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一片丹心照大明>第三十章 大智废藩王(中)

第三十章 大智废藩王(中)

作品名称:一片丹心照大明      作者:阿圣      发布时间:2022-05-23 17:44:55      字数:5161

  晋恭王的三子平阳王朱济熿,早就觊觎这晋王之位,凭借敏锐的洞察力,觉察到实现篡位夺权的契机已经来临,心中盘算着如何才能废掉朱济熺,自己取而代之。
  这位朱济熿生性残暴顽劣,因为这种恶劣的性格,父亲晋恭王朱棡一直就很不喜欢他,晋定王朱济熺也对这位残劣性格的三弟十分反感。朱济熿不仅生性残暴,而且野心勃勃,他不仅仇视父亲,也仇视这位继承王位的大哥,眼见时机已到,又岂能放过。
  朱济熿虽然人品极差,可却有着满肚子的坏水,他知道自己出面不太方便,便暗暗收集朱济熺的黑材料,有意拉拢头脑简单的四弟朱济炫,三番五次地唆使四弟,上书给明成祖,历数晋王朱济熺的过失。又收买晋王府的文武官员,写奏章揭露晋王的罪过,制造舆论攻势,同时设法将黑材料呈送到皇帝那里。这种持续不断的舆论攻势,一直持续了好几年。恰好朱济熺因放纵自己,多行不法,授给了朱济熿太多的把柄,永乐十二年,成祖一怒之下将朱济熺和他的世子朱美圭都废为庶人,并派遣到晋恭王朱棡园陵守坟。同时晋王府诸多官员,也受到牵连,甚至连负责替晋王拿东西料理生活的太监左微,也被安插罪名,解送京城,关到监狱里。
  朱济熺被废,王位下移,按理接替王位应是老二,只可惜老二命薄,早几年已经夭折,老三自然升级。朱济熿经过精心谋划,苦心实施,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晋王。
  朱济熿阴谋得逞,忘乎所以,他是庶出,天生地位卑微,而且从骨子里就怨恨正出的朱济熺,于是,凶性大发,暗中派人毒杀嫡母谢氏,并且密不发丧。毒死嫡母之后,洋洋得意的朱济熿又看上了晋恭王的一个叫吉祥的小妾。而小妾吉祥,本来是恭王的一个丫鬟,因为手脚伶俐,善解人意,受到恭王宠爱,最后被纳为妾。朱济熿色胆包天,忘却封建礼法束缚,也不顾吉祥本人抗争,居然纳父之妾为妻室。
  此刻的朱济璜,春风得意,万事顺意,可依然忘不了痛打落水狗,大哥朱济熺,已被废为庶人,落了个看守坟园的卑贱工作,可朱济熿依然不肯放过。派人将大哥和侄子软禁在晋王陵园的一间黑屋子里面,经常不给他们饭食,在肉体上残酷折磨他们。甚至晋恭王和朱济熺在位时的侍从和宫女,大多也受鱼池之殃,都遭到了朱济熿的凌辱迫害,苦不堪言。朱济熿的疯狂报复,倒行逆施,激起很多人的刻骨仇恨,终于到了忍无可忍的爆发,一个当年服侍过晋恭王的老太太实在看不下去,不顾被朱济熿杀害的危险,一路艰辛跋涉,从太原到了北京,竟然来到明成祖面前哭诉。
  成祖听后觉察到朱济熿的报复太过分,心有所疑,于是将太监左微从狱中提出审讯,左微便将朱济熿构陷朱济熺的计划和经过和盘托出。成祖这才知道自己听信片面之言,造成朱济熺冤案,只是成祖原本就刚愎自用,虽然明知有错,也只能将错就错,而且当年这位朱济熺与建文帝关系太过密切,多少有些不舒服,废了他的晋王也算出了心中的一口气,只是朱济璜擅自将朱济熺软禁,的确太离谱,于是释放左微,派他为使臣,回太原解救朱济熺父子。而这个时候,朱济熺被幽禁迫害,已经十年。
  终日寻欢作乐的朱济熿,此刻还蒙在鼓里,只待使臣左微拿着皇帝的谕告来到了晋王府,这才大吃一惊,心中恐惧万分。因此左微十分顺利地释放了朱济熺父子。成祖也许是心中有所愧疚,成祖最后一次北征,途中驻扎在沙城的时候,便命朱济熺父子前往相见。一看到饱受摧残的朱济熺已经身染重病,朝不保夕,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就把朱济熿原来的平阳王王位封给朱美圭,让他带上父亲到封地平阳居住,以避开朱济熿,避免继续遭到迫害。同时又下诏给朱济熿,把以前隶属晋恭王所有的土地连同伯滩的田地都赐给朱美圭。也许是忙于北征,成祖居然没将朱济熿治罪。后来成祖在北征归途中病逝。朱济熿一见成祖驾崩,就不奉成祖诏命,死活不肯把连伯滩的田地分给朱美圭。即位的仁宗因忙于稳定国家,也无暇来管这件事,只是写了几次书谕,让朱济熿归还,可朱济熿借故推三阻四,拒不执行。
  仁宗一时之间也无暇惩罚朱济熿,只能给予朱济熺赏赐,来解决他的生活困难。不到一年仁宗亦病逝,朱济熿又一次躲过了惩罚。
  一年之中,成祖、仁宗的相继病故,让朱济熿躲过了灭顶之灾,更膨胀了他的野心,他感到冥冥之间似乎有神相助,每每于大难临头时,能够威胁到自己者,总是恰到好处的病死,莫非老天爷真的垂青于自己,于是埋葬在心底的渴望,就如一条不安分的虫,不顾一切地往上拱着,他甚至已不满足区区的一个晋王之封,天生的凶残性格,让他拥有了难以遏制的报复心理,他看到成祖、仁宗后来都在帮朱济熺,心中便对高居皇位的两位大帝仇恨起来,甚至开始做起了取而代之,登上九五之尊的美梦。
  于是朱济熿秘密四处招募了很多巫师,把他们聚集在晋王府中,叫他们不停地诅咒新皇帝宣宗朱瞻基。行厌镇之数,让新皇帝早见阎王,只可惜这次朱济熿的运气没那么好,巫师们念得口干舌燥也没有成功,只能作罢。但他推翻皇帝的野心,非但没因这次失败而气馁,反而愈来愈强烈。
  正好汉王朱高煦早就想推翻侄子,再次重演靖难,夺谋皇位,两人正是臭味相投不谋而合,朱济熿立即派人秘密前往朱高煦的封地乐安,想和朱高煦结盟,联手推翻宣德皇帝。于是朱济熿私自把用来赈济灾年的粮食窃为己有,谋算把这些粮食作为发兵的时候军粮。只可惜天公再也不相助,汉王反叛没有多久,就被宣德帝的御驾亲征给平息了,朱济熿落得空欢喜一场,继之而来的却是惶惶不可终日。即便如此,他依然不肯放弃篡皇权夺大位的企图,依然还在暗地里实施武装夺取政权的阴谋。
  于谦理清了思路后,便秘密地派于义对朱济熿进行调查,主要是从晋王身边的人入手,搜取有关证据,重点目标则是正在家养病的晋王府长史刘信。
  于谦为了迷惑晋王耳目,免不了假戏真做,领着梅校尉和于康,三人三骑扬鞭纵马,离开直趋名胜之地。山西古迹极多,仅隋唐宋元时期所建的寺庙、宝塔、石窟,就多达百来处,真要遍游,少说也得花上三五个月时间。
  于谦政务在身,心事重重,哪有心思游山玩水,借名游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晋王放松警惕,利于于校尉暗中调查而已。因此一路走来,免不了访贫问苦,了解民情。
  这日来到沁水县境内,就见沿途村庄一堆一堆的都是晶莹光亮的煤块,一路上驴马驮运,挑夫肩挑的亦是煤块,而且运煤者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于谦看后慨然长叹道:“沁水煤田,矿藏丰富,居山西五大煤区之首,可称之为乌金之海,想必这地方百姓,生活应该富裕吧,我们进村去看一看。”说着甩蹬下马,往路旁的一个村庄走去。
  却见一位老人坐在煤块旁往前望着发呆,于谦上前问道:“老人家,您这是看什么呢?”
  老人朝于谦看了一眼,说:“我在看儿子回来没有,昨天一大早儿子挑着一担煤去县城换粮,可大晌午了还没见回来,几餐没吃东西,我那孙子饿得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唉——”老人长叹一声,满目溢满了忧戚。
  于谦一听,忙令于康将带在路上吃的蒸饼拿出来,递过去说:“老人家我这里有些吃的,您拿去和孙子吃吧。”
  老人一见蒸饼,眼睛里顿时放出光来,连声说道:“谢谢!谢谢!”双手接过蒸饼,往前走了几步,又来到于谦面前说:“客官,你们到屋里歇歇气,喝口水吧。”
  于谦正想问问地方的民情,也就不再推辞,跟着老人来到一间破旧的屋里。
  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男孩,伏在门槛上,眼巴巴地看着外面,一见爷爷过来,脸上充满笑容,用有气无力的声音喊道:“爷爷,吃——”
  老人拿出一个蒸饼递过去,小孩一把抓过,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完蒸饼,似乎恢复了气力,这才睁着一双大眼,骨碌碌地打量着进来的客人。
  于谦扫了一眼老人的屋子,里面摆设的简陋有些出人意外,屋里仅有一条凳子,只见老人用一个草把将凳子扫了几下,端了过来对于谦说:“客官,请坐。”尔后,转首朝梅云杰、于康歉疚地笑了笑说:“不好意思,家里只有一条凳。”说着又从外面端来两个树墩,说:“只有请二位坐这个了。你们稍坐一会,我给你们烧口热茶喝。”说完,走了出去。
  于谦跟着走出来,只见所谓的厨房,不过是用茅草搭盖的草棚而已,走了进去,老人正低着头往灶膛添柴,灶台上有一个饭碗,里面装着半碗野菜。
  “老人家你们平时就是吃的这个么?”于谦问道。
  “是啊,有这东西吃还是好的,我们村里许多人家,连野菜也没有吃了,唉——”老人叹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只是老吃野菜大人还能对付,小孩子可就难受了,我这孙子死活不肯吃,昨天饿了一天,今天还是不肯吃野菜。”脸上写满了无奈。
  于谦诧异道:“沁河既然是煤田之首,煤炭可是值钱之物,这里人的生活为何一贫至此?”
  老人叹道:“山中的确乌金似海,只可惜山高路窄,仅靠驴马驮运,人抬肩挑,能运出去的不过是十之二三,而山中采集的煤炭,已经堆积如山,就因为运不出,困在山里,山中百姓每天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煤堆,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这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老人微一停顿念道,“泽州煤似海,举手可采来。路窄运不出,照样吃野菜。”
  于谦听老人这么一说,心中这才了然。暗忖:这里的百姓可算是,捧着乌金饭碗讨饭吃了,要想摆脱这种困境,让百姓走上致富之路,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就得解决煤炭运输的问题。想到这里,便起身向老人告辞,又到其他村庄访问了解,问计求策。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于是,召集州县官员现场勘查,推行民采官收官运之法即:修通采煤之处与河岸的通道,将山中储存之煤运至河岸堆置;征集船只将煤炭运往中原销售。限令在一月之内必须完成,巡按府现场督察,违者查办。
  此令一下,相关州县官员,岂敢怠慢,闻风而动,立即征集民夫修路,征集船只运煤。不到一个月,路已修通,山中之煤都已运至岸边,即刻就已征得船只千余艘往来运煤。百姓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无不焚香祈祷:“感谢老天保佑,派来于青天为百姓排忧解难。”
  于谦亦亲往河岸,看见装在船上乌光发亮的煤炭,心情激动,灵思泉涌,当即题《咏煤炭》七律一首:
  凿开混沌得鸟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沁河事毕,于谦一行又赶往平阳,来到翼城前的一个小镇上,天色已晚,于谦吩咐就地休息。于康当即安排晚餐,不一会菜已上桌,却比往日多了一盘鸡,一盘鱼,还有一小坛杏花村汾酒。
  于谦诧异地问道:“今日为何如此丰盛,还安排了酒?”
  于康笑道:“明日可是父亲的生日,可是进了县城,恐怕公务缠身,无法给父亲祝寿,因此就在这里置些酒菜为父亲庆贺。”
  于谦这才恍然,说:“哦,想不到今天就是三十有五了,拿镜子来,看是什么摸样。”
  于康拿出一面镜子递过去,于谦对着镜子照了一阵,只见头上已经有了几根头发,回顾入仕以来,年年东奔西走的生涯,心中感慨颇多,出口吟出一首《初度日》:
  年年马上度生辰,老景偏攻客里身。白发无能酬圣主,清霄有梦觐双亲。
  仙家漫说延龄术,尘世应无不死人。修短荣枯天赋予,一官随兮乐清贫。
  吟毕意犹未尽,又吟一首《初度自责》:
  每逢初度益凄然,却讶增年是减年。济世愧无书满腹,投闲保待雪盈颠。
  关山迢递迷路归,岁月淹留费俸钱。任重才疏我底事,西湖岂乏钓鱼船。
  吟完,举杯敬酒,深有感触地说:“人生在世,唯有忠孝,只可惜忠孝总难两全,本院身为朝廷命官,自信尚能为国尽忠,但在为子尽孝上,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每日只能是心中思念,梦中相见,又如何能对父母尽孝呢。”
  于康、梅云杰听了,频频点头,叹息不已。
  次日一早即赴翼城县,一路走来,只见路旁枝嫩叶绿,田间麦田油绿。进入县城,街上熙熙攘攘,十分热闹,来往百姓满脸喜气,秩序井然。于谦下得马来,询问米价,十分低廉,与百姓攀谈,就听众人赞道:翼城县令清明,爱民如子,这几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米价十分低廉了。于谦听了心中高兴,当即吟诗《平阳道中》:
  杨柳荫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相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
  在翼城略事歇息,又来到绛州所辖的三县视察,只见绛州山青水秀,林茂果红。奇木怪石,颇有江南水乡风景,又似世外桃源,心中喜欢,题《绛州分司漫兴》诗:
  高居远尘世,嘉木结繁荫。叶密藏山果,池深立水禽。
  帘垂花隔户,石迸笋穿林。镇日看书坐,悠然解俗襟。
  一路观赏风景,赞赏不已。见绛州治理亦佳,也不多作逗留,直赴平阳几县察视,想到平阳王父亲原晋王朱济熺的冤情,又上门拜谒平阳王,询问了朱济熿迫害的实情,这才离开王府回到居所,用完晚餐,回到房中,拿出一本书看了几页,心有所感又题诗《观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行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话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马寻芳客,未信吾庐别有春。
  将平阳府有关政务处理完毕,又往北走,一路仍是观赏风景,了解民情。这日来到平遥县,路过一座古寺,便下马观看,却是一座建之于北齐的古寺,叫做双林寺。于谦一见寺庙占地颇多,规模宏大,自然进庙一观,但见寺中彩绘塑像极多,尊尊造型典雅,栩栩如生,形神兼备,炉火纯青,只可惜因年久失修,显得荒凉寂寞,心中感叹,口中吟道:
  古寺知何代,荒凉倚翠微。凝尘生佛面,落叶拥禅扉。
  殿迦香镫寂,廊空鸟鹊飞。塔铃风外语,应似怨斜晖。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