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难忘的岁月>第三十一章,大开眼界

第三十一章,大开眼界

作品名称:难忘的岁月      作者:于蓝      发布时间:2023-12-11 10:16:53      字数:3334

  张庄村是一个拥有五千多亩地的村落,一马平川的五千多亩良田,象征着东北大平原的特色。笔者不去称赞这片土地如何的美丽与芳香,不管她是富饶也好,还是贫瘠也罢,不管她是美丽还是丑陋,但她就好是一位胸怀宽广,仁慈善良的母亲!用她那宽广的胸怀和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张庄村的一代又一代的子子孙孙,让张庄村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不断的繁衍生息。
  老书记在任时,带领村民们把土地归成方。每大片土地都有上千亩。全村打了几十眼电井,修了旱能灌涝能排的流水渠。靠小河,修了很大的储水库。当夏天雨水大的季节,把河水储到水库里,预备旱时再用。
  村民们都盖上了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的新房,街道整齐,树木成行。虽然不像诗人笔下所描绘的那种诗情画意、浪漫多彩。但纯朴适用、鸡鸣狗吠,自然宁静、具有农村的特色。看着顺眼、住着舒服、让农民过上了现实本真的生活。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历史上多方面的原因,为张庄村适应新形势,发家致富奔小康,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环境。几十家搞厂子的,在那个年代,只要有点脑瓜,再加上敢干,几乎都是怎么干怎么赚。
  那时市里大小企业,不是国营就是大集体。只要你有门路与这些厂子挂上钩,厂子就有活给你干。在农村开厂子的老板,你只要找上门去,工厂的领导都乐颠馅。因为个人的厂子,干国企或集体企业的活,公私挂钩,连贪再偷。国企集体企业的厂方,不但把国家优惠价格的原材料偷卖个体户,当厂方往个体户转钱时,国企或集体企业的领导,借此机会往个体户上多转钱吃回扣。就是把多转到个体账户上的公家钱,再给对方拿回去交给私人,这么一转手,让公家的钱,变成了私人的钱。只要双方不说,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就是天王老子也查不出来。
  回扣这个名词,就是那个年代的产物,最开始时是从地下黑暗中诞生,逐渐的也走上了台面,从最先的偷偷摸摸无名无份的地下小三,一步一步的就发展成后来的名正言顺。又通过多年的铸金加彩,让多年的媳妇到底熬成了婆,现在已经成长为人们交易时在暗中必走的一道“程序”。这道“程序”一直被延续到今。小过码有小过码的回扣。大过码比如,农村卖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等。
  
  在工业转型、农村大动迁、房地产大上、钢材值钱的时候,张庄村有好几户“收破烂”的,其中最早一个“收破烂”的是个残疾人。这个残疾人收破烂时,还没有像现在的拾荒“大军”。在我们这一带他是蝎子粑粑(毒)独一份。每天出去好几辆大卡车收破烂,专门到各个厂家去收“废铁”,就连国企的厂长都打过交道,甚至还成了铁哥们。
  重工业城市的沈阳,大企业,小厂家,遍地都是。几十年的老家底,哪个厂家都要有很多废旧的东西,一旦遇到动迁的单位,新东西也得卖。有一个单位动迁时,花七十万买的一个新锅炉,名义上几千块钱就卖了。中间得有多大的猫腻?这户“收破烂”的,大发特发。
  看到残疾人都能赚钱,后来又上来好几家,这几家收破烂的家家都养两三辆大汽车,成天的往回拉。
  在那个瓜分国企、集体企业的年代,先是农村在“包围”城市,一些农民去抢工厂的活干。让沈阳的这座著名的工业名城,造就了张庄村好几十个,财大气粗,神气十足的大小老板们。有个炼铺柏油路面油漆的老板,他生产的油漆,头一年铺上,第二年就被压坏,全是不合格的产品,可开的却是大厂家的发票,可他还成了省市区领先致富的劳模,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正因为这么多的企业遍地开花,几十家的化工小企业,建在张庄村的周围和村子里面,让张庄村的地下水被污染,环境被污染,癌症病人一个接一个的发生,这真是老板发财百姓得癌呀!
  
  可在村子里搞了十多年工业的龚某,在工厂遍地开花,农村包围城市,通过抢国营厂子集体企业来致富的大潮里,还非常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虽然,天时、地力、人和、经验他都占了,可他并没有加入这个“狂潮”中来。也可能是因他搞工业时间太长了,对管理员工的操心,与对方厂家打交道的累心,与税务部门、管理部门办事的费心,已经让他对搞工业十分厌倦了。龚某还是在运筹着寻找赚钱更快、更多、更省劲的其他门路呢?
  让人总是琢磨不透,一向深不可测,又有着超前想法,在哪方面都不愿服输性格的龚某,把思维又会伸向何方?深邃的眼光又会朝何处看去?不得不让人们画出了一个个难解的问号。
  “村里卖地了,村里卖地了,听说上万元一亩呢!”
  这条小道消息最开始是从有头有脸的人偷着传出来的。
  从新中国成立以后,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爆炸性新闻,像炸雷一样在张庄村大街小巷传递着。老祖宗留下让人活命的土地还能卖钱,在人们看来这是千古奇闻。
  “这是真的吗?这能是真的吗?”
  政府部门在还没有大明旗鼓的传达的时候,人们都像猜焖似的在猜测着。
  “一亩地能卖上几万元,土地还这么值钱那?”
  有人说:“好好活着吧,还有仰着磕掉馅饼那一天呢!”
  万元这个称号,在那个年代,可是个天文数字。从前别说听到,人们连想都不敢去想。“集体的土地还敢卖,这是谁的胆子这么肥呀?”
  人们在私下里偷偷的议论着,窃窃私语着。
  
  龚某第一次把张庄村上百亩土地,以几万元一亩的价格,卖给了一家建筑公司。那时还不允许个人占地呢。第一次卖地让龚某得到了几万元钱的回扣。八十年代末期,几万元那可是个惊人的数目啊。恐怕全沈阳市,乃至全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高官还是贫民,能见到几万元钱的,还真是不多。就是那么多刚开厂子的,去掉员工开支、上缴税金、上交管理费、再加上给对方的回扣,一年剩下一万两万的也算是很不错了!那个年代,万元户就是暴发户,那是让很多人羡慕的名称。
  人们总爱说,吃惯的嘴遛贯的腿。第一口肥肉吃的就这么香,这么顺口,让龚某尝到了倒卖土地的甜头。但在卖地时,出头露面、开会研究、签合同都是现任党支部书记和村长的事。甚至现任党支部书记范忠实都不知道,地是龚某利用关系给卖的。因为龚某与买方把事定下来以后,当时找的是区里,区里再找乡里,乡里再找村里,竟是官方人出面办理。让人一点都没看出来,这件事能与某个人会有什么关联?
  得了大头的也是龚某,在范忠实看来,既然区里乡里都同意了,自己这根小胳膊也不想去拧大腿,在这几层里,自己是最小字辈。买地的又是市属单位的大门势头,自己更腾不起。再加上几百万的款项,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数目,一直都在缺钱花的村里也没有吃亏。
  到手的一万块钱的好处费,范忠实不想要。虽然谁都知道钱好花,但像这样不明不白的钱他感到害怕,他不想去花。古语说的好,喝冷酒花脏钱早晚是块病。但他不能大张旗鼓的往回退,他也明白,这样的钱,买方不能只给他一个人。区里乡里的领导,及办手续的有关部门,都得答对,听说这叫回扣。
  回扣扣谁的呢,扣卖方的呢!但有一样,买方是决不能吃亏。丈量土地的时候,凡是买方给出去的钱,都要从卖地方刨除,丈量土地时,这笔回扣钱要算在内。最后吃亏的还是张庄村的村民,后来他把这笔钱无名的捐给了一座希望小学。
  实际上,给他的这一万块钱,也是龚某给买方出的主意。都是官方的人出头,范忠实就是不想贪,也是情面难却,圣命难违。他不敢不要,他要是不要那就成了“另类”,现在的官场,谁是“另类”谁就要受孤立,过分“另类”时,还有被踢出局的危险。
  但是,老实厚道的范忠实,这一万块钱就变成了心里怀揣的小兔子,总在“怦怦”的跳,让他过的不安稳。好几次做噩梦一圈人都围着他,用手指点他,说他受贿了,在指责他的一圈人里,他还看见了高书记,高书记怒目圆睁的说他“你辜负了我对你的信任和希望”。
  还有一次做噩梦,两个公安局的人,用手铐子把他给拷上了,他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
  这一万块钱,谁也不知,谁也不晓,但龚某却知。龚某想:“哼!你个蠢货,我闹多少你都不知道,你闹这一万就成为我赚住你的把柄,从今往后小尾巴根赚在我手里,看你还敢不听使唤?”
  事情是这样的,一次,龚某在暗中又联系好了一个开发商,要把一块一等好地,以不能耕种为由,卖给那个开发商。范忠实不同意,他说:“我们不能欺骗国家。”
  龚某:“欺骗国家的事多去了,现在的回扣风盛行,这不都是在欺骗国家吗!不但是欺骗国家,甚至是犯法。”
  听了这话,让范忠实的脸通红。因为他并不知道,龚某吃的回扣比他多多少倍。
  当第二次再研究把张庄村种大田的土地,冒充邻村种菜田土地,多得一半差价款的时候,范忠实一声没有了。
  从张庄村的大权旁落,实担名不担权,龚某的担权不担名,村子里的实权被龚某牢牢掌握。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