队走去。婉玉看着她的背影,心情难以平静。等来了送云儿的知青办主任,汽车继续前行,沿途又送走几个知青。前边就快到婉玉所在的生产队了,知青办主任叫婉玉准备下车。婉玉提着行李,等汽车停稳后就跟着知青办主任向知青点走去。
生产队长早已等在哪里了,见知青办主任到来,赶紧把她们迎进屋。主任给生产队长交代后,就走了。婉玉看着生产队长,他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汉子,头上扎着羊肚子手巾,那手巾已经被汗浸的有些发黄。两道浓眉下一双眼睛炯炯发亮,黝黑的皮肤,额头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如刀刻一般,嘴角向上,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他对婉玉说:“你叫婉玉哦”婉玉点点头,“那我以后叫你玉儿吧。这样显得亲切。”
婉玉只觉得心里热呼呼的,因为在家里只有奶奶这样叫过她,她朝着生产队长笑了笑默认了。
队长又说:“玉儿,你刚来,先熟悉一下这儿,过两天再上工,好吗?”
婉玉“哦”了声。
因为她还有些东西没拿齐,想回家去取。队长走后,她把铺盖放在炕角,向知青组长打了声招呼就准备回家。家里离生产队有三十多离地。婉玉来到路口挡了一辆拖拉机就向家走去。
到了门口,她掀起门帘,姚鑫兰正躺在炕上看书,见婉玉回来了就说:“你咋又回来了,成了送不走的温神了。”
婉玉说:“妈,你就那么盼我走吗?好歹我在你跟前也十几年了,就是块石头也该捂热了吧?”
姚鑫兰说:“可惜,你不是石头。你在家不过是个做饭婆娘,多你一个多张嘴,少你一个少负担。所以,我并不希望你回来。”
婉玉听了心里很不舒服。她想,我在家里像个保姆,担水,做饭,买菜,买粮,拆洗棉衣,把个娘该做的活都承担了,到头来还是这样的不遭待见。本来她想第二天再到队里去,见此情景,不走也得走了。她默默的收拾好东西,说了声:“妈,我走了。”,
姚鑫兰说:“你先别忙着走,把饭做了再走吧,今天没人做饭。”
婉玉赶紧挽起袖子做饭。饭熟了,就把饭盛上来。姚鑫兰端起碗就吃,婉玉拿起碗也准备吃,姚鑫兰的脸沉下来了,故意把筷子在碗上弹的"嗒嗒"响,婉玉知道这顿饭是吃不成了,就拿起自己的东西出了门,她不知道今天下午的饭在哪里.
回到知青点,已是星光满天了。知青们刚吃过饭,他们知道来了新人,都想认识一下,因此都坐下来和婉玉聊了起天来。聊天中,婉玉得知知青点一共有七个,四男三女,都是本地人。聊了一会儿,大家就各自散了。这时,婉玉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她很想问知青组长要点吃的,可是不好意思,她怕知青组长笑她回家一趟,连饭都不吃就来了,所以没敢开口。
时间不早了,该休息了,她被安排在东窑。原来,知青点一共两孔窑,男的住西窑,女的住东窑,每孔窑里都有一盘大炕,灶房就在东窑。
这一晚,婉玉失眠了,她对自己的将来充满了忧虑。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