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蓝色的海洋>第三十六章 疗养院(3)

第三十六章 疗养院(3)

作品名称:蓝色的海洋      作者:苏晓蔡      发布时间:2021-12-02 20:14:28      字数:6181

  就林知晓内心而言,对苏潇清并没有多大的成见,只是说白了,就是有点忌妒他。但林知晓又一想,自己已是个老兵了,也没有必要和一个新兵蛋子那么斤斤计较的,也就更没有必要忌妒他了。林知晓心里虽然想到自己对苏潇清是有些忌妒、有些想法,也知道自己这样的忌妒和想法有些不利于战友间的团结友爱,但总是感到如鲠在喉。林知晓知道苏潇清在他的眼里还是个新兵蛋子,可不知为什么,他总能和战友们之间搞好团结、彼此信任,首长和战友们对他的影响特别好。就拿去年年终评功授奖,当时苏潇清和自己都在淀山湖风景区支援地方建设,实施水下排污管道的辅设工作,他林知晓压根儿也没有想到,苏潇清会被评为“优秀士兵”荣誉称号。我林知晓当兵也是第三年了,除了分队嘉奖两次,其它啥荣誉都没有。林知晓一想到这些,心里就有些不服气,心里就会生起些忌妒来,所以在公开场合还是其它场合,只要有苏潇清在场,只要苏潇清发表什么言论,说些什么话,自己总要吹毛求疵,搞得苏潇清几次下不了台。林知晓也自己这样未免太过分了,特别是那次苏潇清下水戴头盔,自己故意用劲,使苏潇清头上的包好几天才消了。每每看到那块包,林知晓的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虽然自己已经和苏潇清在那天晚上也交换了些意见,但自己过后怎么总是改不了找苏潇清的麻烦呢?难道他苏潇清以后会对自己在军旅的成长带来些危机和压力吗?眼看着春节一过,上半年一批组织问题马上就要列入分队议事日程,如果今年的组织问题解决不了,那我回去怎么交差呢?
  林知晓想到此,心底里有股说不出的东西在翻腾。
  临来海疗前,林知晓曾找过指导员,指导员只是希望他好好努力,要用一双真诚的眼睛去看人和事物,要开动脑筋去认真细致地分析自己、找出不足、发扬成绩、再接再劢、放宽胸怀,不能对任何人都那样草木皆兵。要在战友间树立威望、搞好团结,打好群众基础等等。当时,林知晓看到指导员对自己提的要求心里就很失望。事后想想,自己身上的毛病看来确实也不少,否则,凭他父亲从老家打电话给指导员,指导员肯定也会网开一面的。既然指导员在自己面前说了这些,就证明我林知晓和苏潇清相比,确有些不足,所以,这一次潜水长有意这样安排自己和苏潇清在同一个房间,也肯定有他的目的,我林知晓也不能辜负了潜水长的这份好意,今天也就开诚布公的和苏潇清一起谈谈。
  苏潇清确实在干部战士们中间有些威望,要说“傲”,也该他“傲”。刚上艇搞潜水训练,按照要求,先背熟潜水规则,别人没有全部背熟,他苏潇清能倒背如流。下水训练第一次潜水,其它新兵一踩到潜水梯,脚就直颤而他苏潇清昂首走向潜水梯,一串泡上来,他已到水底。在淀山湖风景区铺设水下排污管道,在佘山铺设水下电缆,别人干两小时冲管槽六七米左右,他一潜就是三个小时左右,冲出二十几米的管槽,并且又直又保证质量。还有苏潇清还能写诗,先后已有三首诗在海军报上发表了,还经常写些诗和观后感,在水井区的广播和橱窗里播出和发出,这是我林知晓远远不如他的。
  去年夏天到苏通锚地潜水训练时,那天轮到苏潇清下水训练,当时是平潮,可谁知,才下水一个小时还不到,长江就出现了涨潮现象。长江涨潮虽不像大海那样千变万化,但有时涨水之快,水流之急也会令人目瞪口呆。那天,苏潇清刚下水半个多小时,就觉得水流过快。按潮汐涨落计算,最起码还有一个小时才能涨水。在这突然喘急的水流面前,苏潇清没有紧张,沉稳清晰地把水下的情况向水面徐潜水长作了汇报。徐潜水长听后命令他迅速爬到入水砣,顺入水绳出水。当他爬到入水砣时,几百斤的入水砣好像要被水流冲了起来。苏潇清明白,这时候如顺着入水绳上升,一旦绳断裂那后果不堪设想,入水绳一断,系在身上的信号绳和软管更加无法承受几百多公斤的拉力,软管及输氧管一断,潜水员的生命就算完结,哪怕这个潜水员本领再大。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苏潇清决定上升速度要快,就像放漂的速度,又比放漂的速度要慢点儿。好在苏潇清沉着冷静,刚一出水,那个水流已明显加快了。当时水上人员谁没吓出一身冷汗,就连老潜水出生,已有近20年军龄的防保处参谋(副团),身上的衬衫也被渗出的汗浸透了。还有到苏通狼山那次一艘船失控也是相当危险的。林知晓想到这,由然升起一股敬佩。可林知晓自己也不懂,当然他心里也知道咋回事,和苏潇清的关系为何搞不好?林知晓有时也感到莫名其妙,就拿现在吧,看来也是心胸狭窄,生怕苏潇清各方面优秀,他林知晓再老又有何用呢?提干提不了了,但入党还是要入的。
  一想到入党,林知晓总感到苏潇清对他是一种威胁、有一种压力。起先,林知晓并没对苏潇清有什么看法,总觉得苏潇清这个人毕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他造不成威胁和压力。以老兵的角色常常谈心,侃侃山海经,相互间和平相处。直到有一回,林知晓发现苏潇清在被派公差中,特别是到宝钢清除垃圾,到淀山湖风景区、佘山执行支援地方建设等,因表现突出荣获中队嘉奖,林知晓的心里开始有些闹腾。他压根儿都没把苏潇清当回事,也没把苏潇清的出现当成一种动力,相反地却越来越有一种妒忌。因此,自己就有意无意的在心里把苏潇清当成了对手、当成了竞争者。难道正因为自己有这种思想在作祟,才会常常给苏潇清找些麻烦。尽管他从心底敬佩苏潇清。
  但是,林知晓自己在首长和战友们面前,也从来没说苏潇清一句好话。说到“傲”字,可能还是我林知晓说出来的吧!对了,就是那次,自己当大伙面想有意出苏潇清的洋相,阴阳怪气地背诵了那首《向白衣天使致敬》的诗后,艇长表扬了苏潇清,苏潇清的脸上好不得意,自己说了句:“傲。有啥好傲的?”从那以后,苏潇清的“傲”才在全分队中传开。林知晓想到这心里就很难过,就有些对不起苏潇清。按苏潇清现在的工作和学习方面,我林知晓是比他逊色点,现在两人又在一个房间里,想想自己对苏潇清设障,自己的心里就感到有点对不起他。他也想与苏潇清的关系修复好,最起码能在自己退伍之前,他不会成为自己入党的障碍就行了。
  想到这些林林总总,林知晓语气诚恳地说:“苏潇清,掏句心窝里的话,说你‘傲’是我先说出来的,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你也无愧于这个‘傲’字。‘傲’有什么不好?许多人想‘傲’可就是没本事‘傲’。‘傲’怎么了?‘傲’难道就不好吗?‘傲’难道就是贬义词吗?所以,苏潇清,我林知晓敬佩你,服你。你的‘傲’我这辈子也学不会。”林知晓说完,眼直瞪瞪地盯着昏暗的天空,能数得清的几个时隐时现的星星,眼神中一种羡慕、一种欣赏、一种赞叹在夜色中闪光。
  苏潇清自与林知晓一起工作的两年多里,还没看到他有过这般的真诚。当苏潇清听到林知晓说出掏心窝的话时,苏潇清的心里就已开始澎湃和激荡了。苏潇清想想自己到部队现在已是第三年开始了,就因为这个“傲”字,肯定会影响自己入党或者今后转志愿兵。
  一个没有多大能力的人,犯十次错误也有可能被大家原谅,一个有点才能的人,犯一次错误,也有可能得不到大家原谅的。而信手抓来使用的武器就是一个“傲”字,“傲”字能使你本有的才能被“傲”成无能;“傲”字能使你本有的热望被“傲”字剥夺。苏潇清一想到“傲”字,仿佛那颗跳动的心被铁钳撕扯。
  来海军疗养院前,在苏潇清加入组织的问题上,有个别干部就说了:苏潇清是个好同志,无论在学习、工作、训练方面,在分队中队可以说都是不错的,可就是有股“傲”气。如果要真的让他加入到组织,有谁能管得住他呢?就是这个“傲”字,没能让苏潇清早日跨入所期盼的组织的大门。
  苏潇清听说后心里特别难受。为什么在战友之间关系都很好,也很有威信,就因个别干部的一句话,比许多的干部战士们都管用呢?可刚才听到林知晓如此坦诚、直爽,这才叫痛快、这才叫知己、这才叫战友加兄弟、这才叫淋漓尽致啊!这也让苏潇清看到了自己的光明前程。苏潇清想,自己还有几年兵要当,入党有的是机会,我也没有心情和任何人去争、去抢。
  苏潇清的心头突然显得非常的轻松愉快。
  半个多月的疗养和林知晓的关系没有以前紧张了,俩人几乎天天晚上聊天,天南海北地侃,自我解剖得鲜血淋漓,但有时为了一名卫生员,俩人又会呛水。
  一天中午,苏潇清他们几个吃好饭回房间,在经过护士值班室时,杨薇把他们几个喊住了,盯着邹优军说:“怎么,今天有好吃的了,就想从我眼皮底下窜过去呀?”
  邹优军一时无语,傻愣在那儿。苏潇清接住了话,说:“杨薇战友,你这说那的话呀,你看我们邹英俊早就知道今儿个你值班,早就为你准备好了。”苏潇清说完,将自己的那份酒心巧克力往邹优军手上一塞说,“你看看,这邹英俊多么的有心啊,还到处搜刮民财。”
  “就是就是。”成建国附和着说,“刚才邹英俊就在骗我说给你,我愣是没相信,生怕他拿给霍蓉哩。”
  杨薇盯着他们几个看了好几眼,最后还是盯住邹优军,眼神里分明就在问是不是这回事。邹优军看了看苏潇清和成建国,点了点头,示意是他们说的这么回事。
  杨薇说:“你们可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好战士,忠心向着党、向着毛主席的。”
  苏潇清连忙说:“是的是的,杨薇说的一点也没错,我们坚决做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好战士。”
  “好战士要做,但毛主席已死了七年多了,应该说要争做党的好战士。”林知晓的话突然间呛着了杨薇和苏潇清他们几个。
  苏潇清转头用疑问的眼神看着林知晓,心里对他说话时那么不敬重毛主席他老人家很是不痛快,而且还很不合时宜。难怪他林知晓不讨女兵们的喜欢。
  杨薇反问道:“林知晓,怎么了,毛主席他老人家逝世了七年多了,那就不提倡做他老人家的好战士啦吗?”
  苏潇清也插上话连忙说:“是啊,林知晓,毛主席他老人家不在了,但他的思想在、精神在、灵魂在呀。”
  “还灵魂哩,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已经给他来了个三七开了,还谈什么思想、精神和灵魂啊?”林知晓语气里带着对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不敬。
  苏潇清听了很不高兴,对着林知晓说:“林知晓同志,毛主席被三七开是谁为他老人家开的呢?再说,这三七开也是七分成绩三分不足,怎么了?不还是功大于过吗?功大于过,这过也就是人过。你想想看,林知晓战友,有谁有资格去给老人家来个三七开呢?”苏潇清激动地说,“世界上有十全十美的人吗?俗话说,金无赤金,人无完人。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没有错呢?老人家早就说过,犯了错误不怕,只要改了就是好同志嘛……”
  “但他犯的错误也太大了吧?伤了多少人?害了多少人?”林知晓没等苏潇清说完抢着说,听起来他林知晓好像在那个时期曾遭受了多少灾难似的。
  听到这些,苏潇清双眼看着林知晓,心里猛然感到沉痛起来。苏潇清在想,这个林知晓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这几天,自己和他的关系刚刚有了长足的进展,如果今天自己和他再这样一来,肯定又要回到从前去了。回到从前?哈哈,回到从前就回到从前,在老人家这个问题上,我必须要站在原则的立场上,不能因为考虑到自己个人的问题,而放弃了原则,这我苏潇清绝对是做不到的。
  据书上记载,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观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的司令部,它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过去的各种斗爭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上而下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上述的阴暗面,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这实质上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这些观点后来被概括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而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是有一个过程的,是在当时的特定社会环境中发动的这一运动。1962年重提阶级斗争,是经过不断升级的中苏论战,特别是经过“四清”运动,毛主席越来越感到,中国有出修正主义和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他老人家认定,中国有走修正主义道路的社会阶层,而且相当广泛,人数虽不多,但有影响。毛主席还认定,中国会不会放弃社会主义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关键不在基层,而是在上层,尤其是中央。毛主席说:“领导人、领导集团很重要……62年刮歪风,如果我和几个常委不顶住,点了头,不用好久,只要熏上半年,就会变颜色。许多事情都是这样:领导人一变,就都变了。”
  防止出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成为毛主席晚年思考和担心的焦点。毛主席生怕我们的党和国家改变颜色,这就是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根本出发点和主观动机。有一次,毛主席对身边护士说:“我多次提出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要是按照他们的做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我没有私心,我想到中国老百姓受苦受难,他们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众,不能让他们走回头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越来越使毛主席感到问题的紧迫性。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变化,但一个人决不能人云亦云,不讲原则。苏潇清想到这些,心情平和了下来,说:“我们在座的都是60年代出生的人,都有崇高的理想和信仰。我觉得我很幸运。”
  “是很幸运吗?苏潇清战友,我们这一代人既是高傲的人,又自卑的人。”林知晓对着苏潇清满脸红光地说。
  “不。林知晓战友,你错了。我们这一代人是有着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团结一致的人;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尊严和利益,敢于担当、勇于献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是有使命感、责任感、奉献精神的人。”苏潇清激动地说。
  “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团结一致就是让全国人民都穿同一样的服装吗?多戴同一顶大草帽?孩子们玩弹弓、滚铁环、弹玻璃珠、摔元宝、捉迷藏、抓坏蛋、看小人书的时代吗?”
  此时的林知晓不仅仅是脸红了,而且脖子也粗了。看来,他今天是想破釜沉舟了。
  “怎么了?这样不好吗?那时,有现在的严打吗?有只穿裙子不穿内裤的姑娘吗?有烫着卷发、穿着喇叭裤、跳着舞、戴着蛤蟆镜、抢劫、强奸杀人的吗?那个年代的民族精神遍布全国,是有着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崇高的信仰的时代。而如今……”苏潇清不服气地说。
  “是的,嘴上天天喊着为什么奋斗终身,而现实中能够实现吗?”林知晓不敢示弱地说。
  “远大的理想是奋斗的目标。为什么称为远大的理想呢?正因为一时不能实现,才能在奋斗目标的。有了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人民的心中才会有一种积极向上、团结一致、奋斗献身的精神。我们还有一种憎爱分明阶级立场,和周扒皮、黄世仁、南霸天、刘文彩之类的大恶霸不共戴天,以刘胡兰、邱少云、黄继光、欧阳海、刘文学、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这样的英雄人物骄傲。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充满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林知晓战友,你千万别忘了,我们这一代人,是背着毛主席语录成长起来的;是学工、学农、学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人。那时候的文化生活虽贫乏,看电影是露天的,一部电影要看好多遍也不嫌多。记得当时的样板戏,那精妙的配乐、经典的道白和夸张的舞美,使人至今仍然难以释怀;还有《上甘岭》《地道战》《地雷战》《打击侵略者》《烽火少年》《闪闪的红星》《决裂》《春苗》《卖花姑娘》《金光大道》《第二个春天》《青松岭》《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等等,使得多少善良的中国人激动万分,没有理由不使我们为生活在美好的祖国而感到自豪。同时也为全世界那三分之二依然饱受苦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无产者而感到难过和不安。每当看到电影前面的加片《新闻简报》里放出毛主席、周总理会见外宾和反映祖国欣欣向荣大好形势的片子时,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拍着巴掌,为自己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默默祝福。”苏潇清激动地说着。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