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原村名的传说(十一、十二)
作品名称:西原村名的传说 作者:吉春 发布时间:2013-07-06 08:04:38 字数:7959
十一、西原村党政军界名人
皇帝加封-程志教
程志教,又名衍之。出生于高家后头(现八组),任朝庭设在台湾嘉义县大武垅巡检署的巡检之职,在执行公务时不幸遇难。1828年农历4月初三道光皇帝曼宁下圣旨加封为四品官,并敕授登仕郎署在家乡立碑纪念。注:皇上圣旨及圣旨楼原保存在志教后裔程岁彦家,村中一些老年人都见过,文革时期遗失,石碑现存放在程德堂家门口。
抗日名将-吉鸿昌
吉鸿昌(1895-1934),字世五,祖藉本村吉家巷东洞楼内南侧第二家,清代光绪年间遭荒岁其父移居河南扶沟县?1930年二月-九日至二十九日到韩城吉姓祖祠认宗祭祖,系西原村吉姓三门十八世后裔。他为祖祠亲书题写“同根连枝”四字制匾留作纪念。给老祖祠赠大洋一壹仟元,给西原祖祠捐大洋二百元,以维修祖祠和购置田产。
吉鸿昌曾任西北军冯玉祥部师长。国民党第二十一军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1931年因反对进攻中国工农红军,被蒋介石强令出国“考察”。1932年回国,加人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联合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组成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二军军长兼北路前敌总指挥,与日寇殊死作战把日寇逐出察哈尔省,成为一代抗日名将。
1934年11月9日晚,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的国民饭店遇刺负伤被捕,被压解北平陆军监狱,11月24日蒋介石密电北平军分会立时枪毙吉鸿昌。在刑场上吉鸿昌以树枝作笔,大地为纸,奋笔疾书:“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据当时的天津《大公报》报导,吉鸿昌在地上写完这首大义凛然充满沾然之气的就义诗后,他厉声对刽于手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椅子来,我得坐着死。”接着又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并奋力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抗日万岁!”慷慨悲壮,英勇就义。
吉鸿昌不仅英勇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而且正直清廉, 1920年5月,他父病重他回家探望时,他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做官不许发财”。随后他把这六个字写在细瓷大碗上交陶瓷厂仿照烧制。瓷碗烧好后他用卡车拉到部队,集合全体官兵举行了严肃的发碗仪式。他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我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会牢记家父的教诲,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接着,他亲手把碗发给每个官兵。
1928年,纪念他父逝去三周年时,许多宾客前来拜祭,饭后临别时,为感谢大家,他送给每人一个上写“做官不许发财”的细瓷大碗。客问其故,他说:“我为牢记父亲生前教导,”做官不许发财,就把这六个字烧制在碗上,因碗天天吃饭,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人做事。因做官与发财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内在联系,从官棒而言,上级下级能差多少呢?如升了官又发了财,必是不义之财。”因此,大家对他更加敬仰。
旬邑县长-吉挺生
又名光弟,英杰。1901年出生于吉家巷,1926年毕业于山西工业专科学院,曾在韩城中学任教。1930年投笔从戎,担任爱国将领吉鸿昌秘书,1932年至1933年任河南省平阳县县长,1934年元月杨虎城亲自任命为陕西省旬邑县县长,他得知吉鸿昌被将介石逮捕的消息后,亲赴北平营救,到北平后被叛徒出卖,遭特务暗杀,时年34岁。
北上延安-程瑛
程瑛,又名棠瑛。1915年2月6日出生于龙麓寨(西寨子),少年时期在村女子小学就读,1931年考人山西运城师范,1934年毕业后曾在本市吕庄和三原县教书,1936年冲破家庭束缚赴延安抗大学习,193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是韩城第一位女性共产党员和革命者。曾任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省重工业厅组宣处处长之职。1979年11月2日病逝,享年65岁。
进步人士-吉引祥
吉引祥,又名荣禄、白生(1903-1983)。山西运城崇真中学毕业,历任教员、国民党盘惠乡乡长、区长、县参议员等职。1928年在西庄高小任教时9月25日夜被黄龙山土匪绑架,监禁黄龙孙家沟门深山。同年12月23日夜逃跑,由于当时气候特别寒冷,沿途积雪深厚,脚指被冻流,造成终生行走跛脚。吉引祥思想进步,1932年在任西庄区区长时,县长刘黎青频繁摊派勒索百姓,他予以抵抗反对,引起刘黎青不满,准备逮捕他,共产党地下组织协助吉引祥匿迹宜川县,使他免遭迫害。解放前吉引祥任伪县政府参议员,此间他为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提供了不少重要情报。解放后吉引祥首先向农会献地五十亩。1956年参加政协小组学习,同年10月当选为韩城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化革命民主补课时被戴上地主分子帽子,受批判。1978年予以平反,1983年病逝。
北区区长-吉润生
吉润生,又名洪德,出生于吉家巷东小巷。1923年毕业于山西运城崇真中学,1924年至1926年6月在村学校教书,兼任红枪会西原团长。1926年7月任韩城县北区(西庄)区长,9月19日夜被师则天、孙宗荣在北区民团办公处(法王庙)暗杀,时任韩城县县长孙隆基发给家属300元(银元)抚恤金,并派人参加葬礼。
白身红心-吉星临
吉星临1911年出生于凤翼寨(南城),韩城县立中学毕业。1935年至1938年7月在县城明伦堂完小任教。1938年8月至1945年2月、1946年至1948年3月任盘惠乡第十保(西原村)保长。1943年加入国民党。1947年与地下党组织任江斌(东王人)取得联系,把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枪送给任江斌,随后又把自己家中的十箱步枪子弹送给游击队。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吴沙浪、任江斌多次来西原开展工作,他都亲自接见予以招待,根据地下党组织的旨意,他安排地下党员程永康担任学校校长使西原学校成为地下党活动的基地。在学校密秘创办了“前线快捷”油印小报,刊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所取得的胜利消息,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对鼓舞群众革命斗志起了很大作用。1948年2月23日晚,王震将军率领的359旅渡过黄河来到本村,吉星临和副保长程仲仁即接见并安排食宿。文化大革命使吉星临遭受不白之冤,被戴上反革命分子和地主分子双料帽子。多次受批判,使他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政策,给他予以平反。晚年县政协多次派人看望、慰问,1982年病逝。
顺时者昌-吉士纯
吉士纯,1911年出生于吉家巷一书香之家,中学文化程度,民国时期曾在国民党二战区军政部门干过事,解放前任韩城盘惠乡乡长,其间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有连系。1947年韩城第一次解放后,我人民解放军转移北上,敌人乘机卷土重来,韩宜中心区委转移山区,伪县长赵玉林更加疯狂镇压革命人民,不断指示住韩伪军72团和各伪乡公所保安队搜查逮捕共产党员和游击队员,有一天72团派一个连随同盘惠乡乡长吉士纯带保安队,去林原(盘惠乡十四保)搜山剿共,走到盘道川一村外拐湾处,猛然碰见一人走过来,伪军连长即上前盘问道:你是干什么的?村里有没有八路军和游击队员。问了几句该人摇头摆手不答话,气的那连长命令士兵把这人绑住带走待后审理。吉士纯即下马上前说道:“他是哑叭,我认识,家住后沟,快放了叫走。”这个连长听了乡长吉士纯的话信以为真,就带队继续前行,原来这个装哑人是我党韩宜中心区的负责人吴沙浪。国民党卷土重来后,撤到盘龙林原山区隐蔽,吉士纯见此人好面熟,想起了他还未任盘惠乡乡长时,在村里学校曾遇见过面,陈庭燎教员给他介绍说:“这是我的同学,白先生。那时他心里狐疑这白先生不是一般教书先生,可能是共产党人。今日我带队搜捕共产党人和游击队,正巧狭路相逢,该如何办呢?心想国民党末日来临,我何不借此为自己留条后路,即上前说:“他是哑叭,我认识……。”使吴沙浪免遭逮捕受难。后来地下党组织认为吉士纯是个统战对象,派党员程子真做思想工作,吉士纯总算聪明有智,与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任江斌(东王人)在西寨子子真家进行了密秘会晤。临别时吉士纯送给任江斌二支卜壳手枪和20发手枪子弹说:“这是我的见面礼,请收下。”
1948年韩城二次解放时,吉士纯、张公厚、薛寿山等一批伪乡、县政府要员在合阳县北良城被俘人狱。吴沙浪即向县上有关部门介绍了吉士纯任伪乡长时的表现和对革命的贡献,按照党的政策予以宽大处理,释放回家。而一些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被镇压枪决。正如俗话所说:“顺时者昌,逆时者亡”1983年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韩城建立组织,吉士纯被选任主委。在他80寿辰时,回想起五十年前往事风趣地对来客说:“我能在世多活五十年,是我在盘道川说了句“他是哑叭,我认识。”不然早都下了地狱。
援朝功勋-吉振亚
吉振亚,又名书亚。1928年2月7日出生于河北武安县。1934年随父亲返回故乡西原村,1935年至1938年在村小学上学。1939年考人韩城第一高级小学,毕业后先后在战干团、炮兵测量训练班学习。1944年考人黄浦军校21期工科。194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军16军工兵营。1949年起义后整编为华北军区独立25师三团任连长并参加过太原战役。1951年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任68军601团参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多次立战功,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军功勋章两枚。1954年回国后驻徐州,1966年转业到陕西安康市地区物资局(县长级别),1988年离休,离休后担任陕西省黄浦军校同学会安康市同学会副会长,1990年当选为安康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组织部长-吉春喜
吉春喜,男,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陕西韩城西原村人,少校军衔。1964年春天出生,1981年高中毕业,1982年11月应征入伍,1984年至1986年在西安陆军学院乌鲁木齐分院学习。历任战士、上士、学员、排长、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宣传股股长等职,现任师政治部组织部长(团级)。入伍后曾受各级嘉奖7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一次;三次被师、团表彰为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荣立三等功一次,先后参加过西部军事演习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
博物馆长-吉英逊
吉英逊,1958年农历9月28日生,1970年11月参加工作。1987年至1993年5月在韩城市人民剧团工作,先后担任副团长、团长兼支部书记。1993年5月至今任韩城市博物馆馆长兼支部书记。1994年至1999年中央党校本科经济管理系毕业,2003年参加国家文物馆长培训获文物鉴定证书,2007年兼任梁带村遗址博物馆筹建处主任至今。2008年任韩城市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兼博物馆馆长。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理事。他不仅对韩城的文艺演唱有功劳,又对三庙贯通等保护文物作出很大贡献,还具体申报西原村玉皇后土庙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敢说敢干-吉胜虎
吉胜虎,1997年6月换届选举时,当选为西原村村委会主任。上任后,虎气十足,和村两委一班人紧密团结,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在他任村主任的12年内,敢闯敢干,开拓进取,嬴得村民好评。他的政绩给村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一是兴学建校。1988年,没向群众摊派一分钱,从社会集资建成占地1600平方米的二层教学大楼一幢。在建校中为了解决一时资金困难,他卖掉自己的小轿车,又把自己建矿钱全部垫进去,使建校工程顺利按时完工。2005年根据村两委决定,他费尽周折,跑前跑后,争取到市上在我村花椒城新建封闭式中心小学一所。
二是建花椒城。他高瞻远瞩,提出在村东108国道建花椒城的设想,得到村两委同意,他跑断腿、说破嘴,调整土地,于2000年4月开工,2001年7月建成西北最大的花椒贸易城,促进了花椒主导产业的生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是硬化巷道。村中长达12、4公里的主要巷道进行了水泥硬化,拓宽南线通往108国道2、4公里的路基并铺上柏油马路。
四是通自来水。他急村民之苦,使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
五是结构调整。他狠抓椒果产业,使花椒面积由500亩发展到2000多亩,每年可增值200多万元。
六是退耕还林。使生态环境有了大的改观。
七是发展体育。在他的热心促进下,全村建起6个兰球场,其中有一个灯光球场。
八是敲响锣鼓。他亲自带队,使西原锣鼓代表韩城行鼓威震三秦,名扬华夏,走出国门。参加北京奥运,赴香港、英国演出。
九是排忧解难。如村民在外被人欺侮、上当受骗、经济纠纷、事故处理等麻烦事,他马上挺身而出,及时解决,挽回经济损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2001年被中共韩城市委、市政府评为“十大新闻人物” ,并当选为渭南市人大代表。
敢为人先-张军法
张军法,1961年6月11日出生于张家巷,高中文化程度,曾入伍参军,复员后,曾先后担任生产队队长、村党支部副书记,199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中共韩城市委14、15、16届党代表。
西原村是个有5000多口人(农业在册人口4000余人)的大村子。改革开放后,支部在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从创新发展的角度看,村域经济状况仍未彻底好转,知名度不高。
作为村两委会的领头人,他严于自律,模范遵守干部廉政守则,在建设新农村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两委一班人和党员干部,做到思想先人一步,计划高人一等,行动一马当先,生活一尘不染,心系群众,服务百姓。村域经济发展,坚持支部“定调掌舵”,村委“导航协力”,团结拼搏,使西原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可喜成绩和亮点。1998年集资60万元建成占地1600平方米的二层教学大楼一座。发动群众自筹资金600万元,于2002年建成占地35亩的花椒贸易城,目前椒城已发展到占地120亩,是全国最大的花椒贸易城,我市年产椒总量的70%从这里销往河南、广州、东北、新疆等地。带动了我市优质“大红袍”花椒基地的建设。花椒贸易城也成为韩城市北部一个繁华的小城镇。
在狠抓对村民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先后成立了读书室、老年活动中心、自乐班、书法小组、民间艺术团、锣鼓队、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艺术团的跑神楼由地摊走上舞台,在西安易俗大剧院、大唐芙蓉园、人民大厦、渭南市人民剧院多次演出。锣鼓队被搬上电影银幕、电视屏,多次被激请参加国、省、市的大型庆典,多次被邀请赴山西、甘肃、北京、河北、河南、香港和本省延安、洛川、黄陵、西安、户县、眉县、渭南等地表演,直得庆贺的是锣鼓队参加了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暖场表演,引起中外文化界的关注。2009年锣鼓队走出国门,应邀参加八月份第六十届英国爱丁堡世界军乐节,在英国演出25场,向世界展示了我们西源村锣鼓的魅力。
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带动了我们利径济的发展,不少农户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向商业、服务业、运输业转移,收人逐年增加,全村人均收人3200多元,比上世纪八十年代提高了二倍。因此党支部多次被镇(乡)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模范党支部”,张军法本人也多次被评为“模范党员”、“先进工作者”、中共韩城市第14、15、16届党代表。
治安村长-程建功
程建功,出生于1959年10月初五,中学文化程度,喜习练武、气功,1989年任村委会副村长、党支部副书记,1996年兼任治保主任。
他对村上的治保工作常抓不懈,多次被上级评为“治安模范村”、“治安先进单位”,2005年他被陕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治安中心户长”,受到表彰和奖励。
他在打工、经商、运输等行业纠纷中,坚持原则,主动上门,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先后为村民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十年来未出现一例上访事件。
他还兼任村上民间艺术团团长,组建锣鼓队,使西原锣鼓代表韩城行鼓威震三秦,名扬华夏,走出国门。参加北京奥运,赴香港、英国演出。
十二、西原村武术界名人
飞檐走壁-程思义
程思仪,出生于1912年,本村程家巷人,自幼喜爱舞棍耍拳,攀枝登高,跳崖跨涧,习拳练武,爱读《水浒》、《三国演义》、《武林传》等小说,并外出拜师学武术,练就一身武艺。被国民军第二十二军军长高双成招收为亲身警卫。
抗白战争爆发后,二十二军在榆林担负秦、晋、蒙三省接壤地区的防务与战斗任务。1938年冬,他被提升为侦察连长。有一天他乔装打扮,来到山西保德县马家湾侦探敌情,得知村里一个汉奸第二天宴请日本鬼子。当晚他来到汉奸宅院墙外一跃上到房顶观察。见这个汉奸指手划脚指示家人布置庭堂和制作酒菜,便握刀飞下,刺死了汉奸,把院里的人惊吓的呆若木鸡,他又来了个鹤子翻身飞出院外,消失在夜幕中。
1939年秋,恩义装扮成药材收购商,来到敌占区一个村庄,见一老汉坐在门前痛哭,上前询问后得知其女被日本鬼子抓去关在离村五里远的菩萨庙营房。他即返回布置二名战士隐藏在后山。黄昏时放枪引诱鬼子兵出庙应战。果然日军中计,他便飞奔菩萨庙,如嫦娥奔月跃过四米高的墙,用金钱吊胡芦结束了看守营房哨兵的性命。从庙里解救出那女子,背送她回到家。全家人喜出望外,再三感谢恩义,问他:“恩人高名大姓,家住那里?’’恩义说:“家在陕西韩城县,西原村里有家园,要知我的名和姓,榆林城里去打探。”
在晋西北和内蒙古与山陕接壤一带流传着程恩义许许多多传奇杀敌故事。他是一个“李向阳”式人物。1940年曾得到蒋介石的嘉奖。同年冬季某夜他带领一个排,偷袭日军在内蒙的指挥部时,不幸为国壮烈牺牲,年仅29岁。他殉难后,我军用俘虏的一个日本军官太太,把他的尸体换回。高双成军长亲笔题写“忠孝可风”木匾送到他家悬挂,送葬时二十二军军部派代表和韩城县政府在程家祠堂主持召开了追悼会。
为国捐躯-吉高生
吉高生,又名鹤令,1911年出生于双井巷一贫苦农民家庭(现第四居民小组),幼年丧父,上了四年私塾,因家贫而辍学。闲暇时把一些少年玩童组织在一起,舞刀弄枪,用木刀和棍棒练习刺杀,分队交战,以决胜负,众人称他“娃娃头”。1926年村“红枪会”会员习武练拳时,他也跟着学习,并申请加人了“红枪会”,成为“红枪会”西原团年龄最小的一名会员。1933年,杨虎城的部队十七路军在韩城募兵,他随本村郭凤仪报名参了军,家人几天不见回家,便四处寻找,打听到他参军的消息,他叔父找到募兵处,说明他家老的老,小的小,全靠他一人劳动维持生活,他参了军家里人就无法过活。随后募兵处就给他做思想工作劝他退伍回家。他穿着军装回到家,走东串西,‘村人见了把他叫“粮子”(那时老百姓把当兵的不叫兵,叫粮子)。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激起全中华人民的极大愤恨。在风起云涌的流日救国浪潮中,吉高生不顾家人劝阻,参加了韩城县抗日保卫团。同年8月中旬,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县保卫团中队长李养锋组织百人连队,赴沪抗战。他积极报名参加,投身抗日前线。在战场他浴血奋战,奋勇杀敌,在战斗中不幸为国捐躯,时年27岁。
一掌丧妻命-程随欢
上世纪二十年代,家住西寨子的程随欢,在村里武术院跟吉诚忠武举人习武练拳,学了一身武艺。
有一天,随欢在家与妻吉氏闲偏时,吹他的武艺在韩城无人比得上。
妻说:“瞎吹哩!若大个韩城,不信没一个超过你?”
随欢说:“我不胡吹!你挨不起我一把掌。”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妻 “呀吗!”一声残叫,倒在地上一命归天。
他后悔不该跟妻开这个玩笑。
从此,随欢高超武艺便迅速在四六村传开了。
西北拳王-张金安
张金安,1970年生于张家巷,自幼上学,1985年一1987年在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西北电建四公司工作。1993年借调省拳击队。1997年退队回韩城创办了全国第一所拳击俱乐部,2000年下海经商,经营过茶庄、餐厅,2003年创办西原獒园,2006年从事电煤销售,是韩城二电厂主要供应商之之一。金安致富不忘乡亲,重阳节时,拿出三万元慰劳全村老年人,他的举措得到广大村民的称赞。
金安自小酷爱体育,勤学苦练,18岁时打破了三项省举重记录,曾先后夺得西安市摔跤冠军,省九运会摔跤冠军,西北五省区拳击亚军,荣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成绩入选陕西省体育志和韩城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