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激情岁月>十一

十一

作品名称:激情岁月      作者:叔洪      发布时间:2023-07-25 15:47:30      字数:3191

  十一
  
  “这你不用担心,有我一口饭吃就不会让你们兄弟饿着,再说了,干不了重的干轻的,像什么扫扫地,替你切切草药,不都同样是干活吗。”
  “我主要是不好意思叨扰,别看我们俩岁数不大,可吃起饭来却一个顶一个的能吃。”
  “粳米白面咱们管不起,要说这粗茶淡饭的,总还能糊口吧。”
  “既然如此,蒙您老看得起,我们兄弟两个就要麻烦大叔您了。”
  “不客气,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等你把老人家病瞧完了,咱们就上路,如何?”
  “那,恭敬不如从命……”
  “一个星期后我派人到这来接你,如何?”
  “一言为定。”
  和李大叔约定后的曹立仁心里高兴。没想到给人看了回病,不仅吃了几天饱饭,还为自己和弟弟找到一个长期吃饭的地方,真是天上掉馅饼了。开门几件事,眼下还有比吃饭更重要的事儿吗?把肚子的问题解决了,就是解决了眼下最大的难题。
  第二天,天亮后吃过早饭,瞧了瞧胡东山的病情,开了药方,又嘱咐了一些注意的事项。不到一个星期,胡老先生就可以下地走路了。曹立仁又给老人家开了一个星期的药,嘱咐一定按时服用,如果没什么变化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表明已痊愈。一切完毕后,曹立仁和他弟弟跟着李政委派来接他们的人就上了路。到了地方才知道,李大叔带他们去的地方原来是部队,曹立忍才明白,李大叔原来竟然是游击队的政委。
  刚到的几天,曹立仁和他弟弟什么都没干,李政委也不让他们干别的,目的是让他们熟悉一下环境和这些人,以便让他们对游击队有更多的了解,这样便会让他们更加坚定留下来的决心。
  曹立仁和弟弟每天跟着李政委派的人,也就是向导到处乱转。说是到到处乱转,其实都是有目的的有意安排。在转的时候遇到生病的,曹立仁也不袖手旁观,很主动地上前诊断,开药方。曹立仁每到一处都受到战士们很热烈的欢迎,几天下来看到这些游击队员很热情,到处都是十分友好的笑脸,彼此的关系像亲兄弟一样。曹立仁被这种氛围深深地感染。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深有体会的曹立仁毅然决然的决定留下来。
  这是命运,还是阴错阳差地捆绑,亦或就是曹立仁的人生之路?曹立仁和他弟弟都加入了游击队,曹立仁成了一名军医。三年后曹立仁的弟弟,虽说岁数还不算大,但却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正式穿上军装,成了一名真真正正的游击队员。
  
  曹立仁的姥爷盛守宗为了保住祖宗传下来的中医秘方和武术秘籍不落入日本人之手,被日本鬼子逼得只可悄悄地带着一家老小,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忍痛离别,流落他乡,四处漂泊。为了避免被日本人发现,他不仅蓄须,而且改名换姓,取名:邹江郎,意思是行走江湖的郎中。
  邹江郎在逃难中的一个夜里,一家人翻一座山,途中儿媳妇一脚踩空,跌下山崖,慌忙中抓住一块石头尖,儿子见状慌忙赶上前,一把抓住媳妇的手,准备把她拽上来,没想到,就在他还没使上劲儿的时候,依仗的那块突出的石头突然失落,媳妇带着他一起跌落山崖。盛守宗和他的老伴儿眼看着儿子和儿媳妇跌落下去,看着黑洞洞的山崖,听着两个人往下滚的声音,儿子和媳妇声嘶力竭的发出撕心裂肺的喊叫之声,心痛如绞。万般无奈的邹江郎看着深不见底的山崖,除了大声疾呼和痛哭外,一点办法都没有。
  无计可施的邹江郎老两口,抱着着孙子和孙女坐在山崖边痛哭不止,那真叫一个惨。邹江郎哭的昏死过去,倒在山崖边,孙子和孙女扑在他身上痛哭不止,老板拍胸一个劲儿地捶背,过了很长缓过来,再接着哭喊,一直哭到天光放亮。老两口子四处查看,没有一处可下到悬崖的路径。面对如此陡峭的是悬崖峭壁,别说是人,连动物都无法攀越,更别说他们这一对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
  盛老中医无奈的,一步三回头的,带着老伴儿,牵着孙子和孙女,一步三回头的慢慢朝前走。他在心中不停地默念着,可怜的儿子和儿媳妇,你们就这样走了,走的之惨,竟然连尸体都见不到,以后想给你们烧张纸都找不到坟头。
  “日本鬼子,你们太惨无人道了,简直没人性……”邹江郎老中医仰天呼叫……
  
  曹立仁学的是中医,在参加八路军后,成了一名随军的医生,救治伤员和给战士看病就成了他的主要工作。他跟姥爷学过治疗跌打损伤,对伤口处理并不外行,再加之他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虽然不是西医,也不是外科大夫,但在救治伤员中摸索出很多经验,很短的时间他就成了一名游击队中不可或缺的好大夫。在抗战中游击队不断扩大,作战范围越来越广。曹立仁随着游击队到处转战,既救治在战场上受伤的伤员,又治疗战士们偶而生的一些疾病。在驻扎地,遇到有生病的群众全心治疗,很受欢迎。
  曹立仁所在的部队参加完一次战斗后,为防止日本鬼子报复,全体转移,驻扎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山村里进行休整。在他们宿营的磨盘村,有一个堡垒户,在无意间说出了一个情况。
  前一段时间,有一家逃难的四口,两位老人带着孙子和孙女,路过小村时,正好遇到一户生病的人家。这个病人得了一种怪病,在附近找了好几个大夫都没有治好。在人们议论的时候,被路过的老人听到了,问了一下大致情况后,老人对人们说,能不能带他去看看。当时人们并没在意,以为他不过是路过的,是不是肚子饿了,想以给人家看病为由混顿饭吃,所以人们并没理会。老人听后并未说什么,摇了摇头,带着一家人就走了。
  一家三口走了之后,人们议论纷纷,村里一位比较受人尊重人叫郑金忠,见人们说的很热闹,便凑上前,听了几句觉得有些奇怪,便问了一下大致情况。郑老先生觉得事情也许不像人们说的那样,他的先祖郑板桥不为五斗米折腰,难道这位老先生就为了混口饭吃而如此下贱?古语有高手在民间之说,说不定这位老人还真的就是一名隐姓埋名的老中医。他问看到的人,说老人的穿戴和举止,虽然看上去穿得有点儿破旧,但却干净整洁,言行举止显得有温文尔雅之态,透着一股学者的风度。郑金忠老人听后,觉得他既然主动提出去看病,说不定真的是一位高手。郑老先生问明了老人走的方向,迈开大步,急急忙忙地追了去。追出好几里地,直累的气喘吁吁,才看到前面的人影。郑老先生加快脚步,边追边大声喊。前行的一家人听到喊声便停下了脚。郑金忠老先生来到跟前,紧忙赶上施礼,边喘边说:“老先生留步,刚才屯里的人不懂规矩,多有冒犯,请老先生海涵。”
  老先生很礼貌的回礼:“哪的话。老先生严重了,我本是一过路之人,和屯里的人彼此不熟,哪有冒犯之谈。”郑金忠在与老先生的交谈中,发现言谈举止绝非一般人所比,觉得说不定真的有些来头,抱拳恭礼道:“敢问老先生怎么称呼?”
  盛守宗是逃难避祸之人,自从逃离家远后就不再敢用真实姓名,怕的是被日本鬼子发现,有人问起时自称邹江郎。老先生回礼答道:“老朽邹江郎。”
  “邹老先生因何流落至此?”
  “唉,说来话长。”邹江郎长叹一声:“家乡被日本鬼子占了,日本鬼子欺压咱们中国人,闹得民不聊生,实在是生活不下去了,只可背井离乡,四海为家,漂泊度日而已。”
  郑老先生试探性地问道:“听说老先生会诊脉看病?”
  “诊脉看病谈不上,不过是看过医书,略知一二而已。”邹老先生很谦虚地说。
  “既然如因此,眼下我们屯子里有一位老人身染重疴,把能请的都请到了,却无一妙手能够回春。我看老先生有救死扶伤之仁心,能否施以华佗之术,救人于危难……”
  “老先生抬举我了,我医道不精,怕弗了老先生的好意……”
  “老先生不必过谦,不妨跟老朽回屯里……”
  “高意难却,老朽只可勉为其难了……”
  郑老先生把邹老先生带回了屯子里,来到病人家中,经过观察和诊脉后,觉得并无大碍,绝非不治之症,只是先前请来的中医没有诊断明白,故而无法救治。邹老先生开了药方,抓来药服下一剂后,病情就有了好转,而后又连服了几服药,竟然奇迹般的好了。
  村里的人们见他懂得一些医术,有病的人都来请老先生诊治,邹老先生一一诊脉,竟然都奇迹般的好了。屯里人见邹老先生医术高明,纷纷向郑老先生建议,把这位老中医留下,屯里就有个老中医,以后屯里人有病啊灾的,省得到处去求人,看起来多方便。郑老先生见大伙儿都这么说,便找来屯子里名望较大的人一商量,达成一致。就这样邹老先生就留下来。时间不长,他高超的医术便在附近几个村子里传开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