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明明白白我的清系列第一部>第四十六章 罕王迁都兴王殿侯氏承旨启帝宫(二)

第四十六章 罕王迁都兴王殿侯氏承旨启帝宫(二)

作品名称:明明白白我的清系列第一部      作者:历史粥      发布时间:2023-01-05 18:19:05      字数:5868

  有了《盛京城阙图》,我们就大概可以勾勒出努尔哈赤”汗王宫“的大致轮廓和位置了。图中显示汗王宫位于明朝沈阳老城北侧,北面紧邻明代长城北门,南面正对通天街(今恒隆广场)。图中所绘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两进(指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安排房屋和院落)四合院,四周围以外墙。南侧是院门(宫门),整个院落位于高台之上,高台前端是面阔一楹(古代计算房屋的单位,一说一列是一楹,一说一间是一楹)的院门,有台阶可登,类似于沈阳故宫的凤凰楼。院子正北面由正殿三楹,宽敞高大,应该是努尔哈赤居住的地方;东西各有配殿三楹,大概是努尔哈赤妃嫔们居住之所。这只是历史学家根据《盛京城阙图》绘本所复原出的大概样子,并不能得知其到底有多大,方圆几何。这一状态一直持续了30年,直到2012年,我们才终得见汗王宫的庐山真面目。
  
  2012年五月到八月,沈阳”豫珑城“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发掘出一处明末清初建筑遗址,从遗址的地理位置、平面布局及出土文物(筒瓦瓦当、滴水、雕花脊砖等)的年代(均为清代陶制品)看,都与《盛京城阙图》中的汗王宫高度吻合。遗址北侧正对明北门遗址(与《盛京城阙图》所画一致),距城墙大约十米,南面正对通天街,距沈阳故宫北墙五百一十米,西南二十米则为豫亲王府遗址。整个院落估算总面积大约2000平方米。这就是汗王宫的今生。
  
  下面就得说一说汗王宫的前世了。话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后,亟需建造一个供自己居住的场所,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立马想到了那个到辽阳东京城敬献琉璃制品的汉人侯振举。各位一定很想知道这侯振举是何许人也?容我慢慢道来。
  
  侯振举,山西介休县人,其先辈于明末迁至东北,世居辽宁海城析林,后入汉军八旗。天启年间,侯振举在缸窑岭村兴建侯家窑开始烧制绿釉碗。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兴建东京城时,侯振举进献了大批绿釉碗、大瓶子、盆,努尔哈赤大赞道:”海城侯生送来的绿釉碗、罐,实乃有用之物,比之金银饿之不能食、寒之不能衣,匠人所造之物,方为至宝(努尔哈赤很有智慧啊,那会儿就知道瓶瓶罐罐的值钱)!“遂授侯振举守备之职,赏银20两。同年十二月,又敬献绿釉碗、盆等制品1300余件。又过了一年,侯家窑被封为”与御窑“,一夜之间成了御用官窑。
  
  其实努尔哈赤想到侯振举,并不是要让侯振举给他建汗王宫,而是要侯振举再给他烧制一些瓦当、滴水之类的。侯振举对努尔哈赤说道:”大汗,辽阳东京王宫里还有许多瓦当滴水,如今我们刚搬来,又新修了辽阳皇宫,重新烧制,难免劳民伤财,恐对大汗您治理国家不利呀!臣斗胆恳请大汗三思啊!“
  
  努尔哈赤微微一颔首,笑道:”男的你有这份考量,那好吧!汗王宫的设计和建造就交给你去办吧!你刚才也说了,不希望寡人劳民伤财,一些椽木咱可以从东京城运过来嘛!总之一句话,能省钱就省点钱吧!“
  
  侯振举诚惶诚恐道:”大汗,说真的,建造房屋真不是我的强项,还请大汗另请高明!
  
  努尔哈赤震怒了:“妈了个巴子的!给脸了是吧!我把身家性命搁你手上,你居然给老子撂挑子,小心我剁了你!”
  
  侯振举吓得话也说不利索了:“大......大.......大汗,请.......请.......您息怒,是小人不识抬举,汗王宫我给您盖了,只是不知大汗您对汗王宫具体有什么要求没有?我也好有个准备!”
  
  努尔哈赤从上衣袖子里拿出一支笔,随手从衣服上扯下来一块布,一边比划一边在布上画着,嘴里念念有词道:"也不用太大了,咱刚来,国库那边也没什么钱,就整个两进院就得了,弄他个十几间房就差不多了吧!我住中间,我媳妇们住两边。来,你过来,你看这图。我这个院子啊,应该建高点儿,最好后边留个门(努尔哈赤早年经历多次暗杀,也怕老了老了再让人给暗算了,留个门好用来逃生,很显然这些是不能和侯振举说的),那个谁,你记住了没有?“
  
  侯振举面露难色,嗫嚅道:”大汗,您说的太快了,我还没能领会。“
  
  努尔哈赤笑笑,说:”算了,这个图纸给你吧,就按这个给我建啊!三个月时间够吗?“
  
  侯振举接过努尔哈赤手中的破布,差点儿把中午吃的饭给喷出来,这画的什么呀?然而又不好明说,,只好悻悻地说:”微臣定不负大汗所托,三个月必能让大汗住上汗王宫!“
  
  于是侯振举派了一些人到辽阳地东京皇宫,把好好地一个新落成的皇宫给拆了个底掉,所有的东西都拉到了沈阳,准备建汗王宫。前前后后干了两个多月,汗王宫终于落成了。本着一切从简的原则,只盖了九楹房间,正房三楹、左右偏殿各三楹。对于一个帝王来说,确实显得有点太寒酸了。努尔哈赤家里又是大妃又是侧妃的十几口子,这些房间确实太少了点儿,不知他的妻妾们一起生活有没有很尴尬呢?也只能说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太狂野了,但狂野归狂野,这种混居生活还真是挺不方便的!
  
  对于努尔哈赤来说,有个住的地方就行了,如今的他要吃有吃、要穿有穿、要住有住的了,但总不能让大臣们天天来家里议事吧!那就更不方便了,家里还有这么多女眷呢!于是他又找来侯振举,又给侯振举派了个活儿!
  
  三个月过去了,供努尔哈赤居住的汗王宫终于落成了。67岁高龄的努尔哈赤如今有那么一点儿怕死了!突出表现在:1、把汗王宫建在了高台之上;2、把汗王宫建在了北门旁边,方便逃跑;3、汗王宫设内外两道门,有专职值守的人员。为了增强防卫,即使夜间来传递重要情报的人员也不得进入宫内。这难免使一些要紧的事不能得到及时通报。于是乎,他发布了一道命令:“至暮,倘有敌情,宜击云板(一种状如云朵的铁板);倘有人遁逸,宜击铜锣;倘有喜讯,宜击皮鼓。”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可以说是努尔哈赤首创,因为历朝历代的史料典籍中都没有此类记载。如今的沈阳汗王宫遗址陈列馆中还能见到这三种传递信息载体的展品。1625年三月初四,努尔哈赤到达沈阳。1626年八月病逝。此间一年多时间,他一直居住在汗王宫里。他去世后,汗王宫改名为福晋衙门;后清军入关,汗王宫逐渐废弃。也就是说这座破烂的房子只有努尔哈赤自己住过。
  
  努尔哈赤这个有房子住的小小愿望终于实现了,虽说房子不怎么大,但好歹也能跻身女真前五了吧(好像没有他十五子多铎的府第阔气)。现在有了汗王宫这个bighouse,努尔哈赤觉得有点不方便,于是找来工匠准备着手盖写字楼(officebuilding)用作办公的场所。
  
  盖房子这种事儿,努尔哈赤怎么着也不好自己动手吧(这倒还是其次,主要是他自己也不会啊)!有这种好事儿我们的努尔哈赤同志怎么会忘了那个盖汗王宫的侯振举呢!于是努尔哈赤又差人找来侯振举,老奴与侯振举展开了如下对话。
  
  努尔哈赤:“小猴子啊(其实他也就比侯振举大了三岁而已)!这阵子忙啥呢呀?家里人都好吧!你家母亲的身子骨好些了吗?(努尔哈赤怎么说也是一代大汗,因此对于底下人家里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侯振举:“托大汗的洪福,老太太的病已无大碍!至于我嘛,刚给大汗修了汗王宫,我现在正在侯家窑烧制新的陶器、琉璃制品呢!又研发了几种新的款式,啥时候我给大汗您拿来几款看看?”
  
  努尔哈赤:“好嘛,没有忘了自己的老本行,看来你这手艺是越来越好了吧!业务越来越精进了吼!我有个项目,想给你做,你有没有兴趣,做不做得来?”
  
  侯振举:“不知大汗欲要微臣做什么项目啊!整的这么神神秘秘的?如果在我能力允许范围之内,微臣定不负大汗所托!还请大汗明示!”
  
  努尔哈赤:“你看我现在有住的地方了,你就不觉得我还缺点什么吗?”
  
  侯振举心道:哼,你缺,你当然缺,你缺心眼儿呗,让我一个烧砖的人给你盖房子。但侯振举依然表现出一脸懵逼地样子,眼睛直直地望向努尔哈赤,试探地问道:“恕臣愚钝,没能领会大汗地要领!”
  
  努尔哈赤给侯振举打了个手势,意思是你附耳过来,贴在侯振举耳边说了两句话。只见侯振举的表情由喜转悲,然后呆滞着望向努尔哈赤(就和《鬼吹灯精绝古城》里郝爱国让那个黑头蛇咬了之后一个表情),似乎有话要说,但终究是一个字也没有吐出来。
  
  侯振举的这一举动把努尔哈赤也吓了一跳,以为侯振举被什么东西咬了呢!四处看屋里还有没有其他活物,找寻了半天也没找到。这才放下心来,遂问道:“爱卿你介是怎么了,我说的话有那么吓人吗?瞧你那点儿胆子!吓得那个熊样!”
  
  侯振举用颤抖的声音说道:“大......大汗,我真的是怕死啊!修您住的汗王宫就已经是勉为其难了,现在又让我修用于议政的大衙门,那真是我死一百回也建不好啊!这大衙门怎么说也是象征国家的地方,再和汗王宫那样寒酸定然是说不过去的!我听后人评价汗王宫,说这也不像大汗住的大方啊!修的这么简陋,不知当初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是怎么想的!有人后人这个评价,我是死活也不敢接大汗的这个大工程了!”
  
  努尔哈赤哈哈大笑道:“瞧你恁点儿能耐,一个玩笑还开不起来了。又是寻死又是觅活的。实话跟你说了吧!这次我可是请了设计师的,你就负责监督,按设计图造就行了。至于用料,你是负责皇家砖瓦窑的,你肯定是有办法的,对吧!来,图纸给你,照着这个盖吧!”说着又是从袖子里拿出来个东西,不过这次可不是笔了,而是拿出来一卷画轴。只见卷首赫然写着:《后金国议政大殿图样》。图中共有十一座建筑,其中最宏伟最气派的是中间那间,名曰大衙门。大衙门坐北朝南,另有十座亭子分列其左右。左侧为左翼王亭(据史料考证,后金历史上并无左右翼王的编制,应该是杜撰的。也有一种猜测是努尔哈赤想扩大八王编制,然而还没有等到实行就驾鹤西去了),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右侧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镶蓝旗亭。画得跟一个个蒙古包似的,侯振举心道:这画得什么玩意儿啊!不就是把帐篷的顶换成了琉璃瓦吗?可他又不好明说,又暗道:“这他喵地也太简单了吧,害我半天说不了话!”
  
  原来后金女真自从有了八旗军事制度以后,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扎营模式,就是大汗的黄顶帐篷居中,两边各是五个幄(将领的住所)。看来设计图纸这个人也是深得八旗制度精髓啊,也是延用了这种民族风格。既然是民族风格,自然就没有依据《周礼考工记》建出来的都城那么对称平衡、整齐划一了。十王亭和大衙门估计也已经是能做到的最好标准了。由此观之,皇太极就很会利用《周礼考工记》建房子。此为后话,暂且不提。毫无疑问,那最大的大殿是给努尔哈赤这个后金的大头领用的。
  
  我想大家光看图样肯定不能对这个十一个亭子有什么大概的了解。别急,在图样的下方,有一篇正楷小字写的注解,涵盖了这十一个亭子的材质、尺寸、规格及用途。
  
  大衙门(满文ambayamun)即后来的笃恭殿,今之大政殿。大衙门是一个八角亭,学名八角重檐攒尖式。大殿八面出廊,均为“斧头眼”式隔扇门。整个大殿建在1.5米高的八角形“须弥座”上,台基用青砖垒筑,外镶雕刻石条。从上至下由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几部分组成。上绕以雕刻精致的荷花、净瓶状青石栏杆。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内设有宝座、屏风、熏炉、香亭等装饰器物。这些是大衙门的材质、外形及内部摆设,可要建亭子总得有尺寸的。其间又写着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间(正中间的那间)面阔2.65米,次间(挨着当心间的那间)面阔1.84米,各面均等。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亭子有八个角,八个边,每边边长为2.65米+1.84米*2=6.33米。从建筑学来看,这也只是个亭子,不过由于它太大了,叫亭子好像不太合适,再加上它的装修比较奢华,故称金殿。大衙门凡用来举行大典(皇太极和顺治在此即位登基)、宣布军国大事、迎接将士凯旋等大事的地方。大衙门知道怎么建了,那剩下的十个亭子就好办多了吧!无非就是把大殿的规模变小罢了。其实你想的太天真、太简单了,其实远不是你空想的那个样子。
  
  十王亭呈燕翅排列,分列大衙门两侧。排序则以与努尔哈赤关系的亲疏来定。第一层次很显然是努尔哈赤自己亲率的镶黄旗和正黄旗;第二层次是正白旗(皇太极)和正红旗(代善);第三层次是镶白旗(长子长孙杜度)和镶红旗(代善长子岳托);第四层次则是最不受待见的正蓝旗(莽古尔泰)和镶蓝旗(舒尔哈齐之子阿敏)。亭子由北向南依次变小。这十个亭子,虽然称之为亭子,但比一般的亭子要大,外观以布瓦竭山起脊的形式出现,梁架是卷栅。四周设有围廊,亭子后面设有火灶门,用来烧炕,亭内有火炕。这十个亭子就不是八角形了,而是类似起脊的房子,只不过四周都有屋檐。也没有那么高的石台了,我曾经去过一次,估计也就是三十公分吧!十王亭建来主要是给八旗旗主办公的,旗主可以在自己的旗亭内议政。
  
  图样和所建建筑的详细情况已经很明了了,如今之计就是建亭子和大殿了。这次努尔哈赤又给侯振举定了一个期限,要求他一年半完工。
  
  侯振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心里默默地说了句:MMP,一年半,你真以为我是神仙啊!但嘴上又不好明说,只是象征性地应了一句:“谨遵大汗旨!”
  
  努尔哈赤似乎看出了侯振举地为难,便安慰道:“侯公,不是本王要为难你,实在也是无奈之举啊!我总不能天天窝在家里开会啥地吧(估计他那会儿没有赶上疫情,不然他应该不会说出这种话来)。我把权力全部下放给你,你相机行事吧!我只看重结果,至于细节和过程嘛,你自己衡量着去办吧!总之一句话,有办法你就用,至于没办法嘛,你就去想办法,这十一个亭子无论如何你得给我修起来!”
  
  这可难坏了我们地侯振举,但是常言道: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啊!侯振举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把辽阳皇宫里地八角金殿拆了用来建大衙门(这也是有史实依据地,因为书中记载有辽阳八角殿,但在辽阳只能找到地基,其他地一切都已经荡然无存了,对于皇宫,屹立个三五百年那是没问题的。而且,沈阳故宫和辽阳八角殿的材料几乎也是出在同一批),还别说,这个方法还真是奏效。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大衙门的整体架构就建好了。
  
  努尔哈赤大喜过望,决定以后就来这儿上班了,装修啥的慢慢搞就行。于是乎我们的努尔哈赤也过起了现代工薪阶层两点一线的职业生涯(汗王宫距离大政殿大约500米,走路十分钟也就到了,估计他应该很少11路,估计出门就是轿子或者骑马的了,应该也是朝九晚五吧)。只是好景不长,努尔哈赤仅仅在这里办公了两个月,就溘然长逝,驾鹤西去见如来佛祖去了。皇八子皇太极即位,为了能在大政殿举行宏伟、隆重的登基大典,皇太极命侯振举修缮(也谈不上修缮,也就是扫扫屋子,掸掸土啥的),并对大殿进行了装修。侯振举召集了就7个工匠,潜心工作,终于在1626年的九月初一日将大殿装修完毕,赶上了登基大典。至此,沈阳故宫东路的建筑呈现在世人眼中。至于中路建筑和西路建筑则不是我们的老罕王所建的,后续章节会提到,在此不一一赘述。
  
  好久没有写过关于明朝那边的事儿了,也不知袁崇焕和孙承宗那老小子怎么样了?有没有等着急咯?努尔哈赤到底死于何因?且看下回分解。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