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江海潮>第六十六章  放弃合作

第六十六章  放弃合作

作品名称:江海潮      作者:辉荣珍      发布时间:2023-03-02 14:27:14      字数:5231

  老赵在海通轮船码头候船大厅等待检票,广志带着奶奶和妻儿,到码头送行。与其说是为老赵送行,倒不如说是广志一家人思念在远方的远为。“一定要告诉我儿子,娘等他回家,等了三十多年,娘会一直等下去。”洪母说着,把一个叠得整整齐齐的包裹交给他。老赵带着远为家人的嘱托,噙着激动的泪花上了客轮。
  老洪接到老赵到达西宁的电话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他从厂部赶了两百多里路,翻山越岭来到老赵下榻的二二〇厂老干部管理中心。那种想见老赵的心情犹如想见到自己的母亲一样迫切,他深信老赵一定会带来他母亲和儿子的消息。
  老赵递给了老洪一个包裹。老洪急不可耐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打开,里边是一封信和两双鞋。老洪手捧她娘为他亲手做的布鞋,把它紧紧地贴在胸口,珍珠大的泪滴从他脸颊滚落下来。
  上次老赵从二二〇厂带回了老洪的家书,洪母知道了远方儿子的消息,老泪纵横。她打开木箱,如数家珍地一双一双地数着她为儿子一针一线缝制的老布鞋,有的已经发黄,有的已经被虫蛀。一位母亲对儿子三十多年的思念,都在这密密的一针一线之间。
  人老了,眼神也不好使,她已经几年不做鞋了。她把贮藏儿子布鞋的木箱移到自己床边,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借着月亮透过窗户的光亮,深情地抚摸着那只木箱,呼唤着儿子的乳名。
  儿子有了消息,儿子要回来了,成了她日常的自言自语。她想,儿子在为国家做大事,不能再让他穿老布鞋了。于是她到布店买回了布料,戴上老花眼镜,又亲手为儿子做鞋,嘴里念叨:“这洋布鞋,儿子穿了一定舒服好看。”
  老洪打开书信,他仔细端详夹在信笺纸里的照片。老母亲精神矍铄,三十多年的时光,已把娘的头发染得霜白;孙子与他四八年离开家乡时的广志一模一样,活泼可爱。他仿佛看到他四八年在家临别前,他娘在灯下为自己打补丁的情景;又仿佛看到她牵着孙子的手在江边期待自己回家的望眼欲穿的样子……
  他的泪水滴落在缺少他的全家福照片上,也湿透了可抵万金的儿子的书信。
  亲爱的爸爸:
  奶奶经常和我讲起您的故事,总是用您的事迹来教育我,您的形象在我心中就是一座丰碑。我虽然记不清您的模样,但是您的教诲经常在我耳边响起,奶奶告诉我,说我经常在梦中喊爸爸。我是伴随着您的故事长大的。清清楚楚记得我去当兵的那天,奶奶从箱子底下拿出了您亲手书写的毛体“为人民服务”书法作品,我一直珍藏带在身边,有困难了、思想有疙瘩了,就打开它,就像您在我身边一样有力量。转业到乡里了,我把它挂在办公桌上方的墙上,当作座右铭。是您和这幅书法,让我不断走向成熟,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记得奶奶经常搀着我到龙爪岩江岸,她说:“你爸爸就从这里回家。”我稍大一点,经常独自一人来到这里,望着滔滔的长江和蜿蜒的江堤,盼望您能迎面而来的奇迹出现。直至赵老带回您的家书,我才知道您在长江头,我和奶奶在长江尾,长江之水一直连接着咱们的心。是奶奶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铸就了我与她和您的深厚感情。当您告诉我您不是我亲生父亲时,我的心快碎了。我从字里行间看到了您心里对亲密战友的真挚情意,我按照您的吩咐和生身父母相认,了却您的心愿。我这才真正从灵魂深处感受到,与生俱来的有血缘的爱和荡然无私的无血缘的爱是同样的伟大。这辈子注定了我与奶奶和您,以及您牵挂的亲密战友的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您的亲儿子广志
  x年x月x日
  “老赵,你看我失态了,都忘记下山干什么来了。”老洪擦着泪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能理解,你该找机会回家见见他们啊!咱们厂的秘密也基本上不是什么秘密了。”老赵说。
  “你说得对,我做梦都想回家。如果咱们厂与家乡办起了联营厂,我回家的机会不就多了吗?”
  “对对,我就说说我们的项目吧。”老赵说。
  老赵带着言骏设计的组合式中央空调机组图纸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来到青海,而二二〇厂对外投资安置科技人员的工作正由洪远为负责,于是老赵和老洪很投入地攀谈起来。
  与家乡合作上新项目,远为是很积极的,不然当时他也不会让老赵在厂里等待上面的文件精神。老赵正是等到了二二〇厂撤厂安置科技人员的政策后,才促使白港村激发了开发空调机的勇气,抓住了与二二〇厂合作的机遇。
  远为十分重视与家乡的合作,召集有关科技人员对白龙港村设计的空调机产品进行研究论证。他们认为,到目前为止,这是与地方合作洽谈中的最好的项目,产品的先进性,已经超过了目前国内进口的同类产品。
  这个意见让远为兴奋不已,为家乡开发出这样先进的产品而激动,他对家乡的思念进而转化为对家乡的崇敬。他立马把这个项目的情况与厂主要领导进了沟通。很快,厂里组成了以计财处处长刘智为组长的空调项目洽谈小组。
  二二〇厂与地方合作办厂,目的是安置科技人员。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规模,厂方需出资四百万元人民币,这对于二二〇厂来说根本不存在问题,毛毛雨而已。按照这个投资规模,根据政策规定应安置对口科技人员一百人。
  刘智是一个既精明又能干的人,他看好这个项目,觉得把一批科技干部安置在生产这样先进产品的厂里工作,是完全放心的。然而,他虽深居山中的国营大厂,但对地方的体制了如指掌,一下子就看出了双方合作的难度。部属国营大厂如何与一个村合作?总不能让这些科技人员在村办企业上班吧?于是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出了合作的条件:
  一、联营厂应该是由县政府管辖的全民或大集体企业。
  二、县政府要专门下发文件同意联营厂接受二二〇厂一百名科技干部。
  厂部原则同意洽谈小组的意见,如果满足这两个条件,厂方即可向地方投资设厂。明确刘智为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该项目的洽谈和运作,洪远为为该项目的分管领导。
  合作办厂进展似乎很顺利,在国营二二〇厂领导看来,厂里开出的条件再优惠不过了。可是在老赵眼里,一个小小的村要满足这两个条件谈何容易!老赵带着两份喜悦八份惆怅的心情回到了村里。
  老赵从二二〇厂回到白龙港村后,和应声关在屋子里半天没有出门。应石很不放心,想想与老赵见面时,他的脸色并不好看,喊他“赵老”他也只是毫无表情地应付了一下。莫非与二二〇厂合作办厂的事吹了?
  已过晌午,大家都在吃饭,而应声和老赵还呆在房间里。应石从家里盛了些饭菜送到应声办公室。
  “能不能与二二〇厂再谈一次,我们可以在股权比例等利益问题上给予优惠。”应石尚未进门,就听到应声在说话。
  “县属全民、大集体的企业性质和县政府同意引进一百名科技人员的批文,这两个条件一个都不能满足,怎么谈?起码也得满足一个,才有再找二二〇厂的理由吧。再说他们与地方合作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安置人员。”老赵为难地说。
  “先找老洪商量商量,行不行?”应声问。
  “老洪是分管领导,项目洽谈是由刘智负责,他这个人精得很,不好说话。如果安置一百个科技人员的问题不解决,谈合作是不可能的,连老洪也不会答应。”老赵说。
  “我看还是先到乡里找一下广志,如果在一百个人的问题上,能像马工一样安置在乡里,当然人员工资等一切费用由村里支付,那么新建厂子的性质是村办还是全民、大集体,就无所谓了,我分析二二〇厂也不会再计较。”老赵接着说。
  应声觉得有道理,关键是要把一百个人安置好,这个问题解决了,合作应该是有希望的。应声匆忙打开门,只见应石端着饭菜站在门口,应声焦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摸摸咕噜叫的肚子说:“还真饿了,赵老,我二哥送饭来了,先吃饭。”
  应石看着弟弟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开心地笑了。作为亲哥,他是第一次这样看弟弟吃饭。应石看了他整天为村里的工作不停忙碌的样子,真有些心疼。他觉得应声也该找个女娘了,对,这件事再叫娘和应梅跟他说说。唉,这个弟弟也太倔,应梅都给他介绍了几个女同学,他不是不愿见面就是说没有感觉,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
  “乡机关还不到一百人,挂靠的就要一百人,就是乡里同意,估计县里也不会同意。”广志说,“但是,如果不解决,这四百万元就要泡汤,这么一大笔投资,不要说乡里,县里也会动心的,全县什么时候有过这么大的投资项目?你们先回去吧,这件事我专门去县里汇报。”广志对应声和老赵说。
  离开广志,应声又拉着老赵去海潮县城找张祥,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张祥说,这么多人挂在乡机关,意味着超编一百人,编委会不会同意的,谁会承担责任?说到哪里都成笑话儿。
  “你上次说的风机厂,能不能帮帮我们的忙,把一百人挂那里,我们多出些管理费,行不行?还有,给些……”应声央求道。
  “少数人打打招呼可以,老弟呀,一百人你想都别想。我可以爽快地答应你,如果你应声来找我,引进科技干部十人以下,我想办法解决挂靠问题。”张祥认真地说。
  “我们引进一百人是个特例,发展乡村经济总得要引进人才,总不能都像马工调进来一样挂靠吧。我的意思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事局应该考虑一条为乡村企业引进人才的路径。”应声说。
  “应声你说得对,应该考虑,这还真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因为我是搞企业干部调配的。在局里我也说过,没有人接茬儿,所以我也就懒得考虑。你提醒了我,我再呼吁呼吁这个问题。”张祥似乎有责任感地说。
  “老张,我说,不光是打通乡村企业引进人才的通道,还要制订鼓励科技人员到乡村企业创业的优惠政策。这才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唻。”应声又建议。
  “说得好,你是大学生,又是在基层一线,你帮出出点子,让我们也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张祥谦虚地说。
  “依我看,到乡村企业的科技干部浮动一至三级工资。人事局成立一个人才开发中心,为乡村企业引进人才服务,下面把人员工资汇到开发中心发放。中心管理人员的费用在上交的管理费中列支。先接受我们这个项目中的一百人作为试验,逐步完善管理制度。行不行?这就是人事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我看领导会表扬嘉奖你们的。”应声出这个主意,既是为了人事局,更是为本村的项目。
  “一条通道,三级浮动。这才是真正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把口号喊在嘴上。我来努力努力。”应声把张祥的心说得热乎起来了。
  他趁热打铁道:“要不要我们基层也出出力,去找找耿县长,他是分管农村经济的领导。”
  “不用老弟烦神,听说你和耿县长不一般。但是,我们局长是老资格,他没有想通,这事就办不了,除非把他撤了。只要局长同意我们的意见,我为你们的事,特事特办,与制订政策同步进行。”张祥非常爽快地说。
  “好呀,人事局如果能这样的话,我们引进一百个科技人员就没有问题了。看来,事在人为。我们就指望老张了,拜托拜托!”老赵似乎看到了与二二〇厂合作的希望,既感慨又感激的说。
  “赵老,你客气了。我马上就汇报,这事只要我们局长重视就好办。”张祥说。
  应声在考虑,要不要去找会民叔叔汇报?他思来想去,暂时还是不找了。张祥这个人他是知道的,只要领导同意他的想法,他会尽快帮助调进一百个人的,还是等他的消息再说。
  张祥还真雷厉风行,他把应声的想法加上自己的思考,形成了简短的文字材料,去找局长汇报。局长笑着对他说,老张汇报工作什么时候带笔带本子的,这次还准备了汇报提纲,看来真是大事。
  张祥还没有汇报完,局长就皱起了眉头。张祥觉得不妙,但是他在局里虽然不是什么官,但也是老资格。局长虽然有些不耐烦,但还是听完了汇报。
  局长说,想法很好,思路很新,基层欢迎,领导也会赞同,但是,局长故意把“但是”说得很重,所谓的人才开发中心发工资,如果基层不给钱而发不出工资,闹起事来谁负责?这不是吃饱了撑的。
  本来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来解决的,但是局长不愿干,那也没门儿。
  张祥怕耽误应声的事,从局长办公室出来后就给他打了电话。
  应声接完张祥的电话几乎到了绝望的地步,但他还是冷静了下来。一百个科技干部调进一个村,谈何容易?就是找到县委、县政府,最后工作还是落在人事局,局长拖着顶着不办,基层还能有什么办法?看来单从安置一百人的角度来考虑合作办厂的问题,已经行不通了。那只有把新厂办成县属全民大集企业才行,既然是县管了,还要村干什么?到时候,县、村和二二〇厂合作,中间还夹一个乡政府,麻烦事肯定不会少。体制越复杂,管理难度就越大啊。
  想到这里应声打退堂鼓了,人家二二〇厂提出的两个条件,不是一个村所能办到的。既然办不到,又何必去耗费精力呢?应声想,与二二〇厂合作的最大优势,是资金优势,当然也能为今后发展储备人才。而村里目前最紧要的工作是筹措资金,生产样机,为建厂做准备。没有了二二〇厂的资金投入,就停下脚步?不能!海通盖最高楼南天大饭店能农民集资,我们上新产品为什么不能?
  应声主持召开了村支委扩大会,言骏应邀参加了会议。马工从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肯定了新产品的先进性和市场优势,大家对发展空调产品信心十足。会议决定,通过群众集资入股的办法解资金问题,生产样机与建设新厂同步进行。
  应声最后说:“我们今天与二二〇厂合作不成,不要气馁,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有具有特大型企业管理经验的赵老,有全国著名的空调专家马工,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把生产样机、建设厂房、开拓市场并举,只要有优质产品和市场订单,我们不要担心扩大生产规模没有资金,只要产品好有市场能钱挣,我相信到时候外资内资都会找上门儿的。”
  老赵和言骏看着这位年纪轻有魄力的村书记,对空调机厂的前景充满了希望,他俩既连连点头又和同志们一道不停地拍手。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