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不忘身边人 养兔尝到了甜头 牛满园圆了致富梦
致富不忘身边人
曹勇,男,198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省镇原县新集乡唐原村人,一名看似普通且文质彬彬的农村青年,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通过他不懈的努力,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肉牛、苹果产业,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
肉牛养殖,起示范带头作用
2016年刚开始的时候,他四处筹措资金,购买了20只肉牛,准备大干一番。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不到一年半时间就亏损10万元。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曹勇并没打退堂鼓,而是通过冷静的反思,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吃了不懂科技的亏。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此后,曹勇主动地参加了农民科技培训养牛培训班,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到饲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防疫等实用技术。他严格按照所学的养牛技术喂养,定期进行疾病防疫。在不断地实践中徐发青总结出了科学养殖的五大原则:优良的品种、合理的防疫、完善的管理、全面的营养和整洁的环境。同年与兄长曹剑合办镇原县恒晟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化的运行,目前已形成规模养殖75头牛,成了致富带头人。
创新思路,租地栽植苹果
养牛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曹勇认识到,要做好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另谋出路。经过详细的调查及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曹勇带头承包土地200亩,进行了苹果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他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苹果栽植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苹果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的苹果树苗已全部栽植到位,三年就挂果。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栽植了苹果树。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他村民由于栽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任然存在不足。曹勇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苹果栽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一年时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苹果栽植得到了丰收。通过一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苹果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苹果栽植能手。与他同时栽植的几户群众收入也一直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的苹果栽植积极性,全村在他的感染下,栽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00亩以上。
共同富裕,不忘帮富“穷亲戚”
在搞好肉牛养殖及苹果栽植的同时,他没有忘记村上的贫困户,时时关心这些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更是义不容辞地进行帮富。在他的帮助下,贫困户严格遵守技术规范,搞好了肉牛养殖,实现了产业脱贫。
每当提起曹勇这个人时,村民都会数起大拇指,夸口称赞。他在农民中树起一面致富带头旗,创先锋争优秀,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
养兔尝到了甜头
现年35岁的席魏魏,在村内小有名气。他踏实肯干,头脑灵活为了改变窘迫的生活,他决定养殖肉兔来改变贫困面貌。他在自家的院子里盖起了兔舍,养了1000只肉兔,到2018年又扩建了兔舍,养殖规模达到3000多只。至2019年连续2年,出栏达到2000只。
2020年由于市场行情的影响,他养兔的这段时间恰逢兔市低迷、行情不好,再加上资金和技术的不足,不但没挣到钱,还欠下了不少外债。脱贫致富的道路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镇村干部来到了他家,和他谈起了未来的打算,并向他介绍全县即将开展精准扶贫新的优惠政策。
听到镇村干部的仔细讲解,他感到这次精准扶贫活动就是自己扭转困境的一次绝佳机遇,他下定决心要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争取尽快走向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有了精准扶贫这一好政策,他决定大干一场。针对资金短缺的情况,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申请办理了扶贫养殖贷款3万元,进行扩大养殖规模和兴建圈舍。
在重新回顾奔跑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这一年,他感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镇村干部的真帮实扶,让我家能够迅速改变贫困面貌,这一年我家大致挣到了7万元,真的实现了全家人渴盼了多少年的致富梦。
自从开始养殖,生活条件慢慢变好后,他看到村内还有很多贫困户还没有脱贫,经济收入微薄,于是,他联系本村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先免费提供兔苗,先养殖,等产业发展起来后再付种苗款,他积极奔走,走东家出西家,只要是养殖肉兔的农户,他从不分你我,上门帮助规划兔舍,联系养殖的兔笼,传授养兔技术,收到村内养殖户的好评。通过他的帮助,村内21户贫困户发展起了养兔业,并通过养殖肉兔收入增加,生活条件改善,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牛满园圆了致富梦
秦彦章,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群众,系甘肃省镇原县新集镇新庄行政村孔山自然村人,现任镇原县牛满园养殖家庭农场法人。
家境贫寒,放弃学业挑重担
秦彦章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中,小时候家中7口人,其中兄妹五人,家庭仅靠父母在农业社挣工分维持生计。因家境贫寒,拿不出上学的学费,看到父亲的愁容,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他毅然决定放弃了学业,和亲戚一块做起了贩卖肉牛的生意,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从此也和肉牛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畏艰辛,重操旧业暖邻心
通过多年的打拼,秦彦章结识了很多同行的朋友,也成为肉牛行业的行家里手,2004年因受口蹄疫的严重影响,肉牛行业形势一再下滑,直接损失15万元,为保证家庭正常生活和3个孩子上学,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贩牛生意,先后到庆城麻岭砖厂、西峰后官寨砖厂打工维持生计,2009年因身体原因,返回家中,看到肉牛行业逐年好转,他决定重返旧业,重新做起了肉牛生意,他也是个热心肠,本村村民家中牲畜患病,他是有求必应,免费看病。而且常常为村民提供养牛技术指导,逐渐成为村里的“大红人”,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为自己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义无反顾,创业走上致富路
因常年在外打拼,让他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见识,每当看到外面的繁荣景象,家乡的贫穷落后让他牵挂于心。在脱贫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决然决定自主创业,带动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脱贫致富。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3月,他在本村注册成立了镇原县牛满园养殖家庭农场,总投资4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0万元,占地12亩,建成标准化肉牛繁育基地1处(牛棚3座1800㎡、育肥区600㎡、基础母牛养殖区800㎡、生产区200㎡、隔离区400㎡、晾场700㎡、干草库房300㎡、青贮池500m³,精料加工区150㎡、消毒室30㎡、办公室60㎡),种植饲草(甜高粱)200亩,饲料、饲草等加工设备齐全,现存栏西门塔尔、黑安格斯等优质肉牛120头,其中基础母牛70头,年利润80万元。招聘员工3人(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在3万元左右。同时带动本村7户贫困户发展养牛产业,共同走访了致富路。
人生道路上既有坦道,既有泥泞,又有美景,又有陷阱,只有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秦彦章一个平凡的陇东汉子,他“收获不忘桑梓,真情回报家乡”的举动深深感动着家乡人民,为带动全村人脱贫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村民学习的榜样
李巨英,1968年1月出生,是新集镇段掌行政村段掌自然村村民。一名普通的农民,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他务实创新、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在平凡的生活中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实际,带头致富。
过去,李巨英依靠传统种地方式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不少投资不少流汗,增产不增收,难以发家致富。
随着贫困地区各种产业引进及政策鼓励,2016年7月,他带头成立了镇原县兴源红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果树、苗木、粮食、药材种植及销售。兴源红合作社坚持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宗旨,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民主管理、自我发展的组织原则。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开始培育果树,由于技术缺乏达不到预期效果,他就到处请教,购买学习书籍,参加农民科技培训班,在帮联单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邀请的农科院专家现场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到果树培育、修剪、施肥、病虫害防疫使用技术,他严格按照所学技术培育,定期施肥,防止病虫害,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出了经验,随着技术的成熟,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目前成园果树11亩,年均收入10万元,改变了家庭贫困面貌,并带动周围农户,给予技术指导,在他的指导下,全村现有5户苹果种植大户共种植苹果75亩,户均增收8万元,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带动了全村的产业发展。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上大力引进各种产业,鼓励群众发展种养殖,眼光独到的李巨英看好养殖业,自己也有上进心,积极学习养羊技术,开始养了二十多只,但由于技术不成熟,收入不可观,一度陷入困难境地,但他也不气馁,积极走访、听说哪里的产业发展的好,就主动上门学习,从养殖技术、疾病诊断、圈舍改造各方面综合学习,近年来不仅攻克技术难关,从开始的几只扩展到现在的50多只,不仅形成一定规模,也为家庭收入、带动周边群众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李巨英凭着一份信念、一份执着带着大家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
2020年,在政府倡导的“鸡牛果药”四大产业引领下,李巨英又有了新的念头,开始带头养起了鸡,从开始的鸡圈改造到定期防疫,他都亲力亲为,政府投入500只鸡苗,如今已经顺利出栏,增加收入12000元,在其带领下,本村共有3户养殖户发展起了鸡产业,共投入鸡苗2000只,增加收入64000元。
在发展自己种植业同时,他积极带领本村村民搞种植、养殖、劳务输转、入股合作社等各种方式稳定脱贫。
时至今日,李巨英的脚步没有停下,依旧致力于增加村民实际收入的工作中,依旧为村民生活的改善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依旧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每当提起李巨英这个人时,村民们都会坚起大拇指,夸口称赞。他认为,自己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就应该兢兢业业,坚持不懈,无私奉献。他在村民中坚起了一面致富带头旗,创先锋争优秀,成为村民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