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大汉王朝(一)>《大汉王朝》第一章:秦王乱政(木子花飘香)

《大汉王朝》第一章:秦王乱政(木子花飘香)

作品名称:大汉王朝(一)      作者:冯占宇      发布时间:2013-06-15 21:30:09      字数:16157

第一章秦王乱政(1)
  秦昭王时,在赵国的国都邯郸城里,游荡着一个落寞无聊的身影,这个人身世比较显赫,他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二十多个儿子中的一个,此公子叫嬴异人!异人公子来赵国既不是观光旅游;也不是寻亲访友,而是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抵押在赵国!
  抵押人质这种“游戏规则”源远流长,从古到今都有,或是亲人抵押在互不信任的国家之间;或是家人被政府监管,这样一来,国家之间就不敢轻易寻衅滋事,这叫以人质换和平;而家人被政府控制的,大多是前线的将士,你妻儿父母都在人家手心里攥着,你就玩命向前吧!消极怠工?变节投降?那就会发生不愉快!家人的下场就会很难看!
  而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信任度就不是很高,不然也不会以人质做抵押!就在异人公子为人质期间,秦国也不断地骚扰赵国,刀兵相见。这足以看出,秦国并不太在意这位公子的死活!在数次军事事件的影响下,异人公子的日子当然不好过起来,不但赵国的礼遇降低,生活费成了问题,就连能否保住性命都成了未知数!说不定哪一天,赵国一怒,结果了异人的性命,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的!
  异人公子的状况,也可以说命运,将随着一个人的出现而发生转机!阳翟(今河南禹州)的私营企业家吕不韦来到了邯郸,不韦先生这些年到处寻找商机,低价买、高价卖,生意做得红红火火,银子赚海了!当不韦先生寻找到邯郸时,他结识了异人公子,不韦以他独到的商人眼光,在异人的身上看到了潜在的、又是那么宏伟的商机:这真是一个让人心动的投资项目,不但可以一本万利,运作成功,还能爬向权力层、也可能留名青史。不韦为这个投资项目激动不已!
  可以说吕不韦不单是一个猴精的商人,不光只有商业投资的头脑,还有政治投机的欲望。腰缠万贯千金,的确可以使物质生活有声有色,但是你一旦大权在握,就可以呼风唤雨、八面威风,并且财源滚滚,不在话下,不韦深知这一点。可在那个年代,你一个单纯的商人,要想接近贵族老爷,势比登天!那个时代,商人的地位偏低,在人们的眼里,跟入赘女婿一样,在平头百姓面前还要矮半截!想走近权力,做梦都别想!不韦的机会来了,他把握住了!同时,也为自己找到了一条不得善终之路……
  异人公子和不韦先生的手握到了一起。
  “我能让你有很好的发展”。不韦微笑着说。
  异人公子也微笑着:“你先做好自我发展,然后再来帮我发展”,异人公子,王侯的传人,智商指数也不低,很快明了不韦的心思。
  “公子你不知道,只有你发展好了,才有我的发展。”于是,他们坐了下来,进行诚挚而友好的会谈。
  不韦的态度真挚而坦诚,为异人公子剖析了他目前的处境:昭王已经老了,你老爸安国君继承王位为期不远,而公子你处在他二十多个儿子的中间,并且你的母亲也不得安国君的宠爱,你竞争太子的岗位,不占什么优势啊!
  言下之意是:你异人不能竞争上太子这个差使,那你就只能永远地窝在赵国当人质,生活中将是漫无边际的阴冷和恐惧!秦国早晚要进攻赵国,战事一起,武装冲突升级,可能就是你人头落地之时!这是何等危险的境地呀!
  异人公子对这些情况也不是没有考虑,只是自身条件所限,想到了有什么用!只能这么一天一天的混下去。现在,有一个人在他面前痛说利害,也真的刺痛了他的心窝子。异人在叹气了:情形是这样!但是能怎么办呢?
  “我们得抗争!”不韦这个时候说“我们”的条件已成熟了,从他们握手的那一刻起,异人公子已经跟不韦共乘一辆战车了。
  “我想我们应该这样来操作这件事”不韦先生向异人仔细地描述了一下他所设计的短、中、长期工作目标,策划案一出,异人也认为可行性比较强,且成功的机率也比较高。
  秦王乱政(2)
  显然他被吕不韦的友谊打动了。萍水相逢,你却给我那么多!
  于是信誓旦旦地向不韦承诺“成功的话,跟你共享秦国天下”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异人一时激动的承诺,但让人称道的是:后来异人果然没有食言,让不韦荣华富贵,权倾一国,无人能及!
  目标已然确定,那就赶紧付诸行动!不韦留给异人大量活动资金,要他结交宾客(宾客是什么?宾客就是往来于各国之间,依靠自己有点学识,或有一技之长,嘴尖皮快,传播小道消息的速度特快,到处邀宠获利的人群),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不韦自己则带着鼓鼓的钱包向西进发,吕不韦西行的目的地是秦国国都——咸阳,沿途上收购奇珍异宝,一般般的金银珠玉看不上眼!根本不予考虑!
  不韦到达咸阳之后,先拜见了安国君宠妃华阳夫人的姐姐,曲线救国的方案,值得称道。并将珍宝全部献给华阳夫人,不韦先生施展三寸不烂之舌,又是一番推心置腹的游说,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传递给了华阳夫人:异人公子在赵国日夜都在思念太子和华阳夫人,以至于经常哭鼻子;夫人您现在虽然受到太子的宠爱,但是有一天太子即位,您没有儿子,那么您以后的尊宠也就无从谈起,现在,尽管公子异人的母亲不被安国君宠爱,但异人在诸侯国之中,已经树立了很好的名声。您如果把异人公子收为亲子,如果他能继承王位,将来不是有了依靠么!
  华阳夫人对不韦先生的见解很是认同,于是在安国君那里,枕头风吹了N多遍,终于如愿以偿,安国君首肯:允许华阳夫人收异人做了儿子,并立为安国君的合法继承人,让吕不韦做他的老师。给异人丰厚的馈赠。委托不韦先生带给异人公子。
  咸阳之行,不韦圆满地达成了工作目标!
  公子异人有了老爸老妈的馈赠,底气十足,开始大把地散银子,广泛结交各国各阶层人士,提升自己的魅力值。在诸侯国之间,异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蹭蹭地”往起窜!
  转让协议
  异人从此跟不韦先生成为了至交,不韦先生也结束了他的商贾生涯,做了异人公子的顾问,两人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筹划未来的宏图大业。
  公子时常会对吕不韦先生提一些请求,不韦也总能满足他,可有一天,公子的请求却让不韦又惊又怒。
  两人酒至半酣,异人斟了满满一杯酒,捧到不韦面前,一大堆祝福的话之后,公子提出一个差点让不韦先生吐血的请求!
  他要不韦把小妾赵姬转让给自己!
  不韦的小妾赵姬,容貌出众,还具有高超的舞蹈技艺,不韦十分宠爱,更要命的是赵姬已经有身孕。通过当时的孕检手段——目测,不韦得到了这样的结论:赵姬怀的是男孩!
  现在异人公子吃得也饱了,穿得也暖了,生活条件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安逸舒适的现状,使异人需求也增多了!
  在最初见到赵姬时,异人就心生爱慕,也可以说是见色起意,背着吕不韦同志,对赵姬进行诱惑和纠缠,展开死皮赖脸的攻势。
  不韦先生听到异人的要求时,脑海中闪过数个念头。
  拒绝?就很有可能与异人发生友情危机;不妥!自己的前期投入岂不付之东流!
  十八拜都拜了,就再哆嗦一下吧!不韦平静从容,趁机扩大战果。
  “赵美人能跟着您,成为王室成员,那是她幸运。不过,公子您一定得把赵姬立为正室,并得把她的儿子立为接班人”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要我老婆,我吕不韦就要你天下!不韦灵机再动,立即确定了他的远期工作目标。
  “这没问题。”异人满口答应,当晚就把赵姬接到了自己家里。
  赵姬在异人那里也得到了同样的宠爱,被立为夫人。公元前259年,赵姬生下了一个男孩,因为是正月初一降生,所以取名为“政”。当时出于安全考虑,没有让他姓嬴,而是跟赵姬姓了,叫赵政。
  三年后,赵政(即嬴政)的铁杆粉丝刘邦出世。
  本来是吕不韦亲子的嬴政,能够在后来,被异人公子钦定为储君,并成为席卷八荒的始皇帝,应该是基于以下原因:
  1、在赵姬还跟不韦一起生活时,她跟异人,就曾经有过零距离的接触,这种经历,左右了异人的主观判断方向;
  2、对赵姬的迷恋,以及对嬴政的喜爱,使异人在情感上,把这母子两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也就不去纠问嬴政的血统;
  完美的融合,让异人坚信:这孩子就是自己的。
  赵姬也许不会意识到,吕不韦对她的转让,将影响中国的历史!有关嬴政的生父是谁?这是历代史学家都在争论的问题,不管是谁,他对中国的统一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铁定的事实!
  秦王乱政(3)
  秦昭襄王五十年,秦国派兵马围攻邯郸,赵国很愤怒:秦国欺人太甚,居然打到我老家来了!为了泄愤,要宰了公子异人,情况危急!不韦先生又展开了他的金钱外交,送给看守异人的官吏六百金。
  钱能通神!
  公子异人一路狂奔,逃出邯郸城,有大军接应,回到了秦国。
  嬴异人跑了,他老婆孩子还在,赵国要捕杀赵姬和赵政,你姓赵也不能成为免死的条件,你是异人的儿子,邯郸人都知道!但是,还是被不韦先生给早下手,把这母子二人给藏了起来。
  异人回到秦国,第一件事,就是走了一场服装秀,穿上楚国的短式服装,来拜见华阳夫人。
  “这孩子真懂得孝顺,知道我是楚国人,喜欢楚国的服装,来让我高兴。”华阳夫人说,“以后你就叫楚吧”。
  异人的储君地位从此牢不可摧。
  五年后,昭襄王去世,安国君继承了王位,为孝文王,立华阳夫人为王后,公子楚为太子,赵姬母子也被不韦送回来了,家人团聚。
  孝文王只在国君的宝座上坐了三天,就撒手西去了,公子楚继承了王位,为庄襄王,赵姬被立为王后,嬴政被立为太子。
  吕不韦被任命为相国,封文信候,一个普通的私营企业家,经过数年的处心积虑,终于坐上了一国总理的宝座。
  不韦家里工作人员数以万计,洛阳十万户的税收和公粮都要上缴给不韦。投资回报丰厚得出乎意料!
  至此,不韦的中、长期工作目标都已达成——名利双收!
  秦庄襄王即位的当年,就派吕不韦统率人马,去攻打东周,不韦毫不留情,攻下东周,弑杀国君。
  周朝八百年的天下社稷,终结在一个商人手里!
  之后,庄襄王又派蒙骜进攻韩、魏等国,攻城掠地,扩大地盘。
  公元前246年,做了三年国君的庄襄王(公子楚)去世,嬴政继位做了国君。
  不韦先生终于得到了最显著的投资回报,人生愿景得以实现。
  ——我只想珍藏一片枫叶,却收获了整个秋天。
  秦国还是秦国,只是国君不再姓秦了。如果不是异人公子见色起意,也不会发生江山易姓的结局,好色之徒,当以秦国异人之事为戒!
  秦王嬴政尊称不韦为“仲父”,给予他仅次于父亲的尊重。主持国家大事。
  嬴政渐渐长大,从小就受到国君专业培训的他,慢慢把目光投向整个华夏版图。
  嬴政吞并六国的前奏是:对“仲父”进行扫荡!
  不韦惨遭扫荡的导火索是“嫪毐事件”,“嫪毐”这个名字就告诉我们:这是个品行不端的家伙,最初,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字时,直觉就告诉我:这是个歪瓜劣枣。求源后得到了印证。
  原来,庄襄王去逝后,不韦与赵姬旧情复燃,经常偷偷摸摸的往来。几年后,嬴政长大了,懂事了。不韦每次遇到嬴政锐利而又略带疑虑的目光,都不免心惊肉跳,不敢再跃雷池。
  嫪毐一直矢志不渝地投身于色情事业,并在那个乱七八糟的圈子里很有名气,不韦发掘到嫪毐,觉得专业人才应该专门使用,于是让他作为替代品,冒充太监,送给太后。
  这对嫪毐来说,是喜从天降,他凭借“猛男”的先天优势,走到太后身边,得到了高官厚禄,自然愿意;太后也喜欢嫪毐的阳光活力。
  嫪毐跟太后暧昧了几年,生了两个男孩。后来事情败露,太丢面子了!嬴政重金悬尝,捉住了“猛男”嫪毐,平了他的三族(父亲、母亲、妻子三方面的亲属),并把嫪毐处以五马分尸。
  从古至今,对冲动最严厉的惩罚,不过如此!
  至于那两个男孩儿,留下来,有污王室的名声。装在麻袋里,摔死了事。
  把老娘安排到偏僻的地方,冷落起来。后来,经大臣劝说,才接回来,母子和好。
  不韦相国因为推荐嫪毐有罪,免去相国职务,不光彩地下岗了,去河南封地养老去了!
  秦王乱政(4)
  吕不韦做秦国相国时,名声太大了,盛名最终给不韦带来杀身之祸。其他诸侯国见到不韦赋闲,都觉得可惜,浪费人才!于是纷纷敦请不韦去做CEO,听到消息,秦王很生气,后果也很严重:写信给吕不韦。
  主要意思是说:你对于秦国有什么贡献?却拿洛阳十万户的供奉!你跟我家有什么亲戚?要尊称你为“仲父”!你们全家去四川待着去吧!
  《史记·卷八十六》: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那时候,犯了罪的人犯才被流放到四川!
  不韦先生觉得像一盆凉水扣到脑袋上,浑身都发凉,想跟嬴政说出实情,确认父子关系,又怕死的更快、更惨、更难看、并且会祸及全家。又忧虑又恐惧,左思右想,无计可施,最后不韦悲壮而勇敢地端起毒酒,一饮而尽,阳翟商贾,顷刻毙命!
  机关算尽,最后不得善终!
  这件事发生在嬴政做国君的第十一年。
  不韦先生留给后人的,有一句成语“奇货可居”是他初见异人公子时,灵光忽现的喜悦和感慨;还有一部由门客编撰的《吕氏春秋》。
  征服匈奴
  在摆平完吕不韦和嫪毐等人之后,嬴政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凭借战斗力极强的庞大军团,在十五六年之间,不断派出他的悍将王剪、桓齮、王贲等人,攻击其他诸侯国,蚕食土地。
  嬴政与秦国的先前君主不同,以前的战事经常以其他诸侯国的请降、割地、来送礼而结束,这些在嬴政这儿都不灵了!嬴政有他自己的终极目标:把诸侯国从版图上抹掉,天下一家,姓嬴!
  在公元前221年,秦国终于消灭了所有的诸侯国,其中的国君大多被俘,也有被活活饿死的。版图归一。
  嬴政认为自己德过三皇,功高五帝,功德无量。在重臣王绾、李斯等人的鼓动下,尊号称为“皇帝”,自己为“始皇帝”,希望二世三世……万世流传下去。
  那一年嬴政三十八岁。
  在北方戍边的蒙恬将军,突然接到始皇的命令:要他向北征剿匈奴。这道进攻匈奴的命令,是有来历的,始皇想长生不老,就想方设法地要接近神仙,弄了一帮方士(那些所谓的修炼仙术的神职人员,那时,上层阶级与上天的联系纽带——巫,基本上已经褪化,佛教还没传过来,道教尚在萌芽,而方士正好填补了这一时期的空白)在身边,有方士给他求来了一本天书,上面语言含混不清,只有一句看懂了:“亡秦者胡”。
  当时称匈奴为“胡”,匈奴于是成了重点打击对象,霉运临头了。平时匈奴也经常南下骚扰边界,干一些打家劫舍的勾当,秦军一来围剿,就凭着骑兵快马的优势,一溜烟地跑掉。
  这回没有那么便宜了!
  蒙恬是一位善于用兵的将军,当即调遣三十万大军,一路向北杀来,因为没有战争预警,匈奴没有战斗准备,只能向北、西北逃命,蒙恬趁机收复了河套地区,设置了四十四个县;乘胜再击,大军渡过黄河,一下占领了阴山地区,又设置了三十四个县。
  匈奴向北退却了七八百里,别说是来抢夺,就是放马,也不敢往南来了!
  蒙恬留在北方,监修长城,以阻却匈奴南下入侵。
  把匈奴撵跑了,始皇又把目光投向了南方,我们发现:只要是嬴政关注的地方,往往就会有流血事件发生!
  也是在始皇三十三年,嬴政发兵征服岭南,就是今天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大部。
  南征大军有十几万人,由监狱里放出的罪犯、入赘女婿、商贩组成,秦朝沿袭以前的制度,把这三类人划为下等人群。出征岭南,不死于战斗,也很有可能死于瘴气,这是九死一生的差使,所以把机会留给他们。
  那时,岭南还处于半矇眛的状态,部落分散,抵抗能力相当的差,聚集力更无从谈起,秦国军队一到,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征服的任务,设置了南海郡、象郡、桂林郡三个地方行政区域。南北征服,胜利结束。
  秦王乱政(5)
  政权统一,四海平定,使嬴政同志腾出手来,对治国方针做了一番调整:不再分封诸侯国,把天下划为郡县,政权统统收归自己控制,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政府毫不客所地发布了移民令:要原来六国的富户豪杰,都迁居去咸阳,免得在自己的地盘上兴风作浪。
  王权重压之下,谁敢不从?这是天子的命令,违抗天子的意思,就是逆天而行,小命不要了?!
  那些富户豪杰,本来守着故土家园,安居乐业,迁往咸阳路上,饱尝艰辛,家底就折腾的差不多了,好不容易到了咸阳,他们发现自己成了穷光蛋,加上没有就业渠道,沦为了氓流,弄得垂头丧气,自然对嬴政政府产生了不满情绪,埋下安全隐患。
  诸侯战乱期间,各国的百姓为了防身护家,制造了一些兵器,嬴政同志下了命令:都给收缴上来!
  现在天下都是我嬴政的了,你们还留着这些凶器,想干什么?必须无条件交给官府,补偿的事,免谈!
  就这样,兵器被收缴上来,全部熔化(嬴政同志手腕够硬的,免得以后有战事),铸成了十二个铜人,,摆放在宫门外,日夜站岗,还有铜钟铜鼓等,放在各个宫殿。
  可见嬴政同志对艺术是很钟爱的,很有艺术细胞。
  虽然上缴的兵器很多,但我认为遗漏还是有的,要不然,未来的淮阴侯韩信,也不会整天背着剑在闹市区瞎转悠。
  嬴政同志要打造一个法治社会,那么法律就要完备一些,条款就要明细一些、犯罪的种类就要多一些、刑罚就要重一些,把刑杀作为调解社会矛盾的工具!
  可怜了秦朝的老百姓,经常不知所以然地犯了法。
  陈胜、吴广起义时,二世召集政府顾问,要他们对事件的性质做出判断,当时有说是强盗闹事的,有说是农民造反的,后来,说是农民造反的都给定罪判刑,罪名是:“非所宜言”,就是说了不该说的话!主要的原因就是二世不想听到这样的判断。
  被逮捕、押解的犯人,在路上随处可见,冤案错案大量发生。嬴政的大公子扶苏,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也因为替所谓的犯人求情,被嬴政同志赶到北方,监督蒙恬修长城去了。
  四海之内,唯我独尊,老百姓算什么!就叫“黔首”吧。“黔首”这个词,我一直觉得有很浓的、不尊重的味道。嬴政同志,不但在行动上对百姓苛刻,就是在称谓上也是那么刻薄。
  呜呼!嬴政,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吗?
  淳于越,齐国人,来秦朝做官,岗位是博士,看来博士一词,相当有历史了,在秦朝是相当于政府顾问之类的职务。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淳于博士为了表现自己对嬴政同志的忠心,以博得嬴政同志的好感,率先发言:强烈建议始皇要像先朝那样,分封诸侯,不至于使子孙沦为黔首,也可以在中央有难时,得到诸侯的救助。
  秦王乱政(6)
  淳于博士太天真,也可能是向上爬的心情太急切了;或想在分封诸侯中捞些实惠,他不知道,这正是嬴政同志所忌讳的:怕诸侯搞乱天下,扰乱自己传世子孙万代的宏图。刚刚覆灭的周朝不就是先例吗!
  还是李斯政治上比较成熟,能跟上嬴政同志的思维,他向嬴政同志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读书人以古非今,贬低朝政,阻碍创新发展,根源在于书籍上,把天下的诗书全烧了吧!
  你李斯难道忘了么!是诗书、是知识成就了你今天的地位!
  一场文化风暴骤然刮起!
  公元前213年,嬴政同志下令:天下的书籍,除了医疗、占卜、种植方面以外的,各家各门派的书籍,由当地政府牵头,全部烧毁,自命令下达起,谁三十天不烧书,脸上刺字,发配到边疆修长城去,国防建筑事业需要人力啊!
  谁再聚在一起谈诗论文,拉到闹市区,当众处死,警示肚子里有点墨水的读书人:传播“歪理邪说”是很危险的。
  经过这次浩劫,诗书等百家著作没剩几本,孔子的后代在暗墙藏下了几十本;边穷地区,焚书之风没刮到的地方,还有几本得以幸存。
  皇宫里的书籍当然不会烧的,我们得学习,我们得有知识啊!
  黔首就永远当黔首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黔首,是让嬴政同志心烦的人群。
  书籍是没了,可还有许多读书人,难免他们不去蛊惑老百姓。直接让地方官把他们杀了,负面影响会很大,还怕引起动乱。嬴政同志有的是办法:下令征召有名的读书人,送到京城来当官。
  共征召到七百来个,到达京城后,嬴政同志亲切接见了他们,跟大家拉了半天的家常,然后都封为郎官(干事之类的职务),安排上岗。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么容易就做了官,众儒生平步登天,高兴得不得了,洋洋得意,谢嬴政同志恩典。
  “我们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嬴政同志真是一位好领导!”
  这年冬天,也就是公元前212年,骊山的地方官来报称:马谷里长出了鲜瓜,嬴政同志召来众郎官,要带大家亲临现场,去勘察个究竟。
  各位干事跟在嬴政同志后面,奔向了死亡之路。
  到了马谷,还真的看到了几枚鲜瓜,大家正在热烈讨论寒冬长瓜的原由,意外发生了:进山谷的来路被堵死了,山上乱石、杂木纷纷滚落。
  “中计了!”众干事一脚踏进了鬼门关,才明白过来,嬴政同志要置我们于死地!
  不来当官好喽!后悔药没地方买去,有地方买也来不及了!
  七百来个儒生,无一幸免,全被活埋在马谷里,后世称马谷为“坑儒谷”。
  马谷的鲜瓜是嬴政同志安排,事先在骊山温泉边上种的,用途就为给干事们下套。
  焚书坑儒,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很坏,但是,这种浩劫,并没有在嬴政同志这里画上句号,每逢改朝换代,就可能上演此类悲剧。
  嬴政同志,是摧残文化的先行者!为后世做出了反面的榜样。
  秦王乱政(7)
  嬴政同志征服岭南之后,为了长治久安,从全国各地征兵,派到五岭各个要塞及南越各地驻守,共征发了五十五万人,主体组成人群为商贾和入赘女婿,这两类人算是倒了霉了!
  这五十五万人常年驻守岭南,能生还的可能性极小,上演了无数生离死别的人间悲剧。
  蒙恬将军在北方修筑长城,征调农民工几十万,全部是无偿劳务,在极为恶劣的施工条件下作业,饥饿、寒冷、虐待、体力透支,在时刻吞噬着农民工的生命。
  长城啊长城
  我曾数次去“野长城”游玩凭吊,没有开发过的长城,被称为“野长城”,我觉得:野长城,才最能体现古长城的风貌。所以“野长城”才是长城!
  我看到:修筑长城的石头,大的有半截公共汽车那么大,而且墙体建在高高的山岭上,就是今天的起重机,把庞然的大石头运上去,也有一定的难度!不远处一座山岭陡峭如壁,峰火台巍然耸立,我想:就是爬上去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的。
  当时不禁心中浩叹:壮哉,秦民!悲哉,秦民!
  祸不单行,赢政同志又给蒙恬将军下达了新的工作指令,要他在九原(内蒙古包头)和云阳(陕西淳化)之间,修一条平坦的甬路,以方便兵力的运送,保障后勤补给,也为了便于自己出行巡视。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就修成直的吧!
  王命所指,蒙恬不敢二话,只能坚决落实老大的指示,只可怜了西北的老百姓,今天移山,明天填壑,捐躯工地的民工,难以计数。
  嬴政同志年纪越大,对空间的要求也越宽广,觉得现在的宫殿太小了,跟自己的身份相比,存在差距:我拥有这么大的天下,我住房的规模得上去吧!
  百官谁敢提出异议!于是开始营建宫殿。
  始皇二十七年,另建极庙宫殿群,宏伟壮观,劳民伤财无数。
  始皇三十五年,阿房宫工程上马,嬴政同志亲自对设计图纸进行审订修改:这里要加高、这里要加宽等等。
  嬴政同志不但对音乐感兴趣,对建筑艺术也情有独钟。
  有全国范围内征调大量的民工来服徭役,随着工程的不断扩大,工人显得不足了,就把监狱里的罪犯发过来,让他们加入到建设事业中来,并不断分期分批的征调民工。据不完全统计,修建阿房宫,监工、技术人员除外,共征调民工七十万人次。
  嬴政同志还觉得人浮于事,工作不够饱和,于是分了一批民工,去骊山给自己修坟,修了数年,一直到他告别人世,陵墓也没有竣工!
  多庞大的工程啊!
  后来,“天下苦秦久矣”,成了当时革命队伍中一句很流行、很时尚的话。
  当了皇帝,就如同做了神仙,说的就是嬴政同志。
  嬴政同志是个好动不好静的角色,总得有点事做,极庙建成以后,又从极庙到骊山之间,建一座甘泉前殿,直通咸阳的皇宫,中间修甬路,四周密闭。刮风下雨,都不会有什么影响。
  光有这些壮观的建筑太冷清了,有人才有活力,嬴政同志又下一道命令:把从全国征选的美女、铸造的钟鼓乐器,安放在各个宫殿,每个房间都不能空,都得充实起来。供自己办公之余,休闲娱乐。
  阿房宫的规模更是前无古人,按照图纸上计算,宫殿有七百多座,连绵三百多里。数历代君王,谁有我嬴政阔气!还没等竣工,就先把美人、乐器安置过来,工程继续……
  宫殿多壮丽!生活条件多优越!人生多美好!这时,嬴政同志伤感起来!
  “日子这么好过,什么事都能成功,就找不到长生不老的药,不能长生不死,可怎么办呢?”嬴政锁起眉头来。
  “是这样的。”方士卢生说:“您工作太忙!没有安静的环境,虽然想见神仙,最终怕也见不到;如果您住在什么地方,外人都不知道,没人干扰,神仙就会眷顾了!长生不老也就不会有什么阻力了”。
  嬴政同志深以为然:“以后我自称真人,不再称孤道寡了,免得被鬼魔迷惑。”
  随后下令:首都咸阳附近二百里的宫殿之间,都修筑甬路,四周都封闭起来,不要被游人看到我的行踪,影响神仙的光临;谁要泄露我所在的位置,就弄死他。每处宫殿御用的东西一样也不能少,到哪里都有的吃、有的玩。
  因为神仙与不老之药本来就是虚幻的事情,卢生与另一方士侯生,也是骗钱无数的家伙,怕受到追究,逃窜而去,不陪嬴政同志玩了。惹得嬴政同志非常恼火,活埋了四百六十多个方士。
  嬴政同志一生都致力于长生不老的追求,被人哄骗去钱财无数。本来聪明英武的嬴政同志,因为迷信,致使智力上产生了严重的缺陷。
  秦王乱政(8)
  嬴政同志不光对美色、音乐、建筑感兴趣,对于旅游也有偏好!始皇二十八年,嬴政同志的仪仗队向东开进,过一路行一程,到处走走停停,兴致勃勃,来到了泰山。他要效仿上古的三皇五帝,告天封禅,对自己的成绩做一个总结,向上天做一下汇报。
  为了使自己的封禅活动,跟上古帝王保持一致,始皇召来当地儒生询问封禅流程、注意事项等问题。一群貌似渊博的高龄儒生,费了半天的工夫,也没说出个子午卯酉来,只是说上山不能破坏花花草草,但这种环保观念并不为嬴政同志所重视;因为不得要领,倒引得嬴政同志很不痛快。
  在泰山之巅,完成了封礼。下山时,忽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暴雨如注。搞得嬴政同志很不爽,幸好有五棵大树,可以避雨。嬴政同志转怒为喜:老天不喜欢我,还有大树护着我呢!
  大树护驾有功,就封为五大夫。
  雨过天晴,登上了梁父山,完成了禅礼,并在石头上刻下了自己的工作成绩,文稿是由李斯拟定的,以求得嬴政同志的不朽。
  游兴正浓的的嬴政同志,传下命令,先不回咸阳了,沿着渤海湾,一路走来,途经黄腄、成山(山东文登县)、之罘(烟台)一线,又向南登上了瑯琊山。在这里,发现了一处古台遗址,原来是越王勾践聚会诸侯的地方。
  嬴政财大气粗的劲又上来了,要赶超春秋霸主勾践,当即下令:把原来的古台遗址铲平了,再建一座高台,三个月完工。
  随从的众大臣、地方官们不敢多说,更不敢提出什么异议,赶紧照办。一万人不够,就加一万,两万人不够,就再加一万,三万民工,加班加点,连滚带爬地奋战,终于没有辜负嬴政同志的厚望,如期完成任务。
  这座高台子非常的阔气,光是台基,就修了三层,每层高五丈,台下可以安置几万人家。嬴政同志很满意,经常登台向四方眺望,以抒发冲天的豪情。
  忽然有一天,嬴政看到的景观,把他吓了一跳,他看到东方海上隐隐约约有许多楼房,人来人往,好象闹市区一样,想要仔细看看,一转眼却不见了!当时没有人能用光学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
  这时,齐国人徐福给嬴政同志打报告说:这是东海的三座仙山,只有童男童女才能找到!
  于是又引起了嬴政同志对神仙的羡慕,对长生不死的渴望。就派徐福带几千名少国少女,驾船出海了,为他寻找乌有的仙山。
  徐福让嬴政同志很失望,他始终也没有回来。
  据有些别有用心的日本人说,徐福跑到了他们那四个岛子上,称王称霸去了,而且还做了他们的祖先。其实是附会!
  唐代的白居易在诗中,告诉了我们徐福的结局:不见蓬莱不敢归,童男童女舟中老。
  从此,嬴政同志就经常地,一批又一批地派人驾船出东海,去寻找神仙和不死仙药,以及徐福。结局自然是一无所获,枉费财力人力,让骗子从中捞了好处,大发其财。
  秦王乱政(9)
  嬴政同志在路过彭城(江苏徐州)时,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当年,他的太爷爷秦昭王,抢来了周天子的九鼎(亦称九龙神鼎),在运输途中,掉进了泗水一只,现在只有八只在咸阳。嬴政同志想还原神鼎的数量。
  “九龙神鼎”是大禹时期铸造的,禹王在治水成功后,天下都服气了,表示愿意服从领导。于是,大禹就把各地敬献的贡金(应该是铜)铸成了九个大鼎,象征着中国的九个州,即冀州、青州、梁州、扬州、雍州、荆州、徐州、兖州、豫州。每个鼎上铸有一州的地形图,一鼎代表一州。
  神鼎,象征着王权。谁拥有了九鼎,就意味着他是天下的老大!
  早在一百一十多年前,秦国就有那么位一位国君,为了逞能,显示自己的武力,冲破了重重阻碍,跑去举鼎。因为失手,被落地的大鼎砸在脚面子上,结果血流不止,当天晚上就因伤势过重、流血过多而死。他的名字叫嬴荡,也就是秦武王。
  既然我已经是天下老大了,就不能有这种缺憾,嬴政同志决定:把掉水里那只鼎打捞上来,搬回咸阳去。
  进行打捞之前,嬴政同志先吃了三天的素食,并认真地洗了澡。虔诚地斋戒之后,嬴政同志向上天祈祷,向水神祈祷,请求得到上天及水神的保佑,让他的打捞工作圆满成功。
  对于这次打捞,嬴政很重视,并把行动上升到政治高度。工作人员们找来了一千多潜水能手,当然是无偿劳动。愿意来的,不愿意来的,只要是水性好的,都强拉硬拽来了。
  这一千多优秀的潜水手,在泗水里踅摸了数天,恨不能把泗水底下的泥沙都给淘上来,神鼎没找到,泗水河却变成了“黑水河”。
  所以的努力,换来的只是两手空空。
  嬴政怒,大骂水手们无能,但也只能干着急,嬴政同志也不好自己下河,亲自去捞那只鼎。因为神鼎的原故,已经死了一位秦王了,嬴政不想跟着去了!
  鼎没有捞上来,嬴政同志心情不太好,一腔的热情,却没收到满意的回报。他决定继续散心,先不回咸阳了!
  嬴政同志过了淮河,乘船顺流向西南逛去,一直漂流到了洞庭湖。就在嬴政同志凝神驻足,在船上欣赏壮美的洞庭风光时,湖面上狂风大作,波涛四起,变天了!
  在狂风巨浪中,嬴政同志的座船颠簸不定,左右摇摆,情况非常的危险。
  在船工们拼命的支撑下,船只终于靠了岸,吓得嬴政同志出了一身的冷汗。定了定神后,嬴政发现,远处的山上有祠庙,于是,就问身边的人:这是什么神庙?
  知道的人回答:这是湘君祠。
  “什么来历?”嬴政又问。
  “据说是舜帝做妻子,也就是尧帝的女儿,死后葬在这里,被尊为湘君,成为湘水之神。”一名博士回奏。
  接二连三的不顺,使嬴政同志抓狂:湘神算什么!敢来找我的别扭,把山上的树全砍了,放火焚烧。
  嬴政同志从地方政府征调了三千名服刑人员,对湘君祠所在的君山,进行了毁灭的砍伐。满山的古树全被放倒,对植被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既然是对湘水之神不满,为什么不直接把湘君祠给捣毁了呢?尽管嬴政同志很嚣张,但也很迷信,他相信神灵的存在,害怕玩得太过了,被湘君惩处。所以,只能砍树发泄一下。
  满目的苍翠消失了,换之而来的是光秃秃的红色山丘,君山的土是赭红色的,树没有了,再看君山,满目都是红土!
  发泄之后,嬴政同志略微畅快些了,结束了不那么太愉快的旅行,经南郡(湖北中部,郡治在荆州),由武关(陕西丹凤县丹水上)回到咸阳。
  秦王乱政(10)
  始皇二十九年春,嬴政同志的仪仗队又向东开来,威风凛凛的武士开道,大臣随从。
  嬴政同志无论是在咸阳附近,还是外出巡视,仪仗队都尽显尊贵、八面威风。一次,被到咸阳出差刘邦看见了,感叹说:“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
  项羽看到嬴政同志的卤簿,更是直抒胸臆:“我想把他取代了”!
  帝王的尊荣让人神往!
  嬴政同志为什么又要向东巡视呢,嬴政同志还要探访神仙的踪迹。还有,总听说东南有天子之气,他要用自己的气势进行压制。
  在仪仗队走到河南阳武博浪沙(今原阳县城东关外)时,嬴政同志遭到了偷袭,一只大铁椎从天而降,把副车的车辕子给砸折了,没有伤到嬴政同志。
  这起震动天下的恐怖事件,是张良主使策划的。
  张良先生是韩国的贵胄公子,具有很深的家族背景,祖上有数人做过韩国的总理,如果不是秦国的吞并,张先生以他的聪明才华,再做首相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韩国灭亡时,张良还有三百仆人,张先生志向高远,散尽家财,四海云游,到处寻找思想激进的同志,伺机对嬴政同志搞暗杀,报亡国之仇。
  投掷大铁椎的,是张良请来的一位大力士,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可以像石子那样投掷。投掷完铁椎,张良和大力士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快闪!
  两人立即分头逃跑,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张良之所以能成功走脱,是因为埋伏得较远,这种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张先生是不会亲临第一线的。
  嬴政同志很震怒,暗杀居然搞到老子头上来了,赶快把人犯给我缉拿归案,折腾了半天也没有个所以然,最后不了了之。嬴政同志不知道,他要缉拿的对象首居《无双谱》,智商指数高得惊人,已经冲过了二百大关,想把他逮住,要比登天还难!
  大铁椎败了游兴,嬴政同志很快回了咸阳,从山西绕道回去的,没敢原路返回。
  因为“博浪沙事件”,嬴政同志几年不再东游了,实在闷了,就在咸阳附近转悠转悠。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长生事业的追求。我们不得不佩服嬴政同志的执著,几十年坚持犯迷信的错误!
  始皇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210年,嬴政同志终于坐不住了,又摆驾东来,并带着自己的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及众多大臣随从,这次他没能活着回咸阳,走到沙邱(今山东临清)时,仪仗队不能走了。
  嬴政同志病了,很重!
  在留下一道圣旨:“命扶苏回咸阳主持丧礼”之后,即命赴黄泉。就这样,嬴政同志死在了溜达的路上。
  嬴政同志在位三十七年,称帝十二年,他开创了国家统一的模式,中国有了皇帝。后世在批判他的残忍和暴虐的同时,也对他统一全国的功绩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嬴政同志去世后,事情没有按照他生前预期那样进行,这全都是因为赵高的操纵。
  赵高,是一个被刑法剥夺了生殖权的宦官,他的父母都受到过法律的严厉制裁,其家庭背景是:世世卑贱。
  我们有理由怀疑,在赵高身上,有遗传的犯罪基因。
  赵高曾经犯过死罪,由蒙恬的弟弟蒙毅负责侦察、判决,应该处死,可就是嬴政同志,以权代法,饶了他一命,还让他做了中车府令(相当于皇宫车队队长),并为皇帝驾车,做了嬴政同志的贴身工作人员。
  平时,嬴政同志对人一向刻薄,得饶人处从不饶人,可他留下了赵高,这次,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始皇留下赵高,也是有原因的,原来,贼人有小智,赵队长对律法颇为熟稔,那么庞杂的法律条款,被他记得一清二楚。并且长了一副好卖相,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优越的先天的自然条件,也是他逃过惩罚的原因之一。
  人对于最快乐和最痛苦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我们不知道赵队长是否有最快乐的事情,但是律法带给赵队长的痛苦,是痛彻心腑的,所以对法律敏感,也就不难理解了!
  秦王乱政(11)
  嬴政同志在处理案件时有什么疑虑,赵队长都可以在旁边提示:如何适用法律。每一件都很准确,再者,赵队长善于察言观色,对症下药,很得嬴政同志器重。
  嬴政同志在世时,赵队长不敢有什么不轨举动;嬴政一咽气,赵高立刻窜了出来,鼓动如簧之舌,先是对丞相李斯进行了一番威逼利诱,使李斯成为自己干坏事的同谋。
  李斯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曾经跟大师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给当时任相国的吕不韦充当过智囊,文章也写得极棒。刚露头角,即被嬴政同志任命为长史(相当于政府秘书长),在制定法律、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工作中,都有突出表现,最后升迁做了左丞相。
  以下是段极为私密的谈话,现场只有越高和李斯两个人:
  赵高:“皇帝去世了,现在立谁做皇帝就咱们俩说的算了,这事该怎么办!”
  李斯:“你这是亡国之论,这不是做臣子所说的!”
  赵高:“您衡量一下,跟蒙恬比,是您厉害还是他厉害?谁的功劳大?谁的谋略更高?谁更具有影响力?谁工作中失误少;谁更受扶苏的信任?
  李斯:“这五个方面我都不如蒙恬,但你拿我跟蒙恬比,显然是对我太苛刻了!”
  赵高:“如果扶苏当上皇帝,丞相这个岗位就得是蒙恬的了!你就得回老家了。我比较了解胡亥,他挺聪明的,皇子中没人能赶得上他您考虑一下!”
  李斯:“我只能按皇帝的遗旨办事,别的就不考虑了!”
  赵高:“看着平安的时候,可能是危险的,圣贤的人不应该按规矩办事,应该顺应潮流,事物是在变动的,相互转化的,这也是顺应天道!”
  李斯:“以前有过这样的例子,换了国君的继承人,而使国家动乱,我还是个正常的人,不能参与这种阴谋!”
  赵高:“如果您听我的建议,就能保住岗位和尊荣,放弃了这个机动,一定会有祸害的!”
  李斯:“这世道太乱,我难以向始皇奉献忠诚了!”
  李斯妥协,叹气,流泪。
  以上谈话,或者说是变相交易,无第三人旁听,为什么会有史书记载呢?推测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在后来发生的“赵高狂咬李斯案”中,李斯向外抖出了这次谈话内容,想搞个鱼死网破;
  第二种:史学家根据当时的情况,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精心加工出炉的;
  第一种可能性大一点,第二种小一点,但也是有的。
  为了保住荣华富贵,李斯的政治良知被扭曲了,与胡亥、赵高合谋,对嬴政同志身后之事,重新做了安排:
  秘不发丧;
  假传嬴政圣旨,命扶苏和蒙恬自尽;
  赶回咸阳,安排胡亥做皇帝。
  公子扶苏也真听话,接到旨意后,立刻自尽身亡,蒙恬劝都没劝住,蒙恬毕竟久经风雨,不肯轻易自杀,被执法人员押到了阳周(陕西绥德),关了起来。
  胡亥在咸阳继位后,在赵高的鼓动下,杀害了正在外出差的蒙毅。又派专使,去阳周,逼迫蒙恬自尽。蒙恬觉得自己对国家有功劳,让专使转达他的意思:功臣不应该死。
  专使的回答让蒙恬很绝望:我是奉命来处理你的,不敢把你的意思转达给皇上。
  蒙恬在叹息了,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悲伤:我得罪上天了吗!要没有过错就自裁!
  一代良将蒙恬将军,开始反思自己的生平所为,终于找到了“答案”:我修长城一万多里,挖断地脉了,这是我的过错!
  在找到领罪的理由后,蒙将军服毒自尽,生命走到了终点。
  至死,蒙恬同志也没对自己为虎作伥,驱役老百姓修长城而反省!尽管他也是奉了始皇的命令,但也是逃不了干系的。
  秦王乱政(12)
  赵队长之所以要对蒙氏家族进行清洗,除了仇恨之外,还有,那就是惧怕。如果扶苏上台,就意味着蒙家的势力会更强。日后,蒙毅会不会跟自己算旧账,很难说!找个茬,再判一次死刑,可没人护着了。
  想到这些,赵高自然胆战心寒。
  而公子胡亥平时跟自己走得很近,赵高经常教胡亥一些司法知识,很得胡亥的重视。所以胡亥继位,赵高得以随心所欲。这是大秦帝国的不幸!
  为了证明自己的英明神武,不是一个白给的皇帝,二世要有所举措了:先沿着嬴政同志生前出游巡视的路线,再走一遍;在嬴政同志立碑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地方,再立碑吹捧。
  表面上看是为了缅怀嬴政同志的丰功伟绩,其实更主要的是为了自己扬名立万!
  靠巡视来树立做皇帝的威信,这种想法也真是别具一格。
  再度征集民工,下马的工程再上马,继承嬴政同志遗志,把大兴土木进行到底;不顾百姓的死活,在这点上胡亥得到了嬴政同志的绝对遗传。
  在二世种种劳民祸国的过程中,赵高一味怂恿助恶,李斯更是一味顺从阿谀,自从与赵高合流之后,李丞相敢于直谏的勇气丧失殆尽,使得二世在与人民为敌的路上越走越远。
  胡亥在皇位上坐着坐着,忧虑就来了,找来了赵高,说出了自己的担心:自己是嬴政的小儿子,自己的哥哥还有好几个,怕自己篡位的事给揭发出来,即使能保住皇位,日子也不会好过。
  赵队长这时已被封为郎中令(宫廷警卫长官)了,提为部级干部了,职位升迁了,赵队长出手整人的方式方法也更毒辣了。
  
  相煎太急
  在赵高的建议和协助下,二世先后对自己的二十二个兄弟姐妹,以相同的手段进行残酷迫害:逮捕收监,严刑拷打,逼他们承认自己干了坏事,然后全部处死,并且赶尽杀绝,全家不留,一并处斩。
  其中有一位公子嬴高,深深感到,生存下去的可能太渺茫了,于是给兄弟二世打了请死报告,主要意思是:父皇在世的时候,我得到了许多,父皇去世,我应该跟他一起去。现在还活着,真是不孝,不孝不忠,我不好意思活着了,想陪在父皇身边,希望你能够成全。
  二世一看报告,正中下怀,下令成全公子高,这时,公子高想不死都不行了,得言而有信啊!因为公子高争取了主动,态度可嘉,在他自尽之前,二世给了他好多钱,做为丧葬费,也是给予嘉奖。
  我们不知道嬴高领到自己的丧葬费后,有多么的百感交集!对人世间的留恋?怨恨?悲愤?还是对生于帝王家的无奈?可能都会有!
  二世把他葬在嬴政同志墓旁,帮他实现了夙愿。
  公子高主动请死,保全了家人的性命!
  在二世政府中,赵高横眉立眼,气焰熏天。谁敢说半个“不”字,随便找个罪名,轻则下狱惩治,重则判你个“咔嚓”之刑。文武大臣对于赵高的胡作非为都噤若寒蝉。
  赵高对二世进行了这样的奉劝:帝王应该让大臣只听到声音;看不到影子,才显得神秘和神圣。何况你年纪不大,对事物的了解有限,如果说错了话,岂不是让大臣们瞧不起你。
  从此二世不与大臣们共商国是,待在后宫里,声色犬马,国家大事都委托赵高去处理。
  二世对皇位也有独到的见解:人生苦短,我当皇帝,更应该好好的享乐,要不这皇帝做得还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种思想左右下,胡亥又有新的举措:扩充皇宫卫队,共招了五万人;收集名贵的禽兽狗马,供自己娱乐,加上宫中美人,服务的工匠,后勤编制越来越庞大,人数不断增多,粮食由地方供应,搞的老百姓家徒四壁,卖儿卖女,困苦不堪。
  胡亥只知道整天在宫中玩乐,对百姓的疾苦一点也不了解。
  父皇嬴政的路线还要走下去:征调民夫,去边境戍守,数量越多越好,这样就安全了!
  二世不会料到,这道政令会加速政府的覆灭进度!
  赵高一直在助长二世的歪风,邪气越重越好,赵高有他的打算:胡亥政府崩溃了,自己来收拾局面,我来当皇帝!
  秦政府在以冲刺的速度走向覆亡!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