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影楼旧事>第三十五回 夏雨楼记

第三十五回 夏雨楼记

作品名称:影楼旧事      作者:心意满庭芳      发布时间:2023-10-25 08:39:47      字数:4698

  沁园春词:
  云海茫茫,青草荒荒,处处牛羊。
  看楼阁殿宇,金碧辉煌,白石羌笛,夏河流淌。
  八角城边,夏雨楼前,花开北国格外香。
  西风急,倚危楼残照,梵音琅琅。
  铜驼荆棘凄凉,最感慨中原多少伤。
  算燕鸿北去,难寻旧迹,木兰牧马,钟声斜阳。
  书剑恩仇,飞鸟古渡,烟水无情灯昏黄。
  青山外,有驼铃声声,无限风光。
  话说袁文林旅游团在青唐城游览了两日,大伙玩的是十分开心。特别是在游览罢塔尔寺之后,他们被古老的藏族文化深深感动了,他们听当地的藏民说,夏河也有一座古老的寺庙,而且名声更大,被誉为世界藏学府,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之一,它叫拉布楞寺,相信这个寺庙,很多人都听过,它处于整个峡谷之中,而且寺庙的前面就是蜿蜒流过的大夏河。
  于是,旅游团决定不走兰州、天水,而要经过陇南,开辟一条新的旅游路线或沿着古老的茶马古道更好。
  且说袁文林决定的重走古老的茶马古道,以感受到不同寻常的旅游体验,决心已定,便仔细研究并制订了一个完美的计划,以下是具体的行程安排:
  第一天:从西宁出发,前往陇南市,途中可以参观古寺、畅游草原,了解康巴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晚上在陇南市休息。
  陇南,简称“陇”,古称“武都”,位于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腹地,东接陕,南通川,北依甘,为三省通衢之重地,素称“秦陇锁钥,西川咽喉”。又因地貌俊秀,气候宜人,素有“陇上江南”之称。
  陇南距今7000多年前即有人类活动,是多民族的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儿是十分重要的战场,因此,留下了许多历史古迹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一句话,这儿不仅风光优美,而且人文故事多多,尤其是藏传佛学,在这片净土上更是花繁物茂,美不胜收也。
  准备在陇南玩三天。
  第四天:早上出发,前往康县。在路上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晚上在古城休息。
  第五天:从康县出发,晚上住在留坝古城,次日去张良庙游览。
  由于该路线之前几乎没有人走过,比较偏僻,高老板和骆驼队在物质上和心里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以确保此次旅行的安全和顺利,一切准备妥当,不提。
  次日一早,他们便取路直奔陇南而去。在明媚的阳光下,伴着清风,一支长长的骆驼队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穿行,树林越来越茂密,花草越来越奇艳,奇珍异兽随人走,凤鸟山鸡伴人飞。路越走越窄,山越爬越高,天越来越蓝,空气越来越清新,人们的心情也越来越舒畅,徒然,眼前的景色有了变化,映入眼帘的山体越来越高大,山也不再是被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露出了稀稀疏疏的岩石和泥土,还有零星的绿色。虽是中秋,明显能感觉高原的寒意。远处的山时隐时现,峰峦白雪皑皑,鸟儿此起彼伏的叫声在山谷回荡着。五颜六色的经幡提示我们,山间铃响马帮来。
  上午十一点多,袁文林旅游团来到了历史悠久的甘南重镇夏河古城,这儿位于青海省和甘肃省交界处,是古老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
  夏河历史悠久,早在商代至汉初就为羌戎的牧地,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就在这里设白石县,1928年1月,甘肃省政府以大夏河横贯,县城濒河之意,取名“夏河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夏河,因大夏河水而得名,多深谷高山,草原风光景色如画,森林松涛神均幽远,民族文化绚丽多姿,人文景观特色浓厚。具有自然风光、藏传佛教、民俗风情、古城遗址于一体,享有“东方梵蒂冈”的美称,是甘南香巴拉之旅的必游之地。文明遐迩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坐落在县城西域,另有著名景点桑科草原。
  这是一片辽阔的草原,人们以游牧为生。桑科草原,窗外就拉开了秋色的高原草原模式,一望无际地金黄。停车后踏入草原后,茫茫原野一望无际。或许这里的牧草远远地多于牛羊,因此牧民们也不用打秋草。置身在没有打过秋草的草原上,秋风掠过,飘来了清晰的幽香,有诗曰:
  绿野茫茫,长路绵绵,策马独行。
  忆昔时游迹,闻鸡起舞,夕阳西下,铜台歌声。
  蜀栈云迷,秦关月出,孤剑光芒耿未平。
  多情甚,向天涯迢递,岁晚还惊。
  疾风西来匆匆,望极目中原烟雾横。
  想旌旗蔽日,彤霞掩映,楼台迤逦,边塞凄清。
  狐兔群飞,阴山积雪,红叶青霜满古城。
  邀明月,酹一杯浊酒,醉眼高擎。
  夏河县城是一个古老的藏族城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夏河古城内,有许多古老的藏族民居、古塔和古寺庙,如夏河古城遗址、夏河大佛寺等。
  中午,他们在城里打尖,稍作休整,便去拉卜楞寺游玩。拉卜楞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经堂旁的佛殿,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
  走进拉卜楞寺,红、黄、白颜色的建筑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和蓝天白云映衬,格外漂亮。沿着斑驳的石板路前行,我们来到大经堂,白色的塔顶深入半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像一幅油画。寺庙屋檐上都有精美的佛饰,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出一道金光。殿内,几百名僧侣正在辩经,声音浑厚低沉,在寂静的寺院里显得格外神秘、空灵。
  在向外走的路上,我们遇见一群藏族小孩,他们嬉戏着,让庄重肃穆的寺庙多了一丝活泼。他们眼神清澈、笑容甜美、天真,每个孩子的眼中都仿佛映出了一片清朗幽蓝的天空。
  身边不时有身穿红色僧衣,手持转经轮的喇嘛走过,他们神情虔诚而平静。我隐约感受到,这里的人们有着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和理念,他们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内心平静的背后,是心灵的富足,也许是他们的幸福密码。
  拉卜楞寺在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藏区中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教学府、是藏书最多的藏传佛教寺院,文化积淀极为厚重,夏河县也因为拉卜楞寺而闻名天下。景区特色地形奇特,背依群山,又有大夏河从一旁横穿而过,如果在高处放眼望去,满目都是金碧辉煌的楼阁殿宇,一派祥和而神秘的景象。
  全寺共有六大经堂,最大的是大经堂,是“磋钦措兑”会议的场所,为全寺之中枢。一世嘉木样初建时,只有80根柱子,1772年二世嘉木样扩建为140根柱子,可容纳3000僧人诵经。1946年,五世嘉木样又建了前殿院,至此,大经堂成为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10余亩的全寺最宏伟的建筑。
  大经堂为藏式和古宫殿式的混合结构,顶上有鎏金铜瓦、铜山羊和法轮、幡幢、宝瓶等装饰物。全寺所有殿堂房舍,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置布铜质鎏金的法轮、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部分殿堂还融合和吸收汉人建筑成就,增盖宫殿式屋顶,上覆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
  拉卜楞寺内珍藏的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共计1万余件。各殿堂内高8米以上铜制鎏金或檀香木雕的大佛就有十六尊。各种质地多样的中小型佛、菩萨、佛塔、法器等不胜枚举。寺内还珍藏有历代嘉木样大师的衣物和其它生活用品,又有帝王册封和赠赐的金敕、印鉴、封诰、大幅匾额、千佛树、珍珠塔、玉如意、陨石、海马牙等。
  走出拉卜楞寺,心灵被寺中的一切净化。在圣洁的高原、神秘的佛寺前,我试着放空一切、让心灵净化,返璞归真,回到最初的样子,有诗曰:
  野水茫茫,乱山矗矗,古木荒祠。
  想白杨风急,绿波渺渺,红蕖露冷,丹桂垂垂。
  满地疮痍,平沙涕泪,当年英雄百战时。
  无消息,凭高台望断,天阔云低。
  长江滚滚东驰,便欲去还来终未知。
  问何人能免,中流击楫,有心投笔,慷慨悲思。
  青史功名,黄粱梦觉,身世悠悠付子期。
  空怀感,对潇湘夜雨,独赋新词。
  从拉普楞寺出来,接着去夏河草原,夏河草原是青海省内最大的草原之一,草原上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此外,夏河草原还是藏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独特的藏族民俗和文化,有诗曰:
  绿野茫茫,黄沙浩荡,白露苍生。
  忆昔时游牧,于今迁客,燕山羁旅,塞北逢迎。
  烽火天高,晚霞日落,万里烟尘照流萤。
  胡笳起,看黄花满地,霜月凄清。
  远山如黛青青,回首处雁阵人字行。
  剩秣陵秋草,荒台夜雨,秦淮春水,无限乡情。
  衰柳啼莺,孤云归雁,几度西风扬子城。
  凭谁诉,数刀环消息,冰雪聪明。
  袁文林旅游团游罢草原,又游览了白石岩寺之后,已经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他们便到了著名的夏雨楼古客栈住下了。
  夏雨楼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客栈,却流传着许多动听的故事呢。
  相传在唐朝时期,夏河古城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有一位名叫夏雨的商人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夏雨楼,为过往的商旅提供住宿和饮食。后来,夏雨楼成为了夏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夏河县的象征之一。在民国时期,夏雨楼仍然存在,但已经不再是一个繁华的商贸中心,而是一个破旧的客栈。据记载,夏雨楼在民国时期曾经多次修缮,但因为历经沧桑,建筑已经相当老旧。然而,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儿有当年游客留下来的种种神奇传说。现在在夏雨楼傍边的一个露天茶馆。袁文林和朋友们坐下来,沐浴着秋日夕阳的余晖,泡杯茶,摆摆龙门阵,惬意极了,有诗曰:
  野水茫茫,烟草萋萋,行人未归。
  向长亭望断,斜阳极目,平沙细雨,绿树迷离。
  南浦伤心,西州回首,何处无情有乱丝。
  江桥畔,看残梅疏影,黄鸟低飞。
  而今独倚危楼,算往事不堪重省违。
  怅天涯海角,风尘日暮,中年哀乐,滋味谁知。
  衰柳寒塘,垂杨古渡,游子征衫泪满衣。
  云涛阔,问吴头楚尾,消息还稀。
  次日一早,袁文林旅游团又游走在青山绿水之间,一路欢歌,一路留影。一连两日,奔波了约300余里,来到了临夏,古称河州。这儿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个著名的驿站,唐蕃古道的重镇,是文成公主进藏的途经之地,是东西方的茶马互市之地。
  临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早在5000多年以前就有先民居住,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其中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最为著名。
  马家窑文化,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故名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和凉州的谷水流域一带。
  齐家文化,是以甘肃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并且已经进入铜石并用阶段,名称来自其主要遗址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是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的一支重要的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齐家坪遗址于1924年由考古学家安特生所发现。时间跨度约为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600年,是黄河上游地区一支具有特殊价值的考古学文化,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来源,有诗曰:
  红柳垂杨,古道斜阳,又赋新词。
  望青山隐隐,竹帘红袖,画船箫鼓,山村酒旗。
  城郭人归,酒垆客散,往事都随烟景迷。
  柔肠断,是横塘西畔,一倾金杯。
  一曲千年风雨,算只有今朝分外宜。
  怅秦淮水碧,山河依旧,章台路远,麋鹿还疑。
  南渡风光,西园瓜果,一枝秃笔书青史。
  寒潮急,又疾风西来,吹入心思。
  且说袁文林旅游团在陇南,古称“武都”,又游玩了两日后,次日便去了康县。在康县他们游览了城隍庙、文庙、白龙寺,当晚在古城休息,一夜无话,不提。
  袁文林旅游团这一路旅行,不仅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风景,还了解了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和风俗文化。这次旅行袁文林和他的朋友们感到十分充实和满足,有诗曰:
  衰柳垂杨,古渡官桥,夕照平川。
  向长堤系马,疏篱晒网,荒畦废圃,独树鸣蝉。
  野色萦纡,苔痕黯淡,欲雨还晴意自绵。
  秋风起,正莺啼花谢,蝶舞翩翩。
  蓦然惊起闲眠,听说道西泠胜往年。
  有酒垆垆畔,旗亭画里,弹琴月下,鼓瑟风前。
  红烛光阴,绿窗情味,十载青楼买醉钱。
  浑无奈,笑人生行乐,都在天边。
  書到這裏,暫告一段,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