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蓝色的海洋>第三十九章 艇长荣获全军大奖

第三十九章 艇长荣获全军大奖

作品名称:蓝色的海洋      作者:苏晓蔡      发布时间:2022-01-08 14:14:55      字数:4006

  苏潇清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他拿起笔,按照阿姨和王海霞信中的内容,分别回复了一封长信,细述了自己的思想,也将自己今后的打算说了一下,心情这才真正地平静下来了。
  转眼,1985年的春节过去了,到了阳春3月,全军组织了“五四”青年节读书演讲比赛,海军共选出了三名演讲者到北京参加,其中,就有一位水井区勤务船大队的和苏潇清关系相当好,且与他们工作船停靠在一个码头上的交通艇艇长秦兴武同志。在参加比赛前,秦兴武同志曾让苏潇清当过他的听众。说实在的,秦兴武同志在演讲这篇《献我青春筑长城》的作品时,他声情并茂、清耳悦心、荡气回肠、字正腔圆、情景交融地把作者在作品里情文并茂、玉润珠圆的优美文字,充分地表述出来了,让人听后有激情澎湃、热血沸腾、身临其境的感觉。
  苏潇清听后激动地对秦兴武说:“秦艇长,这部作品无论从文字还是从演讲角度一说,我敢肯定,只要你按照现在这样的演讲方式,一定能获得很好的名次的,不信,你等着看!”
  “真的吗?”秦兴武同志用疑问的眼光看着苏潇清说。
  “当然。如果你在演讲时再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普通话已经很标准了,但个别字咬得再准确一点,肯定行。”苏潇清神情认真地看着秦兴武的双眼回道。
  “谢谢你了,潇清战友!不过,你刚才说有个别字再咬得准确一点,那个别字到底是哪个字呢,你能指出来吗?”秦兴武用一种求知若渴、虚心若愚眼神看着苏潇清问道。
  “比如说‘戍边卫国’的‘戍’字,你读成了‘硕大’的‘硕’字了。‘戍’字的读音应该是‘shù’,而你读成了‘shuò’’字了。如果听众和观众们不认真听的话,一般也听不出来,但演讲就是要求一丝不苟、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评委们,更对得起听众和观众们。你说呢?”苏潇清真的到了“一丝不苟”的地步了。
  “潇清,你不指出来,我还真的不注意,你这一指出来,再加上这一说,还真有点对不起评委、听众和观众了。其它还有没有?你帮我及时纠正出来,还有几天时间,我还来得及改正过来,否则就来不及了。”秦兴武有点着急的看着苏潇清说。
  “秦艇长,我就这么高的水平,你再让我为你去找、去挑,实在也挑不出来了。不过,你放心,你肯定会得到一个好奖回来的!”苏潇清真心诚意地说。
  “你这样一说,我就更有信心了。谢谢你,潇清战友!”秦兴武说着,还伸出手抓住苏潇清的手紧紧握住。
  整篇演讲稿是这样写的:
  世人皆知:我国的古长城其规模之宏伟、气势之壮观,在人类所生存的这颗椭圆形的小球上,真可谓洋洋大观、绝无仅有的!这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象征;这长城,曾激励了多少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强盛,去奋击、去拼搏!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当历史的画卷翻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十万万人民,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又吹响了振兴中华的号角!在这浩荡的洪流中,有我们新一代的革命军人,在硝烟弥漫的阵地、毗连天际的哨卡、苍茫无垠的荒漠、风云变幻的长空、波涛汹涌的大海……正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勇敢和智慧、贡献和牺牲,修筑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我是一名普通的海军战士,与西南边陲那些戍边卫国,捐躯献血的勇士们相比,我没有英雄们那样创造出惊天动、泣鬼神的壮举,但是,当我与战友们驾驶战舰劈波斩浪,巡逻在祖国的万里海疆时,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在心中激荡。祖国把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交给了我们——新一代的海军战士,我们唯有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那坚不可摧的海上长城,才能报效祖国,才能无愧于人民!
  大海是美丽的,海上生活有时是那么充满诗情画意:清晨,当我们伫立在甲板上、最先饱览那朝阳跃出海面的壮丽景色,尽情地呼吸那清新而带有海腥味的气息时,是多么心旷神怡;入夜,当我们迎着万家灯火,胜利返航时,心中更有说不尽的快慰!然而,大海更多的却是险风恶浪、艰苦乏味。入伍后,我一直在军舰上起居,在浪窝里出没。我们首长的青春,我们干部、战士的年华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大海。生活艰苦吗?我们记不得战风斗浪有多少回,也数不清晕船呕吐有多少次。记得一次出海巡逻,我们遇到了十一级的大风,船体剧烈摇摆四十多度,一会儿被掀上波峰,一会儿被卷进浪谷,舰长用绳子把自己绑在指挥台上,许多战友头晕目眩、搜肠刮肚地呕吐,甚至吐出胆汁、吐出鲜血,硬是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那情景胜似当年古长城上严阵以待的壮士!心中内疚吗?我们干部战士对妻子的温存太少,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太不够。我们舰上有位干部,就在妻子带着不满周岁的孩子,千里迢迢赶来探亲时,而他却因执行紧急任务出海了。十天之后,丈夫出海回来,迎接他的不是妻子的笑容,而是妻子那委屈的抽泣声。思念亲人吗?我们不知在海上度过了多少个春节,节日的概念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淡漠了。每当千家万户举杯同庆、合家团圆时,我们正驾驶军舰驰骋在祖国的万里海疆。此时此刻,我们这些远离父母的儿女,心中的思念之情是可想而知的。是的,我们生活中有艰苦、有烦恼、有内疚、也有思念。然而,这又算得了什么!为祖国站岗,为人民放哨,我们虽苦犹乐,其乐无穷!
  如果把战舰比作海上城墙的话,那么,海岛就是这座城墙上的烽火台。我曾经到过一个孤岛,它的面积仅有零点零零二平方公里,全岛寸土不见,寸草不生,岛边“无风三尺浪,有风浪过顶,游鱼不敢近,飞鸟不敢停”。由于风大浪高,交通不便,有时交通船一、两个月也去不了一趟。“用水论茶缸,吃菜不见鲜,报纸上岛一麻袋,电报和信一样快”。这就是海岛生活的真实写照!还有那些年轻战士们的恋爱史,也是一波三折,他们虽然没有“棒打鸳鸯散”的人祸之忧,却有“浪打鸳鸯散”的天灾之虑。由于风浪耽误了鱼雁传书,时间冷却了姑娘的心,所以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对方炽热的求爱信和冰冷的告吹书一起捧着上岛。这般苦衷,他们既不便诉说,也不想诉说。又岂止有这方面的不顺呢?岛上有位战士,父亲不幸病故,因为遇上大风,电报不能及时送上岛,当他得知消息下岛,急如星火的赶到家时,父亲的坟头已经长出了青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像这位战士入伍离别父亲竟成诀别,盖棺前又未能见上老父一面,他内心的悲痛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喜怒不形于色是这位海岛战士在风口浪尖上炼就成刚柔并济的性格。他压住悲痛,毫无怨言,归队后马上投入了紧张的学习、训练中。我们守岛战士正是以这样的精神、这样的情操、这样的姿态,长年累月地生活、战斗在这里。正像他们自己所说的:我们的心像钉子、我们的人像钉子,我们的岛像钉子,牢牢地铆在这碧海长城上。
  莫以为,我们的干部战士没有各自的兴趣和爱好。我们选择了保卫祖国海疆的神圣事业!有人说,军舰像座现代化大工厂,她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这话确实不假。随着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军队的武器装备也在不断更新。战友们深知,没有过硬的本领驾驭不了战舰,仅凭热情和勇气岂能筑起海上长城?为此,我们如饥似渴、惜时如金,学政治,学军事,学科学,学文化,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称职的战士、合格的军人,为建设现代化的人民海军贡献青春和才智!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要我确切地告诉他,战士的青春究竟在哪里?她在婴儿酣甜的睡梦里、她在合家团聚的炕桌前、她在花好月圆的洞房里、她在朗朗读书的校园里、她在市井熙攘的人流中、她在乡村静谧的田野间、她在保卫四化建设的钢铁长城上!
  这篇近两千字的演讲作品,只是撷取我们海军干部战士守卫万里海疆的几朵浪花。但是,就这几朵浪花一下子感染了听众和观众、感染了众多的评委。几天后,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等大小媒体上,传来了秦兴武同志荣获全军演讲和演讲稿两个一等奖的好消息,并将作品全文登载到报纸上。苏潇清看到后,就如他自己获得了这一项荣誉似的,为艇长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欢庆。
  由于艇长参加全军演讲比赛的突出表现,回来后被提拔为副连职艇长。艇长也知道苏潇清喜欢写写东西的战士,便积极组织了十几名喜欢爱好文学的战士们,成立了“某部队文学沙龙”。
  当时,这个沙龙那个沙龙到处都是,由艇长组织成立的这个沙龙,苏潇清总觉得名字太大了点儿。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沙龙也活动起来了。由于沙龙成员不在一条艇上,组织一次活动相当不易,成立的时间还没到半年,这个组织也就散了。
  沙龙的解散,苏潇清就有点打不起精神来。艇长见后说:“潇清,这个星期天,我带你拜见一个人去,你带好你觉得写得最好最喜欢的作品。另外,当天下午市里正好组织一次大型的文学联谊会的活动,我俩去参加。”
  苏潇清一听说带他去拜见一个人,还要带上自己写的最好最喜欢的作品,还要去参加活动,都是和文学有关的,这可乐坏了苏潇清。他就天天盼着星期天的到来,好不容易盼到了,那天吃好早饭,艇长带上苏潇清就往市里去,九点半,艇长按响了一栋小楼的门铃。
  片刻,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妇女开门问道:“请问,您找哪位?”
  “阿姨,您好!我找张卿。他在嘛?”艇长谦和地说。
  “他在。请进。”妇女说着,也很有礼貌地侧身让艇长和苏潇清进去了。
  苏潇清一进这个两层小楼,就感到里面很大,虽没有当今的别墅豪华生辉,但也很整洁漂亮的。
  这时,从房间里走出来一位身材1.70米左右,30出点头的男人,笑眯眯地和艇长打着招呼,说:“小秦,你们来了。请坐。”他说着对刚才开门的那位妇女说,“阿姨,请帮我切两杯茶来。”
  “好的。”妇女出去了一会儿把茶端到了艇长和苏潇清的面前。
  “张科长,这就是我和你说过的在海军报上发表过诗的苏潇清同志。”艇长站起来向张科长介绍苏潇清。
  “你就是苏潇清啊,好,请坐。”张科长伸出手握住了苏潇清的手说。
  “谢谢您,首长!请您多赐教!”苏潇清有点儿受宠若惊。
  “你也太客气了。”说着,便看了看艇长,然后把眼神看着苏潇清和蔼的问道,“小苏,你有没有带作品过来?”
  “我让他带了。”艇长说着也看着苏潇清说。
  “首长,带了带了。”苏潇清急忙打开随身携带的档案袋,拿出了两篇稿子递了过去说,“首长,我给您带来了两篇拙作,真诚地请您给予斧正!”说完,站起来很谦恭地把稿子递交给张科长。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