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开创的一代>第1章 国父孙中山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

第1章 国父孙中山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

作品名称:开创的一代      作者:远星汉      发布时间:2021-12-05 13:55:43      字数:3632

  在广东中山县东部有个一百多户人家的翠亨村,村子东边有牛黄山,南部有金槟榔山,北部有犁头夹山,西部临海。虽然这个村子周围山明水秀,但是土地贫瘠,人们不满足在这贫瘠的土地上过着贫穷的日子,于是人们利用这里临海的地理条件,纷纷背井离乡去外地谋生。历史发展到了清朝末年,广东沿海受新思潮的冲击,人们不再满足于自耕自足的农耕生活,大量的人离开翠亨村,到南洋和檀香山等地做生意。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代伟人降生了。
  1866年11月12日,在广东中山县永宁乡大宇都翠亨村孙达成的夫人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国父的孙中山。面对腐朽的清朝统治,孙中山一生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孙中山早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同时参与反清秘密会社的活动,准备创立革命团体。孙中山曾经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能被接受。
  孙中山曾经先后组建过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等革命团体和政党。1894年11月,孙中山由上海前往檀香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取“振兴中华”之意,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为誓词。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资产阶级革命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并于同年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一生组织过11次武装起义,包括1895年10月的广州起义,1900年10月的惠州三洲田起义,1907年5月的潮州黄冈起义,1907年6月的惠州七女湖起义,1907年9月的钦廉防城起义,1907年12月的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的钦康上思起义,1908年4月的河口起义,1910年2月的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4月的黄花冈起义,1911年10月10日举行的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义以前的10次武装起义都是屡战屡败,但是孙中山屡败屡战,最终取得了武昌起义的伟大胜利,成为辛亥革命的起点。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后,各省革命同志纷纷响应,清廷统治摇摇欲坠。
  1911年12月20日,孙中山赶赴上海,并于28日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同年2月12日,宣统皇帝宣布退位,压迫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正式宣告终结。
  1912年8月。经宋教仁斡旋,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合并,改组为“国民党”。25日,孙中山在成立大会中被选为理事长,但他以“决不愿居政界,惟愿作目田国民”为理由谢绝,并举荐宋教仁担任此职,自己则出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理,设总部于上海。
  1913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武士英暗杀,孙中山认为是袁世凯所为,主张武力讨袁,并于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流亡日本。
  1914年6月,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希望恢复和发扬同盟会的精神。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孙中山又于1915年返回国内,继续为捍卫共和制度而斗争。
  1917年7月,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并废弃《临时约法》,面对这种局面,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在广州建立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进行护法战争。但因其在政府内备受排挤,而后权利又被架空,不得已于1918年5月辞去大元帅一职。以后的1918至1920年间,孙中山完成过去已着手撰写的《建国方略》,对以往的革命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
  就在这期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给孙中山带来了新的希望,孙中山怀着激动的心情致电列宁,对列宁领导的俄国社会革命的胜利表示极大的敬意。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先进分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都在考虑用俄国革命的手段来改变中国的问题。一年多时间后,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孙中山高度评价共产主义和学生运动。1919年8月,孙中山委派胡汉民、朱执信等人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大力宣传民主革命理论。同年10月,宣布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20年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举护法旗帜,并且于1921年5月就任非常国会的非常大总统。同年12月,孙中山在桂林会见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讨论建立革命党和革命武装问题。1922年6月,发生了陈炯明叛乱,陈炯明于1917年随孙中山南下护法,率亲军组成援闽粤军。1918年1月,兼任惠潮梅军务督办,率部入闽。1919年10月任国民党广东支部长,反对孙中山北伐,鼓吹联省自治。后因反对北伐,且以辞职相威胁,被免去内政部长、广东省长和粤军总司令职,保留陆军部长。1922年6月指使所部叛变,炮轰孙中山驻地后回任粤军总司令。孙中山只得前往上海。不久接受了苏俄和中共的帮助,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3年1月,在滇军与倒戈粤军的帮助下,陈炯明被逐出广州,孙中山回到广州,并于2月21日设立大元帅府。
  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接受中国共产党与苏俄共产党的帮助,改组国民党,并于同年3月组建黄埔军校,任命蒋中正为校长。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举行。这次会议是在改组国民党和推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召开的。按照中共三大的决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张国焘、李立三、瞿秋白等20多人参加了会议。李大钊被孙中山指派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孙中山主持开幕式并致开会词。谭平山任共产党党团书记,并代表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草案对三民主义作了新解释,包含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革命精神,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称之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会议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章程》,确认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大会通过的宣言和章程,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张国焘、于方舟、韩麟符、沈定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或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四分之一。接着召开的国民党一届一中全会,推选廖仲恺、谭平山、戴季陶为中央常务委员。并决定成立中央党部。在中央党部各部门任重要职务的共产党员有:组织部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部长林祖涵,工人部秘书冯菊坡,农民部秘书彭湃,组织部秘书杨匏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实行国共合作,既是国共两党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共同需要,也是两党各自发展的需要。
  1924年10月,冯玉祥在北平发动政变,推翻了大总统曹锟,并邀请孙中山赴北平共商国事。此时,孙中山身体已经变差,但为国家前途,还是毅然北上,于12月4日到达天津。但因一路颠簸和北方严寒气候之故,旧病复发,健康急转直下,原定22日到达,但31日才到达北平。
  1925年1月,孙中山病情恶化,26日被确诊为肝癌。3月11日,自知不起,临终时由夫人宋庆龄扶腕,在《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上签字。次日9时30分,一代伟人于北平协和医院逝世,享年59岁。
  《国事遗嘱》全文如下: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瞩!
  中华民国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
  孙文于三月十一日补签
  笔记者:汪精卫
  证明者:宋子文、邵元冲、戴恩赛、孙科、吴敬恒、何香凝、孔祥熙、戴季陶、邹鲁
  孙中山的一生是富有意义且具有传奇色彩的。从1895年首次投身革命开始,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国家而奋斗。宣传,募捐,起义,无一不是为了革命事业而奋斗。虽然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为后人的成功提供了经验、指明了方向,实乃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