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一片丹心照大明>第四十二章 京城备战(上)

第四十二章 京城备战(上)

作品名称:一片丹心照大明      作者:阿圣      发布时间:2022-06-30 18:05:09      字数:3989

  于谦来到宫里,宫门太监立即禀报。景泰帝正欲上床休息,一听兵部于大人巡边回京,正在宫门候旨,立即一跃坐起,说:“传旨:宣于谦及柳溥、王直、胡濙、周忱、陈循、高谷、石亨等同来见驾!”内侍遵旨而去。
  于谦入宫见驾,礼毕立于一旁。景泰帝问:“爱卿几时回京的?”
  于谦奏道:“臣四更至京,听兵部吴侍郎说:‘皇上有旨:臣至京即入宫见驾。’臣不敢怠慢,旋即入宫,影响圣驾休息,乞望皇上见谅。”
  景泰帝赞道:“于爱卿可谓辛劳之至,朕有爱卿实大明之福。”
  于谦说:“皇上日理万机,废寝忘食,臣岂敢言辛劳二字,况且身为臣子当应尽忠尽责,此系臣之职责,理所当然。皇上宣臣入宫,可有谕旨。”
  景泰帝说:“朝中数臣及京将帅有奏疏上,请求在内三关及内长城置兵御敌,可免京师动荡惊恐之患。朕与朝中重臣相议,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一直未能决断。因此宣爱卿入宫,为朕一决。”说完,命内侍取出奏章,递给于谦。
  于谦展开一看,是柳溥、陈懋等侯伯宿将及内阁所奏,大意略云:虏寇势盛,猖獗悖行,志在中原,南侵在即,毋庸置朝野或曰北伐,或曰御边,或曰守京。土木之变,六师殆尽,九边尽失。我兵微将寡,北伐之议,守边之议,皆非良策,终不可行。京师乃圣上所居,皇陵俱在。若于京师布阵鏖战,震动京畿,宫阙动荡,亦非良策。臣等共议,内长城三关,天造险峻,乃京师天然屏障,乃天然屏障,可分置重兵,扼险固守,实是良策。乞请准奏,速遣将布兵,据关而守,以御强虏。
  于谦看完,正准备奏明己见,正好柳溥、王直、胡濙、陈循、高谷、石亨六人鱼贯而进,参拜圣驾。
  景泰帝说:“前日安远侯等所奏守内三关之事,未能决断。于爱卿今夜回京,故宣众卿入宫,同决此事。于爱卿有何主见,但奏无妨。”
  于谦朗声奏道:“安远侯等将帅所奏,实为京师安危之计,其意原本不差。八年前当是万全之策,土木之役前亦不失为良策,但今日若照此行之,我朝必亡,万万不可准行。”
  景泰帝惊异不已,众臣也疑惑不解,齐问原因。
  于谦朗朗奏道:“四日前,臣同诸将共议军务,或言举兵北伐,或言守备九边,臣皆认为不可。惟兵部郎中罗通言重兵镇守内三关,臣心有所动。倘若此计可行,则可免京师震动,但又感胸中无底,于是请旨亲巡三关及内长城。臣巡察内长城及怀来、宣府、大同、白羊口、紫荆关、居庸关、古北口,尽知详情,故认为分兵守备三关,现已不可行了。”
  柳溥说:“我们一直在南方军中,实不知北塞边情,故照常规而奏。愿听于大人详言。”
  景泰帝亦不解,问:“于爱卿为何如此言语?”
  于谦说:“瓦剌此次挟上皇南侵,其志在夺我京师,灭我大明,必将倾其全力而为,据臣所知,瓦剌一统鞑靼、兀良哈后,拥有兵力少则三五十万,多则七八十万,而且又是乘土木堡大胜之势,锐气正盛,且精于骑射,来去如飞,行动迅猛。臣料瓦剌必将兵分数路,同时举兵入关。一路由东部起兵,进攻古北口;一路由中部起兵,进攻居庸关;一路由西部起兵,经大同攻取荆关、倒马关、白羊口等地。数路大军夺关后,将会师我京都。虏寇之势,可谓兵多士勇,如狼似虎,意气风发,所向披靡!而我朝自正统六年麓川之战,将内外三关及九边兵将多调往西南,九边空虚,才有土木之变。土木之役,京营精锐尽丧,内外长城诸形同虚设。仅居庸关人马可通关口达十四处,需备兵四五万守御,尚能守御,幸居庸关至古北口地势险要,且山峰连绵,边城未废,可据险而守。但居庸关至紫荆关,再延至倒马关,共计四百里,山势虽险,但边城多为废墟,烟墩尽毁,数百处关隘废为平地,畅通无阻,纵有数十万兵马也难守御。若重修关卡,至少需要一年半载。可我朝自土木之役,五十万精锐尽失,从哪里能调来这么多兵卒呢?目前奉圣命,兵部调山东、河南、浙江、福建及两京漕运军入卫,充其量也只有二十来万,如果将这二十万兵卒全部调往三关,那么京师无重兵把守,只要一关有失,瓦剌是骑兵,铁蹄飞驰,我军乃步兵,行走缓慢,京师瞬间将会铁骑踏破,我军望尘莫及,试想京城陷落,大明社稷焉存!”
  景泰帝与众臣听于谦这么一分析,都感觉浑身冒出一阵冷汗,心中都在嘀咕:内长城、内三关既然已毁坏,已经无险可守,根本无法守御了。
  景泰帝微一沉思,又问:“既然九边、三关都不可守,那么就只有在京城鏖战了,只是敌强我弱,可有制胜之道。”
  于谦信心十足地说:“圣上勿忧,有道是兵形如水,因势而变,如果在皇城前御敌,其强弱之势将会变更,我军就有制胜的把握了。”
  景泰帝不解地问:“爱卿因何有此一说?”
  于谦侃侃奏道:“在京师列阵鏖兵,寇有六大忌而我则有六大利:其一,寇虽有数十万之众,入我京畿则如盲人骑瞎马,不熟地势,不习民俗。而我军则可借地熟之利,相机而破之。其二,寇虽多骑旅,利于平川游战,不利于攻城劫营。我则皇城坚固,且于城外结成大营。敌寇骑旅无可奈何,而我师可乘隙击之。其三,虏寇入关兵卒虽有三五十万,却不复再增,而我虽只有二十万,但还可再行调兵入卫,而且京师有百姓百万之多,上阵杀敌不及军士,可守城御敌却与京营将士无异,如此计算我军将数倍于虏寇了。其四,虏寇远道奔波,疲乏之师,粮缺草乏,我军则以逸待劳,粮草充足,不愁不破敌军。其五,京师鏖兵,虏寇兵将俱在我视野之中,寇动我动,寇进我击,寇退我追,寇疲我打。其战退可守,进可攻,皆于我手掌握,敌寇难行狡计。其六,我朝备有火器,极有利于击杀聚集之敌,而虏寇尽列阵于城外,足可杀他个人人仰马翻。有此六者,我则反弱为强,故臣乞请列阵皇城之外,以御敌寇。望皇上准奏。倘若有失,请治臣罪。”
  景泰帝面喜色。柳溥、王直等奏道:“于大人所奏,臣等认为实是良策,伏请皇上准奏。”
  景泰帝正欲降旨,石亨上前奏道:“于大人所奏极是。只有守御京师,才是上上之策。但是如何守御京师,却有所不同,以末将之见当可尽闭九门,坚守皇城,以劳虏寇。”
  于谦说:“石将军所奏,不可行。虏寇数十万大军远至京师,当急击之,以显我军之威。倘若关门坚守,就会示弱于寇,兵法有云:‘三军不可夺志’。而且闭门守城,则使我军进退两难,受制于虏寇,十分被动。如果虏寇断我水源,阻我援兵,掠京畿百姓,夺四境粮草以充其军,则会带来无穷后患。臣以为当以城为依托,列阵于九门之外,以战为守,与虏寇相抗,内外夹击,方可致胜。皇城守御由朝中文官率老营军卒及城中百姓而为。皇上已命陈镒等朝臣安抚京畿,今宜命其于四境坚壁清野,截河填井,焚烧草料,移民入城,致虏寇人不得食,马不得草,则虏寇必败归无疑。臣此番巡察边关,已就诸关防御部署停当。臣奏荐罗通、孙祥二人为右副都御史,以督居庸、紫荆二关军务,乞请皇上准奏。”
  石亨听于谦分析得头头是道,无言以对,因此不再言语。
  景泰帝听后,心中大喜,说:“于爱卿所奏,一应照准。授于爱卿节制京师诸军及文武之权,速速于京师布防,以御虏寇。武职都指挥及文职五品以下不听命者,可先斩后奏!”
  于谦领旨,同柳溥等臣一起拜退。出得宫来,王直赞道:“于人今日一席话,令老夫心中如拨迷雾,豁然开朗!”柳溥、石亨等亦赞叹不已。
  于谦说:“这是因为于谦亲往边关察看而了解实情而已,何足挂齿,还请安远侯与石将军同往兵部,商议调兵布阵之事。”三人即与王直等告别,匆匆同回兵部,部署京都大战。
  北京作为明朝京都,于永乐十八年十二月建成宫城。皇城及坛庙,由交趾名匠阮安设计、督建。宫城南北各二百三十六丈二尺,东西各三百零二丈之九尺五寸,城高三丈,垛口四尺五寸五分,基厚二丈五尺,顶收二丈一尺五分。皇城周围四十里,南面长一千二百九十五丈九尺三寸,北面长二千二百三十二丈四尺五寸,东面长一千七百八十六丈九尺三寸,西面长一千五百六十四丈五尺二寸。墙高二丈五尺五寸,垛口五尺八寸,基厚六丈二,顶收五丈。设九门:南有三门:丽正门居中,文明门居东,顺门居西;西有二门:平则门居南,西直门居北;北有二门:德胜门居西,安定门居东;东有二门:齐化门居南,东直门居北。正统初,改丽正为正阳,文明为崇文,顺化为宣武,齐化为朝阳,平则为阜成。又于皇城东西城墙向南各修筑土墙,西置彰仪门,又名广安门,东置沙锅门,又名广渠门。此二门其名叫门,其实为栅木。皇城雄伟屹立,城高墙厚,坚不可摧,实为军事堡垒。
  于谦将京城地形图挂在墙上,与柳溥、石亨、吴宁等人正对图商议布兵事宜。
  兵部大堂上,于谦身着戎装,威风凛凛地端坐在上首,兵符剑印至于大案上,双眉如剑,目光如电,貌似天神,不怒而威,颇具大将风度,就见他手持兵符,颁布将令:
  命武清伯、总兵官石亨,副总兵官范广、武兴孝率将五员、兵三万于德胜门外筑土城布阵,由于谦亲督其军。
  命广安伯刘安率将二员、兵一万,列阵东直门外,监察御史白圭督其军。
  命都督陶瑾率将二员、兵一万,列阵安定门外,刑科给事中曹凯督其军。
  命武进伯朱瑛率将二员、兵一万,列阵朝阳门外,监察御史李宾督其军。
  命都督刘聚率将三员,兵二万,列阵西直门外,吏科给事中程信督其军。
  命副总兵顾兴祖率将二员、兵一万,列阵阜成门外,监察御史夏裕督其军。
  命都指挥李瑞率将二员、兵二万,列阵正阳门外,兵科给事中叶盛督其军。
  命都督刘德新率将二员、兵一万,列阵崇文门外,监察御史杨鼎督其军。
  命都指挥汤节率将二员、兵一万,列阵宣武门外,吏科给事中姚夔督其军。
  命左都督毛胜率将二员、兵一万,列阵彰仪门,以策应城西与城南,户科给事中王竑督其军。
  命辽东副总兵焦礼、永平参将胡镛率兵一万,列阵沙锅门,:以策应城南与城东。
  命都督佥事王通、都督张輗、张軏、都指挥施聚率老营兵四万,留守城中,右副都御史杨善、户科给事中李侃督其军。
  命宁阳侯陈懋、右都御史陈镒于京畿诸县坚壁清野,陈懋率军五千于昌平、顺义、通州等地截击瓦剌掠民寻粮之兵。
  命都指挥使卫颖率将二员、兵五千,于城西石景山等处埋伏,相机焚烧瓦剌营寨。
  于谦传出十四道将令,众将一一领命。于谦神情严峻地说:“今日各位将军点齐本部兵将,整编成伍,明日一早都至校场阅兵,尔后各率本营将士赴城外筑营结寨,备御虏寇。”众将齐呼:“遵命!”这才陆续退下。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