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中国大运河
作品名称:旷古穿越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22-07-04 14:59:02 字数:3934
宇宙高层对长城大运河的进一步研讨,继续在余杭中国潮乡盐官古镇观潮台举行,任烛主持。
任烛:“中国大运河(GrandCanal)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曹娥江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
李世民:“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包括中国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秦始皇:“中国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的总称。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如今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
汉武帝刘彻:“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隋朝开凿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经过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八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后经元朝取直疏浚,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朝大运河不少河段,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
文更星:“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部分河段依旧具有通航功能。”
李世民:“浙东大运河,得名自唐宋的浙江东道,是中国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以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为中心点,西起萧山西兴,跨曹娥江,经过绍兴市,东至宁波甬江,全长239公里。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位于绍兴市(越国都城)境内的山阴古水道,始建于春秋时期。西晋时,会稽(绍兴)内史贺循主持开挖西兴运河,此后与曹娥江以东运河形成西起西小江,东到东小江的完整运河。南宋建都绍兴,皇陵亦在绍兴,浙东大运河绍兴段成为当时的皇家御河,也是重要的通商航道。元代至清代,浙东大运河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畅通。直到近代,在新式交通方式的冲击下,运河作用被取代。”
盘古:“2002年,浙东运河全线进行改造,2007年底部分通航,浙东大运河绍兴段(绍兴古运河)被列为世界遗产的点段共有4个,即大运河绍兴段河道本体、八字桥、八字桥历史街区、古纤道,它们是大运河绍兴段最珍贵的闪光点和最具文化价值的地方。”
正义神左宗棠:“浙东大运河最早兴建于春秋越国都城时期,至今仍是绍兴重要的水运通道。大运河绍兴段申遗的河段由西兴运河、绍兴环城河、绍兴城内运河、山阴古水道和虞余运河等组成。充分彰显了绍兴是一座‘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繁荣’的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妇好:“越中蔼蔼繁华地,浙东大运河沿线,有国务院首批历史名城、越国都城、历史大都会绍兴,有镇海港口舟山群岛,有江南最大的皇陵宋六陵,有写满魏晋风流的王谢兰亭东山,有李白梦中飞度的镜湖天姥山(一夜飞度镜湖月),有著名的浙东唐诗之路(李白、元稹、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德裕、武元衡等等,唐代名流云集越州),还有国保单位舜王庙、大禹陵等。”
智慧神诸葛亮:“迄今为止,京杭大运河河北段运河的流向与河道基本没变,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持得很好,能有力展示出北方运河的特色,因此,该段是京杭大运河申遗的重要一环。例如,入选的沧州至德州段河道是利用河流走向的弯度来减缓水流速度,这明显区别于南方运河利用水闸控制水流的方法。”
曹操:“大运河充当中国漕运的重要通道历时1200多年。清代中叶后,山东北运河淤塞。道光五年(1825年)江南粮米便改由海运至天津,再转北京。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大运河就逐渐湮废。到1949年前山东境内河段和中运河已不能通航。里运河水位不稳,时常决堤成灾。”
妇好:“1949年后对里运河进行了全面整治,兴建船闸和节制闸,并开辟新河道使河湖分开。在里运河的南段开辟瓦铺至六圩港间的入江新航道,缩短了与江南运河间的航程。中运河也经过拓浚和改建。为便利徐州煤炭南运,沿微山湖西侧辟了新航道。江南运河原由镇江市区入江,由于河道狭窄淤浅,已改由谏壁口入江,在谏壁建有大型船闸控制水位。”
盘古:“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李世民:“整个大运河,除北京到天津、临清到黄河两段,其馀河段均已通航。正在规划的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大运河将是重要的输水线路。已建成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和7个设在大运河上的梯级抽水站等配套工程,已能北调江水至陇海铁路沿线;在江淮地区暴雨形成洪涝时,也能通过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及时排涝入江,保证里下河地区66万多公顷农田稳产丰收。”
任烛:“随着中国大陆旅游业的发展,大运河还将成为重要旅游路线。现已开辟苏州至杭州200多公里的大运河旅游业务。”
寿闯:“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开凿邗沟(自扬州到江水,东北通过射阳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工延伸河道。”
李贽:“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唐时浚河培堤筑岸,以利漕运纤挽。将自晋以来在运河上兴建的通航堰埭,相继改建为既能调节运河通航水深,又能使漕船往返通过的单插板门船闸。宋时将运河土岸改建为石驳岸纤道,并改单插板门船闸为有上下闸门的复式插板门船闸(现代船闸的雏型),使船舶能安全过闸。运河的通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盘古:“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为解决汴河(通济渠)引黄河水所引起的淤积问题,进行了清汴工程,开渠50里,直接引伊洛水入汴河,不再与黄河相连。这一工程兼有引水、蓄水、排泄、治理等多方面的作用。”
李世民:“在运输组织方面,唐、宋都专设有转运使和发运使,统管全国运河和漕运。随着运河通航条件的改善和运输管理的加强,运河每年的漕运量由唐初的20万石,逐淅增大到400万石,最高达700万石(约合今11.62亿公斤)。由于航运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运河沿岸逐渐形成名城苏州和杭州,造船工业基地镇江和无锡,对外贸易港口扬州等重要城市。”
任烛:“1194年,黄河在今河南武阳决口,灌封丘南下,夺泗水,从今淮阴夺淮入海。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当时,从济水向北至天津的路线有二,一是由济水入海,经渤海湾至天津;一是由东阿旱站(东平北)向北陆运200里至临清入今卫河。沿前一路线,漕船常遭海涛风浪之险,沿后一路线每遇夏秋霖潦,粮车跋涉艰难。于是在1289年,自济州河向北经寿张,聊城至临清开会通河,长250里,接通卫河。因为会通河位于海河和淮河之间的分水脊上,所以在会通河上修建了插板门船闸26座,并在淮安设水柜,南北分流,以调节航运用水,控制运河水位。会通河建成后,漕船可由济州河、会通河、卫河,再溯白河至通县。”
文更星:“1291~1293年,元朝从今通县到大都开通惠河,建闸20座。从此,漕船可由通县入通惠河,直达今北京城内的积水潭。至此,今天的大运河的路线走向才告初步形成。大运河建成后,元朝专设都漕司正、副二使,总管运河和漕运事宜。但因会通河航道窄浅,水源不足,年漕运量不到10万石。”
任烛:“明、清两代均建都北京,对元朝大运河进行了扩建。”
李世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3年和1957年兴建江阴船闸和杨柳青、宿迁千吨级船闸,开始了对古老的大运河的部分恢复和扩建工作。”
盘古:“1959年以后,结合南水北调工程,重点扩建了徐州至长江段400余公里的运河河段,使运河单向年通过能力达到近2000万吨,并扩大了沿岸灌溉面积和排涝面积,确保里下河地区1500万亩农田和800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取得了多方面的效益。”
李世民:“为适应货运任务的迅速增长,分流煤炭南运,淮安至杭州段的运河扩建续建工程业已开始,将进一步浚深扩宽航道,加建复线船闸,沟通运河至钱塘江的航道,扩大港口吞吐能力,使运河单向通过能力达到3500~4000万吨,承担起年运量1亿吨的总货运任务。”
归绿:“长城大运河深刻地体现了和证明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盘古:“我们学习人类,重点就是学习中国人民、学习中华民族,同时我们又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任烛:“长城是中国龙,大运河是中国龙,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是中国龙,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创造历史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龙。”
文更星:“中国龙在腾飞,中国梦在腾飞,中华民族在腾飞。”
任烛:“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创造了长城大运河的奇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在和将来,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正在创造和还将创造更多更大更辉煌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