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建设皎口水库
作品名称:陆子奇传 作者:张良芳 发布时间:2021-12-31 13:01:57 字数:3270
1967年夏天,宁波遭遇罕见大旱,尤其是鄞西受灾严重,不仅农田无水灌溉,连人民日常生活用水都实行配额供应,靠环保局晒水车从外地装水来供应。鄞西干部群众强烈要求建造皎口水库。皎口水库在樟溪河上游属四明山区,是浙东的暴雨中心,雨量丰沛,但河流源短流急,调蓄能力差,下游河势不衍又受潮水顶托,水旱灾害频发,当地有“雷雨三滴水盈丈,晴未三日溪滩白”之说。当年水患连年、干旱不断。宁波波市政府决定对甬江及各主要支流实行“上、中疏、下面泄”的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开发。皎口水库为甬江治理开发的骨干工程之一。但这一工程自上世纪50年代王圣章和陆子奇当县长副县长时考察和提出方案后,因经济原因等计划几经周折,未能实施。这时在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下,鄞县和省市领导,看近年建设的横溪水库和三溪浦水库、四明水库等造起来后,当地农田水利用水和人民日常饮用水大有好转的情况。1969年,鄞县县委下决心修建皎口水库。任命从文化革命中被靠边的干部中最早解放出来的原鄞县副县长张群洁为皎口水库总指挥兼工地革委会主任。此时在杭州的原浙江省水利勘察设计院副院长陆子奇得知这一消息非常兴奋,要求让她随省水利水电设计院来到宁波,参加对四明山的大蛟水库的勘察设计工作。勘察队非常欢迎她这位老院长的参加,于是勘察队重新详尽地考察了皎口水库的集雨面积、上游水源的情况和皎口水库的库址。考察后,发现和当年陆子奇与王圣章县长初步踏勘时情况基本相似,库址就测定在长方里的地方(大皎旁边)。
1969年秋,为使鄞县四明山变水患为水利,和下游几十万亩稻田不受旱灾的影响,应鄞县人民政府的要求,省水电三处工程队来四明山皎口施工。皎口要造大水库了,当地人民听了这个消息,高兴地奔走相告。这是鄞县人民的大喜事。是百年大计的好事,以后天旱了有了皎口大水库的水放下来,人们再也不会过河底种茄子,喝水要让撒水车来供应的日子了。
但是在开工之前,还要做两件大事。一是建造皎口水库工程浩大,需上万民工,这就要发动鄞西和鄞南受益地域农村,每乡要派出几十个民工。这也不是件容易的工作,因为农民自己要种田,劳力很紧张,得要很好地动员。但这工作再困难也要做。那时候没有挖泥机、推土机、翻斗机等大型机械和大型运输汽车。当时筑堤挖土造水库的大工程,在我们国家只能靠人工。靠锄头畚箕,靠群众运动,靠人工去一锹一锹地挖,一小车一小车地拉。这就要动员大批民工上山。下游受益地区的农民们听说,在大皎造了水库,以后就不愁旱灾了。农民们想起旱灾时,水稻常常籽粒无收,每天吃救济粮的可怜光景。修好水库,以后田里就能旱涝保收,每年都有饭吃了,还能向国家捐献爱国粮,各地劳力虽紧,各乡镇还是派了18岁到50岁的大批男女农民来到山上施工。当地乡镇政府也给予民工合理的经济补贴和粮食补贴。民工们都很高兴上山来修水库。
二是要动员造蛟口水库基地的大皎、小皎、长沙潭、童家村等四五个村庄2000多户人家近7000多人要迁移到平原各地方去安置。这可是一项很难办的事情。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于是动迁办的同志一家一户地去做工作,动员水库库址山民移居到山下平原去住时,建造大蛟水库的总指挥张群洁就带着动迁办的工作人员亲自一起到移民户家里去动员。
起初,大皎农民很有意见,他们说:“抗日战争时我们大皎村百姓最倒霉,家家户户房子被日本鬼子晓掉,弄得大家无家可归。现在解放了,怎么还这样倒霉,又叫我们拆房子移到山下去?”张群洁对他们说:“这次动迁和上次日本人打进来时烧房子完全是两回事。上次是日本鬼子把你们房子烧掉,那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的祸崇。也无处去找一点补尝。这次叫你们迁移是为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帮助你们大家少受水灾之苦,也为下游农田天旱时能有水灌溉。下游种稻的农民丰收了,稻米也便宜了,对你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拆迁房子政府会补尝你们的。”山民们说:“我们世世代代住在这里,都已经习惯了,一下子叫我们住到山下去可不习惯。再说住在这里这么多年,根基都在这里,这里有山有水。有竹木收入,柴火也不用买,而且硬柴也好烧。到了平原地区,叫我们种水稻,烧稻草,我们可烧不惯。还有房子,我们这里的房屋是多少年住下来的,左邻右舍都熟悉了,到别地方去人生地不熟的,连个聊天的人都难找。”张群洁向他们解释说:“这些问题,国家也都给大家考虑好了,你们不要愁,到了那里,没有了山地会有水田分给你们,至于环境不熟悉慢慢也会熟悉的……山民们说:“我们历来只会扛毛竹,种贝母,现在叫我们种水稻一下子那能学得会?”张群洁说:“这个我们也给你们想好了,种水稻由当地农民帮助你们,不收你们工钱。由国家来统一补贴他们。”山民说:“可是造房子就是有补贴自己买木料买瓦片那也很辛苦。”张群洁说:“房子也由国家统一给你们造好,根据你们现在住的人口多少给予合理的安排。到时候你们现成搬进去住就行了,当然困难总是有一些的,但是我们要想想当年你们房子被日本人烧掉时,国民党那有什么补助你们呀,都是你们一家一家投亲靠友地自己解决的,这一次所有的困难全有国家负责,这和过去日本鬼子烧房子是大不相同的。”山民们还不放心,后来县里叫他们到南乡横溪水水库和三溪浦水库的移民新住地去看看。他们见到那里的移民户都住在政府统一造的新村新房子里,国重新分给他们土地种田,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移民户的收入也和当地农民不相上下。有的还和当地农民一样养起了猪牛鸡鸭等搞起了副业,新村附近还有幼儿园、小学,菜市场,生活设施上比原来住在山上好多了方便多了,他们就放心了。既然国家会负责帮助解决困难,这是建设需要,于是大家也高兴地搬迁下去。
上头水库移民工作做好了,还得动员接受方的农民工作,怎么帮助移民户种田,帮助他们一道养猪养鸡等搞副业等等。总之,要造一个大水库,单是动员移民户搬家就花了许多心计和财金,这只有在现在旧村改造时动员迁移的拆迁办的工作人员才体会得到。
四十五年后——2015年,鄞州区新四军研究会在访问抗战老战士、前鄞县县长张群洁时,张老回忆说:
“皎口水库建设也是他一生中最难忘怀和引以自豪的事情,哪是在1970年3月文革的特殊历史时期,他是鄞县“文革”中第一个被“解放”的革命领导干部,他被任命为皎口水库建设总指挥兼水库革委会主任。
“1970年5月4日,大坝主体工程开工,至1971年9月完成坝体。1972年8月坝体全面升高。1973年5月20日水库封孔蓄水。1975年1月17日,举行隆重的竣工典礼。
“苦战了五个春秋,截断章水溪流,造起了近百米高大坝,建成了容量为1.198亿立方米、以防洪灌溉为主,并结合发电、供水、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皎口水库。鄞县全县蓄水能力增加了近一倍。皎口水库的效力:防洪保护面积达40万亩,年发电量1800万千瓦时,不但消失了蜜岩和章水一带的水灾,还灌溉了鄞西平原和鄞南平原30几万亩良田,受益惠及50万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张群洁老县长始终忘不了皎口水库建设工地上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场面。他说:“建造皎口水库时,曾抽调百余名干部,调集近万名民工,在深山僻壤战天斗地,夜以继日,三班施工。那时,民工每天工资只有3角钱。干部与民工同吃同住于水库工地上,风餐露宿,吃的是咸菜汤、住的是简易工棚,沿樟溪两岸30华里工地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凿石淘沙、旌旗招展,场面煞是壮观。”
老县长到现在还没有忘记:“工地上那些姑娘和年轻妇女甚至在月经期也不肯休息,还在拉车、运石头、挑砂石。他说他是含着眼泪当总指挥的啊!他也不会忘记,是大皎、小皎、长沙潭、童家村的人民群众服从大局、不惜牺牲离开祖祖辈辈居住下来的山清水秀的老家,搬到地生人疏的地方去生活。感谢那些做移民工作的同志,耐耐心心、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化解了一起起阻碍水库移民工作的群体事件,使移民安置工作得能顺利进行。”
他更不会忘记在排险石中英勇牺牲的集士港民工徐凤定等11位献出了宝贵生命的英雄人物。他说“他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失去过好多战友。但在他的心中这些同志的献身精神与战争年代牺牲的战友有着同等的高尚和伟大,他们的丰功伟绩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