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作品名称:人生二:江山如画 作者:谷主 发布时间:2021-12-29 10:32:55 字数:3130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关山月》:李白(唐)]
离开了察尔汗盐湖,我们向着敦煌的方向行驶。
不多时到达了小柴旦,小柴旦距离大柴旦约二十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小柴旦湖区域有较强的历史意义,其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和确定,才奠定了青藏高原人类最古老的历史年代,而湖内众多的鸟类也为其增添了不少观赏性,湖边距215国道最近处不足二百米,同时湖西边的小柴旦草原被215国道环绕,到湖边观鸟,也可在草原骑马驰骋,尽享高原草原的魅力。
过了大小柴旦后不久,就进入了甘肃地界。只见公路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这些让人类魂断心碎的戈壁滩,清一色的粗砂、清一色的碎石、清一色的丘陵、清一色像被水泥浇注过的荒漠、清一色的不知几万年未见过水滴的河床,真是满目荒凉,荒不忍睹!没有绿的气息,没有绿的象征,更没有绿的意思!大自然太残酷了!太不公平了!给了地球另一些地方那么过多的水,过多的绿,过多的生物,甚至已满为患,为什么就不给这些地方,这广袤天山南北的戈壁滩,哪怕是一滴水、一点绿呢!上苍在制造万物时难道是一时的疏忽还是有意地制造这种不公!
一路上几乎看不到什么人烟,将近敦煌,来到一个三岔路口,左手公路边立了一座牌坊,上边写着“阳关胜景”四个大字,穿过牌坊,就是去往玉门关、汉长城遗址和雅丹魔鬼城的路线。
前往玉门关的公路,平直得没有尽头。远处仍然是迷幻的海市蜃楼,四周的戈壁已经没有了一个生灵。
汽车在一段死寂寂的公路上行驶,四周的戈壁滩上黄沙满天,无论从哪一面看都没有尽头!十月的戈壁,天地间干焦欲灼,或许一根火柴足可以把大自然烧为灰烬!在这里,唯一的一点绿就是生长着一种叫骆驼刺的植物,遍布大漠戈壁,矮趴趴的,但每枝每叶都坚挺地刺向天空,在飞沙走石的狂风之夜,也从不低头屈服。若是没有这些小生命的存在,缺少了这一抺抺绿色的点缀,也许,大西北便会增加更多伤感的泪水!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唐)]
说起玉门关,大家马上会想到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这一首《凉州词》,诗人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我们对这座古老城关边塞的向往。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甘肃敦煌市西北九十公里处。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
一路上风沙很大,很少见到另外的车辆游人,路边是一望无际的盐碱沙地戈壁,一丛丛野生骆驼刺点缀其间,见不到一棵树,也难见到其它生物。来这里的人不多,荒芜的景象完全想象不出汉唐时期这里作为边关重镇的繁华。如今的玉门关,经历了两千多年历史的变迁,阅尽了人间沧桑,只有一块刻着玉门关的石牌告诉你,这,就是玉门关,苍凉、孤独地矗立着!
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戈壁中的沙生植物,还有隐隐约约看到远处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这些景物和金黄大漠、绿草,衬以灰中带着一点蓝色的天空,构成了一幅辽阔、悲壮的神奇画面。
在看到玉门关的一瞬,三个队友几乎同声问我:“老大!不会吧!这个就是你历经生死、千里迢迢都要过来看一看的玉门关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玉门关吗?你不会搞错吧?”
我气得大骂道:“你们都什么表情?难道是我把玉门关拆成这个样子的吗?”
牛大叔拍着我的肩膀哈哈大笑:“放心吧老大!不是你拆的,这个我们三个都可以为你作证。”
我叹了一声说:“你还是算了吧,为我作证?你不把我绑去报官领赏就已经是菩萨保佑了!”
这家伙嘻嘻笑道:“那就得看官方赏多少银两了,要是赏得少,你肯定就安全了;要是赏得多,那我们哥仨这次的旅差费就有着落了,何乐而不为呢!牺牲你一个换取我们三个的幸福稳定,这生意合算!”
“耶!”大虫和他合击了一下手掌,一拍即合,异口同声地说,“主意不错!就这么干,哈哈哈!”
我瞪了他们一眼,狠狠地骂道:“奸商!”
大部分的人几乎都不愿意相信,眼前这座其貌不扬的土筑关城遗骸,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玉门关。但我,一直都知道,历经了二千多年风雨洗礼的玉门关,就是这个样子。
公路边离关城还有三百米左右的距离,他们三个干脆就连车都懒得下。只我一个人背着相机,顶着风沙寒冷向玉门关走去。这是一个来到了、看到了,甚至只见到名字就想吟诗的景点,在头脑中赋予了它太多太多的想象,但现实与想象的差异,真的会让人唏嘘惆怅!
相信所有人知道玉门关都是从小时候的课本中了解到的,玉门关曾经是西汉时期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现在已变成了一个方形大土堆,边上还有一个海子,只有这么好的地理位置,才能在茫茫戈壁中成为一个繁华之地吧。
我是奔着“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古诗而来的,对于我本人而言,缅怀历史的沧桑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这景点,但希望喜欢怀旧和尊重历史的人,都应该去参观一下,缅怀一下。放宽自己的视野,眼宽能容天下景,心宽能容天下事!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悲壮苍凉,很小的时候就曾引发了我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今日亲见莽莽戈壁中这禹禹孑然的关城,真是感慨万千!
想象着当时的玉门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人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其实有时候,历史只是被一层灰尘蒙住了,现代人都懒得拂开它,历史就一直被蒙着!而一旦有人愿意拂开灰尘,历史就变得清晰可见!
抚摸着封土堆遗址上的土,就好像触摸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情景,太奇妙了!
玉门关虽然在漫漫黄沙的戈壁滩上孤独屹立,虽然岁月已经斑驳了昔日的雄姿而只剩下那古朴苍凉的黄泥夯土,但是昔日开疆拓土与守卫边疆的豪情,依然闪现在荒原的风沙山影之中!
距玉门关十五公里处,有河仓古城,为汉代玉门关守卒的粮仓,只存断垣残壁,但犹可见当年之气势!
从玉门关继续行驶,很快就到了汉长城遗址。汉长城是汉代河西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称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长城之一。
在那个条件有限的年代里,完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汉长城就是用沙子加芦苇、胡杨树枝等植物的材料筑建而成。历经了二千多年的风雨洗礼,还能留下残垣断壁也绝非易事,完全可以想象当时的大汉朝是有多么地繁盛。
汉长城的城墙虽然不高,但它曾经把中原的农耕民族和草原的游牧民族清楚地隔离开,两方势力一定在这里发生过多次战争吧?建造时由于这里都是沙子,没有可以用的砖和泥,这段长城也有了自己的特点。建造时先在两侧加上木板,形成一个临时的模子;然后往模子中加入红柳和芦苇树枝,再在上一层铺上黏土和沙粒的混合物压实;之后再铺新的一层树枝……以此类推,最后撤掉木板形成了如今的样子。在有限的条件下竟能建起一座残留到现在的城墙,古人的勤劳与智慧真的值得尊敬!
长城沿线,每隔十华里许就筑有烽燧一座,这就是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每座烽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三十华里外都能看到。敦煌境内现存烽燧八十多座,玉门关湖西一带保存得最为完整。
一条形态奇特的古老长城,蜿蜒盘踞在荒漠之上,虽已残缺不全,但仍能让人联想到二千多年以前是何等地巍峨风光!气壮山河!
金戈铁马今犹在,看到这一方土,很难想象这就是古代保卫祖国的万里长城。虽历两千多年风沙雪雨,有些地段仍坚固如磐,屹立于戈壁沙漠之中,如蛟龙蜿蜒,气势不凡!这里虽然不像其它长城那么出名,但历史不容忽视。我想,可能这里的每一堆土、每一块石头,甚至于每一粒沙尘,都有着它自己独特的故事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