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冲天大将军黄巢>第八回 武宗灭佛杀和尚 僖宗击鞠选节度

第八回 武宗灭佛杀和尚 僖宗击鞠选节度

作品名称:冲天大将军黄巢      作者:浪漫诗剑侠      发布时间:2013-01-23 17:26:14      字数:3397

  
  唐武宗会昌年间开始灭佛运动。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没有专人管理,土地不输课,玉佛不纳税,僧侣免赋役,寺院势力特别大,损害了国库收入,与各个地方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俨然国外之国。
  唐武宗会昌元年,六月庆阳节,刚做上皇帝不久的唐武宗李炎设斋请僧人、道士讲法,却有了一个微妙的行动,那就是只赐给道士紫衣,并下令僧人不得穿着。一个明确的信号已经发出了:新皇讨厌我佛,也不喜欢佛法。
  很快,在短短六年时间里,一个接一个的对僧人们发难的敕令由皇帝签署、发布。灾难频频降临到佛教徒的头上:会昌二年朝廷开始没收寺院财产;会昌三年,唐武宗在朝廷下发“诛杀沙门令”——京城谣传,地方藩镇图谋不轨派有奸细混入京城,奸细假扮僧人藏在京城,打探朝中消息,居心叵测。帝王一声令下:“给朕严办,格杀勿论。”京兆府这就开始行动了。
  有诗曰:
  谣传有僧人,京城做奸细。
  帝王一声令,诛杀不姑息。
  打杀光头僧,三百丢性命。
  连累秃子死,冤枉丧残生。
     
  会昌四年,皇帝敕令尽拆大型寺院、佛堂,勒令僧尼还俗;会昌五年,唐武宗又对灭佛的成果进行了巩固,勒令中国东西二都可以留寺两所,每寺留僧三十人,天下各节度使治所留寺一所,留僧从五人到三十人不等,其它寺庙全部拆毁,僧尼全部还俗,不得留居寺庙内,否则严办。
     
  华夏敬老君,我佛来外国。
  神州信老庄,不念弥陀佛。
  和尚快还俗,成家也不错。
     尼姑快嫁人,给人做老婆。
     
  唐武宗灭佛的成果是,为唐王室收缴了良田数千万顷,强迫还俗的僧尼二十六万人,拆寺四千六百所,可谓“战绩辉煌”。很多光棍都娶了尼姑做老婆,晚上搂着尼姑睡觉,美呀!帝王朝廷很多光棍美了,而对僧尼们来说无异于一场少有的浩劫,这就是由帝王亲自筹划的灭佛运动。
  此次灭佛运动,让神州佛教受到了严重重创。直到元和十四年,唐宪宗敕迎佛骨(佛指舍利)于凤翔法门寺。先在宫中供养三天,然后送长安各寺,供僧俗礼敬,从而再次掀起全国性的宗教狂热。但是唐宪宗迎佛骨而暴亡,征兆却是不祥,且还劳民伤财,当时并未引起大唐王朝重视。到了唐懿宗即位做了皇帝,他也崇信佛法,不听大臣进谏,执意也要迎佛骨。哇!热闹得很,从京城到法门寺沿途迎接佛骨的仪仗队绵延数十里,这种规格远超皇帝主持的祭天大典,也是一道靓丽风景线。
   唐懿宗迎佛骨舍利,名为百姓祈福保平安,实为自己能长寿百年。谁知佛骨的到来不但没有让懿宗长命百年,反而推近了他的黄泉之路。佛骨迎入京城才三个月,懿宗就病倒了。一个月后,四十一岁的他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在咸宁殿结束了他骄奢淫逸的一生,这一天是咸通十四年七月十九日,也就是说,迎佛骨已经死了两个皇帝。
     
  有诗曰:
  佛骨进长安,真龙泣苍野。
  不佑淫欲帝,骄奢国将灭。
     
  此时大唐帝国末世的挽歌也已经隐约可闻了。
  在唐懿宗行将就木的八百七十三年秋。掌握禁卫军的两个头目宦官刘行深和韩文约为了获取“拥立”之功,两人密谋要偷偷迎立唐懿宗第五子普王李俨为太子,这时的李俨才十二岁。与此同时,两个人还联手杀掉懿宗五个小王子,只留下两个出身微贱,又没有背景的排行老六的吉王李保和排行老七的寿王李杰。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母亲出身不好而且已经早死,和李俨争位构不成任何危险,这才保全性命。清除了李俨继位所有的路障后,李俨毫无风险地坐上了皇太子之位,十二岁的李俨在太监堆里长大,从小已被灌输公公们就是保护太子的忠臣的理念,以防他长大之后对宦官下手。
     唐宪宗时期大太监仇士良有自己的一套调教天子的办法,他曾指导小太监们对待天子的各种方法。
     
  诗曰:
  勿让天子闲,一闲出祸端。
  锦衣品美食,宠幸美女艳。
  开心讲笑话,美酒奉身边。
  声色犬马醉,我等享安然。
  朝政若松懈,宦官才掌权。
  天子少读书,每天让他玩。
  勿近博学人,官吏亦疏远。
     
  帝王知书生谋略,你我观色多察言。
  微小细节别疏忽,否则大祸到身边。
     
  当李俨即位为唐僖宗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尊其母王氏为皇太后,第二件便是封拥立自己为帝的太监田令孜、刘行深、韩文约为公爵。被他称为“阿父”的田令孜还被封为枢密使,权势熏天。
  凭借着与皇帝的亲密关系,富有心计的田令孜很快运用权术排挤了两位拥立皇帝的刘行深和韩文约,并取代他们自己做了左神策军中尉,并任命自己最信得过的亲信任右神策军中尉。这样一来,田令孜控制了所有可以接近皇帝的力量,开始实行他从仇士良那里学来的天子教育学。田令孜深谙权术,他明白皇帝的心理,这个还没有长大的小皇帝所想所思。小皇帝喜欢吃零食,所以每次他见皇帝都会准备些好吃的点心,每次只和小皇帝谈些前朝轻松的趣闻笑话,谈谈市井奇闻怪事,谈些百官们的丑闻丑态,而正经严肃的事从来不谈。他常和小皇帝说的一句话就是:“圣上正当年轻,不要为些小事耗费时力,那些小事情就交给老奴办好了。”这些都说到小皇帝心里去了。对他更是放心,至于他做什么也懒得去问。就这样,田令孜很快在宫里立稳了脚跟,可以把持政权。
  这个新登基的小皇帝比他父亲还会花钱,更是大手大脚。只要他高兴赏赐的金银都在万两之上,这样一来,宫里财政入不敷出。田令孜想了个损招,劝说僖宗以征税为由,来夺取富豪商人和富足市民家中的宝货,有敢不给就带到官府,杖杀之。对此草菅人命,与民争抢,动不动就杀人之举,“宰相以下,钳口莫敢言”。
  大唐皇帝大多喜欢击鞠,这个小皇帝同样是大唐三百年间二十二个喜欢击鞠的皇帝之一。和其他皇帝不同的是他是玩得最好的。击鞠又叫“马球”、“击球”,是一种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运动。相传最早起源于公元前五百二十五年的波斯,后传入中国。三国时曹植的《名都篇》中有诗曰: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脍鲤臇鲐虾,炮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
  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此诗里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之语,说明至少在汉末击鞠已经存在了。击鞠的球不大,如拳头般大。是用比较有韧性且重量轻巧的木头做成。为了再减轻其重量,还把中间挖空,并涂以鲜艳颜色,便于球员寻找。击球的棍子叫鞠杖或球杖,藤木皆可,外包以牛皮。参赛球员骑在马上,以棍击球,把球打进门者胜出。
  李俨是击鞠的高手,同时也是骑马高手。有诗曰:
  帝王驱骏马,击杖频频连。
  挥球百余次,速度若闪电。
  技艺无人敌,臣下唯赞叹。
     天子很自得,击鞠是状元。
     
  宋人晁无咎在《题明皇打球图诗》中写道:
  宫殿千门白昼开,三郎沉醉打球回。
     九龄已老韩休死,明日应无谏疏来。
     
  这里晁无咎是在感慨唐玄宗沉湎于击鞠,玄宗爱击鞠虽无法证明和安史之乱有直接关系,但安史之乱后大唐开始走下坡路。击鞠状元皇帝李俨技艺却胜于玄宗,真的把这个爱好弄成了误国之举。“击球赌四川”的典故就是因他热爱马球而起:
  话说四川节度使出缺,朝廷官员廷议选定了四名候选人:陈敬暄、师立、牛勉、罗元果。官员请小皇帝选择任命。而这个小皇帝却是爱球爱到着迷,想法却也奇特混账,居然想出以球来决定这个职位。谁赢得这场球,这四川节度使的空缺就归谁。
  皇上的话就是圣旨,谁敢违逆,只能这样往下进行,选出节度使人选。
  球场上,围观者甚众,有宫娥彩女,也有文武大臣,四位大臣陈敬暄、师立、牛勉、罗元果一起上场,骑马击球,进行一场比赛角逐,倒也热闹,皇上传旨“以先得球而击过球门者为胜,先胜者得第一筹”。
  击鞠比赛结果是大臣陈敬瑄竟以赢球的方式赢得了一个高官四川节度使之位,而本来在四川这一带治理有方的崔安潜因球艺不精被淘汰,如此选定官员,岂非儿戏?
  这陈敬暄并无什么才能,靠走田令孜的门路得到这一机会,他经常练球,准备有机会一展身手,没想到靠球艺真的成功了,竟然得到了四川节度使这一空缺,真的是练球没有白练。
  在小皇帝的心目中,能打球就是人才,球打得好,这官当得也不会太差。至于这节度使这个位置有多么重要,是什么位置,这些都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也懒得去管,连问都不想问。
  唐僖宗继位之时,宦官专权、官府腐败,朝野那是一片混乱,大唐王朝已经到了天怒人怨危急存亡之秋,帝王骄奢淫欲,奢侈日甚,赋敛愈急,百姓困苦。关东连年水旱,州县不以实闻,上下相蒙,百姓流殍,无所控诉,遂相聚为盗,处处皆是。州县兵少,加以承平日久,人不习战,一与盗遇,官军多败,各地义军之旗已招展飘扬,唐帝国已是摇摇欲坠。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