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离魏赴楚
作品名称:观云梦 作者:曹自之 发布时间:2013-01-10 21:22:33 字数:5161
吴起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背负矢50个,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并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魏国的精劲之师。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认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虽有百万之军亦无益,曾斩一未奉令即进击敌军的材士以明法。
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上的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上的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上的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哪里了,所以我哭。”
魏文侯死后,吴起继续效力于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曾与吴起一起乘船顺西河而下,船到中流,武侯看到险峻的高山和湍急的河流,情不自禁地说:“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看到魏武侯的表情,吴起微微笑了笑,然后走到武侯旁边,施礼说道:“君上此言不错……”魏武侯正陶醉在河山的壮丽中,听到吴起的话,才将豪迈的情怀暂时收了,高兴地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吴起不用多礼,“将军也这样认为啊!”
吴起依然微笑着,轻声道:“其实,末将以为国家最宝贵的还是君主的德行,而不仅仅是地形的险要。末将听说,从前三苗氏左边有洞庭湖,右边有彭蠡湖,但不讲求德义,大禹把它消灭了。夏桀所处的地方,左边有黄河和济水,右边有泰华山,伊阙在南,羊肠在北,可他施政不讲仁爱,商汤将他流放了。殷纣王的国家东面有孟门,西面有太行山,常山在北面,黄河在南面流过,地势也无比险要,但施政不讲道德,周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治理国家在于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如果君主不讲德行,就是一条船中的人也都会成为敌国的人。”
武侯的脸上本来充满了灿烂的笑容,可是越往下听吴起的话,越不知该怎么回答,笑容虽然还在,却像雕刻在石头上一样生硬。魏武侯用余光看了下周围的大臣,居然都恭肃而立,因此,只好自己说道:“将军果然胸怀文韬武略,你说得很对呀。寡人几乎察察为明了。多谢将军提醒。真如醍醐灌顶一般,让寡人立即清醒了。”
吴起急忙跪倒在地,“君上这样说,真是折杀末将了。”魏武侯见状,虽然不情愿,还是赶紧伸手去扶吴起:“将军公忠体国,字字珠玑,堪为为政者之座右铭。寡人不过实话实说,将军无须多礼。”吴起被魏武侯扶了起来。旁边肃立的大臣中,有几个人默默投来鄙夷的眼神,只是这眼神一闪而过,早被船上迎风招展的旗幡的五彩遮没了。
吴起任西河的守将,颇多建树,故此威信很高。魏国选相,很多人都看好吴起,可是最后魏侯却任命田文(魏贵戚重臣)为相。
吴起听说之后很不高兴,于是找到田文问道:“请你和我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微笑地看着满脸不服的吴起,静静地说:“可以。”于是吴起说道:“统领三军,使士卒乐于为国牺牲,敌国不敢图谋进攻我们,你比我怎样?”田文笑着说:“我不如你。”看到田文的表情,吴起不屑地说:“管理各级官员,亲附人民,使财力充裕,你比我怎样?”田文依然笑着说:“我不如你。”吴起更加高兴地说:“镇守西河地区,使秦军不敢向东扩张,韩国和赵国都尊从我们,你比我怎样?”田文依旧微笑地说:“我不如你。”吴起高昂着头,瞥了瞥田文,继续问道:“这三方面,你都不如我,而你的职位都比我高,这是为什么?”田文这时敛了笑容,庄重地说:“国君年少,全国忧虑,大臣没有亲附,百姓还不信赖,在这个时候,是由你来任相合适呢?还是由我来任相合适呢?”吴起沉默了很久然后说:“应该由你来任相。”田文意味深长地说道:“这就是我所以职位比你高的原因。”吴起低着头,不说话了,这才知道自己不如田文。
梁固后来遵从了与父亲的约定,在吴起守西河不久,他也走入了官场。因为有父亲的庇护,他并没有受到太多因素的干扰。虽然官场上的寒暄与迎来送往让他有时想挂印而去,可是想到要养家糊口,也就慢慢习惯了。随着吴起在魏国西河地位的巩固,梁固便向魏侯申请到西河去。魏侯批准了。梁固的到来,让吴起的生活精彩丰富多了。两人经常饮酒畅聊,吴起还教了梁固明拙剑法的一些招式。下棋饮酒骑马射箭,读书带兵舞剑游玩。梁固已非早先面如傅粉的文弱书生,浑身的侠气也散发了出来。
田文死后,公叔痤任相。
“看来,我离开魏国的时间已经到了。”吴起手里捏着一个棋子,对正在看棋的梁固说道。
“怎么回事?难道朝中有变故?”梁固以为吴起是嗅到什么政治气息,故意危言耸听,因此一点惊讶也没有。
“我说的是真的。”吴起放下了棋子,一边看棋一边说,“我们兄弟风雨同舟度过了这么些年,我真的很开心。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看来此言不虚。但悲欢离合,又是人间常事。”
“你不是开玩笑的吧。怎么今天忽然说的这么悲凉?”梁固似乎觉得有点不对劲了,虽然手里拿着棋。却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了。
“公叔痤如今为相,他与田文有天壤之别。田文腹能撑船,公叔心可容针。况且我曾与田文争相,公孙必不容我。君上如今虽重用于我,但始终不放心。我乃先君之臣,居功日久,况且又非本国人,如今主上年少气盛,雄心壮志,定要起用新人。上难信,下不容。所以,我才说我离开魏国的时间到了。”吴起轻轻又落下一个棋子。
梁固听到后,知道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了,心里悲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他还是觉得与吴起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了,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一样。不过,想想,茫茫人海,世事变迁,他能与吴起同事这么多年,也觉得欣慰了。
“‘女无美恶,入室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梁固无可奈何地平静念道。
“下棋,下棋。”吴起又落下一个棋子,两个人都不说话了,默默下着棋。院子中当初手载的小树,如今已像把伞,遮住了阳光,投下深深的凉意在这无声的棋盘上。
公叔痤果然很畏惧吴起,虽然他妻子是魏国的公主,可是他毕竟没有田文的威望,也更没有吴起那样的赫赫战功,所以很怕吴起再来夺相位,因此在冥思苦想怎么对付吴起。
他有个仆人叫常筹这时献计说:“其实吴起不值得大人忧虑,很容易除掉。”
“你有什么好办法?”公叔痤不屑一顾地问,他想着一个仆人能有什么办法,但听听也无妨,或许可以得点启发。
常筹转动着机灵的眼睛,微躬着腰,扫视了一下,凑近公叔痤小声说道:“吴起为人有节操,廉洁而重视声誉,你可以先向君上说:‘吴起是个贤明的人,我们魏国属于侯一级的小国,又和强秦接壤,据我看,恐怕吴起不想长期留在魏国。’君上必然要问您:‘那怎么办呢?’您就乘机向君上说:‘君侯可以把一位公主许配给吴起,他如果顾意留在魏国就必定欣然接受,如果不情愿留在魏国就必然会辞谢。以此就可以探测他的想法了。’然后你再亲自把吴起邀到你的府上,使公主故意发怒而轻谩你。吴起看见公主那样轻贱你,他想到自己也会被轻贱,就会辞而不受。”
公叔痤看着贼头贼脑地常筹,将信将疑地嘀咕着:“你的想法倒是不错。但是,万一吴起接受了公主,我们岂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了?”
“小人敢拿性命担保,吴起一定会上当的。”常筹踌躇满志地样子。
“这哪里是大丈夫所为?倘使他人知道内情,会怎么看我?我还怎么有脸皮占着相位?”公叔痤忽然表现的很气愤。
常筹一看公叔痤变脸了,脸上也赶紧诚惶诚恐的样子,而心中却乐得像春日盛开的鲜花。“俗话说‘无毒不丈夫’。对待君子用君子的方法,对待小人用小人的方法。吴起如果是正人君子的话,为什么不为母守灵?为什么又会杀妻求将?我们同这样的人讲光明磊落,等于与虎谋皮……”
“好了。你先下去吧。”公叔痤摆摆手,把常筹打发下去了。他今日才注意到,这个常筹也是有些头脑的,可堪今后一用。
第二天,公叔痤把吴起请到府上。吴起刚刚落座,就见公主气势汹汹地驾到。吴起等赶紧施礼拜见。
“你跟我过来!”公主看到吴起在场,努力压低声音,恶狠狠地对公叔痤道:“你跟我滚过来!”
吴起装作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见,慢慢喝着茶。
公主把公叔痤叫到一边,劈头盖脸地大骂了一顿,然后怒气冲冲地就走了。公叔痤整整衣服,又回到客厅,笑陪着吴起。
“真是羞愧啊!”公叔痤把头侧在一边,既生气又尴尬地摇着头,“让吴将军见笑了。”
“国相大人见外了。”吴起放下茶杯,“与公主结为夫妻,与当今君上为亲家,这是莫大的荣幸,岂是我们寻常人等能够想象的?”
“虽说‘家丑不可外扬’……”公叔痤摆摆手,把两边侍候的仆人都打发下去了。等到只剩他和吴起两个人的时候,才说:“只是这公主毕竟生长于王者之家,气派大,脾气也大,真是惹不起。受了委屈,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听到公叔痤这样说,吴起面露难色,“我还以为娶个公主,全部都是好事呢,听过国相大人的话,才知道原来也有苦衷啊!”
听到吴起的话,公叔痤的表情越发痛苦,而心中却越发的高兴。
第二天,魏武侯按照公叔痤的话,说要赐吴起魏国公主,吴起婉言拒绝了。魏武侯看了看公叔痤,显得有些不高兴。
吴起知道,戏已经演完了。辞别了梁固,就离开了魏国,到楚国来了。
“这就是我的故事。”吴起慢慢说着。
孙宾意犹未尽,手还托着下巴,望着吴起,希望他继续讲下去。张存郁推了推孙宾,孙宾才缓过神来。
“那梁固大人呢?你们没有联系吗?”孙宾很羡慕吴起和梁固之间高山流水般的情谊,“我要是也有这样一个知己,那该有多好啊!”孙宾不想吴起再提鱼的事,所以想方设法地转移话题。
“伯安现在已不做官了,在收徒讲学。他一家老小都在魏国,所以不能像我一样来去自由。我们还通着信……一见到鱼,我就会想起田氏,心像用手使劲拧着一样难受。按说,时间可以冲淡人们的恩怨情仇,可几十年过去了。我还是不能释怀。这成了一个心结。与伯安在一起的时候,每天嘻嘻哈哈地也想不到,一旦人静下来,就会想起以前。但是,毕竟已经阴阳两隔,总是空想,也于事无补。所以,我才不吃鱼,不养鱼,忌讳一切与鱼有关的东西。因为它让我想到的不是生活的五彩缤纷,而是现实的诸多无奈。我自然知道逃避不是上策,但在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方法之前,保持内心的冷静和头脑的理智,是最明智的做法。”
张存郁和孙宾都紧闭着嘴,一个字也不说。
“这些事情在我心里憋了很久了,除了对伯安讲过,也就对你俩说过了。”吴起微笑了起来,“人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遇事要学会释放压力,不能一直往心里藏,藏多了,自己就解决不了,会感到很累,感到人生了无生趣。鲧治水堵塞而失败,大禹治水疏通而成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好了,我今天唠唠叨叨已经说的够多了。宾儿,你慢慢体会吧。”
孙宾听过吴起的经历,像看了一部书一样,好像自己也跟着吴起从小到大的过了一遍。孙宾原本还想抱怨上苍对自己不公呢,听了吴起的陈述,他心中怨恨的雾气顿时消散了,整个人轻快了不少。人,有时候烦恼,不是因为自己的处境太悲惨,而是因为没有另一个更悲惨的人和自己对比。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三年的时间就过去了。
一日,楚悼王把吴起叫到跟前,屏退了周围的人。看看周围没有什么异常情况,才小声对吴起说:“吴起呀,当初我力排众议任命你为令尹,这几年下来,楚国国势蒸蒸日上,你的功劳不小啊。那些当初反对你的人,虽然现在也对你笑容满面,但他们心中还是仇恨你的。”
听到楚王这样说,吴起感动地跪倒在地,“有大王如此的理解,臣虽死无憾!”
“我只能管好我活着的事,死后的事情,我管不了。”楚悼王有些微喘,他感觉累,就停了停,然后接着说,“我的身体现在大不如从前了,那些太医怕我怪罪,只是不说实话。我的身体,我是最了解的。所以,今天把你叫来。我想把太子托付给你。”楚悼王伸手扶起了吴起。
“大王春秋正盛,乃是大有所为的时期,怎么说出这样丧气的话?”
“吴起呀!你虽是我的臣子,但我一直把你当兄弟看待,一切虚与委蛇的话,我们就不要讲了,这是寡人的书房,不是上朝的地方。”楚悼王知道吴起考虑着君臣之别,但他没有在意,于是接着说,“太子年少,生自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知道民间的疾苦,也不知道朝政的复杂。只是觉得万事有我操心,整天贪玩。虽有太傅屈参教导,但太子并不好好学习。所以,我担心他不能掌控政局,反被别人掌控了。太子册立已久,更换已不可能,所以,我把希望放在你的身上,希望你能尽心辅佐太子。”楚悼王说了一大篇,感觉累,又停住了。
“吴起即便粉身碎骨,也会报答大王的知遇之恩。”吴起看到床上有些气喘吁吁的楚悼王,再想想自己的经历,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大王宅心仁厚,明察秋毫。不信流言蜚语,吴起刚到楚国就被大王任命为令尹。此等信任,旷古未有。吴起若明哲保身,不报答大王知遇之恩,岂不真成了反复小人?大王宜静养身体,不可胡乱猜想。”
“见外的话,就不用说了。”楚悼王摆摆手,示意吴起道,“传太子!”楚悼王稍微大声地喊出了这句话。
不一会儿,宫人把太子传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