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英才班(1、2)
作品名称:一碗毒鸡汤 作者:岁月无言 发布时间:2022-08-30 11:40:39 字数:7633
(一)
林丽收获一个短暂的爱
王县长以为,只要把柯东的教法复制到高中,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他把问题想简单了。事实上,现实的困难要比想象的大得多。县一中(高中)已经臭名远播,几乎所有的优生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外地求学。即使打出柯东的招牌,家长们也未必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那里。他们认为:一中里没有一个好孩子。大家都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被坏孩子带坏。没有优生,就如同无米之炊,即使再好的教法,也是枉然。
怎么办?柯东认为:只有重打锣鼓另开张,再办一所小型高中(他还给这所学校起了个名字叫英才班)。这所学校虽仍隶属于一中,但却独立出来。招收的全是县里的优生,这样一来,就打消了家长们的担心,他们就会把孩子送进来。然后,再用自己的教法组织教学,一旦一炮打响,就会获得家长们认可,县里的优生就会不请自来。随着影响的不断扩大,各地的优生就会源源不断。到那个时候,王县长的“雄才大略”何愁不能实现呢?
柯东一想到自己即将上位局长,就处于极度的兴奋状态。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筹划新学校的调研活动,就生源、校舍、师资、资金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并写出了《关于筹划英才班的可行性报告》现摘录如下:
……因我县高中教育长期滞后,导致绝大多数优生,初中毕业后前往外地高中求学。……没有优生,就如同无米之炊,无论采用多么先进的教学理念,都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就不可能一炮打响。没有优异的成绩,老百姓就会继续把他们的孩子送往外地……
(一)生源
……能不能吸引优生?是我们这次高中“教改”成功与否的关键。……可能是受“孟母三迁”的影响,中国的老百姓非常在乎孩子的学习环境。因此,咱县的老百姓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县一中学习。因为,他们认为:县一中的学生大多都是坏孩子……建议:在县一中以外,新建一所小型高中——英才班,在体制上仍隶属于县一中。{柯东想,我先起这个名字。如果王县长有更好的,就用他的。}专门招优生,这样就能吸引家长,把他们的孩子送进来。
除此以外,教育局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命令各初中学校的校长,务必做好(英才班)的宣传工作,想尽一切办法,留住优生……
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县政府的财政支持。对于那些来英才班就读的优生,县政府出资给予奖励。建议:普通优生,免除学杂费;……目前,全县范围内明年毕业的初中生中,有七名极其优秀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应尽最大努力,防止他们外流……只要他们来英才班就读,每人奖励三万元……
(二)校舍
英才班规模,每届学生限于150人(两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每班50人),要做到宁少勿滥。三届合计450人。根据这一规模,我们可将英才班校舍暂时设在教师进修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的教职工,可暂时搬到郊外的土城子小学……
(三)师资
育才班教师,可从县一中选拔;也可以从初中学校挑选;也可以招聘……
(四)资金
筹建英才班,县财政需投入资金共200万元。第一年启动资金需100万元,用于校舍改建、购置教学设备、优生奖励等。{柯东列出了各项支出的清单。}第二、三年需追加100万元。……
柯东又想到自己几年前写过的《全县教育现状调查及发展规划的报告》,里面提到了重建一中的问题。他想:“如果自己在高中的‘教改’成功,学生人数就会剧增,那么原一中肯定会人满为患。这就逼迫政府重视校园的硬件建设,而且,王县长非常重视教育,只要‘教改’成功,那份《全县教育现状调查及发展规划的报告》一定会得到全面落实。”于是他把那份报告也打印一份,连同关于“英才班”的报告一起送了过去。
王县长没想到还需另建一所小型高中。这可是件麻烦事。那200万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他有些吃惊。不过听了柯东的论证后,他觉得在理,就当即肯定了柯东的想法。后两人又多次密谋,最终敲定了一个可行性方案。同时,王县长根据柯东的两份《报告》着手起草《XX县教育发展战略纲要》。
柯东秘密地开始了“英才班”的筹划工作。首先就是选拔师资。这是一项关乎成功与否的大事,必须谨慎。因大部分教师都要从一中挑选,他不想要校领导的举荐,因为他们一向欣赏“严师”。他打算派林丽去完成这项工作。于是就将自己同王县长所谋划的事情透露给林丽,要求她到一中任教,同时完成两项任务。一是选拔人才;二是研究高中的英语教改问题。林丽听后顿时激情澎湃,欣然接受了任务。
接待林丽的是一中的副校长兼高一年部的主任马德才,此人四十出头,上身穿灰白色夹克,下身是深蓝色裤子,脚蹬一双棕色皮凉鞋。尽管他有些肥胖,但因个子高所以看上去长宽比例并未失调。只是一仰头,脖子后便隆起一道横肉来。他剃了板寸,脸刮得很干净,显得白皙油亮。壮硕的身体和粗犷的行为举止使他看上去不像个教书先生,更像个痞子市侩。
他见林丽来了,就扔掉手里的烟迎上前去,大声地嚷嚷:“欢迎县局领导来我校指导工作。”
林丽说:“马校长您可别那样说。我是奉柯局之命前来学习的,今后可要打扰您了,请多多关照啊!”
马校长说:“切!还您您的!您什么您!”
林丽说:“那你也不要动不动就领导领导的,我可不敢当。”
马校长说:“好好好!从今后,我也不领导领导的,你也别您您的,行不?”
林丽说:“这还差不多。”
马校长引林丽来到他的办公室,指着一张桌子说:“这就是你的办公桌。”林丽见桌子上放着高一的英语书和一些资料。说:“谢谢!”马校长让林丽选一个班级。林丽说:“你就给我指定一个吧。”马校长就让林丽教高一二班的英语。
第二天林丽得知:自己是雀占鸠巢,所用的办公桌是一位姓徐的教导干事的,就想:“我这是雀占鸠巢,何必呢!而且我的任务是考察教师,在这里能考察什么?”于是就搬到了教师办公室。
高一教师办公室(1)实在是太凌乱了。每一张办公桌上都放满了书籍和试卷。屋子里靠墙放着五张办公桌,教师们都是面壁而坐。东墙三张,西墙除两张办公桌外还放着一张小的学生桌,林丽知道:这张小桌子就是自己的搭档张浩峰用的。林丽又找来一把小椅子放在桌子的前面,权当是自己的办公桌了。
林丽很快就和办公室里的其他人熟悉了,他们是两男三女,张浩峰和数学老师安旭东是男的。现在算上她,就是两男四女。一开始,大家都很拘谨,过了一两天,大家不再把林丽当领导了,便说笑起来。那位张浩峰是个刚毕业不久的小伙子,27岁,教一、二两个班英语。现在,林丽分担了一个班,他减轻了许多,所以就经常不在办公室。其实,他是怕林丽,因为和美女坐在一起他就紧张。
林丽是每天上午去一中教学,下午就回局干教研工作。一天早晨,林丽走进办公室,见大家都在,就说:“今天咱们人齐啊。”数学教师安旭东四十多岁,是个大嗓门,他大咧咧地说:“可不是呗!自从你来了之后,我们这个小张子就被你的美貌震住了,不敢直视你,老躲着你。”
林丽说:“还美貌呢!怕是被我的丑陋吓跑了吧!”
“不是的不是的!”大家都说林丽漂亮,那张浩峰只是红着脸不语。
安旭东又说:“自从你来了以后,小张子天天的把办公室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这说明他心里是有想法的。只不过他是心里热乎嘴上不说呀。”
林丽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现在知道:原来办公室是张浩峰收拾的。说:“有想法好呀!我教学就喜欢有想法的学生。有想法的学生将来都有出息。”
一次林丽上课到中途,突然发现自己少拿一份资料,就回办公室去拿。到门口就听见屋里的人在教张浩峰如何讨好林丽。那张浩峰说:“人家是县局领导,我可高攀不起人家。”那安旭东说:“领导又怎么啦!领导也是血肉之躯,也得搞对象,也得过日子。既然喜欢人家,就大胆一点,别缩头缩脑的。”其他人则设计了各种情景,发生哪种该怎么说,都一一地教小张子。林丽索性就不进屋了,就看明天他们怎么表演。
第二天早晨,林丽一进屋,发现自己的办公桌上放着一盘大樱桃。安旭东说:“小林子,你看咱们的小张心多细呀?知道你爱吃樱桃,就给你买了一盘。怎么样?是个好小伙子吧!”
林丽就顺杆往上爬,说:“当然是好小伙子啦!”
那张浩峰就说:“谢谢林姐的夸奖!谢谢林姐的夸奖!我张浩峰能得到林姐的赏识,真乃三生有幸呀!那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呀!……”
林丽心里说:“不错!还能学会,说明不太笨。”
那安旭东又问林丽:“你说这小伙子可爱不?”
林丽心里说:“这个儿童的确很可爱。”嘴上却继续顺杆爬,说:“这小伙子实在是太可爱了,那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
……
从此以后,林丽的办公桌上每天都放着好吃的。渐渐地,她觉得有这么一个言听计从的小丈夫或许挺不错的。这样一想,小张子所有的缺点就都无所谓了——人也变得可爱起来。但一想到自己都31岁了,大人家四岁,又担心人家嫌弃。可一想到自己的美貌和学识,又自信起来。她就是这样翻来覆去地想,时而欢喜时而忧愁,最后索性不想了,就任凭事情自行发展了。既不主动也不拒绝。那小张要她的电话号码,她就给他。要加微信,就加上。只是那小张在微信聊天中,就会嘘寒问暖,这让她感到厌烦。她想:“这小张真是个长不大孩子。难道就没有梦想吗?没有烦恼吗?为啥不谈谈这些呢?为什么不问问我为啥来一中教学呀?他对我来一中就没有一点好奇心吗?”
一天,小张在微信里问道:“你愿意和我恋爱吗?”林丽想:“这可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我该怎么办呀?怎么办呀?如果我拒绝了他,还会再有人追我吗?算啦!就是他吧!”
(二)
林丽有想法
林丽考察教师讲课能力的方式和柯东一样,从不走进教室听课,而是悄悄地在楼道上转悠。因为这样才能看清一个教师的本来面目。她转悠近二个月,没有一个令她满意的,所有的教师都是“满堂灌加题海战术”。但“矬子里拔将军”也要拔呀。除了讲课能力外,还要看教师的性格。那些脾气暴躁刻薄寡恩没有耐心的“严师”们,统统排除开外。经过一段时间的筛选,她终于搞定了一份名单。而且,她不但挑选了英语教师,还把其他科目的教师也写在名单上了。
一想到这么多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林丽就十分得意。“这差事应该是主抓教学的副校长干的吧。噢——对了,虽然英才班隶属于一中,但毕竟也是一个独立的学校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英才班也应该有一套独立的班子吧。也就是说需要另派校长吧。既然有校长,就得有副校长吧。”一想到副校长,林丽就心跳加速。
“老师让我干这副校长干的活,莫非要提拔我?”林丽想到自己和柯东的特殊关系以及自己的能力,觉得可能性很大,顿时就激动不已。
林丽完成了柯东交给她的任务。一天下午,她把名单交给柯东,柯东匆匆地看了一眼,就藏进抽屉里。林丽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站在柯东办公桌前,提醒说:“我把其他科目的老师也选了。仅供参考啊。”柯东心不在焉地点点头,说:“很好。”
林丽不甘心就这样离开,她红着脸继续小心翼翼地试探。“老师,我问个事。咱英才班将来是不是要有一套独立的领导班子呀?”
柯东认真起来,他看着林丽不解地说:“是呀!”
林丽不想放弃,硬着头皮继续问:“那选好了吗?”
柯东摇摇头说:“选班子可是一件大事,要慎重再慎重。”
林丽点点头,说:“可不是呗。那必须要慎重。”然后就心有不甘地走了。
林丽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陷入了迷茫之中。从柯东的神态上看,她断定:老师并没有提拔她的意思,是自己自作多情了。是啊,自己刚毕业不久,就被提拔为教导主任,紧接着又进了局教研室,如果再升为副校长,这简直是火箭一样的速度呀!别人会怎么想呢?“我这样急吼吼地太过了吧!太咄咄逼人了吧。或许该停一停、稳一稳在教研室先干二年再说,那样可能更好些。“可是,”林丽想到了自己的能力。“英才班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将教学成绩抓上去。谁能完成这样重任呢?如果派去一位只会玩弄权术的官僚,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一旦首届不能一炮打响,那就彻底完蛋了。前期所有的努力、投资将全部化为泡影。但如果换作我,情况就不一样,凭我的能力,一定能把成绩抓上去。难道老师不想这些问题吗?”她觉得筹办英才班不但是柯东的事业,更是自己的事业,去那儿当副校长,就是一种责任。她想柯东应该明白这一点吧。
“当然了,闲言碎语肯定是少不了的。现在,有多少人已经把我看做是他的情人了?唉——别人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我又不能控制别人的思想。”但一想到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婚姻,她就打算了退缩。然而转念一想,她又觉得不应该退缩。“即使我老老实实地干教研员,不去当副校长,别人就不说我的闲话了吗?”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丽就一直在这思想的漩涡里苦苦挣扎。她想起自己当初的选择。如果选择和男朋友在一起,现在她一定结婚生子,在某个大城市挣着高薪,过着平静的生活。可是,她把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样东西——爱情,给舍弃了。这些年来,她从不回忆大学的生活。因为一想到那些,她的内心就在滴血。
“舍得舍得,我舍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我得到什么了?难道说干一辈子教研员就是我该得到的吗?一个教研员就是对我失去的补偿吗?不!那不能弥补我失去的。我必须追求更大的目标,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才对得起自己。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人的一生中这样的好机会没有几个。我不能等!”
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考虑,最后的结论都是:勇往直前。她对自己说:“那我还等什么?必须马上行动,近水楼台先得月。”
想归想做归做,一旦落实到行动上,困难就来了。“我怎样跟老师说呢?这种事总是很难开口的。弄不好会很尴尬的。”林丽有些为难了。
进入十月份,王县长组织召开县常委扩大会议,与会人员除县常委外,还有人大、政协、发改委、政法及教育局的部分主要领导。在会上,王县长正式公布了他的《XX县教育发展战略纲要》,与会的领导们经过讨论零票反对通过了《纲要》。《纲要》的第一步就是振兴高中,筹办英才班。于是,王县长当即责成与会的教育局代理局长柯东同志,全权落实《纲要》的第一步,筹办英才班,选拔英才班的领导班子。同时下拨启动资金100万。
为了避嫌,柯东始终没有“碰”那100万元。所有的支出,都是由相关人员承办。他想:“我是事业刚刚起步,不能授人以把柄。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一点。”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县人民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成功派认为:凭着柯东的能力以及经验,英才班一定能够成功。失败派认为:柯东的“教改”是在初中进行的,初中和高中不一样,用初中那一套管理高中,定将失败。
其实,柯东更是倍感压力。他想:一旦失败,自己如何面对江东父老呀!林丽看在眼里,安慰他说:“老师你就放心吧。无论高中还是初中,道理都是一样的。咱们的‘教改’能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有了活力,咱们还担心不能取得成绩吗!”
选拔英才班领导班子的工作开始了。此时正值中秋节来临之际,柯东的家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把柯东搞得心惊肉跳不知所措。因为在不到四天的时间里,竟有十四位校长、副校长或者主任前来“报名”,或者说前来“投石问路”。他们都说:过节了,想来看看柯局哩。来家后,他们都要奉上三千至五千不等的问路费(购物卡),然后说明来意:初办英才班,肯定需要人才,他们都想干英才班的一把手。一旦成为一把手,他们绝不辜负柯局的期望,一定按着柯东的教法把英才班搞得蒸蒸日上。还有几位说干一把手也行,干二把手也行。这些人见柯东收了“问路”费,心里便一块石头落了地。不错!有门儿。说明柯局是认可他的。要是柯局不收“问路费”,那可就一点儿门都没有了。
柯东想:以前总认为当官好,因为有人送礼。其实,局外人哪里知道,这种事很让人很紧张的。虽说如此,他还是高兴大于紧张:因为有这么多人前来“报名”,说明支持自己、支持育才班的人还是很多的。“这些人一定对我和英才班充满了信心。”假如他们认为英才班注定失败话,就不会前来“报名”了。紧张的是:这是腐败呀!上次使用公务用车,竟然受到了处分。而这次不知比使用公务用车要严重多少倍,弄不好自己要人仰马翻的。他又为自己开脱,说:“我不收他们的‘报名费’不行呀!如果我不收,他们就会以为报不上名,会很伤心的。”
虽然以前他也经历过这种事,比如在白杨镇中学当副校长以及当副局长时,就有很多人给他送礼。但那些人只是感情投资,并没有要官要权,而且礼品大多都是些土特产而已,虽说也有送贵重东西的,但也属于“正常”的人情往来。
这次就不同了。送礼的人有明确的目标,说白了自己这是卖官鬻爵呀。“唉——怎么办呢?别人遇到这种事是怎么处理的呀?”他嘲笑自己:“难道我还要去请别人介绍经验吗?”好在处理这种事比解高等数学微积分要容易许多,他很快就有了办法。同时又安慰自己说:“我一路走到现在,花了多少钱呀!尤其是捯饬‘转正’,一下子就花了二十万。中国几千年就是这个样子嘛!脚下的土壤就是这个样子嘛!干嘛和自己过不去呢!到最后只需把事情搞得冠冕堂皇的就行了。”于是他既胆颤心惊又心安理得地继续他的“游戏”。
八月节那一天,他们一家三口正要乘出租车回老家看望老娘。这时电话响了,一看,是一位对自己有过重大感情投资的校长,没办法,接待吧。正接待时,又一位对自己有过感情投资的校长打来电话,还得接待。为了避免两位校长碰在一起,他把接待的时间错开,打发走了第一位再接待第二位。正在接待第二位,又有两位打来电话,这两位也得接待,只是告知他们说自己有事,要他们下午来。当然了,回老家的事就泡汤了。后来还有人打来电话,一看算了,这两位就免了吧,因为以前也没啥交往。
林丽知道:柯东一家人计划在八月节那天回老家过节。就想:自己趁机去瞧瞧柯东的母亲,顺便把自己的“想法”说说。
八月节那天上午,林丽带了些礼品乘出租车去了柯东的老家,等了一上午也不见柯东他们回来,一问得知:柯东家里有事,回不来了。
林丽非常敏感。她马上就意识到:所谓的“有事”其实就是接待那些和自己有同样“想法”的校长们。她有些紧张地想:“本以为自己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呢,却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如果柯东已经答应了他们,这不仅是黄瓜菜凉了,啥菜都凉了。”她怪自己办事顾虑重重,导致了这么一个严重的后果,甚至有些心灰意冷了。“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无论如何也要找柯东说说呀。或许他会念及旧情,把别人划掉,添上我。我现在就去找柯东。”
林丽给家里打个电话,说有事不回家吃午饭了。其实她根本就不想和家人一起吃饭,因为父母总是说她的婚事,让她烦心。她乘出租车回到县城,联系柯东,柯东却总说有事,直到晚饭后,柯东才答应和她见一面。
柯东的新家是在鑫源小区高层五层,门牌号是1452(即:一号楼四单元五层二号)。在晚上,林丽两手空空地来到柯东的家,她哪里知道:自己是这几天来第一个去柯东家‘空嘴说白话’的人。和大多数公寓楼一样,进了门就是客厅,摆设无非就是沙发茶几之类的家具。但墙上的那幅巨大的十字绣——源远流长,吸引了林丽,她知道:那是方华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的,就想:“方华真是个过日子好手。如果换做自己,花钱买一幅算了。”她感觉到方华对她很冷淡,也明白其中的原因,但一想到自己问心无愧也就不在乎了。
事已至此,即使再不好意思开口,也得硬着头皮说了。林丽就把自己想当副校长的事直截了当的提了出来。然后,又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论证一番。为了打动柯东,她着重强调:在高中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事非她莫属。
听着林丽的论证,柯东似乎陷入了沉思,最后,他郑重地点点头,说:“我会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