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幸运
作品名称:营生 作者:尔玛天空 发布时间:2024-07-22 10:31:51 字数:3041
过了一天,梁氏纸箱厂来电话,张家场灾情不重,一切正常平安。立君家不但房子没损失,客栈超市还照常营业,张女子忙得脚不沾地,不用害怕操心。立君不停致谢,邀请崇仁:“老辈子,哪天聚一聚?好久没在一起吃饭了。”
崇仁边咳嗽边说:“咳得很,不敢喝酒。”就问勤华如何。立君告诉崇仁父亲回张家场了。崇仁感叹,一上年龄就整天想老家,真想回去看看,可惜得了气喘病走不动了。“比不得你老汉儿,这口烟害了我。我们年龄差不多,当年一起满山跑,我现在没法了。”话语中尽是无奈,他脑海里无穷无尽的雄浑大山到处闪耀着阳光,一群少年在春风中任意奔驰。立君礼节性安慰着,约定等父亲回来再约。
母亲平安。悬着的心终于落地。父母都已六十多了,离远了终究不是办法。这次地震就是教训,无论如何城市都比乡村强,还是劝父母来绵州住吧。这样大的灾难,城市能及时救援,水电气通信能第一时间恢复。不说大山深处的张家场石家沟,就是石泉县城,一遇灾难就入绝境,无吃无喝,甚至救援人员都难到现场,不知何时才能恢复。
父母来绵州,房屋家具床上用品甚至厨房器具,一切都现成。最大问题是如果来绵州,就得放下那幢楼和正在经营的客栈超市,父亲的车队和几十年生意。难,很难,几乎不可能!人可以不认输,却不得不向自然低头。人老了总会有动不了的一天,不说做生意,连饮食起居都难自理。辛辛苦苦养大子女,个个出人头地,该歇歇气享几天福,才不枉来人世。立君给两个姐姐报了平安说了想法。让两个姐姐劝劝父母。两个姐姐约定,局势稍稍安稳,就来绵州看望大家,全家人坐在一起,好好谋划谋划父母的养老。
直到六月中旬,勤华夫妻二人才到绵州。张女子进门就把孙儿抱在怀里,连连说想死奶奶了。孙儿钻进怀去,小脸埋在胸前,不停地卖乖撒娇。张女子说:“隔得天远地远的,见我孙儿不容易。以后住绵州天天陪孙儿。地震那天,到处垮房倒屋的,把人吓得哟,以为再也见不到……”说着说着就开始抹泪,觉得不好意思,扑哧一口又笑了。伍妹儿趁热打铁,就劝父母搬来绵州住。
勤华说:“把事情处理完就来。住在一起一家人好照应,隔远了想照看也不行。这次怪得很,石家沟出去的,凡是住在一起都团团圆圆,分开住的受伤遇难就多。二爷一家三个地方开火,女儿女婿没了,儿子在医院抢救。梁老师修车厂在绵州,为儿子读书考学可以减分回了石泉,媳妇和儿子都没了,女儿在京城躲过了,却碰巧把敦周救了。敦周是全沟最惨的,妈老婆儿子没了,孤家寡人一个,老天爷留情啊,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别看现在一个人,将来肯定会翻身。梁勤宝本来在新疆,回来陪儿子考公务员,把儿女都救了,要不然儿子肯定遭了难。住在一起好,相互照应啥灾难都不怕,不过祖宗留下的老业不能丢。山里凉快,热天就回张家场,其它时间住绵州。一个地方住久了烦人,假期天娃娃也有地方耍。客栈生意不错收入不少,也不累人就是要人管。交给人家还是包出去,到时看情况。”
张女子插嘴道:“客栈一年四季不缺客。现在超市多了,生意比不得从前。客栈可以做超市打出去。把房租算上,也是一笔钱。山东来搞建设,以后生意还要好,看看再说嘛。”
父母不但想了未来,还认真做了安排。立君把当年婚房的钥匙给了父母,让他们从此在城里生活。父亲担心运输队,第二天就去召集旧部。母亲同岳父岳母一起,开始每天接送孙儿上下学。原以为一家人从此开始新的生活,没想到只是父母面临灾难的应急反应。当一切回归正常,深埋在骨子里的勤劳,鼓动他们几个月后又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母亲回张家场经营客栈超市,父亲继续搞他的运输,绵州成了驿站。
立君放下心,全副心思放在银行贷款上。行长的判断很准确,政府出了免除贷款文件。唯一不确定的是政府主管部门要在证明材料上签字盖章。这也不是大问题,关键还没同行长说定办成后的报酬。本来贷款300多万,去年贷款展期时还了20万,全免金额不到三百万。真是世事弄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现在又要说费用。一颠一倒,几十万算是白扔了。”立君同伍妹儿商量,伍妹儿说不完的悔恨。
“有钱难买早知道,无可奈何的事。”
“要收好多?政府免贷款,他们却收费,趁火打劫。”
伍妹儿说得在理。可自己准备材料跑审批,不晓得要跑多少路求多少人。关键不在如何准备五花八门的资料,而是该找谁签字签怎样的字。核心是人家同不同意。两人把这个过程演绎了若干遍,最终还是觉得中介公司最保险。虽然要收费毕竟很专业。能用钱解决的事情最方便最快捷,根本办法是抓住行长不放。可约了几次都说忙得很。立君狠下心,七月中旬一天大早,把行长堵在了办公室。
“事情多得很,忙不过来。你我兄弟不用客气,就那样办,哪用得着跑一趟。”行长黑了瘦了人却很精神,快人快语开门见山。立君一脸迷茫,就那样?那样是哪样?一直没明确啊,不好意思问,只得打哈哈应付:“这样大的事,得当面谢谢你,还要确认下细节。”
“你那个额度小,不用操心,全免,一条龙服务到位。”
“费用咋算?”立君把核心问题说出来。
“按规矩算,没几个钱。以后一切都是你的。羡慕啊!真正成了大富翁。”立君还想说什么,行长摆摆手,“门外一堆人。你我多年交道,啥都好说,具体的他们去办。”
立君只好作罢。以前也有过类似情况。按公司营收2000多万,资料费用不过千分之二三。按标的三百万算,取两三个点,也不过几万,顶多十来万。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兵荒马乱,地震后啥都在涨,水涨船高,中介费该如何算?如果能全免贷款,就是变相地挣了200多万,花点钱无所谓。只要自己得利,谁吃亏赚钱都不重要。只不过账目处理麻烦。双方没协议合同,更不会有票据,如何做账如何兑现?好在私企比国企办法多,以顾问费或专家费支付,虽说是白条入账,只要自己认可就不存在对错。也可直接给对方,如果给现金,十来万也需要早点准备。可就这样几句话打发了,立君仍然不知道具体如何办。
勤华在外面跑了几天很得意:“县城封闭了,说要建成地震遗址,四处都是武警守着,任何人不得随便进出,更不能搬任何东西。我们当机立断,第一时间回去,想方设法把轿车开了出来。新车啊才跑了万把公里,20多万啊!绕小路穿村子过院坝,硬生生从县城开到彰明,从彰明开到绵州。虽说擦了挂了,毕竟车子在。要不然现在还得买,是不是节约了二十多万?现在去弄咋得行?哪个敢证明是你的,就是有证明武警也不让你开!想好了就行动,等不得,等来等去黄花菜都凉了。”
父亲说得在理,减免贷款不能在家里眼巴巴等,得积极主动争取。到底怎样入手,如何办效率才高,立君实在拿不准,向父亲讨教。勤华批评立君:“你是书读多了,成了书呆子。政策多好啊,天大的好事。企业发展了,国家好企业好,当然最主要是私人得利。你同行长熟,人熟礼不熟,该用的钱得用,该烧的香得烧。按三百万算,准备三五十万现金,保证马上办下来。都说人背时。啥叫背时,抓不住时间节点就是背时。你不动他也不动,时间一过,政策结束,最终搞不成,吃亏的只有你。人家办不办,照样领工资。”同行长交往多年,都是通过中介达成一致,从来没这样直接。
勤华说:“读书人重脸面。照不照顾脸面?要!现在却顾不得了,你怕这怕那绕来绕去,事情肯定要黄。两百多万,可是纯利润啊,你公司几十号人,辛辛苦苦搞一年,说不定还给你挣不到这个数!”看立君闷头不语,勤华又说:“哪怕只得一半,那也是钱啊。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你不争取别人争取。他给你批也对,给别人也对。凭啥,凭人熟?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权利权利两个字联在一起,有权没利哪个干?路子都给你铺好了,关键要行动。快去快去,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贷款免了,啥事不做,儿子儿孙都不愁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