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一指神针>第三十章 想通之后

第三十章 想通之后

作品名称:一指神针      作者:阿文名      发布时间:2022-03-18 17:12:21      字数:3154

  有了官差杨小六的拖延,朱学斌很顺利地逃离了敦化。
  其实,就算朱学斌晚两天逃出来也无关紧要,因为县太爷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做样子,他巴不得朱学斌早点离开,甚至越远越好,若得知被抓知府要见活人并不是县令他想要的结果,这节外生枝的事还是避免为好,如果适得其反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弄不好还会丢掉官帽,如此亏本之举只有傻瓜才会去干。
  官员腐败,政府必亡。大清帝国有了这等“聪明”的领导,他的末日已是岌岌可危,也不知还能撑到多久!
  原本朱学斌还打算在有朝一日能荣归故里、衣锦还乡,但一切的一切都随之变成了泡末……
  有家不敢回,有冤无处伸!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好人没有好报的真实写照吗?
  朱学斌一时间明显地苍老了许多,因已逃离关东地界,也为了铭记此时此刻处境,朱学斌从此改姓为“关”,但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后来“老关”就这样成了他的名称。
  也不知自己漫无目的地走了多久,直到在一天黎明醒来时,朱学斌忽然感到双手颤抖,连拿筷子夹菜都难以做到平衡,不得已他只好住在一家客栈,打算先治好自己的颤抖症状再从长计议。
  半个月以后,朱学斌的手已经好了许多,但还是有些发颤,估计这辈子想再用银针治疗已经是一种奢望!
  每当一个人孤寂的时候,朱学斌总是拿出羊皮小人和十八根银针百感交集……
  这是逃离前那晚回家睡觉前在家中装在身上的,就像他的恋人,好久没有抚摸如同失魂落魄,他发誓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将它们带在身上,因为没有它们他就像没有了主心骨一般,也许这就叫做戏入骨髓,自己的东西用久了就有了感情。
  从另外一面角度看,朱学斌的这种心态其实就是一个医者的高尚品德所致,他是一个针灸大师,有银针在身他就有一种安全感,这是一种生活习惯,原因是跟他的师父李钰教导有关,那一次李钰救他时就是随身带有银针,后来朱学斌也养成了这种带针习惯,也是为了防止有一天遇上病人而能应急用到,比远水救不了近火的现实要安全许多,因之前在打官司,所以就放在家中。
  困惑都是在磨砺中渐渐遗忘。
  半个多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朱学斌也终于从颓废中感悟出来,他想起师父李钰收他时曾经的提问:“行医救人是为了什么?你知道什么叫好人难做吗?”
  朱学斌记得是这样回答的:“每一个有良心的医者都会选择先去救人,并不全都为了钱财。所谓好人就是付出不求回报,但有时好人也并非能得到好报,所以就有了好人难做一说。我的人生宗旨就是凭着良心办事,做无愧于心之事。”
  师父又问:“你知道大多数人都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是为什么?”
  朱学斌的回答是:“大叔您也说了是大多数人,而不是全部,我相信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居多!所谓大路不平旁人踩,多行不义必自毙。”
  师父“唉!”的一声继续问:“如果有人对你恩将仇报…你又该如何?”
  “好人没好报!正常的情况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凡事没有绝对。如果真的有哪么一天,只要不是人命关天,我想我可能会选择自认倒霉,大不了吃一亏长一智,总不能一辈子这么倒霉吧!”
  朱学斌记得当时的回答也像是在自言自语。
  “如果是你的至亲,而且还要至你于死地呢?”
  师父李钰忽然又紧紧地地盯着他,一字一句地追问着。
  是啊!师父是过来人,也许早就预料到有这么一天,只是他当时不相信这种事会落在自己的头上,既然如今已成现实,那又何必再去纠结当初的决定,何况害人之人也已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幸亏杨小六的堂弟出城时给了十几两碎银,要不然朱学斌连死的心都有,正因为他们救了自己,还将他们的积蓄都给了自己,这才让他对生活又多了一些期盼。
  好人一生平安!朱学斌祝福曾经帮助和挽救他的恩人,也打算从此好好地活着,原因是他还有一个心愿未了。
  无欲无求一身轻。想通以后,朱学斌的心痛渐渐平复,但留下颤抖的后遗症恐怕一时半会还难以恢复,他也打算另谋出路不再行医,加上父亲从小就告诉自己流趟的是汉人血脉,所以这次他打算南下湖北再从长计议。
  朱学斌记得父亲很仰望而遗憾地这样叮嘱过,他说:“学斌啊!如果将来某一天你有机会能去江南一行,记得一定要代为父去湖北蕲州拜祭一下我们的药圣‘频湖’大师(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这是为父今生最大的心愿,现在估计是望尘莫及,但还是希望我膝下之人有一天能圆此梦!现在看来,为父的这个夙愿也只有儿子你来帮着完成了……”
  久而久之,朱学斌的心里就埋藏了这么一个南下的心愿,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就了解知道了华夏最著名的四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也因为前三位大师年代过早,他很是膜拜也不敢奢望,但李时珍却是近代名医,一切原始保留相对真实可信。李时珍除了著书《本草纲目》,还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医书,故被后世尊为“药圣”,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大有研究,这和自己的针灸很有关联。所以,朱学斌这些年不仅常常阅学本草纲目,而且给自己许诺了一个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去湖北蕲州看看李时珍的故乡,如有机缘也定当去李时珍墓前拜祭这位大明药圣,如此也不枉此生,同时也圆了家父的遗愿。
  人生存在于大千世界,凭的就是一种信念。朱学斌有了这一目标,生活就有了期盼,于是他千里迢迢不辞辛劳,有顺风马车、牛车时就载一段,没有时就徒步行走,那真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终于在一个晴朗的天空中来到了蕲州古城。
  和传说的情景大不一样,蕲州古城虽谈不上不堪入目、破旧不堪,但也是城墙破损,房道失修,东西南北无一幸免。还好人气极佳,几条街道人来人往,买卖吆喝声也是处处可见,倒也不失有几分古城的韵味,再加上城外堤边滚滚长江一望无际之大气长存,如此习惯后静下心来时,还真是一处十分安逸的古镇。
  让朱学斌印象最深的是,你随便一打听有关李时珍的故事时,说的最多的有两个典故,一个是将死人诊活,一个是将活人诊死,可以说大至百岁老人,小到三岁孩童,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说有一天,李时珍和他的一个徒弟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从棺材里流下的血液一路不停。恰好李时珍遇见后赶忙蹲下细看,但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纯真的鲜血,于是他赶忙拦住人群让抬棺材的人停了下来,说棺木里的人没有死,并说明缘由,众人听罢面面相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李时珍也看出了大家的心思,经过反复急解过后,终于说服了大家使主人答应开棺救人。李时珍很是认真,他先是对其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奇迹发生了,就见棺内的妇人轻哼一声,然后竟慢慢睁开了双眼,过不多久,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健康的婴儿。原来,这名妇女是因为难产而陷入假死状态,主人因担心误了埋葬的时辰日子对家人不利,于是出现之前李时珍开棺救人的奇迹壮举。
  这就是李时珍将死人诊活的故事,还有一个是将活人诊死的案例,听起来非常传奇。
  说在某一日午饭过后,有家店老板的儿子大吃大喝后顿感肠胃不适,很是难受,于是就来李时珍这里求诊,见排队的人很多,小伙子等不及就纵身翻越柜台打算先诊为快,谁知这一跳却使不适肠胃更加不适。李时珍见来人已经破了规矩,也只得说教一番下不为例过后,还是将对方先行咨询诊断,待到一番把脉观色过后,李时珍长叹一声告诉他说:“小兄弟,只因你刚刚行事太过莽撞,你的病情现在就是神仙也难以医治,可以说最多活不到三个时辰,请赶快回家告知你的父母去吧!”说完,李时珍摇头唉叹甚是惋惜,因为忙着给人看病便不再多言。众人见罢大都不信,那个店老板的儿子更是气的当场语气不善:“不就是没有排队吗?为什么要如此咒骂人家?难道你李时珍就是这样的医德待人吗?……”。果不其然,不到两个时辰,这个店老板的儿子便抱着肚子痛苦而亡。原来是因为此人吃饭过饱,加上纵身一跳断了肠子,是内脏大损而导致无法医治。
  这两个故事在朱学斌听来可谓是热血沸腾、浑身较劲,他真想重操旧业再度创造医学奇迹!但想归想,待到冷静过后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的双手已经扎不准穴位,伤及无辜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