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美丽的传说
作品名称:花艳秦岭 作者:安子川 发布时间:2024-05-10 08:07:38 字数:4340
引子.美丽的传说
在巍巍秦岭的任何一个山谷,都生长着一种普通但又非常贵重的中草药:早春先于连子开放,花色为金黄色,花朵较大,花冠管状,呈喇叭形,具有四个花瓣,花冠内部有橘的条纹。十分好看,当地人称之为连翘花。
就是这普普通通的中草药,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四五千年以前,在一个冬春相接的季节里,秦岭山及陕西关中一带流行一种风寒病的瘟疫。此次的瘟疫不仅突发性强而且感染蔓延快,致使不少部落的人们被瘟魔夺去了生命。秦岭山深处的连家坡有个青云部落,部落里有位生得端庄秀丽,性格要强,名叫“连翘”的姑娘。她的父母兄嫂都在这次瘟疫中死去,只剩连翘一人,悲痛之余,连翘忍痛埋葬了父母和兄嫂。擦干眼泪,决心出门寻找治疗这种瘟疫的良药。
连翘只身在秦岭深山寻找,一连几天都没有找到任何医治这种瘟疫的药物。这天,她又开始向另一座山峰的更深处寻找,直到日已偏西还没有结果,此时她已经累得又渴又饿,困乏无力。她知道自己也感染了瘟疫,突发高烧,浑身发冷打颤,不知不觉就晕倒在山林中。
正在此时,掌管中央的天帝黄帝路过此地,发现有一姑娘倒在山中,不省人事,知道是瘟疫所致,随即从身上掏出一粒放入连翘口中。不一会儿功夫,连翘苏醒过来,高烧即退,顿觉轻松许多。便哭着跪地乞求黄帝救救这里的百姓。黄帝担心违背天命不愿再出手相救。连翘说:“只要你能救黎民百姓,我愿舍去性命求得几粒种子”。黄帝被眼前这个诚心的姑娘所打动,再看其容貌端庄大气,一脸福祥,知道可以委以重任,便笑着答应了连翘,又从随身衣袋中取出一些籽粒撒向山野。瞬间遍山黄花绽放,金光灿灿,十分耀眼。并把余下的种子交给连翘说:“此籽粒可播种在山上开花结果,以后如遇此病,就可用它的果子治疗。”
连翘姑娘高兴地连连拜谢,眼看着皇帝化作一道祥云远去才离开。
回家后的连翘姑娘,立即组织乡亲们在秦岭深山的各个山头和山谷大量种植这种药材,并用其果实为百姓治病防病,收到神奇的效果。从此,瘟疫退去,连家坡附近的村庄人畜兴旺,山清水秀,福泽万民。据说,连家坡的“连”姓居民都是“连翘”的后裔。
为了纪念这位好心的姑娘,人们就把这种药材定名为“连翘”,收入了中药名录之中。李时珍说:“连翘状似人心,两片合成,其中有仁甚香,乃少阴心经、厥阴包络气分主药也。诸痛痒疮皆属心火,故为十二经疮家圣药,而兼治手足少阳手阳明三经气分之热也。”
第一章显赫一时的连医堂
传说仍在继续
2021年8月,当我驱车从西安出发,翻山越岭地行驶了三个多小时来到秦岭主峰太白山南麓连医堂时,我确实感觉到了这个深藏于峰峦叠嶂、沟深林密、风光旖旎、集秦风汉韵于一身的陕南重镇——蜀陕,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它西通巴蜀,东达鄂豫,比邻西安,是商州、安康、西安、汉中四市的交汇处。素有“秦岭绿宝石”的美称。
它重峦叠嶂、奇峰险峻、沟壑纵横,地处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它地大物博,气候湿润、资源丰茂、物产丰富,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一方沃土。
它青山翠拥、绿水环绕、林密洞幽,风光秀美,是休闲养性的绝佳之地。
而身处这一重镇最偏远的一个连家坡的连国花老人家,更是这块风水宝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和附近所有的小山村一样,山岭纵横、沟壑交错是它的自然环境;人员分散、地形复杂是它的客观条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它的生存特点。
几百年来,生长在这里的一代代村民,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灾害斗,与贫穷疾病斗,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它又和附近所有的小山村不一样,在过去的近百年时间里,这里始终有一户中医世家,承担着附近村民的行医送药、疗疾治病。而它的第七代传人连国花,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一听说我是专程来采访她。七十三岁的连国花老人高兴地搬凳让座、沏茶倒水。
她性格外向,热情好客,谈吐自如,逻辑缜密,简短的几句谈话,便引我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
她一生行医六十载,医治病人数万余,悬壶济世,杏林春暖,勤苦钻研,广传医道,足迹遍布秦岭,誉满秦川大地,虽年过古稀,但传承中华医学的劲头不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确实令人敬佩和仰慕。
但她却非常谦虚地说:“我所做的这些,都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更是我连家世代的祖训。”
她告诉我,从记事起,父亲就给她讲连翘花的故事,讲连翘花这种中草药的独特药性和疗效。让她把这个故事永远传下去,像连翘姑娘那样,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为民造福,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就像她父亲常常说的那句话:他们连家祖先不远千里来到秦岭深山,开办连医堂,救四方百姓于病痛之中,冥冥之中就是上天的安排和连翘姑娘的灵魂昭示!
连家祖先的迁移
连家祖籍是湖北省和陕西商南接壤的一个小村子人,代代以行医和采药卖药为生,直到乾隆四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777年,连府的一支分流从老家迁到位于陕西省秦岭主峰太白山南麓蜀南镇的连家坡,安家落户,延续香火。
这支分流名叫连秦达,三十开外,体格健壮,魁梧身材,天资聪慧,记性极好,虽没上过几天学,但认识很多字。加之祖上以行医采药卖药为生,他精通医术和武术技艺。
来到蜀南镇后,他一方面传授武术,一方面继承老祖宗留下的医德医术,悬壶济世、广结善缘,很快在蜀南镇这个人烟稀少的山沟里筑牢根基,并将连府发展壮大,成为当地声名鹊起的大户人家。
就在连秦达古稀之年仙逝的第二年,他的唯一儿子连岭义,经过数十年的苦心经营,在蜀南镇开办了连医堂,这也就是连医堂的第一代创始人,并在不断地钻研和临床实践中,让连家在传承中华医学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医之道。
据连家谱和墓碑记载,自连医堂开办以来,在为黎民百姓行医送药疗疾治病方面,在培养中医人才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涌现出了一代代优秀的传承后人。连医堂的第三代传人,也就是连岭义的第四个孙子连龙经,是一位最杰出的代表。
之所以连龙经杰出,就在于他不但有着祖太爷连秦达强健的体魄,魁梧的身材,聪慧的天资,最重要的是他勤苦钻研,善于思考,经过努力,学成了一手精湛的医德医术,最终考取了朝廷六品御医。
所谓御医,就是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治病的宫廷医师。直接听命于皇帝、指定的大臣、娘娘等,间接听命于其他后妃、皇子等。
在古代,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御医比考进士难度还要大。清代的太医院官阶基本分为八级,依次是:院使、左院判、右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医员、医生。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御医,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接受医学教育。太医院的几个所属机构中,设有教习厅,设置教习二人。教习是由任职的御医、吏目中选拔医术精湛的人来担任。
清代的医学教育,除了在医术上的教育外,也很重视医德教育。在教授医术时,要强调作为一名医生必须具有的道德修养。大体可以归纳为:不图名利、急病人所急、贫富一视同仁、尊重人的生命、谦虚谨慎、互相学习等。
学习期间,每年会有四季考试,后改为两季,由太医院官员主持,考试的成绩上报礼部记录在案,三年学习期满后,礼部堂官将主持考试,考试合格者升为医士,不合格者继续学习,三年后再考,就和乡试、会试差不多。
会考是太医院最为重视的一次大考,也是最难的一次大考。考试合格,成为医士。但这只是成为御医的第一步,最终的御医选拔要从太医院内医术精湛、品行端正的医士以上人员中层层选拔。
因此,御医在进宫之前需在太医院供职六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才能参加会考。会考是升迁的重要凭据。会考之后,优选出一等、二等医士,而且六年学习中没有不良记录,才有资格进入升迁的名单。
所以,一个普通医生至少需要花费十年的时间去磨炼,方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御医。
由此可见,连国花老人的祖太爷连岭义,能考取朝廷六品御医,实属不易。唯其不易,才使他本人声名远扬,红极一时。
当时,在众多的朝廷御医中,不论是同时代的还是前辈们,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都是相互学习的老师,而其中对连岭义影响最大的有黄元御、陈莲舫、吴谦、任锡庚、刘裕铎等几位御医大师。
黄元御,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概括其一生。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清军四川军医馆——久真堂的祖师爷。
吴谦,宫廷御医,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乾隆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整个书的撰写都由他执笔参与。
任锡庚,清太医院掌印御医,兼上药房值宿供奉官。其所著有《难经笔记》《医宗简要》,另有《太医院志》一卷,均有刊本行世。
刘裕铎,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御医。他为宫廷服务了20多年,在雍正年间历任太医院吏目、御医;在乾隆年间升任右院判、院使。他医术精湛,受到雍正帝的信任,被誉为“第一医官”。乾隆四年,奉朝廷之命,与吴谦共同担任了《医宗金鉴》的总修官。刘裕铎医术水平颇高,他治病善于应用古方,随证化裁而不拘泥,药味精当药量轻灵而疗效颇佳。他为皇帝、王公、大臣等看病,屡受皇帝嘉奖。雍正帝称他为“京中第一好医官”。
陈莲舫,清末上海名医,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因医术高超,四方求治者甚众。光绪年间,曾五次奉诏入京为皇帝和太后诊病,疗效颇佳,被封为御医。老年辞官设诊于上海,曾任上海广仁堂医务总裁及各善堂施诊所董事等职。因其医术精湛、见解独到而有“国手”之誉。
正是这些德高望重的御医高手,让连岭义在六品御医的几年历练中,达到了自己有生以来的最高境界。并对医圣孙思邈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之深刻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理解,使他决心在中医的道路有所建树。
然而,就在他认真潜心学习宫廷各种中医秘方及深钻各种疑难病症的治疗方法时,西医如一股洪流涌入中国,朝廷对西医的青睐远远超过中医。中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很多朝廷御医高手,不是被打压,就是被暗杀,或者被悄悄偷渡国外。一时间,朝廷御医人心惶惶,噤若寒蝉。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存环境,连岭义无法在朝廷继续待下去,只好偷偷回家,经营连医堂,行医送药,疗疾治病。
有着朝廷六品御医的经历和带回来的各种秘方,连岭义更是广结善缘、一心扑救。对于病人,无论贵贱,他始终保持一颗医者仁心,全力施救。有的病,其他医生不敢治,他敢治;有的病,其他医生治不好,他也要试着治。他贵为六品御医,可没有一点六品御医的架子。只要有人来请,不管深更半夜、狂风暴雨,或数九寒天、大雪纷飞;也不管路途多远,能翻几座山、越几道沟,他都欣然前往。尤其对那些实在困难付不起医药费的病人,他分文不取,始终秉承一个医者的职责,将病人放在第一位。
更重要的是,连岭义继承连家祖训,将连医堂“精谨善治,大医精诚”的岐黄之道,以及为黎民百姓行医送药疗疾治病的宗旨不断发扬光大,深得四方百姓好评和传颂,远道而来的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一时间,连府大院门庭如市,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