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牛鉴大葬>牛鉴大葬(二)

牛鉴大葬(二)

作品名称:牛鉴大葬      作者:孔雀东南飞103      发布时间:2009-09-10 10:18:27      字数:3957

五月初六,牛府东大门墙上贴出讣告:恕报不周。


不孝怡谷等罪孽深重,弗自殒灭,祸延显考府君痛于咸丰八年戊午四月二十六日卯时疾终,正寝。距生于乾隆五十年乙巳五月二十日寅时,享寿七十有四。不孝怡谷等随侍在侧,亲视含殓。择日扶柩安葬。


哀此讣闻


谨择于五月二十二日领帖,翌晨发引,暂殡于金塔寺


孤哀子牛怡谷泣泪稽颡


暂厝金塔寺


雍凉书院山长李铭汉在牛鉴咽气后不到三个时辰,就被牛怡谷着素服送上礼帖跪请了回来,总理一应文案。老秀才陈炳奎自咸丰五年(1855)牛鉴归乡后,就始终在牛府做清客。大丧期间,基本在牛府陪客。他奠了十两碎银,心疼得很,趁醉爬在灵前哭了几回。可怜他当时是凉州府出了大名的诗人、画家,还是琴师。15年后,他挑了一生所写的825首诗,辑了8卷,取名《古柏山房诗草》,没钱刻版,现在存在文庙。他领着一拨拨前来吊丧的本地童生,拜灵堂,行大礼,也算风光。其中,有个27岁的泼皮童生,就是后来武威人基本知道的杨成绪。


牛鉴一生只生下一个儿子,他晚年时,膝下也只有两个孙子牛瑞、牛宏。他倒是生下了一堆丫头,在他当翰林院编修期间,都嫁到京城了。到牛鉴发引出殡时,这些姑娘正随着女婿往武威赶,错过了最后面见他们的父亲。因此,牛府里穿孝衫的人并不多。和堆积如山的五半堂纸货相比,愈显得牛家的人丁零落。


据牛鉴现在的后代讲,出殡前三天,就在牛府外的青苗地里扎起了阴阳城,光铲了青苗给乡亲的赔苗钱就付出了二百两银子。阴阳城何物?这是流行于西北的一种摹仿九宫八卦的道场。道场需尺头桌子180张,其中,阳桌108张,红漆;阴桌72张,黑漆。洋腊384堆。各种牌位192尊,皂纸旗幌24道,红纸旗幌48道,白纸旗幌72道,绿纸旗幌96道,黄纸旗幌120道。白幔、赤幔、青幔、黄幔、皂幔遮掩桌伍,那是量地而算,少说也得五百丈。幔上图画天龙八部、四大天王、五百罗汉、帝子天神、佛陀菩萨、十三州图,至于仙禽灵兽、四季花草,更是应有尽有,点缀其间。巨幔展出甬道,分出八门,中间树起高耸入云的丹旐,即民间所称的“大幡”。81位奏录高公,各司其责,架鼓响磬,大小唢呐,木鱼撞铃,声震云天,十里可闻。传说,有高公意会罡步,曳桌飞升,绕城一周,落地时道袍已是褴褛不堪。夜里观阴阳城的四乡百姓,潮水也似的涌来,入阴阳城看世面。牛府外连续三夜做九级阴阳道城法会,端得是火光冲天,焰分七色,乐派九音,极尽奢华。


五月二十三日未时,大吉,主丧老爷们发话起灵。起灵时,牛鉴灵榇先以双杠16人抬出灵床,出5道大门,然后在大门外换升64人大杠。执绋者多是牛鉴同宗姻亲、假名门生。


牛鉴大殡开始行进的序列:


纸扎的“哼、哈二将”,身高丈二,头如笆斗,金盔银甲,神气十足。如同佛教寺院一进山门的泥塑无异。表示为牛鉴灵魂前往“极乐国”的护卫之神。


纸扎的开路鬼、打道鬼,亦身高丈二,头如斗大,面目狰狞可畏。所有全身装束均为真正绫绸扎成。二鬼各持鞭棍,表示为亡魂开路,驱逐拦路的“外祟”。纸扎的金银宝库一对,高九尺。仿汉白玉的须弥座上加杠,二人抬着行。纸扎的金山、银山盆景,绸缎尺头、文房四宝、古玩陶瓷、日用器皿、衣服鞋帽等等,分别放于20余张的尺头桌上。亦由执事夫抬着而行。纸扎金童玉女一对,表示是神佛接引的使者。金童执黄绫幡;玉女手提香炉。其装束均为绫绢糊成。用素彩扎成的匾额亭,4人一抬。分别是程鼎芬及凉州副都统、甘凉道、凉州知府及地方名流、省内官宦等的挽匾。匾亭后为纸制四季花盆数十对,均系亲朋及旧日同僚所赠。由执事夫抬舁而行。(详细纸货见后)纸扎仙女双对,其装束亦绫绢所制。由执事夫擎举而行。继之为挽联行列,约数百对,均以青竹竿挑而行之。


接下来是僧道班子一套,在殡列中跟进:喇嘛班子由一对2丈多长的大铜号(藏传佛教谓此为“刚冻”、“元筒”)前引。每支大号由一人以黄绒绳提着,后边由一喇嘛吹奏,二号轮流作响,一起一落,一高一低。两低两高,再加一低,此五声为一组,且走且吹。后面紧跟的是大柄鼓两对,每鼓由一人肩扛而行,后边由一喇嘛用弯钩形的鼓槌敲打。再后面为大钹一对,唢呐、海笛各一对,吹出佛曲的主旋律(鼓、钹作拍节、板点)。法味充盈,庄严透顶。此外还有罕见的手摇“人皮鼓”、海螺号、金口角等各项蒙、藏轻重法器。随后禅班跟进,其法器排列为:引磬一对;铛子两对;镲锅两对;手鼓两对。和尚们俱身穿海青大袍,加披红缎金线绣成“福田”纹的袈裟,头戴青毛线织成的“如来帽”。走在最后面的金塔寺长老、海藏寺长老、清应寺大和尚并列行走,都身披黄袍、红袈裟,手执手炉,炉上插草香一炷。比丘尼班子中,走在最前头的两尼,右边的打引磐,左边的敲木鱼,下边依次为:铛子两对;镲锅两对;手鼓两对。俱身穿灰袍,加披红缎金线绣成“福田”纹的袈裟。走在最后的尼姑手执手炉,炉上插草香一炷。


接下来是凉州地方千年未遇的“五半堂”幡、伞序列。咸丰八年(1858),牛鉴归老时,朝廷赐他二品顶戴,按例准殡时出五半堂班子。清宫礼部档包(2187-1)记载:故同进士及第、赏二品顶戴牛鉴卒,请用五半堂,准。那么牛鉴出殡时的五半堂到底是咋回事呢?


“五半堂”幡、伞,是清代民间最隆重的大殡传统仪仗,没有朝廷的恩典,一般人是严禁使用的。下面是五半堂的仪轨:


第一半堂:红云缎绣四季团花幡、伞各6把。汉旗子8对:清道旗、飞虎旗、飞龙旗、飞凤旗、飞熊旗、飞豹旗、飞鲤旗、飞鳌旗。“回避”、“肃静”虎头牌备1对。格漏、粉棍、鸣锣各一对。
官衔牌,上面写有牛氏从举人开始,直至两江总督的全部官衔,以示荣耀。


第二半堂:蓝云缎绣四季团花幡、伞各6把。金箔罩漆的木质“金执事”;三尖刀、马蹄刀、偃月刀、象鼻刀各1对。


第三半堂:白云缎绣四季团花幡、伞各6把。金箔罩漆的木质“金执事”八宝枪:金轮枪、金螺枪、金伞枪、金盖枪、金花枪、金罐枪、金鱼枪、金长枪各1对。


第四半堂:青云缎绣四季团花幡、伞各6把。“金执事”8对:金立瓜、金钺斧、金天镫、金兵拳、金指掌、金卧瓜、金皮槊、金督各1对。


第五半堂:紫云缎绣四季团花幡、伞各6把。官鼓大乐1班:官鼓4对,唢呐16对、九音锣1对,小铜鼓2面,跟锣l面。共24个响器。大红云缎绣四季团花座伞1柄,高丈许,上有“火焰”形的金顶。1人执撑,2人以黄绸“拉幌”。素彩扎成的加大尺码的影亭一座,8人抬。亭内供牛鉴遗容画像,高约四尺。又大红缎座伞1柄,2人以黄绸拉幌。
领魂轿(即神主轿)1乘,绿帏,顶上青縧网罩。8人抬,轿内供牛鉴神主牌,轿外挂青纱帘。又大红云缎绣花座伞1柄,2人以黄绸拉幌。


大殡详细的纸活冥器,依死者生前品秩,按大清律例照准制式:


1.四季花盆三套,共计12盆。盆内插一簇花、叶并茂的纸花,分春、夏、秋、冬四季,表示为“时花”。四季花盆亦为“灵花”的一种。第一套为兰芝、荷花、菊花、梅花。俱以马粪纸为胎,白电光纸敷面,糊成筒式白瓷花盆,上绘山水人物,兼有真、草、隶、篆不同字体的题款与印章。花盆下面支以木质四柱红漆的架子。第二套为芍药、牡丹、茉莉、桂花。以硬纸敷以木纹纸,糊成木盆,打上“铁”箍,亦架于红漆木质盆架之上。第三套为迎春、百子石榴、碧桃、腊梅。以硬纸敷以彩纸糊成“紫砂”盆,上面刻有阴文涂绿的人物山水,诗词题款。


2.尺头桌子五组,每组两对,共计12对。桌上为红栏杆的绿色托座。以桌面陈设物品为别。第一组:桌面上放置用金、银纸糊成的小山子石儿的盆景,谓之“金山银山”。一金一银为一对。共两对。第二组:桌面上放置纸糊的笔、笔筒、笔架、墨锭(带匣),彩笺(带匣)、端砚、墨盒、墨水壶(池)、印盒、印章、古书、画卷等,谓之“文房四宝”。共两对。第三组:桌面上放置带锦匣的珠宝翠钻、古铜、陶瓦、瓷器、景泰蓝、雕漆等文玩,谓之“古玩陈设”。第四组:桌面上放置各种生活日用品。包括盥漱、洗浴、梳理用具、茶具、果盘、食盒。共两对。第五组:桌面上放置四季穿戴的衣服鞋帽。共两对。共242张桌子,每张用两名执事扶以红漆杆抬之行进。


最后是双吹双打凉州地方道师吹鼓班8套,其中有16个唢呐手鼓腮大吹十八杂腔。有对着吹的,有斜眼望着赌着气暗赛吹的,有偷看人家小娘子心不在焉胡吹的。唢呐调子沿用凉州地方小调,有诙谐的,有欢快的,有忧伤的,总之是酸甜苦辣各味俱全。百姓们惟对吹班感兴趣,欢天喜地地跟着听看。


大殡行进中,先是孝子贤孙、姻友谊等越伍在灵柩前跪奠,请高公执鹤儿幡“绕观”。行至金塔大渠沿,由甘肃按察使程鼎芬率先“路祭”。路祭棚为平棚起尖子,成为小型起脊楼的形式,棚前高扎素彩牌坊,设大鼓锣架,以官吹官打迎灵入棚就位,由主祭者程鼎芬上香献爵,僧吹道打,诵经品咒。庄严隆重,哀荣极矣!


由于路祭过多,直至黄昏始抵金塔寺。安厝后,孝属及执绋来宾一一叩祭,由金塔寺长老亲率两序大众在灵前高诵《阿弥陀经》,最后,以焚帛撤供宣告礼成。


牛鉴灵柩停厝后,凡应焚烧的纸货杂物,都集中到金塔河河滩里烧去。凉州区高坝镇老人们都说,传说牛鉴死后,发丧的纸货烧了一天一夜。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