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老小区改造掠影(七)
作品名称:龙泽家园 作者:我是老拉 发布时间:2023-11-07 10:44:50 字数:4963
刘哥显然是小组里的技术大拿,他通常是不言不语地坐在那里或是蹲在哪里,一丝不苟地干着手中的活计,不厌其烦地连接着一个又一个的弯头和接口,安静得像个媳妇似的。曹组长一旦有空时,会跑前跑后地给他当着副手。
刘哥拿着一台热力切管器,还有一台热力焊接器,将量好尺寸的管道在热力器上压出接口,趁热和弯头粘连在一起。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这个安静的刘哥,干起活来显得胸有成竹,又快又准确,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如今的新材料新技术,也让我们大开了眼界。再不用像过去那样费力地在钢管上套出丝扣,拧上螺母,还要再缠绕什么麻丝胶布了,而是在热力器上一烧一切,就将两截塑料管头粘接对合在一起了,还保证不会漏水。
俗话说:王八看绿豆,讲究的是对眼。人和人也一样,有缘无缘,从第一次见面就基本上确定了。对缘分的人,对方的一招一式都看着顺眼,有缺点也肯包容;不对缘分的人,天天见面也熟视无睹,有时还觉得对方非常讨厌。
我和这个刘哥就挺对脾气。我喜欢他那种在恶劣环境中的处乱不乱,不急不躁,目不斜视,我行我素,按部就班,更喜欢他干活时的那种精细和认真,这和我干活时的劲头有得一比。所以,我没事时就蹲在他跟前看。常言道:惺惺惜惺惺,精细人待见的也是精细人,心有灵犀一点通么。有时,我也帮着他递递东西什么的。他呢,只顾着埋头干活,甚至连头也不抬一抬,仿佛跟前根本就不存在我这么一个人似的。
只有一回,当我蹲在他跟前看他粘接弯头时,他抬起头来悄悄地问我:“老师傅,你们西面的那栋楼里,究竟住着户什么样的人家呀?”我一时摸不准他在说什么,就问:“怎么了?”刘哥说:“装了这么多人家,只碰上了那么一户特别有钱的人家。人家家里面的摆设就不用说了,光是地砖,就都是那种一米五长一米五宽一块的云石,据说光是铺地就花了三十多万……我就寻思着,这种有钱的人家,怎么会到这种普通小区里来住呢?我是想说,既然都已经那么有钱了,为啥不去那种高档小区里去住呢?”
噢,原来刘哥这人,看上去不温不火,其实是心明眼亮,不光眼睛里有物,胸中还藏着城廓。他不光是一眼就看出了住户的经济状况,更不简单更难得的是,面子上不动烟火,肚子里还能装住事儿。说实话,我还就喜欢这种肚子里有点儿城府的人,而不待见那种一遇见事情就乍乍乎乎的家伙;甚至认为那些喜欢乍乍乎乎的家伙,基本都是属于大眼儿无智,多少都有点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总觉得,越是安静的人,才越是肚子里面有故事的人。
于是,我就想有意地引诱这个刘哥说话,而且人和人一旦对上脾气了,说话也就敢直来直去了。我就用一种不以不然的口气对他说:“嘿!亏你们还这么走南闯北的,看你的这点儿见识吧。那也许是,人家这房子,根本就不用自己掏钱买呢?也许是,人家手中掌握的这些小区里边,每个小区里都有人家的一套房子呢?而且是有人装修好了送给他的呢?你不信?不信你就看看,这些年抓出来的那些贪官们,哪个头上不是有几十套甚至是几百套的房子呢?你以为,那都是他们花钱买来的呀?”
听我这样说,刘哥就抬起头来,撇撇嘴浅笑:“你说的,也是事实。唉,你说这世上的人,各人各命,差别咋就这么大呢?有的人累死累活,一辈子也挣不了几个钱;有的人坐在家里,就有人往家里送钱。钱这个东西呢,也是他娘的势利眼,专门喜欢往墓圪堆上添土。穷人想挣几个钱,踏破铁鞋无觅处;富人们呢,简直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又一个没想到,没想到这个刘哥还挺有文才的,居然还能说出这种文绉绉的话来,这倒真是人不可貌相呀。都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难不成,我面对的这个刘哥,还是个莫测高深的“高人”吗?
我歪头看看他,见他脸上依然平和得很,看不出什么来烟火气息来,就说:“那咱也不眼气。别看咱没有他们那么多钱,可咱们的日子,过得比他们踏实多了。”刘哥点点头:“那是,那是。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么。”
听他这么说,我觉得眼前这个刘哥至少是个同类,我就放肆了,哂笑着说:“鬼可不敲咱们的门。如今,连小偷都变得格外聪明起来了,总是拣着那种特别有钱的人家才肯去偷。再说了,小偷到咱们家里来,让人家偷什么呀?难道抱走咱的冰箱彩电不成?这些东西怪沉的,还值不了几个钱……”这回,刘哥难得地笑出了声。
隔一会儿,他又问我:“老师傅,听说唐朝时的汾阳王郭子仪,就是你们这圪瘩的人,是真的吗?”我说:“嗐!这谁不知道呀?一个地方,几千年才出这么一个有名望的人物,当地人世世代代都当神似的那么供着的,世世代代都在传颂着他的故事,男女老少都引以他为骄傲,方圆百里的人都好像沾了他的什么光似的感到炫耀。这现象,普天下都一样吧?”
我又说:“不过呀,汾阳县离我们这里,还有一百多里路呢。那地方不在同蒲线上,不通火车,过去的交通不是很方便,所以我一直也没去过。汾阳王郭子仪的故事,倒是从小到大,听老人们讲过不少。”
刘哥就说:“那你一定听说过郭子仪修房子的故事了?”我抬头望着刘哥,心想:郭子仪都汾阳王了,还用得着自己修房子吗?他的房子不应该是皇帝赐给的吗?于是疑惑地摇摇头说:“光听说过安禄山造反,逼得唐玄宗向四川逃难,走到马嵬坡时六军哗变,逼着唐玄宗赐死了杨贵妃。眼看着唐朝就要完了,危急时刻,镇守边关的郭子仪率军在灵武起兵,打败了安禄山,帮助唐肃宗坐稳了天下,后来被朝廷封为了汾阳王。”
刘哥说:“听说,郭子仪是人世间少有的福禄寿三星俱全,他的七子八婿也全都封了大官。京剧里有一出戏叫《满床笏》,说的就是郭子仪过六十大寿的时候,他的子孙们上朝面君时手里捧的那种玉石和象牙圭板,就摆满了一张老大的床。”我赶忙说:“我们这里的山西梆子戏,也老唱一出戏,叫作《打金枝》。唱得也是郭子仪封了汾阳王之后,唐肃宗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招了驸马,将自己的女儿昇平公主给郭子仪做了儿媳妇。不过,郭子仪修房子的故事,可是从来也没有听人讲过。你会讲呀?”
刘哥说:“我也是从旧书摊上的那些杂志里看来的,也许是后人胡编的吧?不过,编这些故事的人,自有他的一番苦心在里边,是不是?他那也是为了教化人心嘛。关键在于,看了这个故事的人,会从什么地方去理解了。这就是俗话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就说:“那你给我讲讲这个郭子仪修房子的故事。让我也领会领会。”
刘哥口说手不停;“其中的细节,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大意是:郭子仪封了汾阳王之后,皇帝勅令给他在汾阳地面上修建豪华的府第。在修房子的过程中,郭子仪总是东看看西看看,担心工匠们做活儿不细致,还不放心地用拐棍敲敲这儿碰碰那儿,生怕房屋盖得不结实了。有天,他又啰哩八嗦地嘱咐干活的人要怎么干怎么干的时候,一位工匠笑着对他说:放心吧,老人家!我们盖了这么多年房子,只见过房子換主人的,还从来就没见过有人能把房子住塌了的呢。郭子仪听了,拄着拐杖沉思片刻,突然仰起头来,哈哈大笑,还对那工匠说:说得好!说得好!从此,他就不再转来转去地看工匠们修房子了,而是每天酒壶不离手,每饭必歌舞。也不知道,这个郭子仪,究竟从工匠的话里边,领悟到些啥了……”
“有意思,有意思。刘哥,你这个故事可大有深意。”我摇头晃脑咂嘴抿舌地说,“这些小故事里边,常常蕴含着人间大道理呢。你看,这些年手机微信里边,也常有一些劝诫人生的警句格言。比如:存粮千担,一日只吃三餐;有房千间,睡觉不过三尺宽。这些警句和这个故事,算不算是异曲同工呀?其实,这都是在教导人们,千万别太贪恋和痴迷人世间的功名利禄。”
刘哥叹了口气说::“话是这么说,可有时,现实逼迫着你,不随大流就不行。就说如今的女孩子们找婆家吧,不光要房子,还要要车子,要彩礼。哪像你们那会儿,骑着辆自行车,就把新娘子接回来了。就是到了我们那会儿,也不过是租上一辆汽车就接回来了。如今,一辆汽车可不行,非得要十辆八辆,还得是奥迪奔驰这种名牌车,搞得跟仪仗队似的,一辆接一辆空车跟着走,要的就是这种排场。你说,这又是股子什么风气呢?有钱也不应该这么哒瑟吧?”
我附和说:“那是。古人早就说过:成由勤俭败由奢嘛。什么时代,也不应该忘了这种传承。”刘哥就说:“是吧?自从这股奢靡浪费的风气一兴起来,那有钱的人家还好说,那没钱的人家可就遭了难。本来,平时连个出租车也不敢坐,到了这种时候,也得硬着头皮去赶这种时髦。千难万难地,终于把媳妇娶回来了吧,又不知是取回来了个什么样红胡子蓝脸的魔头。如今的这些姑娘们呀,该干的事情都不会干,不会干针线活儿也就不说了,横竖如今的衣物都是买来的;更要命的是,还不会做饭,呼喝起自家男人来,就像呼喝店小二似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论起抽烟喝酒来,倒是比男人还强……俗话说呀,一个好女人能维护上下三代人,一个坏女人也是能毁上下三代人的呀。”
我就问:“刘哥,听你这话,你一准儿也是有儿子的人吧?要不,切身体验咋会这么深厚呢?”刘哥说:“老师傅,算你猜对了!我不光有儿子,而且是不止一个,是三个啊。过去讲求多子多福,谁知如今的世象颠倒了,男人都没了男人的骨气,个个成了‘气管炎’,一结婚就只听媳妇的话,不敢听爹妈的话了。这不就,变成多子多罪了?如今呀,我们这些儿子多的人,估计都是上辈子没干过什么好事的人,所以这辈子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事的。”
我安慰他说:“话也不能这么说。你年轻时候受了累,到老了的时候,能依靠的人也多呀。”刘哥说:“老师傅,你这话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还想着依靠他们呢?做梦吧!如今的年轻媳妇们,就跟得了传染病似的,不管有文化的还是没文化的,全都患着同一种病。她们打从进了婆家的门,首先就要求分开过,而且把公婆看得跟眼中钉肉中刺似的,你一出现在她面前,就要惹得她皱眉头发脾气。这还罢了,她还要像个特务似的监视着你,生怕你把好处给到了别的儿子家里。”
谁能想到呢,这个看起来不言不语的刘哥,一旦打开了话匣子,肚子里面装着的,竟然也全是“干货”呢?
估计是家丑不愿意外扬吧,刘哥显然不想再多谈论这个话题了。他抬眼在客厅里扫视了一遭,问我:“你这套房子,估计也就有八十来平米吧?”我说:“差不多,房本上写的建筑面积是八十二点三,实际使用面积也就七十七点多吧。不过话说回来,这种老房子看起来是不起眼,实际上比如今的新房子实惠多了。七年前,我在这小区后面的高层里给儿子买了一套房子,光公摊面积就有二十平方米……”刘哥把手中的压力钳往地上一摔,牙齿中使着劲儿说:“这都是香港那个姓李的老扁犊子搞出来的玩艺儿。全世界哪个国家都没有公摊面积这一说,就咱们这儿,学他在香港的样儿,也这么搞起来了。老扁犊子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害苦了咱们好几代的人。”
若若若,又一个没想到,看上去安静恬然的刘哥,居然也会说“老扁犊子”这种词儿,我还以为,他这么个和善体面的人不会骂人呢,没想到居然还骂得这么狠。
我就说:“就是。也不知道是谁,居然把这么一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狼引进中国来,让他在我们这么广袤的土地上大肆饕餮。等到搜刮够了吧,又把资产往外国一转移,还假惺惺地说:‘别对我抱太高的期望,我只是个商人……’你别瞪眼,我这些话都是有根据的,都是从报纸上看来的。那个福耀玻璃的董事长曹德旺,你在电视上看到过这个人吧?他就直言不讳地对媒体记者说:不要把我的名字,和姓李的那种只知道榨取利益的人的名字排列在一起。原话是怎么说的,我记不清楚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刘哥说:“谁把这个老扁犊子领到中国来的?那自然是……那不是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流淌着鲜血与肮脏吗?那就得看这个老扁犊子,把他的鲜血与肮脏,都流淌给了谁,用他的鲜血与肮脏养肥了谁。”
我说:“你放心,咱们中国人历来讲究因果报应的。阎王爷迟早会跟他算总账的。”刘哥说:“这种资本家的心,早就黑透了。只怕是见了阎王爷,他也会两眼一闭,假装不认识呢。说不定呀,他还想跟阎王爷收房钱呢。”刘哥说着,少见地笑眯了眼。我也笑着说:“那呀,阎王爷一准用蒲扇那么大的巴掌,一下就把他这个老东西煽进地狱里头去了……”我说的得意了,禁不住仰起头来,哈哈哈哈地笑出声来。刘哥也随着我的笑声,嘿嘿嘿嘿地笑起来。
人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看起来,话若是投机了,千句万句都不嫌多的。不知不觉间,我们的话题,像一条曲里拐弯的暖气管道似的,顺着势头拐了一个弯儿又一个弯儿,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拐弯的时候,一点也没觉着有什么障碍。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